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外来植物种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入侵及其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外来植物入侵的监测和研究表明,鼎湖山的外来维管植物占所有维管植物种类的比例已达23%。外来植物入侵程度在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内差异明显,进一步证明人为干扰是影响外来种入侵的主要因素。自然保护区内外来种入侵的来源主要是人工引入,少量自然侵入者也与人为干扰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生物多样性水平愈高,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愈低,反之可入侵性越高。入侵性外来种通过影响生态系统的环境因子,破坏生态系统功能,同时亦干扰破坏群落原有种的生理活动和过程,成为植物杀手,从而降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文内还提出了在自然保护区防止外来种入侵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状况调查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2006年5月,采用线路调查法及样方调查法对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分布状况等进行了调查.发现外来入侵植物有17科28属32种,分布方式有零星、斑块状及成片3种,入侵方式为人为有意引种及无意带入2种.分析外来入侵植物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及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立监测体系、制定长期的综合治理计划、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等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黄山市外来入侵植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山市外来植物的调查和整理分析,报道了81种外来植物,并且从入侵植物本身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外来植物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对黄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来源地评价:来自热带美洲的外来植物容易成为入侵种类并造成较大危害;(2)分类学评价:有菊科、苋科、蝶形花科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和扩散能力,在引种这些植物种类时尤其要注意;(3)生长型评价:草本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藤本植物、灌木入侵能力小,造成的危害程度也较小;(4)入侵植物本身特性如繁殖能力、繁殖方式、传播特性和生存能力等决定其入侵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踏查和标准地方法,调查长乐市不同生境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分布规律、主要危害,结果表明,长乐市已归化或逸生的外来入侵植物有46种,隶属23科43属,木本9种,藤本2种,草本35种。并探讨外来入侵植物清除方案和树种替代对策,以期为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营造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西林业外来入侵植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研究广西林业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情况、生境类型、原产地和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广西目前有林业外来入侵植物75种,隶属于24科56属。其中,菊科(Compositae)的种数最多(25种),远大于其他科;来源于美洲的种类最多(62种),占总种数82.7%。林缘和林区道路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最多,所受危害程度最大;人工林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数和危害都大于天然林。对本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入侵植物有14种,危害程度中等的有21种,较轻的有40种。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林业入侵植物提供了基础,也可为广西林业入侵植物的管理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组成种类及其生物多样性,在4种典型植被类型中设置乔木、灌木、草本样方220个,调查获取研究区的植物种类,并运用植物多样性分析方法,分析研究区内植物物种间的生物多样性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共有95科260属450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5种,苔藓植物2科2属3种,裸子植物4科6属7种,被子植物85科248属435种;典型植被类型中,常绿阔叶林的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富且分布均匀;乔木-灌木-草本三个层次中,草本植物的物种相对较多,且数量较大,生物多样性较高;灌丛和水生植被存在外来物种入侵现象,外来物种入侵对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万大山属北热带山地,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目前已遭到外来种植物入侵。通过实地调查和查证文献资料,初步确定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有23种,隶属于12科21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6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26.1%;其次为苋科,3种,占入侵植物的13.0%。从来源看,23种入侵植物中,有21种来自热带美洲,占入侵植物种的91.3%。23种入侵植物均为r-选择对策种,其中有草本20种,占入侵植物种类总数的87.0%。23种入侵植物几乎全部是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引入。最后对保护区内入侵植物的危害性及防治措施也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3方面探讨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分析其面临的威胁因素包括:资金投入不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外来物种入侵、森林火灾、生态旅游和科考等。提出加快建立保护区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管理,减少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清除和管理,强化林火管理,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旅游和科学考察的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主要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与防除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危害 外来入侵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来入侵植物本身形成优势种群,使本地种的生存受到影响,并最终导致本地物种灭绝,破坏了物种多样性,使物种单一化。二是通过压迫和排斥本地物种,使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国际上已经把外来入侵植物列为除栖息地破坏以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山市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整理,初步确认中山市有外来入侵植物81种,隶属于30科63属,其中以菊科的种类最多,有18种。外来入侵植物来源于世界各地,以来源于美洲居多,有64种,占79.0%。入侵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57种,占70.4%。外来入侵植物主要通过有意引入和无意传入等方式入侵中山。它们的入侵,特别是一些恶性杂苹的入侵,给中山市农业、林业、人民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和评估,恢复当地植被和物种的多样性,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防范外来入侵植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了解浙江海岛外来入侵植物的特征和习性,通过对嵊泗县花鸟岛外来入侵植物的实地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对其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危害现状、原产地、生活型和入侵途径等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花鸟岛现有外来入侵植物19种,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有4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21.1%;其次是旋花科植物,有3种,占入侵植物总数15.8%;就危害程度而言,已造成严重危害的种类有5种,中等危害的有8种,轻度危害的有种6种。这些外来入侵植物中,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种类最为丰富(16种,占总数的84.2%);原产地以美洲为主(16种,占总数的84.2%);引入途径以人为有意或无意引入为主。嵊泗县花鸟岛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与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有相似关联之处,也有其适应海岛环境的特殊性,对其防控应采取相应不同的方法对策。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外来入侵植物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调查,云南西双版纳现已知的外来入侵植物约有75种,并对其入侵的途径和入侵后对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丁莉  杜凡  张大才 《西部林业科学》2006,35(4):98-103,108
在查阅资料及多年实地观察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对云南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云南现有的外来入侵植物计有129种,经对这些植物进行种类、来源、性状的构成以及危害程度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的外来入侵植物有39科,86属。含5种以上的有8科,来源于南美热带的种类最多,达63种,占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种数的49%;草本植物97种,占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种数的75%。依据这些外来入侵植物在云南的分布情况和在其分布地的优势度并予赋值,以此划分它们的危害等级。具Ⅰ级危害程度的有6种,Ⅱ级危害程度的有34种,Ⅲ级危害程度的有89种。据此得出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数量居全国之首,已成为我国外来入侵植物最严重区域的结论。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危害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4.
外来植物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威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植物入侵是外来物种入侵的组成部分,也是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改变了原有的植物种群结构,给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大的破坏,也给农林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直接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因此,加强外来植物入侵的防范和管理已是当务之急。本文简要介绍了外来入侵植物的概念、入侵途径及危害现状,并对提出了外来植物入侵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开展南宁市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为建立外来植物入侵预警机制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调查南宁市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入侵状况,并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判,构建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价体系。结果显示,外来入侵植物有116种,隶属32科88属;以菊科最多(24属31种),其它种类较多的依次为豆科8属12种、禾本科8属9种、大戟科4属8种、苋科4属6种和茄科3属6种。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高危害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2种,占18.96%;中等危害风险有67种,占57.76%;低危害风险有27种,占23.28%。南宁市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繁多,危害风险大,建议相关部门重视外来入侵植物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对外来植物入侵的途径、机理和危害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外来植物入侵受多种因素影响,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主要从生态幅、繁殖特性、竞争力、遗传变异特性等方面分析了外来植物入侵的机理。外来植物入侵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土壤的理化性质、气候、生物多样性、改变物种进化方向和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统计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12种,隶属38科88属;属环境保护部发布外来入侵物种5种;1级入侵种6种,2级11种,3级5种,4~7级90种。同时对112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生活型、入侵途径及入侵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对该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陈禾洞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共有外来入侵植物44种,隶属于17科39属,以菊科Compositae植物为主(15种),入侵方式主要为无意引入。外来入侵植物主要来源于热带美洲(共15种),多为陆生草本植物(共36种)。入侵植物多分布于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根据以上调查分析结果,对保护区的外来入侵植物防治工作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及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27个样地调查,发现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有植物21种,隶属12科21属,以菊科最多,禾本科次之。以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外来入侵植物危害系数,筛选出危害系数较高的鬼针草(Bidens pilosa)、牛膝菊(Galinsogaparviflora)、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分析以上3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在雷公山保护区的入侵现状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生物入侵机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入侵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开展入侵物种研究起步较晚。虽然进行了一些入侵植物和动物的调查和初步的研究,但还很少有关于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较全面的报道。本文在大量总结国内外现有入侵物种的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若干有代表性的案例,探讨入侵物种的传入和扩散机制,提出治理外来入侵物种的技术,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一系列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