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口,概指水流出入处.安徽徽州地区古民居常在水口区域结合地形、地貌种植风水林,筑亭、台、楼、阁桥等,形成水口园林.水口在皖南古村落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而又特殊的角色,是徽州园林审美的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水口,概指水流出入处。安徽徽州地区古民居常在水口区域结合地形、地貌种植风水林,筑亭、台、楼、阁桥等,形成水口园林。水口在皖南古村落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而又特殊的角色,是徽州园林审美的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阐释水口园林以及意境的概念,分析影响水口园林意境的地理因素和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通过一些实例对水口园林意境营造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并把营造方法运用在徽州新农村的实例中———安徽奇墅湖国际旅游度假村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从而,总结关于现代徽州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如何继承文脉和反映地域文化特征几点建议。最后,得出水口景观意境研究将对徽州新农村景观在继承文脉,发挥地方特色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徽州水口园林水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方法,查阅大量文献,分析水口园林水环境运作机制和海绵城市雨洪管理方法,重点从水、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分析水口园林水环境的发展模式及其生态效益,借鉴徽州水口园林的雨水调控方法,为现代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实际参考。传承并发扬本土景观优势,发挥水、植被、土壤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生态作用,从而更好地体现水口园林水环境运作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大芦村风水林树木景观资源现状,为广西古村落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路线调查法结合文献资料对广西大芦村风水林树木景观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植物资源构成特点及其文化价值。【结果】大芦村风水林共有植物33种,隶属于26科30属,植物种类丰富,以樟树、小叶榕、梐树(大叶榕)和荔枝为优势树种;古树名木历史悠久,多为3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栽种布局独特,风水林树木景观具有与环境相协调性强、乡土性明显、文化内涵丰富性等特点。【建议】广西大芦村风水林树木景观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可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余汇芸  温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79-7080
徽州园林受徽文化的深刻影响,其植物景观融合了徽州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多以抽象、隐晦的方式反映着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内涵。笔者以徽派盆景、具比德内涵的植物、具特殊寓意的花果树木为例,总结出徽州园林植物景观既受新安理学的影响,又体现了徽商的审美情趣,还是徽州民间文化的反映者,说明了徽派园林的植物景观是融入了人文精神,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园林植物景观。旨在为研究古徽州社会现状、保护徽州古园林,构建新徽派园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太原碑林公园是以书法篆刻为主题内容,通过改造地形、营造建筑、布置园路和种植树木花草等途径,采用中国式的园林造景艺术,以综合法造景的混合式文化园林。该文对太原碑林公园的主要景观的造景方法及如何突出主景进行了分析,该园林作品主景表现突出,景观错落有致,总体设计风格古朴庄严,典雅别致,精致协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园林绿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绿化体现着城市的绿化风貌和景观特色,对城市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园林造景作为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园林景观和城市绿化中的绿化树种的合理配置对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空气质量,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园林造景和城市绿化中树木配置的原则和分类。以期为我国园林造景和城市绿化在园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秋色叶树种是园林造景中重要的现赏树种之一,我国秋色叶树木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秋色叶树木资源对我国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分析了秋色叶树种内涵,初步探讨了它们在城市绿地中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徽州水口园林植物景观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朱爱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176-11177
结合现场调查和大量实例,研究了徽州水口园林植物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背景和艺术手法,总结概括了水1:7园林植物造景的特性、法则及艺术构成方式,为当前中国特色新农村生态园林环境的建设提供更广泛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徽州古祠堂是徽派园林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文章用对比的方法对徽州祠堂与徽州民居的关系进得了探讨,分析徽州祠堂的园林建筑特点、空间布局特色,兼论及徽州祠堂在装饰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徽州祠堂与徽州传统建筑既一致又有所区别的联系,对当代建筑的区域整体化依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水系景观空间作为徽州水文化重要载体,蕴含了古徽州先民们在对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中的理水智慧。徽州聚落水系景观空间秩序与特征分析表明:徽州聚落选址规律分布与徽州水系等级、水系距离和水系周边环境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徽州地区水系可分为条形、曲线形、凹形以及交叉形四类,不同的水系形态造就了聚落与水系不同的空间关系;聚落内部可按形态不同分为面状、线状和点状水系空间,这些要素与周边其他要素组合形成不同的景观空间层次。在当下乡村振兴建设中,徽州聚落的水系环境建设仍需保持自然生态的特征而发挥其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吉林市秋季景观树木调查及观赏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吉林市秋季景观树木进行调查,总结了能很好形成秋季景观的树木28种,并对这些树木从观赏特性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此外结合这些树木,从赏叶、赏果、赏干皮几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秋季景观树木的观赏特性,希望能在树木配植时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浅说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林植物景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林植物景观为园主提供了可以寄心林泉丘壑的退隐的生活场景,从南朝到明清,历代园主一直力求体现山林意趣.该文从中国古代文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侧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郊野墅园及城市宅园山林意趣的营造手法,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林植物景观,不仅艺术地再现了自然界中的山川草木,而且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根据旅游资源的品牌效应和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理论,通过黄山风景区旅游发展对徽州古村落的影响研究,同时对两类旅游资源的对比分析,得出黄山风景区和徽州古村落的优劣层次。借助相关分析和竞争理论建立影响关系特征,根据影响阶段的理论依据,将黄山风景区旅游发展对徽州古村落的影响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利用相关数据对各阶段的影响进行实证,在此基础上提出徽州古村落与黄山风景区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吴璐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36-11736,11778
基于浙江东阳各乡村的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从乡村文化传承的角度,粗浅地探讨浙江乡村硬质景观园林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  相似文献   

17.
叶明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81-12983,12990
公园规划应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注重生态原貌保护,把低碳节能的理念应用到公园规划设计的整体过程中。基于尊重地域历史文化,功能完善、要素配套,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尊重地方(场地)特色,满足公园经营需求,贯彻低碳、节能,避免过度设计等设计原则,以蒙山县古榕公园规划为例,本着保护公园自然原貌、历史文化原貌和地方特色原貌,尽量为居民提供多种活动所需的空间场所。融入现代审美形式,强调自然环境的文化内涵,营造出与基址环境相适应的古榕公园景观空间系统。公园总体布局分为体育竞技运动区、全民健身广场区、园林休闲游憩区、古榕书院文化区4个功能区,根据各分区的不同功能展开设计,营造出既独立又统一的节约型园林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18.
:徽州文化提升了徽州古村落的品位,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和诗歌理论在村落规划中的成功运用,将自然和建筑的物象升化为审美意象,营造了艺术的时空,强化了建筑文化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