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温季节草鱼“四病”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田 《内陆水产》2003,28(7):29-29
1日常管理1.1勤巡塘,勤观察草鱼患病前或多或少有些征兆,只要养殖者仔细观察各类鱼的活动状况,就可以避免鱼病的发生或泛池。例如:当发现个别草鱼独游或全身发黑时,就应将鱼捕起,询问有经验的老渔民或水产技术员,对症治疗。再如:闷热气压低的天气,上半夜巡塘时,若发现鱼有浮头现象就应马上采取增氧措施,有条件应立即加大进排水量从而加速池水的流动或开动增氧泵,如受条件限制可采用黄泥加人尿搅拌后,全池泼洒(比例是每667米2水深1米,用5千克黄泥加20千克人尿),可达到缓解浮头的效果。1.2注意“三消”、“四定”“三消”即鱼苗(鱼种)消毒、池…  相似文献   

2.
6.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可归纳为“四勤”。所谓“四勤”。就是勤巡视池塘、勤除草去污、勤捞病鱼死鱼、勤做记录。 (1)勤巡塘:一般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黎明时观察池位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程度如何:午后2~3时,结合投饲检查鱼的活动情况及吃食情况:傍晚检查全天吃食情况,观察有无浮头预兆。  相似文献   

3.
二、防病调水勤、快、巧1.勤查巡。养殖期鱼池中鱼的生长和池中水体环境的好坏,全要靠养鱼者亲自去勤查勤看,以便及时掌握。如早中晚的巡塘最好一天不缺,按时去观察。观察的项目有:水质变化,如水温、水色、水位、水透明度、pH值、溶氧等。鱼的活动情况,一般早上巡塘时如发现鱼群聚浮头,但一有惊动马上散开潜入水中,是轻浮头,也是水肥的表现,一般不会造成死鱼。  相似文献   

4.
在渔业生产上,培育鱼苗鱼种,饲养成鱼,因饲养管理不当常会发生鱼类浮头以至“泛塘”死鱼现象。成鱼和鱼种发生浮头容易判断,而鱼苗浮头往往因体小幼嫩不易判断被忽视。一些养鱼户培育鱼苗,因浮头以至泛池死了鱼,在干池对一尾鱼也没有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因而鱼苗培育成活率很低,给养鱼户造成很大损失。笔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判断鱼苗浮头的方法。即在巡池时,发现鱼池水面如同雨点一般,这就是鱼苗浮头现象。说明水中氧气不足,鱼苗浮于水面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这时用手击掌或拍打水面,“雨点”消失,证明浮头开始,属轻  相似文献   

5.
五、春季投喂 当表层水温上升到10℃左右时,鱼开始少量摄食,有时食量还较大,若发现水底到池面出现多处小面积混浊,鱼活动频繁,则说明鱼处于饥饿状态.当表层水温在3℃时每周投饵1次.鱼若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会导致生长停滞、疾病增多.因此,加强鱼的前期饲养管理是增强鱼抗病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适温范围内,鱼会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加摄...  相似文献   

6.
自动投饵机省时省力,减轻劳动负担,备受渔工的青睐。但投饵机的使用还需加强管理,否则得不偿失。首先,安装投饵机要选择适合的位置,面对鱼池的开阔面,这样投饵面宽,水位要深,以利鱼的抢食。两池并列可共用一个投饵机,底盘做成活动的,转个向即可;调好投撒的远近距离及间隔时间。其次,在使用投饵机的每周要人工投喂一天,记录该池每次鱼的吃食量,那么这一周可按此量放人投饵箱,按规定量投喂,最好不要随意增减。因鱼在生长,投饵量每周确定一次较为合适。再则要注意阴雨天停止投喂,投饵机喂鱼时要观察鱼的吃食情况,每半月进行…  相似文献   

7.
达氏鲟常见的鱼病有烂鳃病、肠炎病、肤霉病、腹胀病、腹水病和心外膜囊肿病等,但蜕皮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如下. 1 治病过程 2011年5月12日上午巡池时,养殖员发现本站C区8#玻璃钢盆有较多的达氏鲟头部发白(如图版).仔细观察并比较临近的池子发现,虽然正值投喂时间,但病鱼吃食不积极,游动比较频繁.我们立即捞取患病鱼检查,发现头部吻端和一侧皮膜蜕去呈白色,蜕皮处有充血细线,但没有水霉附着(该区大部分池密度不大近几个月没有动池,可排除受伤的原因),体表及鳃部并无明显异常,镜检未见炎症病灶和寄生虫或菌丝体.初步分析头部的蜕皮应该类似于真菌性皮肤病,使用抗生素应有效.考虑到患病鱼较多,患病部位比较光滑,以及可能相互传染,涂抹软膏效果不一定好,我们决定采取就近移池用药.  相似文献   

8.
禽用“中国抗球王”治疗鲤鱼艾美球虫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科学养鱼》1997,(9):28-28
1997年春季,我场一越冬池(45亩)发生球虫病。该池越冬鲤鱼种40O叭g,球虫感染率达IOO%。在实践中,我们采用禽用“中国抗球王”(马杜霉素按1%预混剂)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现分述如下:一、症状及诊断结果从4月12日开始,发现该池鱼摄食不佳,只有少数鱼在饵料台下缓慢吃食,大多数鱼呈团球状集结于水面,人为惊动也不下沉,也有一小部分鱼在池边缓慢独游。病鱼体色发黑,逐渐死亡。4月12日死鱼14尾,到《月14H,死鱼数已增至28尾,病情日趋严重。我们对20尾鱼进行了检查,发现病鱼体表无伤,鳞片完整,腹部膨大,个别鱼鳃丝苍白,…  相似文献   

9.
<正>一、鱼发生病虫时的常见征兆1.溜边鱼在池塘中溜边,表现为鱼不在池塘中央游动,而是成群结队,在池塘周边朝着一个方向游跑,特别是鲤鱼和草鱼,表现最为突出。当鱼在池塘中溜边时,整个池塘周边的水是很浑浊的。原因是鱼开始患寄生虫病,或患细菌性烂鳃病,或池塘水质开始变坏。2.跳跃鱼在池塘中跳跃,表现为少数鱼在上午或晚上经常在水面跳跃,把水面打得“啪啪”响。原因是鱼的皮肤开始有鱼鲺,或鳃部开始有锚头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产》2000,295(6)
黄鳝发病初期是极推观察到的,一旦病态明显也就晚了。因此在病虫害方面的管理上,一定坚持“重在预防,无病当病,小高重治,大病专攻”的原则。即一年四季,时刻保待鳝池内外的大小生态平衡的效应,不使其任何发生病虫害的可能因素,在心理上须无病当有病畜,坚持每天巡池检查,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病变,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扩散,如果成实,则对症施治,并立即隔离和淘汰重患,以保全整体。一、珍项1.急性鳝病:①高穴后不再回穴,游态迅猛,日后转为迟顿。②病变局部色暗无光,无正常弹性。③死亡率较高,发病至死亡的时间较短,一般3…  相似文献   

11.
目前,随着各项体制的不断改革,能否把“改革”二字应用到鱼种放养比例上,我想,完全可以试行。一、精养鱼池可适当混养野杂鱼一般认为,精养池内不可能人为投放野杂,鱼特别是象乌鱼、鳜鱼、鳡鱼等凶猛野鱼—即吃鱼的鱼,一旦投放,家鱼将有灭亡之危险。但是,经过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类鱼适当放养,采用“以毒攻毒”之战术,两全其美,切实可行:如我场养殖组李旭照同志,在85年6月份每亩放养了10尾寸苗乌鱼(才鱼)。年底干池时,成活率达98%,每尾重1斤左右,况且市场销售价格相当可观,而池内耗食量大的小鱼虾几乎没有,今年户户都将仿效。我场还有每亩放养几尾鳡鱼、鳜鱼、黄颡鱼的,其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农业科研局(ARS)对水产养殖中最关键的水质因子——溶氧管理进行了多年研究,如今终于取得成果。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对养殖水体进行溶氧管理依据的是养殖者的观察。如果发现鱼在早晨"浮头",养殖者就会马上开启增氧设备;如果没有发现鱼"浮头"的现象,就认为水体中有足够的氧气。而美国农业科研局的试验和研究则揭示出了事情的另一面。表面上看,水体中溶氧量低于某一数值时鱼类就会死亡,稍高于该数  相似文献   

13.
“管”是八字精算法(水、种、饵、混、密、轮、防、管)中的最后一个字,关于“管”,群众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如:三分养,七分管;增产措施万千条,贯彻管理一根针,等等,都形象地说明了池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经常巡视池塘,认真观察“三情”(天情、水情、鱼情)。一般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黎明巡塘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中年巡塘观察鱼类活动及摄食情况;傍晚巡塘检查全天吃食情况和预测有无浮头预兆。通过巡塘,观察天情(天气情况)、水情(水质情况)和鱼情(鱼的吃食情况),确定一天的工作重点,如施肥、投饲等。一般来说,天气晴  相似文献   

14.
(6)日常管理:早、晚巡池,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水位、水色变化;定期使用水质测定仪测定池水有关指标;每10~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1/4~1/3,确保池水透明度不低于25厘米;长江中下游地区在6~9月每月应比较彻底地换水一次。除每月用生石灰泼洒消毒外,每半个月还应用二氧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鮰无公害养殖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幼敏 《科学养鱼》2005,(12):16-17
(6)日常管理:早,晚巡池,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水位,水色变化:定期使用水质测定仪测定池水有关指标:每10-15天换水一位,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1/4-1/3,确保池水透明度不低于25厘米;长江中下游地区在6-9月每月应比较彻底地换水一次,除每月用生石灰泼洒消毒外,  相似文献   

16.
1.了解习性,合理地组合鱼。鱼的习性因种而异,即使同种的鱼,也要注意搭配。如一大一小的鱼在一起,大鱼就可能伤害小鱼。又如关刀鱼,饲养2条就会争斗且必伤亡1条,若饲养2条以上,就要在水族箱中放置装饰的石头和珊瑚石供躲藏,这些都是初养鱼者在选购鱼时应该考虑的。组合鱼时首先要充分了解所要养的鱼的习性,再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组合鱼。2.组合鱼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最好是同时把几条鱼一起放入水族箱。如果每次只放1条,应该从体型小的开始,然后依顺序将大的放进去。因为先放进去的鱼气焰都很嚣张,尤其是蝶鱼和神仙鱼。②如果把2~3…  相似文献   

17.
养鱼实践中,不少养鱼户抱怨他们池塘养成鱼产量不尽人意,经济效益也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未能正确掌握投饲量,不重视投饵四定方法。识别池塘鱼类的饥饱,确定当日的投饲量的方法是:1)留心观察鱼类的吃食情况和吃食时间和长短。如果投入一定数量的饲料后,不到2h就被鱼吃完了,这说明饲料数量不足;另外,如果鱼群吃完饲料后,仍在食场附近表层水体中浮来游去,不肯散去,这种现象也表明鱼仍未吃饱;如果鱼群摄食后从食场散开,食台还有剩饵,这说明可适当减少投饲量。2)在巡塘时发现水面极不平静,鱼类活动频繁,而鱼体上又没有检查出大量寄生…  相似文献   

18.
1997年春季,我场一4.5亩越冬池发生球虫病。该地越冬鲤鱼种4000kg,球虫感染率达100%。在实践中,我们采用禽用“中国抗球王”(马杜霉素铵1%预混剂)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现分述如下:一、病血症状及诊断结果从4月12日开始.发现该池鱼摄食不佳,只有少数鱼在饵料台下缓慢吃食,大部分鱼呈团球状集结于水面,人为惊动也不下沉,也有一小部分鱼在池边缓慢独游。病鱼体色发黑,逐渐死亡。4月12日死鱼14尾,到4月14日,死鱼数已增至28尾,病情日趋严重。我们对20尾色进行了检查,发现病鱼体表无伤,鳞片完整,腹部膨大,个别鱼鳃丝苍白。…  相似文献   

19.
朱黎明 《河北渔业》2001,(2):29-29,35
<正> 1 坚持每天巡塘制,发现病情及早治疗 虽然有些鱼病(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或夏秋季节的泛塘)属于暴发性的,但是一般被病原体感染或侵袭后,都有一个过程和征兆,如:病鱼活动迟缓,常缓游于水体表面,不聚群,若有惊动,略下沉后,即浮出水面。也有些鱼刚发病时体色灰暗,鳞片脱落,头向上,尾向下等。再如,鲢、鳙、鲤鱼缺氧发生后,早期鱼塘中甲壳类生物死亡。当发现鱼池中出现鱼病征兆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避免病情扩展。  相似文献   

20.
黄鳝生态繁殖及养殖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邴旭文 《科学养鱼》2007,(12):12-16
3.病害防治对于细菌性病可采用外用及内服相结合的方法,连续治疗3~6天即可。(1)外用:红霉素每吨水25万单位/天;强氯精每吨水0.2克/天。(2)内服:中水克暴宁每千克鱼喂2克/天。4.巡池坚持早、中、晚巡池检查,查看水色,测量水温,注意有无异味,建立巡池日志,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勤除杂草、敌害、污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