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2代湿加松和火炬松引种试验林早期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引进湿加松、火炬松家系建立了引种试验林,并以本地马尾松做对照。4 a生调查结果表明:F_2代湿加松和火炬松生长速度明显优于本地马尾松,湿加松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的特点,在闽北地区具有推广造林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火炬松引种试验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邱文金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1):38-40,59
对从美国引进的火炬松第1代种子园的25个家系,以湿地松、马尾松为对照在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开展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火炬松的生长优于湿地松、马尾松;各家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性状上有着显著差异,3个性状的遗传力高,根据性状综合表现选择出6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对营建于赣北地区的火炬松引种家系子代测定林4年生时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火炬松引种家系总体保存情况完好,平均保存率达到了91.11%;火炬松引种家系生长良好,平均树高3.9 m、平均胸径6.6 cm、平均材积0.0072 m3;火炬松引种家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性状上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通过ASReml软件估算的火炬松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7151±0.1150和0.5054±0.2290,胸径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6820±0.1284和0.4373±0.2124,单株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7189±0.1136和0.4919±0.2224。据BLUP估计的参试火炬松家系性状育种值进行估计和排名,确定12号和13号家系为最优家系,平均树高遗传增益为7.72%,平均胸径遗传增益为10.43%,平均材积遗传增益为26.49%。  相似文献   

4.
火炬松家系区域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火炬松家系区域引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火炬松家系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但不同家系间的遗传分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差较大,家系与环境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不同家系在速生性、适应性和变异性上差异极显著。经综合评判,选出速生性、适应性和抗逆性强且变异性小的7个优良家系CT-4、CT-6、MG-1、亚林-1、浙长乐母树96、南屿-1和PM-2,在Ⅲ类以上立地和经营管理水平一般的条件下,这些家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年生长量分别可达0.7~1.2 m、1.2~2cm和0.002~0.007 m3,比湿地松和马尾松具有明显的增益优势,适宜作为用材林进一步引种栽培与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对美国引进的火炬松第1代种子园25个家系试验林进行测定,以湿地松、马尾松为对照。结果表明:火炬松早期生长较易感染松针褐斑病,保存率较低;14年生火炬松家系总体生长优于湿地松、低于马尾松;各家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性状上有着显著差异;综合各性状共选择出4个优良家系(21、9、18、13号),14年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12.6 m、20.4 cm、0.1981 m3,比湿地松增长9.2%、25.9%、71.1%,遗传增益达8.9%、24.7%、67.9%。  相似文献   

6.
2种国外松与马尾松生长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福建闽侯南屿林场火炬松、湿地松及马尾松家系子代测定林连续10 a的跟踪调查分析表明,火炬松家系不仅在胸径、树高及材积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与湿地松、马尾松的生长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火炬松早期生长明显优于马尾松,但是随着树龄增长,马尾松生长速度明显加快,7年生时生长量超过火炬松家系平均生长量,10年生时超过火炬松最好家系生长量;湿地松生长趋势与火炬松相似,即前期生长比马尾松快,后期生长落后于马尾松,但湿地松早期生长稍落后于火炬松,后期生长优于火炬松。  相似文献   

7.
在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以广东仙菊种子园的湿地松和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种子园的马尾松为对照,开展了闽中低山丘陵火炬松家系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火炬松家系适应性和抗逆性在不同的年龄段存在差异,不同家系在速生性、适应性存在差异但不显著。经8 a连续观察、综合评判,筛选出速生性、适应性好的CT-1、TX-4家系,在Ⅱ类立地和一般经营管理水平条件下,8年生时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6.71~6.83 m、11.96~12.03 cm、0.0384~0.0396 m3,分别比马尾松提高6.5%~8.4%、3.9%~4.5%、13.6%~17.2%,比湿地松提高14.3%~16.4%、15.9%~16.1%、53.0%~57.8%,可作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树种进一步引种栽培与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8.
对10年生火炬松半同胞家系的生长性状测定表明:火炬松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家系间差异显著,火炬松家系的生长形状主要受中等遗传力所控制,参试家系性状在各试验点的变异系数差异明显,材积的变异系数在7.90%~17.13%。通过育种值法最终筛选出5、16、18、6和8号等5个速生家系。  相似文献   

9.
为丰富云南造林树种资源,提高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和质量;改变长期以来树种单一带来的病虫害严重,产量和质量下降的状况,在1981年云南松地理种源试验中,引入了湿地松、火炬松、海岸松、马尾松等8个松类树种一并参试。经过20年来试验示范、跟踪观测、分析比较,评选出适应性广、抗性强、生长量高的马尾松树种。其蓄积量超过海岸松、湿地松、火炬松3.5-11.2倍,超过云南松对照种源的1.5倍,收到较好的引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火炬松家系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火炬松种子园单系子代测定林多年的调查分析表明,参试家系在胸径、树高及材积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且这种差异性在连续观察的5年中保持高度一致性,印证了火炬松早期选择的有效性,其中以来自美国康乃狄克州种子园家系和亚林所选育的家系(YL-1)生长最好,而来自美国阿拉巴马和乔治亚州的家系生长较差;筛选出优良家系6个,平均材积增益超过20%;对照马尾松早期生长明显比火炬松家系差,但是随着树龄增长,生长速度加快,7年生时生长量超过火炬松家系的平均生长量。  相似文献   

11.
美国火炬松第3代种子园不同家系育苗与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0个美国火炬松(Pinus taeda)第3代种子园优良家系引种苗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家系苗高、地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对1年生火炬松苗高、地径生长性状与混合马尾松家系进行t检验,表明:火炬松表型好,苗高、地径生长性状显著优于马尾松,经过选育后可显著提高现实增益。  相似文献   

12.
火炬松速生家系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火炬松 (Pinustaeda)因其独特的优越性 ,现已发展成为我国亚热带地区营建速生丰产林的一个重要树种。对福建省南屿点和南安点火炬松引种家系 5年生长量的调查分析表明 :火炬松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性状在家系层次上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在 0 5 0附近 ,遗传变异系数多在 5 0 %以上。引种火炬松家系在南屿点的平均生长表现优于对照湿地松和马尾松。通过聚类分析 ,在南屿点选出 9个速生家系 ,在南安点选出 5个速生家系 ,其与对照马尾松相比的遗传增益分别为 95 2 %和 39 2 %。  相似文献   

13.
火炬松引种试验及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永安国有林场11个种源31个家系火炬松引种试验林的调查结果表明:参试火炬松能够适应闽中低丘山地气候条件,具有早期速生优势和较强的抗寒、抗旱、抗病虫害能力。其生长状况达到福建省火炬松适宜区速生丰产林生长量指标,可用于引种造林。不同家系间的树高、胸径、材积差异极显著,这些差异受遗传特性制约。以10年生材积为选择指标,选出CT4等5个优良家系,YAI等30个优良个体,这些优良材料可作为种子园建园材料和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14.
火炬松速生家系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炬松(Pinus taeda)因其独特的优越性,现已发展成为我国亚热带地区营建速生丰产林的一个重要树种。对福建省南屿点和南安点火炬松引种家系5年生长量的调查分析表明:火炬松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性状在家系层次上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在0.50附近,遗传变异系数多在5.0%以上。引种火炬松家系在南屿点的平均生长表现优于对照湿地松和马尾松。通过聚类分析,在南屿点选出9个速生家系,在南安点选出5个速生家系,其与对照马尾松相比的遗传增益分别为95.2%和39.2%。  相似文献   

15.
将1997年引进5个种源27个火炬松(Pinus taeda)家系,在杭州市余杭区长乐林场育苗并种植。2015年在其19年生时对生长性状和形体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年生火炬松生长性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种源之间,种源内家系间差异不显著;各生长性状、形体性状间均无负相关,家系之间各形体性状的值差异不显著;各生长性状以本地驯化选育的火炬松混合种(PTA)及引种种源TX(源自德克萨斯)表现最好,其中以TX种源中的TX2和TX3A二个家系生长表现最佳,单株材积分别超过PTA的4.7%和11.6%,可以作为优良遗传资源引种本地,其它种源表现一般,各生长性状显著低于PTA。  相似文献   

16.
火炬松基因资源的育种值预测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引自美国的258个不同改良程度的火炬松家系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 BLUP 方法对258个家系14年生树高和胸径的育种值进行预测。首先以不同的模型分别预测半同胞家系和全同胞家系的育种值,再通过构建亲缘关系矩阵预测所有个体的育种值,对各类群家系和个体育种值的差异进行分析。14年生时,在参试的各个类群中,入选率同为15%的情况下,各类群根据胸径育种值共选出优良家系39个;全同胞家系类群入选家系的胸径遗传增益最高,高于群体平均值1.40 cm,达8.56%。以配合选择方式选出优良单株77个,入选率为1%。入选的优良家系可从美国重复引种,为火炬松良种生产服务。根据火炬松核心-主群体育种系统的需要,入选的优良单株可用以充实第2代育种群体,其中10个进入核心育种群体,其余67个进入主群体。精确的 BLUP预测值和基于个体育种值的选择将提高遗传改良进程中的选择效率和遗传增益,但在利用这些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升林木良种选育效率的同时,必须对育种方案与试验设计进行改进完善。当参试家系数较多时,可采用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把所有参试家系统一在一个试验中,科学安排田间试验,以获得最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外源杉木二代种子园子代引种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从南京林业大学引进的 39个杉木 (Cunninghamialanceolata)第二代种子园 (福建洋口林场 )子代家系第 7、 8年生的试验结果作分析 ,引种的家系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 ,大部分家系生长量不如广西本地高水平的对照高 ;各家系的造林表现早晚相关性显著 ,最高系数达 0 6 37;以材积作为主要性状指标对各家系作样本聚类 ,将参试家系分成优良、中等、较差 3类 ,并从中选出 3个可以在广西推广应用的家系。  相似文献   

18.
对引进美国的湿地松(Pinus taeda)和火炬松(Pinus elliottii)的生长状况,与当地马尾松(Pinus smassoniana)进行对比分析。第15年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立地和抚育条件下,马尾松在生长量方面表现最好,而湿地松在通直度、分枝角度等树形指标方面表现最优。综合各因子,选出了火炬松、湿地松各1个优良家系和3个马尾松优良家系作为育种和推广材料。  相似文献   

19.
对19年生火炬松家系的生长性状和遗传参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胸径、树高和材积等3个主要性状在火炬松家系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具有较高遗传力、受中等或中等以上遗传控制,说明各性状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有较大的改良潜力。从参试的25个家系中选出5个优良家系,其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22.08 cm、14.25 m、0.2660 m~3,分别比群体平均值高8.72%、11.85%、29.66%,遗传增益分别为5.77%、10.57%、22.18%。  相似文献   

20.
对从南京林业大学引进的39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第二代种子园(福建洋口林场)子代家系第7、8年生的试验结果作分析,引种的家系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大部分家系生长量不如广西本地高水平的对照高;各家系的造林表现早晚相关性显著,最高系数达0.637;以材积作为主要性状指标对各家系作样本聚类,将参试家系分成优良、中等、较差3类,并从中选出3个可以在广西推广应用的家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