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天峻山景区目前处于未开发状态。介绍了天峻山景区自然、人文状况,提出了该景区旅游开发定位,并对客源市场进行了预测,对景区的开发提出了初步策划。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名山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周边景区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迎来了旅游发展的新契机,根据公园自身的资源特色确定了舜文化美学之旅的未来旅游发展主线,并以此进行特色旅游景区的划分和游览项目的策划,旨在对国内其他舜文化主题公园带来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正东安县地处湖南省西南部,素有"湘南门户"之称。近年来,该县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旅游产业与精准扶贫共生共赢,让生态旅游的红利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以舜皇山为代表的"景区带村"模式舜皇山自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以来,旅游景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了广大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景区所  相似文献   

4.
梁艳 《绿色科技》2014,(3):298-299
指出了应利用锦屏山的资源发展旅游经济,从打造精品景区、办好文化节会、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旅游产业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山西林业》2015,(1):3
<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根据相关程序,经山西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检查、评定,山西省22家旅游景区达到国家标准化景区要求,被批准为国家标准化旅游景区,包括11家4A级、9家3A级、2家2A级。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红崖峡谷景区、石膏山景区荣赝国家4A级景区。红崖大峡谷是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大景区之一,是太行山系景区中惟一同时拥有峡谷景观、亚高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产品单一、管理粗放的乡村旅游已经很难满足游客高层次旅游的需求,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文章以位于天府新区"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的桃花故里景区为实例,针对景区的现状,通过对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产业以及专业合作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和对策,以期在提升桃花故里乡村旅游的同时,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光雾山是四川旅游的一颗新星,以其奇秀神秘的自然景观、丰富而珍贵的生物资源和古朴的人文景观而成为品质绝佳的生态旅游地。在生态旅游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景区的功能定位。为了使光雾山旅游资源能得到保护性开发,建议进一步开展旅游资源典型调查工作、进行旅游容量研究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光雾山是四川旅游的一颗新星,以其奇秀神秘的自然景观、丰富而珍贵的生物资源和古朴的人文景观而成为品质绝佳的生态旅游地.在生态旅游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景区的功能定位.为了使光雾山旅游资源能得到保护性开发,建议进一步开展旅游资源典型调查工作、进行旅游容量研究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9.
郭向云 《绿色科技》2020,(5):194-195
指出了在现代化时尚生活中,旅游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旅游的众多类型中,很多人选择了群山环绕的美景。山岳型旅游景区在新时代的发展建设中,既保持了传统发展的优势,又进行了创新性的建设。以山岳型旅游景区的发展为研究核心,分析了山岳型旅游景区发展具有的优势,对山岳型旅游景区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阐述,针对山岳型旅游景区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山岳型旅游景区长久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标识系统是旅游景区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不仅影响旅游者的旅游经历和质量,还影响景区的建设和发展.武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区众多,武汉景区标识系统的建设是影响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阐述了景区标识系统的作用和分类;分析了武汉旅游业发展概况、武汉景区标识系统建设现状与问题,并从武汉景区的标识标牌的智慧标识系统...  相似文献   

11.
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石膏山景区合作开发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石膏山景区合作开发经营模式的研究,认为在省直林区采用招商引资、合作模式,对旅游景区实施民营开发与经营,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林区森林旅游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充分调查茫荡山景观资源与现有旅游附属设施的基础上,就景区划分,旅游路线安排,景点、景物保护与建设,服务设施建设,道路建设以及旅馆建设等方面进行森林旅游规划研究,并提出规划建设方案与实施建议,旨在为发展茫荡山森林旅游业服务。  相似文献   

13.
以陕西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对该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和定量评价,并通过旅游开发评价SWOT分析,提出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研究表明,景区景观旅游资源可以分为7主类、14个亚类、21个基本类型,景观旅游资源单体总数达28个,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特色显著;通过对景观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可以得知该景区的游憩价值较高,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市场迸发巨大潜力。江苏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通江通海通上海,素有"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的美誉,因交通发达,近年来成为风景旅游胜地。为进一步提升旅游支付生态圈内涵,2017年,建设银行提出建设"旅游金融生态圈"。最初,美丽的南通五山景区成为南通建行的首选目标,也让银行服务和森林结下了良缘。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是醉氧之地,每年旅游休闲的人们络绎不绝,五山景区的票务销售当然也忙得不可开交。建行崇川支行提出解决方案,可以让售票  相似文献   

15.
周建新 《绿色科技》2020,(3):127-128,130
介绍了雨母山景区的基本情况和林相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为了满足市民休闲、观光、旅游的需要,对景区林相进行提质改造很有必要,对林相改造的思路、原则、树种选择、改造方法等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雨母山林相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旅游业发展迅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明确公园的发展性质和发展模式,对塞罕坝森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系统地研究了塞罕坝旅游资源特征,对旅游景区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归纳,明确了塞罕坝旅游景区的类别,提出了塞罕坝旅游景区的发展模式和重点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瑰宝——大熊山》一书已由中国气象出版社发行。该书全面介绍了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生物多样性以及蚩尤故里、苗瑶祖山和黄帝巡游等传说故事,阐述了森林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原则和方法,对该景区科学开发森林旅游,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实现生态明,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在充分分析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需求,提出了山风景区旅游开发战略的新思路:明确主题定位,塑造鲜明形象;挖掘文化内涵,整合旅游资源;开发特色商品,促进旅游发展;加快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性能;加强区域横向联系,促进合作开发;提升景区区域职能,扩大影响力.以期为山风景区快速发展、深度开发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景区作为旅游行业的细胞和重要组成部门,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周边居民经济收入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旅游景区的开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并因旅游消费的关联性能够对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起到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增加乡村景区周边农民的收入,景区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目的地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七星景区和龙脊梯田为例对国内游客进行市场调查,从国内游客旅游消费监测统计数据入手,比较分析城乡景区国内游客消费的差别,结合游客的反馈信息针对桂林城乡景区如何提高国内游客旅游消费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安康市南宫山、瀛湖2个具有代表性的山水旅游景区科普旅游满意度开展问卷调查,在问卷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安康科普旅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普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利用已有的旅游景区实现资源的有序开发,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科普素质,完善科普旅游解说系统,形成全方位的科普旅游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