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述了测土配方施肥触摸屏的系统特点、主要功能及其应用情况。充分利用在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实现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研究并开发了基于GIS的县域测土配方施肥决策触摸屏系统,通过引入触摸屏技术,实现了用触摸屏显示内容的可触摸的测土配方施肥决策触摸屏系统。该系统基于数据库技术提供了区域施肥、精准施肥、土壤养分、地力评价、土壤分布信息的查询功能,解决了大多数网上施肥决策系统功能齐全、却难以推广应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Agent技术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短信支持系统的智能检索等特性,可从接收到的短信中提取关键字进行智能检索,并将土壤养分、各种作物施肥配方、施肥技术和缺素症状等信息回复给手机用户,也可以通过定时发送、短信群发等方式向手机用户发送施肥技术信息。测土配方施肥短信支持系统的运用能将国家的测土配方施肥成果有效地推广与应用,大大降低了获取农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信息的成本。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过程问题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就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而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基于此,就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中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是中央在全国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和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举措,可以推动农村土地规范流转、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发展现代农业,同时也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对平和县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地确权成果在耕地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如何将农地确权数据成果应用于农业发展尚在探讨中。研究将农地确权数据成果应用在耕地景观格局分析中,以郑家镇为例,基于2015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中实测法得到的承包地块矢量数据,结合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采用景观指数法,分别从镇级、村级两种空间尺度对耕地的自然景观和权属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空间尺度下,耕地自然景观与权属景观存在差异,承包经营权制度对耕地景观格局具有影响。在村级尺度下,各村耕地分配具有差异性。郑家镇耕地整体景观表现为一致的聚集程度高,但不同空间尺度下耕地破碎化、连片分布情况和斑块形状复杂程度不一致。农地确权数据成果可在不同空间尺度支持耕地景观格局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可以支持不同行政级别的农村耕地承包地权属分配、流转用地经营空间布局和耕地利用整理等农业管理工作,辅助智慧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大及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探索建立符合"长久不变"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切实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于此,以长乐区湖南镇为例,针对当前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技术示范及推广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核心,也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关键。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变农民多年的施肥习惯,关键在于扎实的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模式的创新。为加快金秀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农民施肥技术水平,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就金秀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与推广模式创新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使用NY/T 2538-2014、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针对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中存在的县级段代码和乡级段代码编制、发包方编码、承包方编码、特殊区域编码等关键问题,采用文案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进行深入剖析,并给出了问题的解决途径。结果表明:1)县级段代码和乡级段代码应以目前正在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作为时间节点来进行编码,并采用民政部公布的行政区划代码;2)发包方应按照农村土地所有关系进行编码,并且发包方编码在承包期内保持稳定;3)承包方应视为权利人来进行编码,其编码取决于是否与发包方签订承包合同;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与特殊区域内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方式无关,应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的内在关系进行编码。通过剖析上述关键问题,研究可进一步深化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的认识,促进NY/T 2538-2014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的规范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笔者负责梅县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根据实际确权颁证工作情况以及对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了解,分析总结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的意义及对农民的好处。  相似文献   

10.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一种新型施肥技术,通过对土壤和农作物的试验,该项技术能够寻找最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施肥方式,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同时也能减少农业化肥带给生态环境的污染。基于此,讨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意义及当前推广应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对策,希望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户经济效益的增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Cs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的CsCl(0、1、5、10、20 mmol·L-1)和石英砂培处理菠菜幼苗15 d,分析测定了Cs在菠菜中的积累分布以及Cs对菠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类囊体膜电子传递速率、类囊体膜吸收光谱和77k低温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Cs处理显著降低菠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着Cs处理浓度的增加,尤其在处理浓度大于10 mmol·L-1时,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以及蒸腾速率(Tr)显著下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表明,Cs处理浓度大于10 mmol· L-1时,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遭到破坏;类囊体膜电子传递活性分析表明高浓度Cs处理抑制PSⅡ放氧侧的电子传递活性;类囊体膜室温吸收光谱和77K低温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高浓度Cs会破坏类囊体膜的结构,导致叶绿素的结合状态受损,从而使类囊体膜光能的吸收、传递和分配受到抑制,并且会导致类囊体膜上PSⅡ和PSⅠ的色素蛋白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本研究可为Cs污染的植物修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农膜污染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论述了我国残膜污染的原因、现状及残膜给环境和农业带来的危害 ,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人工纳米材料对植物—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纳米产品的广泛使用,人工纳米材料(ENMs)的环境生态效应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本文整合了ENMs的毒性机制,综述了ENMs对植物和微生物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此外,鉴于植物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概述了植物和微生物对ENMs生态效应的反馈作用,揭示了植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可影响ENMs对植物-微生物体系的生态效应。因此,将植物-微生物以及土壤作为一个整体是全面评价ENMs生态效应的关键,也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最后分析了目前研究中方法和技术等方面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后研究中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玉米花粉多糖对猪瘟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醇沉淀法从 350 g玉米花粉提取得粗提复合物 38.3 g。经用蒽酮反应、α萘酚反应、间苯二酚反应、碘化反应及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 ,证实为多糖。用上述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按剂量 50、 1 0 0、2 0 0 mg分别与猪瘟弱毒细胞冻干苗共同免疫猪 ,测定其免疫效果。结果表明 ,各剂量组的 IHA抗体效价均高于对照组 ;T细胞活性 E花环试验测得各剂量的活性 E花环百分率分别为 2 1 .84 %、2 5.4 6%、2 1 .92 % ,均高于对照组 1 5.91 % ;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显示 ,各试验组的 T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为 55.32 %、 56.39%、54.2 7% ,均高于对照组 4 7% ,上述三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均显示显著差异。对 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结果为 ,各试验组的 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测定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 NK细胞的变化不显著。根据试验结果选取 1 0 0 mg剂量组在两个猪场进行田间扩大试验 ,测得的 IHA抗体效价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 ,玉米花粉多糖既可增强体液免疫 ,又能增强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稀土铽(Tb)对辣根生理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b在低浓度范围内,可以诱导叶绿素的合成,高浓度时对其产生破坏作用;对于辣根过氧化物酶,酶活性先升后降;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则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TbCl3浓度为3mg/kg时各指标达到最值;辣根中毒阈限为10mg/kg左右。通过分析,辣根过氧化物酶对Tb反应敏感,这表明过氧化物酶可能成为研究稀土毒理的生物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6.
沙袋沙障对沙丘植被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铺设沙袋沙障沙丘植被生长情况及其与麦草沙障对植被影响的差异,采用样方调查法对乌兰布和沙漠实验地铺设沙袋沙障沙丘植物种数、植株密度、平均高度和平均盖度进行了连续3a的调查,并与铺设麦草沙障沙丘及未做任何处理的裸沙丘作对比,研究了不同规格、不同铺设位置和不同铺设时间的沙袋沙障和麦草沙障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袋沙障和麦草沙障铺设时间越长,所在沙丘植被生长情况越好。随着沙障布设时间增大,2种沙障的植被种数、平均高度无显著变化,植被平均密度能够增加到35%以上,植被盖度也分别能够达到36.8%和33.0%。2种沙障对植被的促进作用排序依次是3m×3m方格沙障最大,2m×2m方格沙障次之,1m×1m方格沙障最小;沙障设置部位不同植被生长情况也存在差异,2种沙障植被最好的位置均是在背风坡底,其次是背风坡中和迎风坡,坡顶植被长势最差。通过方差分析认为,沙袋沙障和麦草沙障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14),但是2种沙障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05)。  相似文献   

17.
围栏禁牧对退化草原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5年5月19日至2005年9月13日研究了呼伦贝尔典型草原区自由放牧和围栏禁牧对0~110 cm土壤水分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围栏禁牧对草原土壤水分的影响表现为提高20~70 cm土层的水分含量,而放牧提高了0~10 cm表土水分含量。呼伦贝尔典型草原自然降雨和冰雪的融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深度为0~90 cm,在该范围内的土壤水分明显受降雨的影响。90 cm以下土壤在年内变化幅度较小,含水量在3%~5%之间。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对农田腾发过程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下水浅埋区地下水参与和影响了SPAC系统的水分、生物、化学等过程。文中从研究方法、试验和模型3个方面论述了地下水对农田腾发过程作用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认为,应把地下水层和SPAC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从野外试验入手,研究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地下水参与SPAC系统水分过程、生物过程和化学过程的机理,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城市尺度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中不同参数选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钰  詹望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6):151-156
针对生态足迹模型在城市尺度上应用中的均衡因子、产量因子和平均产量3个参数的不同取值方式,分别对不同参数应用模式下城市生态足迹核算的内涵和结果进行影响分析。基于对参数的应用条件和效果的解析,指出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应用中存在误差模糊化处理和全球可比性差的问题,"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消费来源分解更贴切的体现区域特征。基于参数的尺度效应分析,指出生态足迹模型存在空间可比性和体现区域特征的悖论。通过对参数内涵和模型缺陷分析,探讨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核算中的问题,空间可比性来源于平均产量的引入,并指出模型应用中的贸易调整过程存在缺陷,进而为生态足迹理论及方法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对生计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核心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对生计的影响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两个方面,综述了气候变化对资本、能力及谋生活动的影响,旨在更加深入地理解气候变化对生计构成要素的具体影响。目前,国内有关生计以及气候变化对生计影响的研究很少,相关的学术领域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