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受自然及人文环境差异的影响,并同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各具特色又颇有共性,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一法多式"的造园思想.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清代私家园林为例,通过对造园要素的调查分析,对两者造园艺术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并从形式手法、意境追求和细节处理等方面探讨总结了两者造园艺术的相同之处,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地域差异及历史文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基本类型之一,它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清中期演化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地方流派——江南私家园林、北方私家园林以及岭南私家园林。不同类型的地方流派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造园特征。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同属于江南私家园林,它们都体现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基本造园特色,同时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两者等方面的具体分析来论述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造园艺术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陈宇峰 《绿色科技》2011,(4):113-116
分析了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园的上海豫园、苏州留园、苏州拙政园和无锡寄畅园的建筑风格,探讨了其体现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手法灵活、做工精巧、寓情于景、注重自然与人工的协调的特点,指出了掌握江南园林造园艺术的特点有助于我国新一代园林设计者在实践中传承古代造园师的精湛技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展现华夏文明的风采.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博大精深,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私家园林都有其独特性。山东作为早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发源地之一,不论造园水平、文化内涵还是地域风貌都有其鲜明特色,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是私家园林建造的兴盛时期,留下大量的可供考证史迹文献,然而大量传统的山东园林现今都已经荒废,少数幸存的私家园林被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的声誉所掩,山东地区私家园林渐渐销声在历史的长河,研究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通过研究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和实地调研,对明清时期山东私家园林进行分析,总结其造园要素、选址布局等特点,挖掘造园艺术上的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石水特色和植物特色,为保护山东私家园林的地域性特征提供理论依据,对山东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岭南私家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独特流派,有其显著的风格特点.选取岭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佛山梁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对其造园历史、园主思想、园景特点和造园特色进行梳理探讨,总结精髓,以启发更深研究和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6.
古莲花池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典园林之一。据考证它始建于元代,起初为私家园林,后成为衙署园林,清代又辟为皇家园林,成为京南第一行宫,此时的古莲花也达到了造园的鼎盛时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古莲花池又以其高超的造园艺术被评为国内十大名园。本文对其建园艺术进行了剖析,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环碧园是清代桂林著名私家园林,时人赞誉其“不减辋川之胜”“不减淮浙盐商诸家”,但其形迹今已不存。根据《桂游日记》《白鹤洞图》等资料,将景观名称及方位信息转变为平面信息,逐步推导环碧园的选址布局和景观结构,复原出环碧园的平面示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空间布局及造园特色,发现环碧园的造园选址巧妙,纳天然洞穴于园中;依托桂林的真山真水造园;在园林布局和建筑营造上突出功能性。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拙政园作为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集中体现了文人造园的造园手法,对研究园林意境与造园理念的结合具有很高的价值。通过对拙政园中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波澜起伏的意境变化和环环相扣的景面文心关系进行分析,根据游览路径、建筑命名、额题、对联、植物配置等并结合诗情画意的诗句,浅析了拙政园景面文心的造园理法。  相似文献   

9.
近代天津特殊的历史赋予它特殊的城市印记,洋房花园林立。但随着历史更迭,许多都被侵占或毁坏,洋房花园基本徒有虚名。以天津原租界私家园林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静园为例,通过对历史沿革、规划布局,建筑、山水、植物等造园要素,以及文化意境等方面调查分析,明确静园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在保护、修复、利用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力求在保护静园的同时为当下历史园林的保护找到合适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的园林情结及其对传统私家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丹  闫煜涛 《广东园林》2007,29(3):8-10
本文阐述了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园林情结,剖析其园林思想,并归纳他的“中隐”思想和朴实造园手法对传统私家园林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安澜园是清代的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考证,追溯了该园的历史变迁和形成的社会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的分析了全盛时期此园的空间格局与其景观构成要素,使这座当时的著名园林重新被大家所认识,对于今天研究清代的私家园林的形成、演变与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研究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有很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苏州留园空间设计的分析,总结留园在造园艺术及理景手法上的特点与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扼要归纳江南私家园林的理景特色和园林庭院的理景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文化规训空间视角下的近代岭南私家园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间具有社会性,近代岭南私家园林作为一个家庭生活空间,有着文化规训权力的运作。从社会学视角开展对近代岭南私家园林空间的认知,分析文化规训权力的运作及与空间载体的依托关系,介绍近代岭南私家园林内文化规训的文字型载体和图像型载体2种主要表达形式,总结出"求学之道""立志抒怀""为人处世""收族睦家"4种文字型载体的内容主题,并进一步分析官宦、文人和商人以及华侨不同身份造园主体文化规训内容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与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作为生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载体,园林具有陶冶情操,寄托情感,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功能。私家园林的兴建为园林养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苏州古典私家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和古典园林的典范,发掘其所包含的园林养生思想,可对促进现代城市营造健康自然的居住环境提供有利帮助。在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和传统养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空间布局、山水和建筑、植物等自然人文因素中所体现的养生思想,总结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在改善居住环境和园林养生方面的运用,对中国传统养生思想在现代人居环境中的应用,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现有文献、考古资料为基础,介绍唐宋城市私家园林发展的背景。分析优越的地理条件、四通八达的水渠便于引水是水景宅院兴起的原因。以城市宅院为对象,从理水思想和理水手法方面探讨唐宋时水景宅院的造园艺术。  相似文献   

16.
园林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其中的书房空间更是造园者藉以展示自身人格理想与身份地位的绝佳场所。以岭南与江南两地传统私家园林中9处书房空间为例,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测绘结果,借助空间句法量化分析手段,运用UCL Depth Map软件从可行层、可视层对书房空间整合度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岭南私家园林书房空间在园中的可达性与可视性显著高于江南私家园林的结果。探讨两者差异成因,实现以量化综合分析手段把握不同地域园林空间特征及空间建构意图,意义匪浅。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水是园林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在园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明代私家园林中的苏州拙政园在中国造园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代表了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成就,明代拙政园在中国古典园林用其独特的理水艺术风格营造了在私家园林比较显著的一所名园,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构成了山容水色、因地制宜、以水见长的美丽画卷。提出了苏州拙西园形成的美丽画卷不仅与其所处的地理自然条件有关还与其当时的文化有关,因此江南私家园林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也最能代表文人所追求的诗情画意,最终理水艺术手法形成了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园林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园林历史悠久,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园林艺术的创新,对于园林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林瑞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园林艺术欣赏》(ISBN 9787562182221)对园林的相关概念、发展历史、组成要素等做了详细介绍,详述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名胜园林、纪念园林、城市公园、城市广场、住宅花园、单位庭院等园林的造园特点,并列举实际案例对每种园林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人居文化的活标本——朱家花园,是云南建水县古建筑文化和民居建筑文化的艺术珍品。对朱家花园建筑布局、整体景观特色及空间环境进行了实地调研,总结了朱家花园整体布局、各功能分区景观艺术特色、环境空间艺术特点,并运用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分析与评价了朱家花园实景以及其他南方私家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20.
城市之外的乡村山水园与郊野园林同样是中国历史园林体系中与当代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一脉相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民国军阀为造园主体的广西近代乡村庄园是岭南传统私家园林重要类型之一,通过将广西近代乡村庄园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庄园对比分析,总结出两者在时代背景、庄园主身份、相地择址、空间格局、功能性及防御性上的共性与差异,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广西近代乡村庄园的全面认识;另一方面则以期能补充及完善岭南传统私家园林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