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添加5%洁霉素药渣的日粮,饲喂21 ̄52日龄的AA肉鸡,试验期32d,试验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成活率高13.27%个百分点,出栏平均重高77g,料重比降低0.036,平均只药费减少0.211元,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鸡多盈利0.599元,洁霉素药渣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饲粮添加胸腺肽对肉鸡增重,免疫及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日龄Avain鸡160只,分为4组,I组为对照组,饲喂供谢能12-13.4MJ/kg,粗蛋白21%,-23%的基础日粮,Ⅱ,Ⅲ,Ⅳ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于1-10日龄期间分别添加0.644,1.328,2.656,g/只.d的胸腺肽。试验组42d,结果表明:1.42日龄时,各试验组鸡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其中Ⅲ,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2;23日龄T淋巴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其中Ⅱ组与对照  相似文献   

3.
选用180羽AA雏鸡,进行了为期49d(前期1 ̄21日龄,后期22 ̄49日龄)的饲养试验,研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制剂(GXC)对肉鸡生长和消化的影响。试验表明,添加GXC使肉鸡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提高了4.66%(P〈0.05)和9.79%(P〈0.01),料重比降低了4.76%(P〈0.01),干物质、粗纤维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0.58%(P〈0.05),25.  相似文献   

4.
取200羽1日龄丝毛乌骨鸡[始重(24.75±2.66)g],随机分成试验1、2、3、4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含中性蛋白酶、糖化酶及不含酶制剂的基础日粮,饲养试验在60日龄结束.分别在31日龄和61日龄开始时对生长性能最佳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鸡进行消化试验,并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混和酶制剂能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其中以试验2组最佳,30日龄时平均日增重提高25.28%(P<0.01),料重比降低15.92%.60日龄时平均日增重提高8.54%(P<0.05),料重比下降10.73%;②使用混合酶制剂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饲料养分的表观消化率,试验2组鸡37、67日龄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消化率分别提高了3.05%(P<0.01)、7.24%(P<0.05),7.68%(P<0.05)、9.82%(P<0.05),12.70%(P<0.01)、13.94%(P<0.01),5.47%(P<0.01)、6.90%(P<0.05);③混合酶制剂对37日龄和67日龄丝毛乌骨鸡血糖、血清总蛋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离体法在饲料复合酶配方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动物消化生理规律,采用胃蛋白酶盐酸溶液(PPS)和猪小肠液(PIF)两步处理为特点的离体法分别测定9种鸡复合酶饲料和9种猪复合酶饲料的能量消化率,从而筛选出最佳复合酶组织。结果表明,最佳鸡伺料复合酶组合为纤维素酶1号+植酸酶2号+蛋白酶3号+淀粉酶2号,最佳猪伺料复合酶组合为纤维素酶3号+植酸酶3+蛋白酶3号。肉鸡伺养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复合酶试验组较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9.60%,料肉比降低26.10%;仔猪伺养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复合酶试验组较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9.60%,料肉比降低26.1%;仔猪伺养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复合酶试验组较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增高12.47%,料肉比降低3.21%。结果验证了离体法在筛选伺料复合酶组合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选用42窝406头不同品种(长白×大约,长白,杜×长×大)的乳猪分成两组进行了两次小试筛选和1次中试验证,与占领国内乳猪料市场的某中外合资企业乳猪料进行对比试验。中试试验各项饲养性能指标分别为:0~56日龄日增重试验组327.86g,对照组316.25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3.67%,0~56日龄料肉比分别为0.94∶1和0.98∶1,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4.08%,育成率均为99.5%。上述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成本10.47%,提高经济效益13.86%。  相似文献   

7.
饲喂油橄榄饼对肉鸡健康与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1日龄AA肉仔鸡288只,用油橄榄饼以等能量,等蛋白分别替代5%、10%的日粮(玉米)饲喂肉鸡49天。结果表明,处亘组与对照组相比,各生长阶段的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浆r──球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淋巴细胞除七周龄时处理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它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血浆IgG除七周龄时处理1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外,其它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各组鸡均未出现疾病,死亡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8.
饲粮添加胸腺肽对肉鸡增重、免疫及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日龄Avain鸡160只,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饲喂代谢能12~134MJ/kg,粗蛋白21%~23%的基础日粮。Ⅱ、Ⅲ、Ⅳ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于1~10日龄期间分别添加0644、1328、2656mg/只·d的胸腺肽。试验期42d,结果表明:(1)42日龄时,各试验组鸡的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其中Ⅲ、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23日龄T淋巴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其中Ⅱ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Ⅲ、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38日龄时,各试验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3)各试验组血浆T3、T4浓度高于对照组,在28日龄时Ⅲ、Ⅳ组T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各试验组血浆GH浓度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在艾维茵商品代肉仔鸡日粮中(8~52日龄)添加1×10(-6)和5×10(-6)硫酸特布他林(Terbutalinesulph,简称特布他林),结果:①52日龄鸡的平均体重和饲料效率处理组均优于对照组,而按处理比较鸡的存活率较对照组高了4.3个百分点(P<0.05)。②试验组公鸡,每公斤净体重(活重减去全消化道内容物重)含腹脂、皮下脂和肠脂的总量(以下称合计量)由49.46g降低到43.75g,减少了5.71g(P<0.05),其中皮下脂肪减少了6.13g。与此相反,试验组母鸡每公斤净体重脂肪合计量较对照组增加了21.78g。③日粮添加特布他林,使母鸡每公斤净体重内脏器官重(心、肝、脾、肺、肾和胰脏)增加9.11g,对公鸡内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10日龄AA肉用仔鸡为试验动物,对纯中药制剂原虫散进行了抗鸡球虫的效力试验。结果表明,中(1g/kg体重/d)、低(0.25g/kg体重/d)、高(3g/kg体重/d)3个剂量均有较强的抗鸡球虫作用,抗球虫指数(ACI)分别为163、22,169.39,168.15。该制剂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鸡球虫病,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认为,原虫散预防鸡球虫病的推荐剂量以0.5~1g/kg体重/d为宜。  相似文献   

11.
120羽21日龄AA肉鸡,随机均分为玉米基础日粮对照组(CC);米糠(含25%)基础日粮对照组(RC);米糠基础日粮+0.1%浙江酶制剂组(RZ1);米糠基础日粮+0.2%浙江酶制剂组(RZ2);米糠基础日粮+0.2%Avizyme-1300酶制剂组(RF)。试验期14天,21-35日龄肉鸡增重与RC比较,RZ1、RZ2、RF下降2.25%、3.46%和3.18%;采食量加酶组比RC稍有增加,料重  相似文献   

12.
在含菜粕的肉仔鸡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的饲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菜粕加酶组、菜粕对照组和豆粕对照组,观察肉鸡不同生长阶段,在日粮含菜粕3%~10%的饲料中添加复合酶EnergexCT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比较各试验鸡的增重及饲料利用率。结果表明,14日龄时豆粕对照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菜粕对照组和菜粕加酶组(p<005);而15~28日龄及29~42日龄阶段都以菜粕加酶组平均体重最高,增重最快,高于两对照组约3%,菜粕对照组可能因日粮中添加了微量解毒剂,中后期增重也赶上豆粕对照组。全期料重比:菜粕加酶组低于两对照组,饲料利用率提高1%~5%。此外,菜粕日粮中添加少量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物质以解毒和排毒,也收到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3.
450只1日龄海兰褐壳蛋鸡母雏被随机分成3组(每组150只,其中100只戴翅号供称重),研究了饲粮中3个硒添加水平,即0.15mg/kg(试Ⅰ组)、0.30mg/kg(对照组)和0.45mg/kg(试Ⅱ组)的效果。饲养试验期为1~118日龄;在5~6周龄和11~12周龄分别进行代谢试验;于118日龄每组屠宰10只鸡,测定了全血、羽毛、肝、肾等组织器官的含硒量。试验结果表明,饲喂3个硒添加水平饲粮的试鸡生长发育基本一致,3组间育成体重(试Ⅰ1472.6g,试Ⅱ1462.0g,对照1430.9g),平均日增重(依次为13.0g、12.9g和12.6g),粗蛋白质和有机物质表观存留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器官组织与全血含硒量均在正常范围,以半干基表示的肾硒含量反映了硒添加水平的差异,全血和羽毛含硒量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种关系。添加硒0.15mg/kg即能满足鸡育成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将1日龄的AA鸡160羽随机分成四组,Ⅰ组(对照组)鸡,喂基础日粮,Ⅱ组鸡喂基础日粮添加镉1mg/kg(以3CdSO4.‘8H2O折算),Ⅲ组鸡喂 基础日粮添加镉10mg/kg,Ⅳ组鸡喂 基础日粮添加镉100mg/kg。试验鸡按组分舍试验49d,观察或测定鸡的体重、采食量。结果表明:Ⅳ组鸡生长极缓慢,平均体重与平均体增 重极显低于其它三组(P〈0.01),饲料报酬也明显低于其它三组。  相似文献   

15.
60只兴国灰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鹅在30日龄每羽翅下埋植甲基睾酮20mg。两组鹅在完全相同条件下混群饲养。在30,45,60日龄分别称体重。表明兴国灰鹅在30至45日龄增重较快(♂♀平均806.7g/15d),在45至60日龄时增重减慢(♂♀平均479.2g/15d)。埋植睾酮对母鹅增重没有影响,其中:试验组45日龄(1583.3±205.5)g,60日龄(2022.2±289.7)g;对照组45日龄(1628.1±240.4)g,60日龄(2090.6±284.1)g,p>0.05。30日龄未达1000g体重的公鹅埋植睾酮后对增重没有影响。30日龄体重达1000g以上的公鹅埋植睾酮后比30日龄体重达1000g以上的对照公鹅增重略快,其中:试验组45R龄(2200±147.2)g。60日龄(2683.3±169.9)g;对照组45日龄(2170±59.9)g,60日龄(2637.5±124.4)g。  相似文献   

16.
在舍饲条件下,完成了玉米秸型配合饲料饲喂生长育肥鹅试验。试验期为60d,玉米秸在配合饲料中的比例为20%30%和40%。试验鹅90日龄体重对照组为3607g,试验A组(20%)为3120g,试验B组2592g,试验C组(40%)为2400g;试验期相应增重为3170、2616、2445和1898g;配合饲料的料生比相应为2.4:1、2.8:1、3.0:1和4.6:1;每只鹅的纯利润相应为13.41、11.36、10.83和6.20元。随玉米告用量的增加,以上各项指标均降低。但玉米秸在30%以内时,饲料成本利润率为1.49、1.55和1.64,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口服复合菌制剂对哺乳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避免个体差异,在 6 窝仔猪中每窝选择 4 只,共 24 只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12 只)和试验组(12只).仔猪出生第二天开始灌服复合菌制剂(试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以后每 2 d 灌服 1 次,直至断奶(28日龄),第 30 日龄采血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菌制剂能极显著提高哺乳仔猪淋巴细胞转化率(46.50% )、吞噬细胞吞墨率(32.75% )、 T 淋巴细胞总数( C D3,61.67% )、血清 Ig A(2.095 g· L- 1)和 Ig G(7.323 g· L- 1)水平( P< 0.01),但对 Ig M (1.416 g· L- 1)、 C3(0.2258 g· L- 1)和 C4(0.1583 g· L- 1)没有显著影响( P> 0.05).试验结果说明了复合菌制剂能显著增强哺乳仔猪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选80只樱桃谷肉用仔鸭,对4种(A、B、C、D)0~14日龄和8种(A1、A2、B1、B2、C1、C2、D1、D2)15~42日龄肉鸭预混料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0~14日龄,B料增重584.9±56.9g/只,优于C料(P<0.01)、A料(P<0.05)和D料(对照组,P>0.05);(2)15~42日龄,B1料增重2437.5±180.4g/只,A2料增重2410±312.7g/只,优于对照组D1等其他6种供试料,但差异不显著(P>0.05);(3)除去饲料成本每只鸭毛利,两阶段配方组合A-A2、B-B1比对照组D-D1分别高1.16元/只和0.87元/只,为本次试验筛选出肉鸭最佳预混料配方。  相似文献   

19.
试验在商品瘦肉猪基础饲料相同的条件下,分别设添加荏饼6%(A组),8%(B组)和10%(C组)3个处理,以添加8%的菜籽饼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A,B,C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30,50,109g;C,B组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A组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试验A,B,C组每增重1kg分别少耗料为0.3,0.4,0.6kg;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7.9%,10.5%和1  相似文献   

20.
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复合酶制剂的不同添加水平对肉鸡日增重、料重比和成活率的影响。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05%,0.10%和0.15%复合酶制剂。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的日增重分别提高5.96%,9.17%,4.30%,料重比分别降低7.08%,11.32%,4.25%,差异显著(P<0.05),成活率分别提高4.88%,6.07%,6.07%。各试验组鸡在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成活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以试验Ⅱ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