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垦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目标充分说明,垦区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亮点就是提出了要建设“发展生产、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们党在现阶段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是一个历史上曾多次提到过的老话题,但又是一个与时俱进、内涵不断变化的新课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如何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  相似文献   

3.
用信息化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用信息化助力新农村建设大有作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在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方面是大有作为的,信息化可以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实现农村由“旧”到“新”的跨越。必须从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破题,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和先导。引领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先导和引领的重妻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随着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而起步。这一史无前例的宏伟事业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透过这言简意赅的二十个字,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广大农民的幸福,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开创性、探索性的宏伟事业,是为厂大农民谋利造福的千秋伟业。“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概括,体现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全面要求。  相似文献   

7.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任务提出来,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之后,通过对解决“三农”问题多年的探索与思考做出的新决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十六届五中全会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如何让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农村、农民大国来说,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并且从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来看,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但是真正要使我国农村普遍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还是任重道远的。  相似文献   

9.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伟的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部署。作为地方的高职院校必须在需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的新农村建设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那么,在农村财务管理领域如何体现“管理民主”的要求,更好地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率呢?解决这个问题,要从落实和保证村民“四权”入手,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伟的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部署.作为地方的高职院校必须在需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的新农村建设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和相关的几个问题 1、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表述。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简述20个字,既有手段:生产发展;也有目标:生活宽裕。既有看得见的村容整洁,也有感觉得到的乡风明,更有制度保障: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14.
张明平 《新农村》2008,(4):36-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涵十分丰富,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从表面上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在农村。但实际上,中央已经认识到孤立看待农村问题不可能真正解决农村问题。早在上个世纪末,以温铁军为代表的学者就提出“跳出三农抓三农”的观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目标要求,把生产发展放在了首位,这充分说明了发展生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就全国而言,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那么,如何将这幅蓝图变为现实呢?笔者认为,应抓好五个重点。  相似文献   

18.
林助金 《现代农业科技》2007,(8):112-112,1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并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蓝图,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意义深远的作用。从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认为水土保持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每一项内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任务,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具体问题,绝对不会一蹴而就。只有立足现实,解决影响发展的渚个因素,才能最终彻底建设好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保障;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生活宽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业文明生产,农村“民主管理”,农民有序流转,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然选择;在生态建设,保护环境,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中起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