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加快小麦优良新品种推广应用步伐,筛选适宜运城市种植的高产优良新品种,确保粮食生产增产增收, 2020-2021年度运城市安排引进 15 个小麦新品种进行引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冀麦 418 、乐土 808 、邯麦 19 、烟农 1212 、石农 958 、冀麦325 稳产性丰产性较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可作为运城市小麦主推品种在当地小麦主产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1998-1999年对我国黄淮北片冬麦区近年育成将要推广及生产中正在推广的品种共207份进行了抗秆黑粉病研究表明,高抗品种为:晋麦32号、抗虫1号、抗虫96-4285、临抗2号、运载94-32;抗性品种为:晋麦31号、晋麦33号、临优145、临远207、冀麦32号、湖北87209。其余179份为感病品种,占总数的86%;17份为高感品种占总数的8.2%。抗病品种拟在病区推广,以挽回由于该病造成的产  相似文献   

3.
小麦新品种     
《作物杂志》1989,5(2):37
冀麦5418小麦良种系河北省农科院粮油所育成。1984年引入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经多年多点黄淮南片区试和河南省生产示范及试种,表现早熟、抗寒、抗病、丰产稳产,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4.
郑丰3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1998年初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根据育种目标,以抗寒性好,适应性广的多穗型品种冀麦5418为母本,以偏春性的大穗抗白粉的高产豫麦16为父本,于1987年春组配。F1代表现丰产...  相似文献   

5.
由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选育,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冀麦23、冀麦24,1983—1985年在河北省生产示范,冀麦23平均亩产412公斤,较当地主要推广品种冀麦7号增产15%以上;冀麦24平均亩产365—444.5公斤,较主要推  相似文献   

6.
探索适宜于麦玉"双晚"种植模式下抗逆丰产稳产的冬小麦夏玉米品种组合特性及其与自然资源匹配特征,对于保障冬小麦夏玉米抗逆丰产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7—2019年通过田间试验,选用华北平原主推的冬小麦与夏玉米品种各8个,设置区域麦玉"双晚"接茬模式和水分控制处理,通过水分利用效率、籽粒灌浆特征、生育进程、周年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等综合分析与评价,探明宜于"双晚"模式下麦玉品种组配特征及其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常规节水灌溉和生育期雨养模式下冀麦325、石麦15和济麦22的产量在两个生长季均高于供试品种平均产量,其中冀麦325和石麦15的抗旱系数均高于济麦22;同时,济麦22、冀麦325和石麦15具有较高的灌浆速率、穗粒数和粒重,其高稳系数在不同灌溉模式下均高于供试品种平均值。在供试玉米品种中,登海605、伟科702、MC670、农华816的产量和高稳系数均高于供试品种的平均值,其中MC670、登海605、先玉335的灌浆速率在2个生长季均高于供试品种的平均值,而迪卡517和先玉335在供试品种中收获期籽粒含水量最低、平均脱水速率最高。基于品种丰产稳产性、抗旱性、灌浆特征和脱水...  相似文献   

7.
小麦新品种衡4041衡4041由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选育而成。1997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衡4041小麦新品种是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引进的冀麦26杂交后代。其组合为冀麦26/211-24//冀麦26,经连续3年的单株选择,1992年早代测...  相似文献   

8.
基于AMMI模型的黄淮海夏大豆国家区试产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博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7):69-74
为了解黄淮海夏大豆国家区试中各品种丰产性、 稳产性以及各试点鉴别力, 推动该地区大豆育种和推广工作, 利用 AMMI模型对 17个品种 (系) 在 8个试点的大豆产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品种(g)、 试点(E), 品种×试点(g×E)互作、 交互效应主成份值(IPCA)均达极显著水平。丰产性前 3位品种依次为 :‘SFy0803’ 、‘中黄 37’ 、‘沧豆 11’ , 稳定性前 3位品种依次为 :‘邯豆 5号’ 、‘沧豆 11’ 、‘中作 J8032’ ,试点鉴别力前 3位依次为: 临猗、 临汾、 潍坊。试点的稳定性参数与经纬度、 生育期内平均气温、 降水、 日照的相关系数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56号选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城乡居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的消费需求,研究分析了小麦育种资源的状况,制订了适合麦田两熟种植的小麦优质高产育种目标。按照既定育种目标选配亲本,以优质品系郑州891、丰产品系周麦8836、适应性及综合性状较好的冀麦5418为亲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培育成粗杆抗倒穗大粒多、耐旱抗逆、广适抗病、优质高产的小麦新品种豫麦56号(郑优6号)。  相似文献   

10.
小麦优异亲本─冀麦30目前正在大面积推广的冀麦30是一个很好的改良品种,也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优异亲本。冀麦30(78-3147/石4414)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生长势强,发育快,成穗率高。品种可塑性大。秆高80~85厘米,...  相似文献   

11.
抗旱节水高产新品种沧麦11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莉 《中国种业》2007,(4):55-55
沧麦119新品种以8341699为母本、以CA8694为父本有性杂交.历经16年经水旱两圃平行交替选择法培育而成。表现性状稳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特点突出。2005年9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申请号20050502.5。适宜黑龙港麦区中高肥力水平麦田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干旱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糖类、淀粉、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动态规律,明确干旱对营养物质在高产小麦、优质小麦和节水小麦灌浆过程中的差异,以黄淮北片麦区的小麦品种冀麦325、冀麦418、冀麦323为试验材料。选取同一天抽穗、开花的植株进行标记,于花后7~31 d每6 d取各品种籽粒样本,研究了灌浆期间干旱对籽粒中可溶性总糖、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Fe、Zn、Mn、Cu含量、直链和支链淀粉积累量、淀粉积累速率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浆过程中,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蔗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对果糖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高产品种冀麦325的蔗糖和果糖受干旱影响较小。干旱胁迫降低了小麦籽粒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干旱胁迫对高产品种和优质品种淀粉含量的影响明显大于耐旱品种冀麦418。干旱胁迫在灌浆初期和中期提高了淀粉合成酶的活性,中后期活性较灌溉对照迅速下降。随籽粒灌浆的进行,4种微量矿质元素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在小麦籽粒中的表现为MgFeZnMn。冀麦325籽粒的Fe、Zn和Mg积累量较高。研究干旱条件下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营养物质积累差异,为优化栽培措施,实现专用小麦优质、高产、节水提供理论数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不同强度的水分胁迫对两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花84(抗旱)和冀麦34)不抗旱)的幼胚愈伤组织的影响,分析了其生理把就差异以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经24h胁迫后两品种的膜透性均增大,冀麦24大小花84;花84的愈伤组织经胁迫后,游离脯氨酸含是市于冀麦24;二者POD活性随胁迫强度的加重都迅速提高,但冀麦24增幅较市,以TTC还原力测定细胞活力,发现两品种TTC还原力都下降,但花84较冀麦24降低幅度小,另外,花84细胞的蛋白质抗PEG沉淀能力强,能在水分胁迫政保持较为正常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冀麦29,系沧州农科所1977年以冀麦9号为母本,洛夫林231为父本杂交,后代经水旱地选种圃交替选择培育而成。1988年2月经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并定名。 该品种属冬性,幼苗深绿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冬前生长稳健,叶片较长,秆粗。株高  相似文献   

15.
冀麦37及栽培要点张耀泉陈淑琴路香彩蒋春志(河北省农科院粮油所石家庄050031)冀麦37(组合为3286×辐79-220),1995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蘖大...  相似文献   

16.
小麦新种质石91-5093石91-5093系石家庄市农科院以〔冀麦26×21124〕F1做母本,冀麦26做父本经复合有性杂交后连续4年定向选育而成的新品系,具有矮秆、高产稳产的特点。该品系半冬性,中早熟,幼苗半匍匐,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上等,苗期生长...  相似文献   

17.
沧玉76是河北沧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采用C1058×CB128选育而成的玉米品种,多点高产示范平均产量均在10000 kg/hm2以上。2017年的适应性研究与示范试验中,产量为11831.0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10.33%。从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提出了沧玉76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李洁 《中国种业》2014,(6):45-47
通过对几个黑花生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丰产性和稳产性等综合比较,采用多点比较试验方法对几个黑花生品种(系)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适合濮阳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黑花生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唐黑花1号、小岗黑1号、沧黑花1号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宜在濮阳及周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对小麦营养器官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干旱胁迫对小麦营养器官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冀麦585、河农825、农大211和京冬8为试验材料,设置灌溉和旱作2个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营养器官干物质的积累、转运和籽粒灌浆的特点。结果表明,与灌溉栽培相比,干旱胁迫下成熟期小麦个体营养器官干物质量增大,而经济系数和籽粒产量均显著下降。同时干旱胁迫提高了京冬8各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抑制了冀麦585、河农825和农大211各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干旱胁迫对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存在基因型差异。在旱作栽培条件下,河农825、冀麦585和农大211的最大灌浆速率与灌溉栽培相比显著增大,而京冬8的最大灌浆速率显著降低。干旱胁迫对河农825和农大211渐增持续期、快增持续期和缓增持续期的天数变化影响不大,却缩短了冀麦585渐增持续期和快增持续期的天数,延长了京冬8缓增持续期天数,推迟了灌浆高峰期的来临。  相似文献   

20.
以河北农业大学近年培育出的早熟品种河农326和河农2552,晚熟品种冀麦24和河农215,河北省农科院培育出的中熟品种冀麦36和石家庄市农科院培育的冀麦38冬小麦品种为试材进行比较,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叶位叶片叶面积与叶干重,叶鲜重及单株干重与其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类型品种所研究性状间存在着差异,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叶干重,叶鲜重与叶面积的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单株干重与叶面积的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在不同生育期表现不同;叶干重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系数和叶面积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关系数相似,且可作为小麦育种选择和栽培生理研究中的常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