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定陶县马集镇自2001年以来,坚持把发展双孢菇生产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双孢菇兴镇“战略,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双孢菇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2003年,全镇双孢菇种植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双孢菇总收入达4400万元,除去投入成本,双孢菇纯收入可达2300万元,仅双孢菇生产一项,全镇农民人均增收400元.2003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马集镇视察双孢菇生产,并给予高度评价.马集镇也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镇、全省食用菌十大基地镇.……  相似文献   

2.
双孢菇是食用菌产量最多的一个菇种 ,以鲜食、加工制罐为主 ,也是国际性商品化生产的重要食用菌种类。双孢菇滋味鲜美 ,富含蛋白质、多糖等营养成份 ,对改善食物营养结构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在国际上称为保健食品。为了增加我市食用菌生产种类 ,保护“天宝工程”,实现利用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 ,开发菌类产品 ,实现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笔者近几年引进栽培双孢菇试验 ,用取之不完 ,用之不尽的农作物 (麦草 )秸秆为原料生产双孢菇 ,通过几年在商州扬峪河的示范推广 ,面积达1万 m2 ,1 m2平菇产菇 8kg,每公斤市场价按 4元计…  相似文献   

3.
夏季双孢菇     
舣孢菇,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大、消费人群最广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尤其受发达国家消费者的青睐,也是我国出口食用菌的主要品种。夏季舣孢菇有两类,一为高温型双孢菇,二是普通双孢菇的反季节产品。双孢菇本身就一直是国际市场的抢手货,夏季双孢菇因为生产投料数量少、产量水平低等原因,更是被广大客商所关注。2006年以前,夏季双孢菇的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即使大型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4.
目前,三坪农场已建成双孢菇生产基地66.7公顷。经多年不同季节试种,探索出秋季每米2产一级双孢菇8千克以上的丰产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河北省邢台县农业局利用山区丰富的玉米芯、牛粪等资源,在周边农村开展双孢菇栽培,建造40米×9米规格的蘑菇大棚投资约10万元,年产双孢菇1.5万公斤以上,产品销往河北、北京、浙江、福建、山东等地,每公斤售价6.0~6.5元,每棚产值近10万元,经济效益良好。下面将邢台县双孢菇栽培关健技术介绍如下:一、菇棚的建造种植双孢菇以建设房屋式标准化菇棚为宜,菇棚为东西走向,菇棚间距  相似文献   

6.
裴先文 《北京农业》2006,(10):19-20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双孢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适宜稍碱性土壤.新疆的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种植双孢菇,经济效益极好,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在库尔勒利用日光温室冬季生产双孢菇,每米2可产8~10千克菇,667米2地一季的纯利润可达1万~2万元.如果采用地下补温方式生产双孢菇,由于克服了耗能大,占用空间多等问题.同时,采用地下补温方式生产双孢菇,最大的优点是提高了温室内的地温,使冬季室内地温稍高于气温,极利于食用菌的生长,每米2产菇达16千克,比普通加温温室产量提高了一倍,使667米2一季的纯利润达到3.6万元,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现将关键技术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食用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继续取得稳步发展。2002年,全省食用菌总产达78.8万吨,总产值25.7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出口创汇1.07亿美元,消耗农作物秸秆158万吨,从业人员发展到150多万人。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一是大宗品种持续增长,珍稀食用菌异军突起。各地在抓好双孢菇、香菇、平菇等大宗食用菌生产的同时,加大了珍稀食用菌的开发力度,优质花菇、反季节双孢菇、杏鲍菇、珍珠菇、蟹味菇、白灵菇、姬松茸等珍稀品种得以迅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历城区的真姬菇、惠民县的白灵…  相似文献   

8.
2009年,玉门市黄闸湾乡充分利用闲置的戈壁资源,在梁子沟村新河口戈壁滩新建了百亩食用菌基地,成功引进并批量生产出双孢菇,每公顷产量达7.5万kg、收入30万元,填补了玉门的空白。为了确保双孢菇在玉门试种成功,黄闸湾乡组织技术人员到酒泉市肃州区实地参观学习培训技术骨干、聘请肃州区有关专家做技术顾问,市、乡农技部门共同协作,技术人员亲自操作,  相似文献   

9.
一、周口市果树产业现状 目前,周口市已形成了众多的名、特、优果品,淮阳豆门的石榴,项城王明口的甜柿,太康常营镜的油桃,商水练集的美人指葡萄,西华黄桥的桃等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其产品畅销国内外. 在果品的贮藏加工方面,淮阳县新建成1个年产2000t、销售收入近4000万元的葡萄酒生产企业,西华县已建成大中小型恒温冷库318座,年储藏能力达8万t.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卫市茹菜设施立体栽培有了长足发展,其中双孢菇生产是中卫城区栽培面积最大、效益最好的一种茹菜栽培模式。目前,中卫城区茹菜设施栽培主要以日光温室搭架、阴棚搭架立体栽培为主,部分地区(如宣和、永康等大型养鸡园区)也利用闲置鸡舍进行搭架立体栽培,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量产值调查统计显示,搭架立体床栽双孢菇棚(80m×8m)平均产值可达2万元,年均产值最高可达3~4万元。现将双孢菇搭架立体床栽无公害生产技术介绍如下。1设施条件双孢菇对栽培设施条件要求不严,一般具有保温、保湿性能,通风换气方便就可以。除各…  相似文献   

11.
通过提取新疆南疆疑似野生双孢菇基因组DNA,采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ITS区序列,在GenBank 中进行BLAST,对疑似菌株双孢菇进行初步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GenBank的核酸序列数据库中登陆的、与双孢菇ITS序列相似度为99%,达数十种之多,其中与登录号为EF460354的双孢菇同源性达100%,覆盖率达91%.根据rDNA ITS区序列分析准则和双孢菇的形态特征,鉴定新疆南疆疑似野生双孢菇为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  相似文献   

12.
闵行区水稻生产通过最近3年的挖潜扩种,面积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生产规模稳定在1.6万亩左右,其中1万亩设施粮田已建成,亩产量在550kg左右。2007年水稻种植面积为1.66万亩,良种覆盖率达100%,杂优化率为73.7%;种植规模上,19家300亩以上的本地人规模经营面积达1:24万亩,规模经营比重达74.7%,其余0.42万亩水稻由1847产中、小散户经营,户均面积为2.27亩。  相似文献   

13.
一朵又一朵,像一把把洁白的小伞,从充满希望的土中钻出来,仿佛是一片片白云,撑起一方蓝天。这就是河南省正阳县兰青乡胡塘村民兵连的女民兵周银珍的大棚白灵菇。今年,她与丈夫高建林联手共建菇棚5座,栽培白灵菇、平菇、香菇、金针菇、双孢菇2万多袋,年收入达5万元,成为远近闻名  相似文献   

14.
如何利用小棚生产双孢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甘肃农业》2004,(5):67-67
双孢菇又称白蘑、口蘑。双孢菇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青睐,而且生产操作简便,投资少,产量高,市场价格上乘。双孢菇要求的温度低、光照弱,适宜多种设施生产。我县通常采用小棚覆盖生产,一般将出菇期安排在秋冬季,8月上旬堆料,9月初播种,1 0月中旬—翌年2月出菇,现将小棚双孢菇生产技术介绍如下:一、菇房准备1 .建菇房。选水源近、地势平坦的温室片区,建成座北朝南的蔬菜简易温室,三面土墙,厚度1m ,顶部竹木结构,上面覆盖黑膜和两层草帘。北墙中间开通风口,顶部设抽风口,间距2m一个。每座菇房面积2 50 。2 整地作畦。菇房地不施…  相似文献   

15.
天祝藏族自治县打柴沟镇位于乌鞘岭南麓,海拔2520~4030m,年平均气温1.5C,无霜期90~130d,年降水量400mm左右。近几年,打柴沟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大力推广日光温室夏秋季种植双孢菇、冬春季种植西葫芦栽培模式,双孢菇产量可达45.0t/hm^2,西葫芦产量可达72.9t/hm^2,总产值达22.4万元/hm^2。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双孢菇-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肃省定西市近年来在全面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的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双孢菇与番茄轮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双孢菇出菇期长达100 d左右,可采5~6潮菇,一般净生产面积300 m2的温室,可收双孢菇2 250 kg,产值9 000元,收番茄3 000 kg左右,产值6 000元,除去成本4 000元,净产值达11 000元.现将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该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双孢菇工厂化生产现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分析了阜阳双孢菇工厂化生产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加快双孢菇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昆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辖区内12个县(区)、4个开发区、1个度假区的食用菌种植、生产、加工单位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基本情况1)生产概况。昆明辖区主要有香菇、平菇、金针菇、双孢菇、巴西蘑菇、人工鸡枞等品种,2013年食用菌总产量为6375 t,生产规模共计943.5万棒,10 000 m2,总产值达1.178亿元,从2011年到2013年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没有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县(区),规模较小。  相似文献   

19.
李群 《北京农业》2007,(3):22-23
双孢菇多进行秋季栽培,但由于春季市场行情好,利用冬暖式大棚春季反季节生产可实现冬暖式大棚多茬种植,提高冬暖式大棚的经济效益,每亩可产双孢菇4 800千克以上,产值在2.5万元,可获利1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双孢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营养价植极高,市场前景较好。利用麦秸畜禽粪种植双孢菇投资少、效益高,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满城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具有丰富的麦秸资源,气候也适合双孢菇的生长,2008年满城县双孢菇种植面积1520亩,现结合该县生产实际,总结双孢菇种植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