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基于Web-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信息包括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森林资源空间信息是指反映森林资源空间地理分布结构及其规律的一切数据。揭示了森林资源和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特征及其联系和规律,具体表现形式为数字、文字、图形和图像。它具有区域性、多维性和动态性。森林资源空间信息管理包括对空间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评价、预测和模拟等功能,它是一个复杂过程。基于Web—GIS技术的森林资源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为森林资源管理从单纯属性信息管理走向综合全面的管理提供一个新的方式。目前在林业中GIS被广泛地应用于森林资源清查、灾害监测、造林采伐规划及林业决策等多个方面。利用GIS的数字高层模型(DTM)可进行地形因子的分析,利用多种地形地貌因子,分析森林的分布、生长和发育,从而减少了大量野外清查工作。另外,利用GIS结合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森林防火中准确地确定林火发生地点以及灾情的预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2.
以“3S”为基础的森林蓄积动态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系统研究的目的以“3S”为基础的森林蓄积动态监测系统 ,即利用遥感 ( RS)、地理信息系统 ( GIS)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 GPS)信息 ,结合少量地面样地资料 ,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森林蓄积估测方程 ,进行蓄积预报。其主要目的是 :尽量减少地面调查的工作量 ,快速、准确进行森林总蓄积预报 ;通过少量的地面调查资料或地面临时样地资料 ,对林班或小班的蓄积进行估测 ,以提高局部地段蓄积可信度。2 系统组成及功能如图 1所示 ,整个系统包括 :RS及 GIS信息提取、变量优选、蓄积估测 3大部分。图 1 系统组成2 .1  RS及 GIS信息提取如图 …  相似文献   

3.
以连云港花果山为研究区,将火险等级预报因子归纳为森林火险区划、天气、火源等3个类别。其中火险区划根据植被类型、植被特征、地形因子获取;天气因子通过24h天气预报获取;火源危险等级由景区内的道路进行缓冲区分析获取。利用3类火险因子,通过加权叠置法建立火险等级短期预报模型,进行火险等级预报;利用DEM和SPOT5影像,通过GIS三维可视化技术,对预报结果进行三维可视化显示。通过研究实现了火险等级短期预报,将火险等级落实到小班,并将火险等级分布信息以三维可视化方式显示,为研究区森林火险实时监测提供了基础平台,为山区林火科学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应用RS和GIS等资料获取的信息,对福州市区35年来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与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建立动态分析数学模型,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段内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土地利用空间变化较大,交通建设用地增幅最大,而农业用地面积、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幅最大;福州市区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但城市污水处理率、环境噪声达标率离标准值都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结合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卫星导航系统(GPS)技术对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模型(USLE)中的土壤主要侵蚀因子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利用闽江流域2003年遥感影像解泽数据、统计资料和实地考察数据,对闽江流域水土流失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研究确定的土壤侵蚀模数分级标准对闽江流域水土流失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闽江流域土壤侵蚀总面积为29 470.68 km2,占流域面积的48.32%;流域依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各区段微度和极强度以上侵蚀呈下降的趋势,而轻度、中度和强度侵蚀呈现上升的趋势;闽江流域上游水土流失状况,微度侵蚀比重呈现沙溪>建溪>富屯溪,而轻度、强度和极强度以上侵蚀呈现沙溪<建溪<富电溪.  相似文献   

6.
RS技术与GIS技术在空间数据获取和分析处理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在我国的城市绿地研究中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文中重点介绍RS技术与GIS技术在我国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和景观多样性研究、城市绿地规划布局和监测管理、城市绿地现状及动态调查、城市绿地功能分析与评价、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与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笔者分别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GIS技术可用于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森林经营优化决策、森林分类经营区划、森林抽样设计、林业专题制图、森林采伐设计、营造林规划设计等;GPS技术可以解决点、线、面、立体空间的点位确定和点间位置关系的确定,也可用于飞播造林、飞机喷洒药物、火灾扑救;RS技术可应用于林业、农业资源调查和生态环境监测,也可监测、预报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内容基于"3S"技术的林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就是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系统)技术手段进行林业资源及相关信息的获取和动态维护,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林业资源及相关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森林病虫害制约着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病虫害预报预测模型能全面、准确、迅速监测森林病虫,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尺度的森林病虫害研究。本文综述了这些研究,并就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上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利用GPS现地定位、RS判读辅助调查、GIS建库,以及“3S(GIS、RS、GPS)”集成技术首次建立了甘肃省重点公益林图形库,为甘肃省重点公益林进行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和RS的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八达岭林场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技术(RS),利用2007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VOR模型对八达岭林场的森林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绘制森林健康状况分布图。与传统方法相比,将森林健康评价与GIS和RS技术结合,其评价更加快速、准确,减少了传统定性评价的不确定性,提高工作效率。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森林大部分处于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2.
该文主要论述利用遥感技术在大连市林地稽查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探索了应用"3S"平台,融合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相关技术,通过植被指数(NDVI)运算,确定相应的值,根据相应的值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像素点,通过矢量化运算定位林地破坏区域和相应面积,有效地对毁坏林地行为进行震慑和打击。  相似文献   

13.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得很快,但是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监测体系,组织自然保护区开展资源、生态等方面的监测工作。应用GAP对自然保护区的布局和现状进行分析表明,目前尚未得到有效保护的优先生态系统有27类。并以海南铜鼓岭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对自然保护区的生境破碎化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境破碎化程度增加,致使斑块内部物种向外迁移,生物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广西重点公益林水土保持效能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重点公益林为监测对象,采用地面监测法与调查监测法相结合,定期获取水土保持现状数据,构建广西重点公益林水土保持监测体系,掌握重点公益林水土流失现状及动态变化,对重点公益林水土保持效能进行分类监测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有林地水土保持效能明显优于无林地,间隔期内(2005-2006年)重点公益林资源质量稳步提高,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程度呈减少趋势,森林保育土壤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3S”集成技术中所包含的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初步探讨了该项集成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对今后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发展方向做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6.
遥感 (RS)、地理信息系统 (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 (GPS) (简称 3S技术 )是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发展方向 ,为了在今后全国湿地资源监测中采用 3S技术 ,国家林业局湿地资源监测中心在辽河三角洲开展利用 3S技术对湿地资源进行监测的试点研究。在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的遥感监测系列论文之一中 ,主要论述了三角洲湿地分类及现状分析 ,这里主要论述 3S技术在辽河三角洲湿地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并对双台河口国家级保护区 1994年、1997年两年湿地类型、面积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3S技术在辽宁省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全面查清辽宁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为国家及地方制定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依据。文章对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辽宁省第5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3S技术降低了调查人员工作强度,提升了调查精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3S”技术在湖北省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S”技术是GIS、RS、GPS技术的简称,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遥感(Remote Sensing)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总称.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因为其对象主要是水土资源及其变化发展过程,它涉及大气、土壤、地质、地貌、植被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子,其信息具有明显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传统的数据采集、管理与分析手段很难发挥作用.因此,应用GIS作为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RS作为动态监测的信息源,GPS进行定位势在必行.本文着重探讨“3S”技术在湖北省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以期能为广大的专家、学者进行有关工作服务,使湖北省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介绍国内外城市园林绿化监测研究的发展现状及监测技术,采用RS和GIS技术相结合的动态监测方法,利用ALOS影像和高分辨率航片,并叠加上一期监测图斑数据,对一定时期内丽水市园林绿化情况进行监测,得出建成区各类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并进行了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利用GIS技术建立西双版纳实时气象数据和橡胶种植信息数据库,应用于橡胶树割胶生产的监督与管理,建立起一套适用的橡胶树开割、停割预报模式,从而对西双版纳州的橡胶种植区域及区域内实时天气(降水、温度)情况进行适时查询、监测、预报,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利气象条件对橡胶树割胶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