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丁烷四羧酸制得的酯化半乳甘露聚糖(EGM)为纸张增强剂,Sb2O3和Mg(OH)2为阻燃剂,研究其复配方式对阻燃纸物理性能和阻燃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EGM能提高阻燃纸的抗张指数、耐破指数、耐折度,控制Sb2O3用量为15%,当添加1.5%EGM和15%Mg(OH)2时,阻燃纸的抗张指数达到56.2 N·m/g,耐破指数达到了3.37 kPa·m2/g,耐折度达46次,相比未添加EGM的阻燃纸分别增加了14.7%、 12.0%和119.0%。当Sb2O3用量为15%、Mg(OH)2为25%时,纸张的阻燃效果达到最佳,阻燃纸的炭化长度为16.8 mm,续燃时间为0.43 s,灼燃时间为25.96 s。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表明:Mg(OH)2和Sb2O3成功附着在纸张纤维中,且EGM的添加增强了Mg(O...  相似文献   

2.
崔连喜 《绿色科技》2014,(2):156-158
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用一乙醇胺(M EA )、二乙醇胺(DEA )和氨基乙酸钾(PG )作为吸收剂对烟气中的CO2进行了吸收实验,研究气体流速、吸收剂流速和浓度等因素对CO2脱除率和传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吸收剂分离吸收CO2的效率由大到小依次是PG、M EA、DEA。CO2的脱除率和传质速率随吸收剂浓度和流速的提高均增加;CO2脱除率随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减小,但传质速率却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立地管理方式对多代经营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在1代杉木采伐迹地上用5种林地处理方式进行2代杉木人工林营造,试验表明:(1)BL3BM0(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填加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对3年生2代杉木林的生长最为有利,其次为BL0BM0(收获地上所有有机质)处理;(2)BL1BM9(清走树木的所有地上部分)处理生长最慢;(3)BL2BM1(商业性收获加炼山)处理的杉木生长比BL2BM0(商业性收获)的略好,但未达到差异显著;(4)除了BL3BM0处理与BL1BM0处理间的杉木单株总生物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外,其余任何处理间的生长指标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国际木业》2009,(8):45-46
美国:据热带林网站(Mongabay)报道,((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第一作者苏克德夫(PavanSukhdev)说,每年毁林和森林退化造成世界经济损失2万亿至5万亿美元,大于现在金融危机的损失。不但损失数额大于金融危机,而且是持续发生,年复一年。  相似文献   

5.
用H2O2做固化促进剂改进酚醛刨花板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H2O2(双氧水)作为促进树脂固化加速剂可缩短刨花板热压时间.本试验探讨用H2O2做固化促进剂来改进酚醛刨花板性能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改善酚醛树脂的固化程度,从而提高刨花板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2种发现于浙江的新归化植物,其中沼生丁香蓼Ludwigia palustris (L.) Elliott为中国大陆归化植物新记录,欧毛茛Ranunculus sardous Crantz为浙江归化植物新记录。附有彩色照片。凭证标本分别藏于浙江自然博物院(ZM)和浙江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ZJFC)。  相似文献   

7.
魏西会 《绿色科技》2014,(3):99-100
指出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增加了PM2.5指标,同时,青岛市已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这一新标准。针对城阳城郊结合型城区的特点,研究了PM2.5监测技术原理和方法,开展了PM 2.5来源分析,提出了PM 2.5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D001、D113、116三种离子交换树脂法去除精间苯二甲酸(PIA)废水中的Co^2+、Mn^2+时的交换性能和再生性能,结果表明:三种树脂均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Co^2+、Mn^2+,相同体积的湿树脂交换Co^2+、Mn^2+总量大小为D113〉116〉D001,再生后交换性能可恢复。  相似文献   

9.
SO2对夹竹桃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夹竹桃进行不同浓度(8.5、25.7和51.5mg/m^2)SO2熏气处理后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叶绿素(Ch1)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随着SO2胁迫浓度的增大,夹竹桃的MDA含量增大,叶绿素含量下降,特别是SOD急剧下降;在8.5、25.7mg/m^3下夹竹桃的POD呈现幅度较大的上升趋势,而51.5mg/m^3下的POD含量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黄蓝状菌在SMCS液体培养基中置于恒温摇床(200r/min,27.5C)上培养13天,诱导产生大量的几丁质酶。培养滤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Fast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Phenyl—Sepharose Fast Flow疏水层析、Sephacryl S-100分子筛层析得到了凝胶电泳(SDS—PAGE)谱带单一的几丁质酶E2,其分子量为32KD。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是5。Mn^2+对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Cu^2+、FeCu^2+对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抗菌活性显示.其对供试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Na2SO4盐胁迫对紫穗槐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爱华 《山西林业科技》2009,38(2):16-18,21
对紫穗槐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Na2SO4处理,测定并分析了其幼苗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300 mmol/L的盐浓度是适宜紫穗槐生长的临界土壤盐浓度。2)紫穗槐幼苗体内活性氧的保护酶体系主要途径是由SOD催化超氧自由基,再由POD和CAT共同协作来清除SOD催化超氧自由基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表土有机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UTM公里网格方法划分的66个网格的土壤剖面数据,分析了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5种典型植被类型(马尾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和竹林)的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含量、密度、储量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表土有机碳含量SOC分布在12.61~66.19 g·kg^-1之间,平均值为30.87±1.30 g·kg^-1,大小顺序为竹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多重比较显示竹林(37.63 g·kg^-1)显著高于马尾松林(18.52 g·kg^-1),马尾松林仅为竹林的49.21%。(2)表土有机碳密度SOCD在3.27~15.69 kg·m^-2间,平均值为8.22±0.39 kg·m^-2,大小排序为阔叶混交林〉竹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混交林(10.15 kg·m^-2)和竹林(9.96 kg·m^-2)的SOCD值显著高于马尾松林(4.82 kg·m^-2)(p=0.005,p=0.036),马尾松林仅是阔叶混交林的47.49%。(3)蕉岭长潭保护区表土层有机碳储量为402 100 t,占总面积54.54%的针阔混交林贡献最大,其次为阔叶混交林、杉木林、竹林和马尾松林。(4)表土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和0.31;与石砾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76。与林下植物分布有密切联系,有机碳含量〈20 g·kg^-1的指示种有6种,包括千年桐、黄毛楤木、米碎花、谷木冬青、长叶冻绿和乌韭,有机碳含量〉40 g·kg^-1的指示种有光叶海桐和土茯苓,有机碳含量在20~40 g·kg^-1间还未发现指示种。  相似文献   

13.
美国白蛾新天敌—蠋敌捕食能力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的一种捕食性天敌——蠋敌Arma chinensis(Fallou),简述了蠋敌的生物学特性。在商河县,蠋敌在美国白蛾幼虫网幕枝中的分布率为2.33%~17.86%;记述了蠋敌的捕食习性和规律,经室内饲养,统计出各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量,从若虫到成虫,最大捕食量为2头3龄、7头4龄、5头5龄、23头6龄共37头白蛾幼虫;最小取食量为4头2龄、8头3龄、1头4龄、1头5龄、2头6龄共16头白蛾幼虫;分析并指出蠋敌对美国白蛾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是自然界中影响美国白蛾种群密度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柑橘长卷蛾雌雄成虫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发现成虫触角上存在着6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柱形感器,其中以毛形感器和耳形感器数目最多。柑橘长卷蛾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种类、分布和形态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柑橘长卷蛾触角感器种类较多,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柑橘长卷蛾触角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特征,可为解释其生态学习性和对其进行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数字林业信息化水平。介绍和评述了当前地理信息系统(GIS)、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在森林防火、营造林、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分析了GIS,ES和DSS在林业中应用所存在或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林业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梢小卷蛾卵和蛹有效积温及发育起点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在自然变温条件下,测定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Doubleday))卵和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方法。经测定,蛹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为:12.26士0.83(℃),120.54土1.27(日度),卵期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为:14.19土1.27(℃);81.64土1...  相似文献   

17.
用杨、柳、榆树的树皮和木质部浸出液为营养对球孢白僵菌进行生长试验,结果证明球孢白僵菌在3种树木的树皮和木质部的浸出液中都可生长;相同条件下,在树皮中比木质部中产量高,杨树树皮是木质部的3.37倍,柳树是4.73倍,榆树是3.86倍。林间试验证明打孔注菌可以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含菌量4亿/mL~8亿/mL,每株注150 ...  相似文献   

18.
铅胁迫对4种行道树种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适合作行道树的香樟、深山含笑、栾树、鹅掌楸的1年生幼苗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其在不同程度铅污染土壤中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铅胁迫下,植株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不仅受Pb2+浓度主效应的影响,还受树种×浓度、树种×浓度×时间交互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闫建康 《绿色科技》2013,(12):257-259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婴幼儿奶粉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含量的方法。在选定的条件下各组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1,线性范围0.5~50mg/L,回收率为95.2%~104.3%,相对标准偏差为2.1%~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