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省霞浦县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霞浦县柏洋、崇儒、水门3个茶叶主产乡镇221个茶园土样进行测定分析,明确茶园土壤养分丰缺情况.结果表明:霞浦县茶园土壤pH均值为4.2,其中pH值小于4.5占81%,土壤酸化严重;茶园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3.1 g·kg-1,其中符合优质高效高产茶园标准达87.78%,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茶园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92.3 mg·kg-1、6.0 mg· kg-1、83 mg·kg-1,符合优质高效高产茶园标准比例分别为97.74%、6.33%、18.10%,土壤碱解氮含量丰富,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了解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钾素营养状况,对安溪县10个茶叶主产乡镇77个铁观音茶园土壤(分0~20 cm、20~40 cm两层)和相对应茶叶的钾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全钾含量总体较高,0~20 cm土层的全钾含量在1.89~42.45 g·kg-1之间,平均12.09 g·kg-1;20~40 cm土层的全钾含量在2.44~40.31 g·kg-1之间,平均值12.41 g·kg-1;潮砂土、粗骨土和黄壤全钾含量较高,而红壤、水稻土、赤红壤全钾含量较低.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速效钾总体含量较低,0~2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37.89~190.02 mg·kg-1,平均86.95 mg·kg-1;20~40 cm土层变幅28.25~195.80 mg·kg-1,平均75.25 mg·kg-1;粗骨土、红壤、黄壤速效钾含量较高,而赤红壤、潮砂土和水稻土速效钾含量较低.茶叶钾含量11.20~18.03 g·kg-1,平均值14.87 g·kg-1.茶叶中的钾含量与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全钾含量相关关系均不显著,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速效钾含量直接影响茶树钾素的吸收和累积,可以作为茶园土壤钾素供应水平的指标,铁观音茶叶钾浓度也可作为茶树钾素营养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采集广西梧州市六堡茶产区茶园土壤样品和对应茶鲜叶样品进行检测与分析,探讨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其与茶叶中硒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试验茶园土壤pH平均值为4.0~6.5;土壤全硒平均含量为2.28 mg/kg,远高于富硒茶园的土壤标准;茶园土壤剖面中各土层之间全硒含量在1.85~1.95 mg/kg,土层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各茶园茶叶中全硒平均含量为0.66 mg/kg,枝条中全硒平均含量为0.58 mg/kg;茶鲜叶、茶树枝条与土壤全硒含量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闽北典型茶园土壤中硒形态特征,采集了闽北地区4个主要土壤类型(黄壤、红壤、潮砂土、紫色土)的35份茶园表层土壤(0~20 cm),分析土壤中硒含量、赋存形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闽北地区35份茶园土壤全硒含量为0.22~1.07 mg·kg^(-1),均值为0.59 mg·kg^(-1),达到富硒土壤标准(>0.4 mg·kg^(-1))比例茶园占82.86%;土壤硒活化率均值为8.34%,土壤中硒的有效度较低。不同土壤类型中以黄壤茶园土壤全硒及各形态硒含量最高,潮砂土含量硒含量最低,但其茶园土壤硒活化率最高。茶园土壤硒形态分布规律表现为有机结合态>残渣态>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溶态,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较低。相关分析表明,茶园土壤硒形态总体受土壤有机质、氮素形态及pH的影响,土壤有效磷与土壤全硒、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硒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总体而言,该区域茶园富硒土壤为发展天然富硒茶提供了物源保证,但硒生物有效性不高,如何提高硒生物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省茶园土壤含锌水平及茶树锌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我省9个县48个样点茶园土壤的含锌水平,结果表明:茶园土壤有效锌贫乏,0~15cm土层锌含量〈1.5mg/kg的样点占79%,15-30cm和30-45cm土层〈1.5mg/kg的样点占73%和75%。文章还阐述了锌对茶叶产量、品质的作用,以及锌的营养诊断与茶园锌肥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乌龙茶减肥增效技术模式,本研究通过设置65个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和采集7697个代表性耕层土样进行测定分析,探讨乌龙茶土壤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和土壤肥力状况.结果表明,乌龙茶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高产临界指标分别为245 mg·kg-1、34 mg·kg-1和114 mg·kg-1,低产临界指标则分别为126 mg·kg-1、13 mg·kg-1和69 mg·kg-1.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平均分别为4.3±0.5和21.7±9.2 g·kg-1,总体上茶园土壤明显偏酸,土壤有机质含量则普遍适中;闽南茶园的酸化程度远高于闽北茶园,但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多高于闽北茶园.茶园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含量平均分别为112.2±61.2 mg·kg-1、32.0±47.4 mg·kg-1和75.4±48.5 mg·kg-1,总体上土壤碱解氮普遍严重缺乏,有效磷含量尚可,速效钾含量明显偏低;平和县和南靖县的茶园土壤有效磷含量普遍达到丰富等级,南安市、大田县、武夷山市和建瓯市则普遍属于缺乏等级.因此,乌龙茶茶园肥力状况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需结合各区域茶园肥力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减肥增效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土壤最大持水量60%和温度28℃),研究了福建省5种类型(黄壤、红壤、潮砂土、高山草甸土和紫色土)茶园土壤硝化作用,并探讨了影响土壤硝化作用的关键土壤因子.结果表明,5种茶园土壤NO3--N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呈“J”型增长趋势,具有3~7d的延滞期,符合指数方程N=N0ekt (p<0.01);茶园土壤净硝化量(△N)、硝化强度(Nt)、硝化率(Nr)和硝化常数(k)分别为7.70~98.23 mg·kg-1、0.22~2.81 mg·kg-1·d-1、55.41%~95.67%和0.151~0.328 mg·kg-1·d-1,高山草甸土和黄壤茶园△N、Nt和Nr显著高于其它土壤类型(p<0.05),潮砂土和紫色土次之,红壤最低;培养结束后,茶园土壤pH值下降了0.11~0.30个单位,酸化明显.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硝化势(N0)、△N和Nr均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NO3--N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C/N、pH、砂粒和粉粒相关性不显著.以上结果说明,研究中5种茶园土壤硝化作用较强,均存在硝化作用延滞期(3~7d),土壤有机碳、全氮、NO3--N和土壤容重是影响酸性茶园土壤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武夷山市5种类型茶园土壤(黄壤、红壤、潮砂土、高山草甸土、紫色土)重金属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茶园土壤 Fe、Mn、Cu、Zn、Cd 和 Pb 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7.35~44.91 g·kg-1、144.81~693.55 mg·kg-1、4.36~57.12 mg·kg-1、74.92~236.27 mg·kg-1、0.09~0.67 mg·kg-1和22.71~91.87 mg·kg-1。不同类型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茶园黄壤 Fe 和 Cu 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土壤类型;潮砂土和高山草甸土茶园土壤 Mn、Zn 和 Cd 含量显著高于黄壤和红壤;茶园土壤 Pb 含量则以潮砂土最高,黄壤最低。不同重金属元素剖面分布规律略有不同,茶园土壤 Fe含量0~80 cm 深度内并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茶园土壤 Mn、Cu 和 Zn 含量在0~20 cm 土层含量较高(潮砂土除外);黄壤、红壤和紫色土 Cd 和 Pb 含量由上至下呈递减的趋势,潮砂土 Cd 和 Pb 在40 cm 以下土层含量较高。相关分析表明,除了 Zn与 Fe 和 Cu 以外,其它重金属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表现为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有机碳、全氮、pH、砂砾、粉粒和粘粒对茶园土壤重金属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典型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福建省60份典型茶园表层土壤(0~20 cm),测定了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分析了土壤类型、植茶年限和海拔对土壤硒及有效硒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省茶园土壤全硒含量范围为0.22~2.20 mg·kg-1,均值为0.73 mg·kg-1,有86.67%的茶园土壤硒含量达到富硒土壤标准(>0.4 mg·kg-1);茶园土壤有效硒含量为5.21~448.86 μg·kg-1,均值为62.98 μg·kg-1;土壤硒活化率为1.10%~31.64%,均值为8.76%,硒有效程度较低。砂砾岩和凝灰岩发育的茶园土壤硒和有效硒含量较高,紫色砂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茶园土壤硒含量较低;山地草甸土茶园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最高,潮砂土和水稻土硒含量较低;成龄茶园和老茶园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较高,新垦茶园硒含量较低;中高海拔地区茶园土壤全硒及有效硒含量较高,低海拔地区茶园土壤硒含量较低。相关分析表明,茶园土壤硒及有效性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pH对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红壤茶园和幼龄茶园有显著影响,有效磷对成龄茶园和中高海拔茶园有显著影响。总体而言,该区域茶园富硒土壤为发展天然富硒茶提供了物源保证,但硒有效程度不高,应针对不同类型茶园采取相应栽培措施(增施有机肥、改良剂和钙镁磷肥)来提高土壤有效硒。  相似文献   

10.
福建茶园土壤及茶叶重金属监测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福建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对闽南、闽北、闽东16个产茶乡镇53个土壤样品及86个茶叶样品重金属含量进行抽样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的土壤铜含量为3.97~19.13 mg·kg-1,铬含量为7.97~56.40 mg·kg-1,铅含量为12.26~134.74 mg·kg-1,镉的含量为0.07~0.26 mg·kg-1,锌含量为13.30~307.52 mg·kg-1。茶叶铜含量为3.25~41.00 mg ·kg-1,铬含量为0.42~7.64 mg ·kg-1,铅含量为0.46~4.71 mg·kg-1,镉含量为0.02~0.13 mg·kg-1,锌含量为15.44~31.28 mg·kg-1。80%以上福建主要产茶区域土壤污染水平达清洁水平,主要产茶区域茶叶铅、铜、镉含量未超标,调查区域有3个点茶叶铬含量超过限量标准,茶叶锌含量值变化幅度较小,表征茶树对土壤锌元素吸收比较稳定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