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的分类     
《绿色大世界》2013,(2):77-77
森林分为以下五类:(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三)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相似文献   

2.
法制问答     
法制问答1.森林是指什么?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条规定,“森林分为以下五类:(一)防护林:以防护林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  相似文献   

3.
森林的分类     
《绿色科技》2013,(2):77
正森林分为以下五类:(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三)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相似文献   

4.
森林的分类     
《绿色科技》2013,(8):136
正森林分为以下五类:(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三)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四)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相似文献   

5.
森林的分类     
正森林分为以下五类:(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三)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四)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我国森林分为以下五类:防护林是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  相似文献   

7.
森林的分类     
《绿色科技》2013,(7):273-273
正(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公益林是以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维护和保持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丰富自然景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主要任务的森林类型。按照森林林种分类主要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防护林是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特种用途林是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9.
近年在防护林和退耕还林的检查验收时,发生验收方和造林方在有关林种的界定发生争执。广西有的地方在水源头及村的四周营造的八角林,造林方认定是水源涵养林(防护林),而验收方则坚持是经济林,因为八角是著名的调料树种,因而是经济林。我想这是对林种界定理解的片面性。我国《森林法》第四条将森林分为五大林种:①防护林,是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②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③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④薪材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资源,能够提供木材和各种林产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障农业、牧业的发展;能够防治空气污染,保护和美化环境,增强人民身心健康.为了加快造林速度,加强森林保护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特制定森林法.第二条 森林资源包括林木、竹子和林地,以及林区范围内的植物和动物.根据森林的不同效益,将森林划分为以下五类:(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包括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国防林.(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相似文献   

11.
木麻黄(Casuarina)防护林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海岸带及岛屿防护林的典型代表,建立海岸带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包括局域小气候在内的海陆交错带的生态环境,太阳辐射因子是森林固碳和森林小气候形成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基于广东省湛江沿海岛屿典型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防护林2010年1—12月共1 a 的辐射观测数据,分析了其辐射通量特征。结果表明:(1)2010年太阳短波辐射总量是5537.42 MJ · m-2,净辐射总量是6027.17 MJ · m-2,其中4—9月雨季太阳短波辐射总量和净辐射总量占全年的比例分别为62.72%和61.73%。(2)生态系统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率全年变化集中在8%~15%之间。(3)长波有效辐射全年均为负值,说明大气温度常年高于下垫面防护林生态系统的冠层表面温度,在夜间太阳辐射为零时有利于大气中所含大量水汽在植被表面的凝结,这是沿海和岛屿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业》2009,(21):1-1
公益林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灌木林,主要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相似文献   

13.
《森林法》把我国的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五类,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来考虑.首先是从森林的效益出发,按培育森林的目的和主要用途不同而分类。例如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和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分别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考虑,划分为防护林和用材林。其次是把森林分成五类,有利于制定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各种措施。如保护措施的制定,植树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生态公益林法律保护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公益林从经营管理目的上是区别于商品林的,它是指以防护为主要目的和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目的不同于以生产木材、生产燃料和生产果品等为主要目的的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等商品林。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修改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把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五大类,并规定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这就从…  相似文献   

15.
(一)改薪炭林为能源林薪炭林是以生产烧柴或木炭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它和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构成当今中国的五大树种。能源林是指以生产能源为主要目的而营造的森林。从森林能源的重要性来看,薪炭林的概念已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因为利用生物能源决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沿海防护林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中国沿海不同类型防护林的覆盖率为主要评价参数,以沿海省(市、区)为评价单位,对中国沿海防护林的森林环境质量作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沿海10个省(市、区)不存在“优”级森林环境,达到“良”级森林环境的只有广东省(包括海南省);达到“中”级森林环境的省(市、区)有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和广西等;“差”级森林环境包括河北和江苏;“劣”级森林环境有天津和上海市。目前,中国沿海10省(市、区)森林平均覆盖率只有24.89%,作者提出要保护和发展沿海地区的森林资源,沿海森林总覆盖率必须迟到39%以上,尽快形成以生态功能为主,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17.
国家重点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目前,巴州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面积81.39万公顷(1220.87万亩)已全部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  相似文献   

18.
我国防护林体系的发展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我国防护林体系的发展防护林是以保护、控制、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一种再生资源的林种,除保护环境外,还将产生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几千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广大平原地区森林植被的退缩与消失,致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森林与人类生产...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实施对策陈辉(陕西省林业厅长防办)唐德瑞(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1树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生态经济思想1.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陕西省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表现为:森林覆盖面积减小;自然生态系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20.
林业市场化改革的难点在于两个方面:1.林业自身特点对市场化改革的制约;2.林业体制与制度缺陷对市场改革的制约。采取的对策在于将林业分为三大部分:(1)以用材林和森林旅游为主的商品林业;(2)以防护林、保护区为主的公益林业;(3)以社会林业为主的边缘林业。对于商品林业,以发展工业人工林和森林旅游业为主,全面进入市场;对公益林业,则应强化政府干预,直接进行管理,作为社会公益事业来发展,暂不进入市场;对于边缘林业,则以政策扶持为主,以发展农村经济满足当地需要,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为主要目的。针对林业的特殊性,采取不同的对策以促进林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