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章古台地区的10~60a林龄樟子松人工林的样地进行树龄、胸径、冠幅、枝下高等指标调查、观测,并使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胸径生长量、枝下高高度与林龄有极显著相关性;冠幅大小与林龄有显著相关性;各生长量两两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且随树龄的增加而增长,立地条件的差异可能会延长或缩短这种进程,但不会改变这种趋势。胸径生长量、冠幅大小、枝下高高度随林龄变化的模型分别为y=e0.75+3.212/x、y=-0.085+0.344 x-0.008 x~2、y=e2.942-57.681/x;冠幅和胸径比随林龄变化的模型为y=0.382 73e-0.012 55 x。该研究揭示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胸径及冠幅等指标的生长随林龄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10~60 a林龄样地进行树高、胸径等生长指标调查、观测,使用SPSS20.0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树高与胸径、冠幅大小、第一活枝下高高度各生长量两两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林木树高与胸径、冠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树高生长量随胸径变化模型为y=0.405x1.104,树高生长量随冠幅变化模型为y=e2.895-2.836/x。  相似文献   

3.
以辽宁省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对其不同林龄、不同林分密度的树高年生长量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0 a生最大年生长量的最适密度为1 425株·hm~(-2),20 a生为1 175株·hm~(-2),30 a生为1 175株·hm~(-2),40 a生为750株·hm~(-2),50 a生为650株·hm~(-2),60 a生为450株·hm~(-2),随林龄增加树高最大年生长量的最适密度呈下降态势。10~60 a生6个不同龄级、同龄级不同密度的树高年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辽西地区沙地上不同林龄的樟子松人工林内土壤主要理化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的生长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不同的树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在樟子松人工林成为成熟林之前,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的容重降低,平均持水量、孔隙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平均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也有所增加;成为成熟林后,樟子松人工林内土壤的容重增幅小于成熟林之前,平均持水量有所降低,孔隙度稍有增加,各养分含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樟子松人工林内土壤肥力整体水平以近成熟林(树龄35年左右)时为最高,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也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利用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密度试验林8个密度水平、3个林龄段(13、21、32a)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造林密度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胸径、树高、蓄积量的生长和林分自然稀疏、径阶分布、材种出材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樟子松人工林能否稳定、可持续地发挥防风固沙功能,确定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适宜造林密度为1 667~2 500株·hm-2,最佳株行距配置方式为2m×3m。  相似文献   

6.
章古台地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中磷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中磷的文献进行总结,认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中磷素含量偏低,凋落物、林型及林龄都影响土壤全磷、速效磷的分布。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中磷素主要还是以有机状态存在的,无机磷含量以Ca-P为主。  相似文献   

7.
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立地、不同林龄、不同林型和不同林分密度研究了樟子松人工林改良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状况和林地土壤含水率。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林地土壤含水率有明显区别:0~20年生林分土壤含水率较高,至27年生林分林地土壤含水率为最低,27年生以后林分土壤含水率有所回升。甸子地樟子松固沙林改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优于坨子地樟子松固沙林。不同林龄间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区别不明显,但较裸沙地要好。从改良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效果来看:樟杨混交是较好造林类型,600~800株/hm2是章古台樟子松固沙林适宜的林分密度。  相似文献   

8.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不同密度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胸径、树高、蓄积、干形等生长指标和松枯梢病的发病情况等健康指标,分析了密度对樟子松人工林生长与健康的影响。综合分析得出:亚湿润干旱区樟子松人工林的造林密度可以控制在1 250~2 500株·hm-2;当樟子松人工林林龄达到21 a时保留密度1 000株·hm-2左右;当林龄31 a时,密度控制为5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自1955年在科尔沁沙地东南前哨,辽宁省西北部的章古台,引种樟子松至今已有30余年,有固沙林、种子林(园)等各种试验林1533ha。31年生平均树高9.8m,胸径17.8cm,在沙地上生长良好。樟子松人工林的形成,使沙地人工林内的水分、热量发生了变化。研究其水热变化趋势,对于评价樟子松人工林生态功能、经营好现有林、进一步开展造林,具有重要意义。 1 试验地自然状况和方法试验地设在章古台的大一间房。大一间房  相似文献   

10.
帽儿山林场樟子松人工林光辐射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施业区内的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WinSCANOPY2006a冠层分析仪采集数据,并结合实地调查,实测5种林龄的樟子松人工林群落内光辐射特征及冠层参数。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樟子松人工林内光辐射随林龄增大呈下降趋势,变化范围为8.8-12.32mol·m^-2·d^-1,平均占冠层顶部总辐射的21.21%。对光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且树龄为30a以后趋于稳定。林分开阔度的变化范围为10.78%~21.66%,不同林龄群落之间差异显著,随林龄增大而下降。叶面积指数变化范围为2.29~3.47,不同林龄群落之间差异不显著。消光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47~0.63,消光能力随林龄增大而增强,冠层结构随林龄的变化对消光能力的变化有一定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不同林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和多样性差异,对维持土壤微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8、15、30、36、42、49和56 a林龄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林龄条件下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1)研究地不同林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共获得细菌32门80纲154目308科531属。其中,放线菌门(32.71%±3.74%)、变形菌门(23.14%±2.13%)、酸杆菌门(16.22%±2.75%)和绿弯菌门(9.00%±1.23%)为主要优势门。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在49 a和56 a林龄土壤中分别升高至7.16%和7.47%。沙地营造樟子松后,土壤中细菌的相对丰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并在林地土壤中出现了Crossiella spp.。2)不同林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获得真菌6门25纲88目184科369属。其中,子囊菌门(70.12%±11.17%)是主要的优势门。接合菌门的丰度在49 a和56 a林龄中逐渐升高至15.20%和23.42%。沙地樟子松人工...  相似文献   

1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与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章固台地区现有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与成熟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原产地红花尔基比较,章古台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进入速生期的时间略有提前,速生期维持的时间短;确定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数量成熟为45年,更新龄为55~60年,工艺成熟龄为25年左右和40年生以上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广西国有雅长林场西南桦人工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广西国有雅长林场12年生西南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确定各树龄时的树高和胸径以及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找出其在该区域西南桦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桦人工林树高、胸径的总生长量都是伴随着西南桦年树龄的增长而增加,到第12年时西南桦单株的胸径总生长量达到最高为15.6 cm、树高总生长量也达到最高为16.8 m。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林的造林培育及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在榆林市榆阳区设置了38块20 m×20 m的樟子松人工林样地,调查了不同林龄樟子松的胸径、树高等生长指标,应用数量化理论Ⅰ预测模型建立樟子松人工林优势木平均树高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并确定立地评价等级,对樟子松人工林的立地质量进行了数量化评价。结果表明:(1)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林随着林龄的增长,樟子松人工林平均胸径、树高均会有显著增长,且在第10~20年增长速度最快。(2)以坡向、海拔和坡位这三个主导因子将樟子松人工林划分为12个立地类型区,进行立地分类结果评价。通过对调查样地进行立地评价,可以看出调查样地中75%的樟子松人工林立地评价等级在中级以上,表明榆林地区的樟子松种植区域立地条件较好,适合樟子松种植。预测方程经过检验达到要求,说明利用数量化理论Ⅰ可以对樟子松人工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和生长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5.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热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地区,位于东北西部科尔沁沙地东南缘,年降水量约500毫米。这里在沙地上引种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较为稳定,生长较快。27年生树高达10米,胸径16.4厘米,生物量84105公斤/公顷,材积105.2米~3/公顷。樟子松引种已由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发展到北部及西部,在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的敖汗和奈曼地区樟子松生长也很好。但是在章古台地区樟子松栽培20年以后,林地土壤水分状况显著恶化,生长量下降。因此,研究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的水热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对改善现有林的经营管理和进一步开展樟子松造林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观光木人工林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7年生观光木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观光木人工林在幼林阶段树高生长较快,生长高峰期出现在第4年,之后逐渐下降;在第12~20年时保持较高且稳定的生长态势;胸径总生长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前7年为观光木人工林的胸径速生期;材积的增长一直呈上升阶段,且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加快,在27年达到材积数量成熟。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差异性,以章古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TDR水分仪对0~20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进行5年定位测定,同时监测降水量。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樟子松各林龄土壤含水量随年降水量的变化呈现上下波动,同时,各林龄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55 a最高。4-10月,樟子松各林龄土壤含水量从表层到深层均表现出与降水季节变化相似的变化规律。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受降水量的影响最明显,波动幅度最大,由低到高依次为62 a、25 a、55 a、37 a和15 a。在垂直空间上,樟子松各林龄土壤含水量都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0~60 cm土层,15 a和37 a土壤含水量较高,与其他林龄均差异显著(P<0.05),62 a土壤含水量最低,与其他林龄差异显著(P<0.05)。80~120 cm土层,55 a和62 a土壤含水量较高,与其他林龄均差异显著(P<0.05)。150~200 cm土层,25 a和55 a土壤含水量较高,与其他林龄均差异显著(P<0.05),其他林龄之间两两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樟子松人工林在生长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在科尔沁沙地南部章古台地区,对不同林龄(9a,19a,27a,38a,47a)樟子松人工林不同深度土壤的养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0~80 cm土层中养分含量随着林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27年生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最高,38...  相似文献   

19.
榆林市樟子松人工林调查结果表明,截止2014年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造林面积75 454hm~2,主要分布在西北部6县区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在树高、胸径生长均优于同龄油松人工林,不同基质(盖沙黄土地和沙地)对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均适宜樟子松的栽植;栽植密度对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影响明显,在树高、胸径和冠幅各指标相间差异性显著,合理稀植更有利于樟子松的生长发育;丘间地、平缓沙地更适宜于樟子松的生长,不同密度和不同立地条件对樟子松胸径、冠幅的生长影响较树高显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纯林多,结构单一,自然更新困难等。  相似文献   

20.
深山含笑人工林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深山含笑人工林试验观察,深山含笑人工林在幼林阶段树高生长较快,前5a的年均生长量在0.8m以上,生长高峰期出现在第3~4年,年生长量接近1m,从第6年开始逐渐减慢;胸径生长速生期为前10a,从第3年开始,即进入生长高峰,年生长量达到1cm以上,一直持续至第10年;在前18a,材积增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并随树龄增大而加快,18年生时,还未见有减慢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