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刘更生 《绿色科技》2013,(5):307-309
指出了中国北方农村广泛使用火炕进行采暖,但传统火炕存在空气污染和热效率比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炕并建立了动态数值模型。基于该数学模型,以特定气象参数为条件,研究了太阳能炕的蓄热特性和炕表面温度特性。结果表明:在炕表面温度一定的条件下(25℃),房间空气温度波动非常小,炕内水管表面温度不超过40℃。因此太阳能热水很适合作为炕的加热热源。另外,炕的蓄热质量对房间温度影响较大,合适的蓄热质量能保证晚上炕没有加热的情况下,房间空气温度仍然处在舒适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一、火炕的修建3月12日以前,在室外建成半地下回龙火炕,火炕的两角有两个出烟口,出烟口出烟要均匀。炕上铺上25cm厚的洗净河砂,扣上拱形塑料棚。炕上砂层温度要均勺、炕头与炕尾温差不大于6℃。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太阳能热泵系统可有效地结合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热泵技术来提供热量,既节能又环保。空气源热泵是以空气为热源的热泵系统,有安全环保、无污染的特点。对空气源热泵在不同室外环境温度下进行了各种工况的测定。结果表明:冷凝器入口温度从30℃上升到40℃时,太阳能热泵和空气源热泵制热量分别下降0.29、0.43kW,冷凝器的入口温度对太阳能热泵的影响更大。对比两种方案的运行参数,可为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热泵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密闭绝热腔体的实木地采暖地板蓄热性能检测方法,并开发采暖地板蓄热性能检测装置,为我国地采暖地板行业产品标准化提供借鉴。【方法】将密闭绝热腔体空间均匀分成L×M×N个小的空间区域,每个小空间内安装温度传感器。将加热到一定温度T_e的实木板材试件置于初始温度为T_0(T_eT_0)的密闭绝热腔体中作为热源向外释放热量。当达到平衡状态后,通过传感器检测每个小空间的温度,根据前后变化的温度差、每个小空间的体积及空气比热容计算试件释放热量前后每个小空间内空气所吸收的热量。对每个小空间内空气吸收的热量进行累加,得出试件释放出的总热量,根据热量与质量比值,计算实木板材在该工况条件下的蓄热性能。【结果】在密闭绝热腔体初始温度20℃、试件温度70℃的工况条件下,对水曲柳、红松和白栎树种地采暖地板分别经过10次测试,得出3种实木地采暖地板的蓄热性能分别为105.70、106.27和101.99 J·℃~(-1)。【结论】基于对实木地采暖地板蓄热性能的检测方法及开发的检测装置,通过对3个树种地采暖地板蓄热性能的多次检测,检测数据方差均小于1.00,表明检测数据较为稳定,能够准确检测出某类树种采暖地板的蓄热性能参数并评价该类地板的蓄热性能。本研究提出的地采暖地板蓄热性能检测方法及开发的检测装置,可为行业或国家标准的建立提供分析方法与仪器,对我国地采暖地板行业产品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出太阳能加热与井水制冷墙裙板的设计思路,设计一种热量集散器作为太阳能热水器或水井与墙裙板进行冷热传导的媒介,为开发一种能够实现高效热传递的储能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确定储能系统各部件的具体结构,利用三维软件建模,模拟太阳能加热与井水制冷墙裙板的工作流程,设计储能系统的控制系统,实现温度检测、辅助加热和自动水循环等功能。通过比较分析,选择出保温材料和导热金属材料。利用传热学原理计算在加热模式下房屋与太阳能热水器吸收的总热量,并与屋内空气和墙裙版铝板所需吸收的总热量进行比较。分别计算储能系统中热水与导热铝板的热流量以及导热铝板与空气的热流量,并比较二者大小。从热传递总量和热流量2方面进行理论分析,验证太阳能加热与井水制冷墙裙板加热模式的可行性;同理,验证制冷模式的可行性。【结果】硬质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更低、工作温度更高,选择硬质聚氨酯复合材料作为储能水箱的保温材料。导热金属棒选择热传导率高且成本相对较低的铜作为材料,制作成螺旋结构增加传递接触面积。在加热模式下,太阳能热水器能够提供屋内升高温度所需要的热量。在制冷模式下,储能系统中井水与导热铝板的热流量为1.1 kW,大于导热铝板与空气的热流量0.8 kW。经过2种模式下的热力学计算,验证了太阳能加热与井水制冷墙裙板制冷模式的可行性。【结论】太阳能加热与井水制冷墙裙板储能系统设计具有可行性,可为今后对储能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对新型太阳能储能系统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落叶松集成材中的木材干燥问题,阐述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系统,并对木材干燥室进行了设计研究,实现对木材干燥中温度、湿度、空气流动、加热时间等影响木材干燥的关键因素进行全程监测和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物理破碎油茶籽细胞和酶降解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油茶籽油,对油茶籽原材料的预处理时间和温度,酶解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蛋白酶在水性条件下酶解油茶籽的提油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油茶籽原材料预处理的适宜加热温度为90℃、加热时间为2 h,适宜的酶解温度为38℃、pH值为8、水解酶用量为0.25%(占油料的质量比重)、酶解时间为4 h。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了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利用冷凝器放出来的热量加热再生空气,从而满足转轮再生需求;利用蒸发器处理空气降温,满足送风要求;新风与室内回风按20%混合,再生风温度为36℃,在不同工况下,经过冷凝器后温度可升高到70℃左右,能满足转轮再生要求;同时经过蒸发器后,被处理空气的温度最低可以到17℃,能满足送风要求;不同室外温度下,中高温热泵基本都能满足送风温度及再生负荷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花粉中的总黄酮含量、天然维生素E、灭菌效果和维生素E添加剂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温度对银杏花粉制品中的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灭菌时间为20min的条件下,80℃的加热温度造成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损耗最小。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纤维衣料增温变色衣料日本东丽公司研制出一种能随气温变化而颜色也变化的纤维。其奥秘是纤维中植入了许多直径10微米的胶囊,里面装有化学物质。用它制成冬装,当温度低于规定范围时,衣服的颜色会由白色变红色、绿色和黑色,从而可吸收大量的太阳能热,达到蓄热...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升温速率(β=5、10、20、40 K/min)下羟基酪醇的热稳定性、分解动力学和贮存期。利用热重分析得到羟基酪醇在氮气氛围中不同升温速率(β)下的热分解曲线,运用3种多升温速率法Kissinger法、Friedman法和Flynn-Wall-Ozawa法以及2种单升温速率方法 Coats-Redfern法和Achar法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且根据Ea和A推算羟基酪醇的贮存期。结果显示:羟基酪醇的热分解过程一步完成,在升温速率为10 K/min时,从260~409℃为羟基酪醇的主要失重阶段;TG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出现陡峭明显的失重台阶,DTG曲线亦出现负值,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在305.2℃达到了DTG的峰值,此时达到最大热失重速率为-12.91%/min;升温速率的变化对羟基酪醇的分解有影响,随着速率的升高,羟基酪醇的热分解温度逐渐升高,热分解曲线略微向高温移动,呈现了分解滞后现象。羟基酪醇的热分解机制符合一维扩散(D1)模型。测得平均Ea为122.40 k J/mol,A为3.37×1010min-1。根据Ea和A可推断,在室温25℃下,羟基酪醇在氮气氛围下的理论贮存期为4~5年。  相似文献   

12.
李林  金梧凤  李惠 《绿色科技》2014,(2):274-276
指出了在空调制热运行时,从开机到室内到达舒适的温度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稳定后垂直方向热力分层现象比较严重,人体极不舒适。针对以上这种现象,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送风温度分别为22℃、26℃、30℃、35℃、40℃下,空调房间内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人体活动范围1.8m以下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热力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13.
The thermal diffusivity, specific heat,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13 species of wood were measured by means of the laser flash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wood during the heating process. The temperature ranged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270°C in air or under vacuum. The thermal diffusivity varied little during the heating process up to 240°C. The values in air were larger than those under vacuum. There was a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the specific heat and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the specific heat under vacuum was larger than that in air at high temperatur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increased with density and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the atmospheric conditions on the thermal constants of wood,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was proposed and its validity examined, where the wood was assumed to be a uniformly distributed material composed of cell walls and air.Part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47th annual meeting of Japan Wood Research Society at Kochi, April 1997  相似文献   

14.
竹塑复合材料吸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楠竹/新PE、楠竹/回收PE、杂竹/回收PE 3种竹塑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是影响竹塑复合材料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吸水率的主要因素之一。(2)3种竹塑复合材料厚度方向吸水膨胀性和吸水率表现为:杂竹/回收PE材料吸水膨胀性最大,楠竹/新PE次之,楠竹/回收PE最小。(3)杂竹/回收PE在80℃时的吸水率是室温下的3.5倍;楠竹/新PE和楠竹/回收PE在80℃条件下的吸水率均是室温下的3倍。(4)楠竹/回收PE在80℃水浴中的厚度方向吸水膨胀率是55℃下的1.4倍,是室温下的2倍;楠竹/新PE80℃水浴下吸水膨胀率是55℃下的1.2倍,是室温下的1.9倍;杂竹/回收PE 80℃水浴下吸水膨胀率是55℃下的1.6倍,是室温下的2倍多。(5)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后发现,吸水后竹塑复合材料除了竹纤维发生膨胀之外,材料的内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即竹塑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抗湿膨胀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5.
以甜龙竹笋为研究材料,采用植物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不同储藏时间(0、12、24、36、48、60、72 h)和不同储藏温度(0℃、4℃、常温对照)下PAL(苯丙氨酸解氨酶)、PPO(多酚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POD(过氧化物酶)、CAD(肉桂醇脱氢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常温(20~25℃)下,PAL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PPO、CAT、CAD呈现波动变化趋势;其次,4℃以下对PAL、POD、PPO、CAD活性存在抑制作用,对CAT活性影响不大。0℃、4℃储藏对采后甜龙竹笋酶活性有降低作用,可通过低温结合其他方法对甜龙竹笋进行保鲜处理,达到延缓甜龙竹笋老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3℃、7℃、11℃-1125℃4种贮藏温度下,测定了黄藤笋外观品质、笋心的色度、硬度、失重率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于3℃和7℃的黄藤笋分别会在第14天、第2l天发生冷害现象,说明黄藤笋属于冷敏性蔬莱。低温可以显著抑制黄藤笋心腐烂的发生,延缓失重率的下降,贮藏28天失重率≤4.5%。随着时间的延长,低温下贮藏的黄藤笋心,其硬度和相对电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而25℃下贮藏的黄藤心,硬度在14天前也呈上升趋势,但随后缓慢下降,在第21~28天急剧下降,电导率在第28天时已无法测定,因为部分笋心已腐烂。综合结果分析认为,11℃是黄藤笋适宜的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he effects of heating cork in water vapour at 100°C and 300°C are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produced by heating in air at the same temperatures. Dimensional and mass changes were measured and radial compression curves were obtained following various treatments. The 300°C treatments originate a straightening of the originally corrugated cell walls, while the cell wall material undergoes thermal degradation. Larger swellings and larger mass changes are observed in the treatments in water vapour as compared to those in air. The 100°C treatments do not induce degradation and produce reversible changes in technological properties which are simply due to differences in the water content.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采暖系统中的空气的来源,提出空气在系统中的危害,针对单户计量系统中水平管坡度较小,提出水平支管中水流速应保持较大。  相似文献   

19.
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小气候效应的定位研究初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惠安木麻黄沿海防护林的小气候进行了定位观测。其结果为 :惠安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内年平均气温为 19 6℃ ,年平均最低气温为 17 3℃ ,年平均最高气温为 2 2 6℃ ,均比林外低 ;木麻黄林内外年平均气温均 >10℃ ;全年林内≥ 10℃的积温 6 990 7℃ ,占≥ 5℃林内积温的 97 5 % ,惠安沿海热量资源很丰富 ,可利用性大 ;年平均降水量为 1190 8mm ,降水主要集中春夏两季 ,冬秋季降水少 ,10月、11月份林分干旱 ;木麻黄林年平均地面温度为 2 0 4℃ ,比林外低 2 7℃ ,木麻黄林分对地温的影响比气温大。  相似文献   

20.
不同催芽方法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冠果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温(-18℃)雪藏90d、低温(0℃-5℃)沙藏90d和热水浸种(始温80℃)120h三种方法处理种子,然后在15℃-25℃条件下增温催芽10d,在25℃沙床上进行发芽观测,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79%、77%和39%,差异极其显著。以低温雪藏处理的发芽效果最好,低温沙藏次之,热水浸种效果最差、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