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绿色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药物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学 《新农村》2006,(8):17-17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药物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减少药物残留、生产绿色畜禽产品已成为畜禽养殖户普遍关心的问题。1.严禁使用某些禁用兽药目前,国家已制定了兽药禁用清单,畜禽饲养者应严格遵守。这些禁用兽药包括盐酸克伦特罗等β-兴奋剂类、已烯雌  相似文献   

2.
现提醒广大养殖户在蛋禽日常管理中慎用甚至禁用以下药物。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药物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药物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问题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养殖增收的重要障碍,减少药物残留、生产绿色畜禽也就成为养殖户普遍关心的问题。严格禁止使用某些禁用兽药。目前,国家已制定了兽药禁用清单,畜禽饲养者应严格遵  相似文献   

4.
鳜鱼:该鱼对敌百虫、氧化铜等较敏感,如果药物浓度超过0.2×10-6,就会造成鳜鱼死亡.因此在鳜鱼池中不宜使用这些药物,禁用孔雀石绿、硝酸亚汞、福美砷等药物.  相似文献   

5.
柳富荣 《农家致富》2005,(24):42-42
为解决水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提高水产品质量,农业部颁发了农(畜、渔)药使用规定。下列渔药禁止使用。但许多养鱼户不明白到底为啥禁用这些药物,为此,现将相关知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内奶牛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水平不高,疾病发生率高,药物治疗费用高,和养殖户重治疗、不重视预防保健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兔肉产品出口形势很好。然而,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兔的高生长速度,使用禁用的含有激素的饲料添加剂,致使兔肉中的药物残留量超标,使产品出口屡屡受挫,严重影响了我国兔业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采用多种中药配制成的中药添加剂,不但可以使兔的生长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8.
当前,有些养殖户平时忽视饲料管理,防病意识淡薄;一旦发病,是擅自盲目用药。怀孕母畜用药是兽医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如用药不当,不仅能引起流产、早产等,而且还能造成胎儿的先天畸形、死胎。因此,在治疗怀孕母畜的疾病过程中,开方用药应该慎之又慎,就l临床用药物而言,慎用禁用于孕畜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以肉鸡为试验动物,选用禁用药物洛克沙胂和需制定休药期的氟苯尼考粉剂以及不需制定停药期的盐酸林可霉素粉作为试验添加药物,做含量梯度饲喂试验,阶段监测养殖产品胴体兽药残留情况。结果表明:禁用药物洛克沙胂在动物体内残留严重;氟苯尼考应用阶段有残留,休药期后残留消失;盐酸林可霉素残留不明显。说明兽药添加剂直接混饲要使用低残留、高效、无毒的药剂。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村某些养殖户用呋喃唑酮治疗鱼肠炎,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根据国家农业部发布的《食用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规定,呋喃唑酮等18种原料药及单方、复方制剂产品,现已禁止在食用动物养殖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农村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多数地方还是采取分散养殖的形式,很难进行统一管理,以致于出现了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药不对症。有的养殖户在畜禽发病后,便使用抗菌药物或速效特效药物。二是剂量不准。药物剂量是预防治疗疾病的关键,要根据病情和日龄体重来确定使用。有的养殖户认为剂量越大越好,总想通过加大剂量来达到快速治病的目的。三是疗程不足。有的养殖户为了省钱,只要看到症状消失,就停止用药,结果是因疗程不足治疗不彻底,复发现象十分普遍。有的养殖户是急于治好,用药后如不能马上见效就立即换药,不考虑药物疗程。四是用药禁忌。有的养殖户认为药物品种越多越好,不管药物能否混合使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用于投喂病鱼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养鱼生产,多数养殖户,在使用这些内服药时都是直接将药物与饵料混合后投喂,这样药饵入水后药物散失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水剂药物,损失更大.因此,在投喂药饵防治鱼病时,不仅应该考虑药物的防治效果,还必须考虑如何才能使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甘肃省天水市采访养鸡户时,发现有些养殖户存在盲目和过度用药现象,老百姓说,他们也不知道如何用药更科学,只是想把方方面面的药用上,以达到防病的效果.这种现象在养鸡场中并不少见.那些药能用,那些药要慎用? 1.磺胺类药物.常用的这类药物有磺胺嘧啶、磺胺噻唑、磺胺氯吡嗪、增效磺胺嘧啶等,这类药在养鸡生产上常用于防治白痢、球虫病、盲肠肝炎和其他细菌性疾病.但这些药物都有抑制产蛋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药物降温七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降温虽然具有效果明显、使用方法简单等优点,但也有不少不良反应,如果应用不当,往往会引起严重后果。因此,患者在使用退热药时,一定要注意以下7个问题。 1.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3个月以内的婴儿发热亦应慎用退热药。 2.既往有退热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禁用退热药;过敏  相似文献   

15.
夏季是鱼病高发季节,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药物的使用十分频繁.一些养殖户不了解鱼病防治过程中用药的特点,导致渔药使用不当,结果既造成浪费,又达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下面从十个方面给大家介绍夏季防治鱼病的正确用药方法,以帮助养殖户安全、有效用药,实现健康、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16.
1.性状本品为褐红色乳剂,有刺激性气味. 2.药理作用具有触杀和胃毒功能,兼有一定杀虫卵作用.可取代杀虫脒、毒杀芬和林丹等禁用药物.  相似文献   

17.
1典型案例2009年5月份,河北省迁安市某肉鸡养殖户饲养的肉鸡出现部分鸡群采食量减少,排白色稀粪,关节肿大,走路一跛一跛的。笔者听说此情况后,高度重视,前去调查,据养殖户反映,在发病前,为了给鸡增加营养,提高出栏重量及早出售,就开始自行在饲料中添加了鱼粉等蛋白质的含量。自从添加了这些料后,鸡群采食量逐渐降低,继而拉白色稀粪。有些肉鸡关节肿大,跛行。用过抗菌和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均不明显。于是为该养殖户就诊。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2005,(8):27-27
一、形成禽肉药物残留的原因1.使用兽药不规范。滥用抗生素类、磺胺类、呋喃类、抗球虫类药物,且在出栏前没有休药期。2.在饲料中超量添加添加剂。有的养殖户为了提高饲养效果,将预混料或添加剂加倍使用,由此出现高铜、高铁、高硒等,致药物残留。3.饲料中有毒物质含量超标。例如饲料原料中有毒元素汞、铅、氟的严重超标,或该地区某一元素含量的超标,长期饲用而形成药物残留。二、减少禽肉药物残留的措施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科学合理地使用兽药,控制药物残留,确定休药期。养殖户应在兽医的指导下,根据兽药种类、成分、致病微生物对药物的…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17,(11)
<正>为规范养殖业中的兽药使用,农业部先后发布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兽药停药期规定》《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物质》等文件。这些文件属于强制性规定,是养殖企业合理用药、农业执法部门执法检查的依据,养殖场(户)必须严格遵守。为此,有必要分类整理出一份便于养殖场(户)和执法部门可对照使用的禁用药物清单。  相似文献   

20.
正母猪怀孕期间用药不当会直接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与健康,所以在此期间用药要特别注意,下面介绍一下母猪怀孕期间的用药禁忌。1.利尿药物。由于利尿药物会引起子宫脱水,导致胚胎脱离,所以呋塞米在母猪妊娠早期(45天以内)禁用。2.解热镇痛药。保泰松毒性大,易引起胃肠道的剧烈反应,还会损害肝肾,应禁用;水杨酸钠、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母猪怀孕期间用此药易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