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江苏省盐城市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大麦新品种“盐75—21”于1986年4月1日由江苏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由于“盐75—21”产量高而稳定,品质优良宜作酿造啤酒原料,被定名为“苏啤一号”。据江苏省大丰县麦芽厂大批量生产麦芽测定结果:“苏啤一号”麦芽质量优良,主要特点有1、麦芽制酒率高达80.3%,比盐  相似文献   

2.
大麦新品种盐麦2号(原名盐83055)是我所1983年用81—0317/3/76M 选162/74-7209//盐辐矮早三的中间材料作母本,如东8072作父本,人工杂交,经系谱法选育和夏繁加代,至 F8代时性状完全稳定,进入产量试验和适应性试验。自1988年参试以来,  相似文献   

3.
自1959年以来,我们以品种间有性杂交作为花生育种主要手段共组配杂交组合320个,观察与探讨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初步了解和掌握花生杂交后代的几个主要性状遗传变异,并依此来指导我们的育种实践,先后选育出“徐州68—4”、“徐系1号”等品种,现将我们初步掌握的花生杂交后代几个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简述如下,供作参考; (一)株丛性状的遗传与变异 1、株 型 蔓生与直立这一对性状杂交,F_2分离出直立、蔓生、半蔓3种类型,以不完全显性的中间型“半蔓”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4.
“陆地棉新品种选育”是省科委在“六五”后期下达由我所负责主持的一项重点科研项目,编号为1984—5(1)。这项研究的基础工作是从1983年开始的。1986年,随着我所承担了“七五”国家棉花育种攻关项目“专用棉新品种选育”(编号为75—02—07—02)子专题“耐旱棉新品种选育”的任务,使这项研究更加深入一步,至1991年,已经按照科研项目和科技合同的要求,圆满完成了省科委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下面,仅就“赣棉8号”的选育与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的抗虫性研究,国内、外都很重视。作者曾在六十年代初期,对麦茎谷蛾研究中发现不同大麦品种受害程度有明显的差异(注一),八十年代初期,指出“盐辐矮早三”大麦抗虫性问题(注二)。以后,作者对盐城的啤酒二棱大麦“盐辐矮早三”、“盐75—21”高抗麦类新虫害麦茎谷蛾(Ochsenhcimcria sp)进行观察研究,现初步报告如下: (一)田间抗虫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水稻新品种选育技术”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子项,下有四个专题。通过3年的协作攻关,全国水稻育种攻关取得了显著进展。 1.新品种新组合选育。1986—1988年已有21个新品种和组合通过了省级审定,其中常规品种16个,如辐8~l、黔百417.特青、黔糯204、辽盐2号等,杂交稻4个,如  相似文献   

7.
一、选育经过1972年,用徐州68—4作母本,花80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 1973年将F_0代种子全部单粒播种,于各生育期调查杂种的性状表现,收获时选留了31个丰产性能良好的单株。1974年F_2代于杂种圃,以单株为单位进行林行种植,每个单株播种2—3行,每行25株。收获时选留了72夏/2—2,对这个林行的经济性状进行了严格考查,选拔了生长势强、分枝粗壮、株形直立、开花早、结果多、单株生产力高、整齐一致的16个单株混合留种。1975年春,将72夏/2—2定名为花37,越级提升参加品比试验,进行产量鉴定。  相似文献   

8.
辽春15号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985年利用品系“79069”作母本,品系“代186/6508”作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其主要特点是:综合农艺性状好,品质优良,耐旱性较好,耐干热风,生育后期灌浆好,较抗病。该品种1998年开始参加辽宁省春小麦区域试验,2002年12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辽春15号。(此品种选育第一完成人为孙淑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对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0S的选育经过,总结了该品种的育性表现、开花习性、农艺性状等主要特征特性。利用盐220S与盐恢888配制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盐两优2208,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继选育出“湘苎一号”新品种后,采用^60Coγ射线辐照。湘苎一号”种子选育出新品种“75—10”,于1984年9月在湖南长沙通过评定。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七四年,抚州地区科委将江西省科委下达的“陆地棉新品种选育”这个重点科研项目安排到进贤县棉花原种场(现改名为进贤县旱作物原种场)。该场按照预定的选种目标,经过十多年的系统选育,终于育成了我县第一个棉花新品种—“进棉一号”(原名75—56)。一九八六年元月二十五日,受南昌市科委的委托,在我县召开了技术鉴定会并一致通过。与会专家们普遍认定该品种易保苗,生育期短,抗逆性强(尤其是抗枯萎  相似文献   

12.
1987年九江县科协下达给我会一项科研项目—“早熟油菜新品种选育”,为了落实该项目,全体会员经过几年来的刻苦钻研和勤奋努力,终于从“中油821”中选育出较理想的新品种九油”特早1号”,该品种早熟性好,比一般油菜早收割15天,从而缓解了棉油争季节的矛盾,为发展“三高”农业起了积极作、用该项目获1992年九江市农村专业技术优秀科技成果奖。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滇丰1号”的选育魏云南省种子公司良繁科王玉兰,王铁军,保丽萍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一、滇丰1号的选育经过滇丰1号系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82年以群选1号为母本,清华大豆为父本杂交,经过6年七代系谱法选择选育成的。1987年各性状基本稳定。1...  相似文献   

14.
一、选育经过及试验方法 渝西2号原名“2013”。由华茶28号早白尖与华茶1号福鼎大白茶经人工杂交,历时21年育成。1977年初制定育种规划,10月中旬在本所品种园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早白尖种为母树,在从福建翁对茶场引种的福鼎大白茶中选择生长旺盛的植株采集花粉作父本,人工套币辅助授粉。翌年10月采集成熟种子。并于11月中旬播种于苗圃中,经苗期  相似文献   

15.
<正> “81——210”是我所育种研究室在1981——1984年选育出的耐盐水稻新品系。该品系具有耐盐、秆矮、抗倒、抗病虫和高产稳产等特点。它可以在土壤全盐0.3%、Cl~-0.15%、PH8.5、灌溉水全盐5.4‰的条件下生长。 1984年江苏省干榆县,试种11.3亩“81——210”,平均产量508.7公斤/亩,  相似文献   

16.
为了缓解我国纤维资源短缺,解决纺织原料不足和产品质量低劣问题,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发展麻纺工业生产,我所以高产、优质、高抗为目标、经过9年的选育工作,于1995年育成了原茎、纤维、种子同步增产、品质好、抗逆性强的内纤亚一号亚麻新品种。该品种干1997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命名推广。一、选育经过内纤亚一号是利用从黑龙江省农科院经作所引进的亚麻新品系“86—7”通过系统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1987年从“86一7”良种田里选出株形好、经济性状好的优良单株600个,单脱单存。1988年进行株行圃鉴定(每株种一行…  相似文献   

17.
“KA—4B”系二棱皮大麦,春性幼苗直立,冬季叶色较深,耐寒性强,主茎11叶、株高85—90cm,株型紧凑,茎杆粗壮,后期熟相好,生育期比岗2(苏引麦2号)早熟2天以上。该品系由连云港市大麦品种改良中心杂交选育而成。经过两年试种,从产量、千粒重、抗黄花叶病、酿造品质等综合性状全面分析,“KA—4B”可谓农民(要求产量高)啤酒麦芽  相似文献   

18.
为选育适应广大农村肥料水平不断提高,耐肥抗倒的晚稻新品种,湖南农学院作物育种教研室在1977年用“余金6号”作母本,“红410”作父本杂交,于1982年选育出了定型新品系“余红1号”。通过1983年品种比较试验,折合亩产1058斤,比对照“余赤231—8”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继选育出“湘苎一号”新品种后,采用~(60)Coγ射线辐照“湘苎一号”种子选育出新品种“75—10”,于1984年9月在湖南长沙通过评定。应用辐射育种法育成苎麻新品种为国内外首例。诱变后经定向选择和培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20.
1987年 1月 14—16日,辽宁省农科院受农牧渔业部委托,于秦皇岛市召开了“北方杂交粳稻科研生产协作会议”,到会单位44个,代表58人。 会议情况表明:北方杂交粳稻的科研、生产又取得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1)选育出一批新组合,如北京市选育的秋光A ×F20(秋优20),米质优,产量高;河北省选育的冀杂粳1号,耐旱、抗病、高产,均已通过审定。辽宁省选育的丰锦A×恢6(丰优6号),产量高,水平抗性好;秀岭 A × C57(秀优57),适应性强,旱种能高产,米质中上;江苏徐州地区选育的盐粳902A × C57V(盐优C57V)以及盐粳902A X K· C57(盐优K· t: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