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四川蚕业》2017,(4):40-41
<正>原蚕桑园的冬季管理对于增强桑树树势,防治桑树病害和降低虫口基数,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延长桑园盛投产期,以及在整个防微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高种场蚕种生产质量和防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原蚕基地桑园冬季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翌年蚕种生产的成败。现结合我场原蚕桑园管理实际情况,简述原蚕春伐桑园的冬季管理。1搞好桑园封园,降低虫口基数在晚秋蚕售茧结束后,蚕种场原蚕生产部门应及时组织蚕农在无雨的白天,用20%杀灭菊  相似文献   

2.
唐炜  王泽林 《四川蚕业》2011,39(4):37-39
<正>桑树剪伐一般可分为夏伐和春伐(冬季重修)两种形式;四川种茧育自有桑园多采用夏伐,丝茧育桑园多采用春伐。随着养蚕布局的不同,目前各蚕种场基本上是在自己的原蚕基地饲养原蚕,收茧制种。春伐桑树的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蚕桑生产,影响着蚕种质量。提高桑叶产  相似文献   

3.
正原蚕区是蚕种生产的第一车间。我省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基本采用原蚕区收茧制种方式,其特点是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加强原蚕区管理,控制桑园病虫害,降低虫口叶密度,规范桑叶消毒,搞好小蚕共育,强化常规消毒,才能提高蚕种质量,生产出优质高产的合格蚕种。现将多年从事原蚕区收茧制种工作的体会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稳定原蚕基地原蚕区、原蚕户和蚕种场之间自古以来都是"鱼和水"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把  相似文献   

4.
<正>桑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蚕种质量的高低,若想从根本上提高蚕种质量,就必须加强桑园的各项技术管理,提高桑叶质量。目前,我省生产的一代杂交种80%都是在农村原蚕区饲养生产的,但农村原蚕区桑园管理有许多薄弱之处,大多按丝茧育的要求进行肥培管理,不适合种茧育的要求。如果原蚕区桑园管理放任自流,蚕种产量和质量就很难提高,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场的主要原蚕区基本上都能按种茧育的要求管理桑园,制种质量和产量逐年都有明显提高。下面就谈谈原蚕区桑园管理的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1995年一秋蚕饲养期间,我县10万亩桑园大面积发生桑毛虫为害,不少桑园桑树枝条顶部的4~5片桑叶几乎被桑毛虫吃光,仅剩中粗叶脉,严重影响了桑叶的产量与质量。蚕农下田采叶,浑身奇痒难忍,以致出现了因此愤而倒蚕的现象。据县桑病虫定点调查,7月25日桑毛虫虫口密度最高为1400头/亩,8月26日为2800头/亩,虫茧为1200粒/亩。造成桑毛虫大量为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忽视了桑园“关门虫”的防治。1994年晚秋蚕结束后,尽管县蚕桑指导站对防治桑园关门虫进行了布置,但不少蚕农认为养蚕工作已经结束,冬季管理工作尚未开始,普遍忽视了桑田的最后一次治虫工作,致使桑田害虫越冬基数偏高。 2.冬春季节,气温偏高,几乎没有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县,致使桑田害虫,尤其是桑毛虫顺利越冬,春季桑园虫口基数偏高。春蚕结束后,我们于6月5日在新光乡黄竹园村共育室前桑园内调查,桑毛虫虫口密度达3000  相似文献   

6.
原蚕基地是蚕种生产的必备基础,是产业发展的奠基石。通过分析广西原蚕基地发展的基本情况、现状及问题,发现存在设备设施简陋、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农药污染严重、种茧质量不稳定、繁育规模逐渐萎缩的问题。通过对原蚕基地发展的深入思考,提出了加大对原蚕基地资金投入、加强桑园管理防范农药污染风险、狠抓生产管理以及在区内寻找发展新的原蚕基地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节约成本、提质增效,绝大多数蚕种场均是采取在原蚕基地饲养原蚕、收购种茧回场制种的形式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原蚕区种茧生产,桑园这个基础条件不仅直接影响养蚕成绩,而且对后期的种茧质量、制种成绩、蚕种质量都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我区蚕桑生产发展中,农村原蚕生产是扩大蚕种生产,保证蚕种供应的主要途径;农村原蚕生产有利于蚕桑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增加农民种桑养蚕的收入;有利于提高蚕种场生产的效益。建议农村原蚕生产要加强做好防“微”工作,加强农村原蚕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桑园管理,加强原蚕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我区蚕桑生产蚕种的供应,促进我区蚕桑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蚕桑产业是平利县的传统产业,截止目前,已有桑园5060mh^2,其中密植丰产桑园1400hm^2,投产桑树3500万株。2005年养蚕发种44256张,产鲜茧1300t。由于农民鲜茧收入低,从而导致产量、质量、效益“三低”的蚕业局面。加之养蚕劳动强度大,蚕室、蚕具建设投资较大,传统上蔟营茧方法茧质得不到提高和外出打工人员猛增,已严重制约着蚕农增收和蚕桑产业发展。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推行“桑园管理规范化、小蚕饲养共育化、大蚕饲养省力化、营茧蔟具优良化”综合技术体系建设,提高单位面积桑产茧量,提升蚕茧质量,增加养蚕效益,加快蚕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四川省农村自有桑园普遍采用春伐(冬季重修)的剪伐管理方式。目前各蚕种场多在原蚕基地饲养原蚕,然后收茧制种。原蚕基地春伐桑树桑叶产量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蚕种质量,制约着蚕茧生产。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实地调查,对春伐桑树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就主要的技术管理措施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对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有一定的作用。1 桑树管理误区的分析1.1 地面因素土壤管理粗放,桑地土质贫瘠、土层浅、团粒结构差、耕作难度  相似文献   

11.
<正> 原蚕区收茧制种占我场年制种量的80%以上,原蚕区基础如何,直接关系到种茧产、质量,关系到种场的兴衰。加强基地建设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一、分散零星栽植的桑树养蚕较难保证蚕种产、质量。我场制种量80%以上靠原蚕区养蚕收茧制种。1983年四川省原蚕基地建设会议后,我场向有关领导要求建立成片小桑园。当时由于认  相似文献   

12.
小蚕共育商品化,大蚕饲养省力化,上簇营茧优良化,桑园管理规范化,在提高茧质,减轻劳动强度上下功夫,凸现养蚕效益和桑园生产效益。开展桑园复合经营和蚕桑综合利用,实现综合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所谓桑园"关门虫",是指晚秋蚕用叶结束后尚未进入越冬的桑园害虫.认真防治"关门虫",对降低越冬虫口基数,提高来年桑叶产、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卢德 《广西蚕业》2011,48(2):41-44
经过多年的蚕种生产实践,总结出蚕种生产的技术管理措施.通过加强原蚕基地建设和桑园科学管理,加强原蚕饲养、种茧保护、制种生产等主要环节的技术措施落实与质量管理,实现蚕种优质和高效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桑园速生丰产和桑叶收获、养蚕省力化,提高蚕桑生产劳动效率,降低蚕桑劳动强度,2020年,在淳安县汾口小蚕共育专业合作社宋祁蚕桑基地进行大蚕杂交桑条桑省力化育和常规片叶育对比试验,经试验得知,杂交桑条桑省力化育除盒蚕种产茧量、盒蚕种产值分别比嫁接桑片叶育低10.7%和9.7%;但是每667 m2桑园多养蚕种18.7%,多产茧5.9%,产值多7.1%,用工量少32.2%,净收入多25.8%,有效地降低农户采桑、养蚕的劳动强度,对现代蚕桑产业实现省工节本、提高效益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陕西省安康市蚕种场有限公司2012年以来在原蚕基地生产规模、饲育型式、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变革,紧抓蚕桑产业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发展机遇,逐步建立了以蚕桑专业合作社、蚕桑家庭农场为主的现代规模化原蚕基地。分析了原蚕基地存在的养蚕技术水平提升慢、原蚕饲育规模大、平均张种产茧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桑园建设标准化、养蚕设施标准化、技术管理规范化、扶持力度常态化等现代原蚕基地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原蚕用桑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当代茧儿的健康发育,卵量多少,而且影响下一代蚕的体质。我所一向以来十分重视原蚕桑园的基础建设及管理工作,近年来,桑园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肥培管理规范化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注意桑树种植规格、施肥质量、整枝型式、适时剪枝计划用桑,及防止桑树青枯病等方面工作,做到养桑和用桑相结合。近来桑叶的质量和产量都有所提高,特别春秋蚕桑叶产量显著提高。使本所桑叶产量、养蚕制种量逐年上升。从表一可看出:1989、1990年收蚁量减少,而制种量明显增加,其中克蚁制种量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农村自有桑树大多为四边桑和密植小桑园,且普通采用春伐。随养蚕布局的不同,目前各蚕种场基本上在农村原蚕片区饲养原蚕,收茧制种。春伐桑树的培护管理,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桑叶产质量,制约着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19.
结合桑蚕一代杂交种种茧育实践,探讨如何提高种茧小蚕共育质量,总结出抓好种茧小蚕共育专用桑园管理、把握小蚕饲养技术环节和加强消毒防病等技术措施。小蚕共育专用桑园管理,要重点抓好桑园合理低伐、科学配方施肥及病虫害防控;小蚕饲养要把握好收蚁、给桑、温湿度调控、眠前眠后技术处理、除沙扩座等技术环节以及消毒防病防微措施,做好小蚕发放管理,科学饲育小蚕,提高种茧育小蚕品质。  相似文献   

20.
原蚕桑园冬留“低中刈”的树型,本场通过设区对比试验及应用大田生产均表明.不但可以提高桑树产量和质量,而且有利于养好原蚕,多产优质、高产的种茧,制好蚕种,这是提高种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现将原蚕桑园冬留低中刈的生产效果总结如下。一、冬留低中刈及其采获方法在冬至前后7—10天,从桑树离地面40厘米将树干上部平滑地剪去,待来春头造摘叶以“采四留六”,结合摘除下部阴弱枝培育壮枝3~4条,以利桑园通风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