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翻译教学体系全面创新的今天,词汇翻译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其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传统的茶学词汇翻译课堂教学活动中,其缺乏必要创新和时代应用,进而影响了茶学词汇知识的最佳传递。本文拟从茶学词汇的特点内涵分析入手,结合语料库"数据驱动"下的教学机制分析,从而探究基于语料库"数据驱动"的茶学词汇翻译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科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茶学是中国的特色专业,随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量茶学创新型技术人才。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本科专业为例,分析了茶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教学科研互动的茶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高茶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进一步深化茶学专业创新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茶叶》1986,(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86年8月25日批准浙江农业大学为茶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这是我国在茶学学科建立的第一个博士点。这个博士点是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申请建立的。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茶学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为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张堂恒先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  相似文献   

4.
茶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审订会于1983年7月在湖南农学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农学院、安徽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四个单位15名代表。会议总结交流了茶学专业培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经验,介绍了国外培养研究生的情况,分析和预测了近几年高等农业院校茶学专业和科研单位所需补充的人数。会议着重讨论了培养适应我国四化建设、又红又专的茶学专业高级科学专门人材的目标,确定了十个研究方向,各院校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及导师的专长选取这些研究方  相似文献   

5.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提升茶学科技论文的英译水平是我国茶学知识实现国际化交流、形成科技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创新茶学学科科技论文英译的主要时代背景分别为三点:茶产业转型升级、结构优化的要求;茶产业的发展进入一个"跨文化交际"的新时代;茶产业科技化的"软实力"话语权时代。新时期创新茶学学科科技论文英译的主要原则包括翻译的目的论原则、翻译的互文性原则、翻译的语言顺应性原则。创新茶学学科科技论文翻译的主要策略包括但不限于标准化翻译策略、慎用缩略词策略、关键词定位策略。  相似文献   

6.
提高茶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既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创业型精英教育的根本要求。本文根据新形势下茶产业对创新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客观需求,分析了当前我国茶学硕士研究生在招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创新研究以及导师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生源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完善研究创新条件、强化导师职能、健全保障制度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茶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茶叶贸易的日益频繁,茶学专业英语逐渐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学生通过茶学专业英语的学习,既可以将茶学知识和英语技能结合在一起,又可以掌握扎实的英语技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具备很强的优势。实践表明,高校茶学专业英语的课程创新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合理的途径创新开展教学,就可以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贡献 《福建茶叶》2023,(4):87-89
茶学专业是贵州大学为适应近年来贵州省对茶学专业人才需求所建立的学科。为了给茶学专业学生在其专业领域的后续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奠定良好的基础,该校面向茶学专业开设了《生物化学》实验课,并且经过探索和改革,通过增加特色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实验教学方式和设置课后讨论环节等方式,将茶学和生物化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突出茶学专业的特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实验教学的发展,为培养茶学专业实践型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养适应茶产业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素质茶学专业人才,本文以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产业发展对茶学专业人才实践技能的需求,提出基于新技术成果的茶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提升模式,并初步实施。结果表明,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新技术成果拓展茶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提出实践教学内容动态更新机制,使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茶学人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楼策英  魏瑚  陈令梅 《茶叶》2005,31(4):254-255
浙江大学茶学系以学校学分制改革为契机,通过大农专业的整合改造,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促进茶学专业建设和发展。茶学专业采用前期按应用生物科学大类培养,后期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茶学人才的社会适应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研究滨海稻区排水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毛渠能降低地下水位10cm以上,增加田间渗漏约2mm/昼夜。有效地改善了耕层土壤环境,促进了水稻生长发育,有利于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2.
软体排结构在河道险工治理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其稳定性计算非常重要。本文对软体排稳定性计算做一 简要介绍,以使其经济合理,并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稻属分类研究综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稻属([sup]Oryza[/sup] L.)是禾本科中重要的植物类群,该属有2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从林奈于1753年建立生物命名系统以来的近250年中,稻属无论在物种的数量还是分类系统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稻属分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对稻属的分类建议。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15.
16.
再论超级麦育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优质、高产、多抗是我国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应从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入手 ,培育超级麦品种 ,来实现少种多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超级麦是肥水利用效率高、品质好、高产、抗逆性好的新一类生产品种的总称。培育超级麦品种需要革新现有育种技术 ,改良品种的代谢特性 ,提高对土壤、氮、磷、水分等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和促进成果转化的基本做法和效果。一是深化改革,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加强科研工作的基础地位;二是发挥优势,形成特色,不断提高科研产出的质量;三是加强对科技产业的规范管理,提高科技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义,分析了福建省热带作物学会近年来开展活动的特点与成效,针对“十一五”期间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三大城市经济群中心任务,如何进一步发挥学会人才荟萃,加强服务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
稻草还田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稻草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从1998-2005年在桃江进行了稻草还田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不仅能提高稻谷产量,早晚稻平均增产7.4%,而且能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降低化肥施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