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树修剪是调节与控制茶树分枝习性,促进分枝层次增加和枝壮叶茂,养成宽阔平整的采摘面,达到延长茶树稳产高产优质年限目的的重要技术措施。笔者根据本场一块1956年春季种子(鸠坑群体种)条播常规茶园37年来实行修剪技术的实例回顾,从中探讨一下茶树深修剪与重修剪的技术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茶树弯枝养蓬的优越性:1.保留幼龄茶树的生物产量.有效地利用土地和光能.尽快地转化为经济产量.促进快速成园,早期丰产。一般能提早一年半到二年时间投产。2.避免茶树修剪时创伤造成树势削弱,维护茶树正常生长发育。3.可以迅速扩大复盖面.增加分枝数和芽梢数量,骨干技多.主干粗壮,根系既长且多而密。根据试验观察,四足龄茶园复盖度可达90%,比定型修剪茶园复盖度60%增加30%.茶蓬分枝数比修剪的增加一倍以上。4.茶树分枝部位低,有利于矮化栽培。分枝部位一般离地面5厘米左右.这部分处在阶段发育最幼嫩的地方,最先得到…  相似文献   

3.
《茶叶》1959,(1)
修剪是促进茶树分枝多,树冠紧密,采摘面大,达到提高單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安化云合山一帶是紅茶产区,向无修剪习慣,茶树任其自然生長和更新,在采摘过程中,习慣留蓄頂芽,一般茶园,植株高达4.5尺,个别土質肥沃茶园的茶树高达一丈  相似文献   

4.
气候条件与茶园管理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在研究分析了气温、降水和冻土等主要气候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山东茶区的茶叶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营造防护林网、蓄水灌溉或茶园行间铺草、茶树修剪与鲜叶采摘、施肥、病虫害防治和越冬管理技术等北方茶园管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投产茶园轻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轻修剪主要用于树体基本定型的投产茶园.通过轻修剪可调整树冠,使茶树体内的养分得以充分调整和分配,增加分枝层次,扩大冠幅,促进枝壮叶茂,同时使树冠平整,保持树冠旺盛的长势和一定发芽密度,培养良好的采摘面.  相似文献   

6.
修剪是茶园管理中最重要的农业技术措施之一。茶树不进行修剪,任其自然生长,就会使茶树分枝稀疏,树冠不大,芽头稀少。修剪的作用主要在于培养良好的树冠,更新复壮,促进新梢生长。但在茶树不同的生物学年令中,其修剪的目的任务是不同的:幼年茶树的修剪,主要在于促进骨干枝的形成,培养合理的树冠,使之逐渐具备高产优质的采叶基础;成年茶树修剪的任务,主要在于促进调节侧枝的生长,使其发芽一致,创造整齐而广阔的  相似文献   

7.
重修剪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持续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继忠 《中国茶叶》1996,18(4):32-33
重修剪是茶树树冠改造的一种重要方法。半衰老或未老先衰茶树进行重修剪后,可使茶树分枝层次合理,枝壮叶茂,树势旺盛,采摘面平整,从而有利于延长茶树高产、稳产、优质的经济年限。重修剪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作用已多有报道,但重修剪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持续效应则报道不多。为此,笔者根据杭州茶叶试验场于80年代陆续对茶园实施重修剪等改造措施后的生产实际,对这一措施的持续效应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重修剪对茶树矿质养分的吸收作了调查测定。  相似文献   

8.
茶树不同时期轻修剪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轻修剪是投产茶园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目的是为了控制树高,调整发芽密度,促进茶叶增产和提高品质。地处浙江西南丘陵地区的江山市,冬季气候温和,茶区各地已将一年一度的轻修剪作为茶园管理上的一项固定制度,修剪时间通常是在早春惊蛰时节前后进行。为探索不同时期轻修剪对增产提质及提高春茶比重的效应,以得出最佳的轻修剪时期,笔者于1990~1991年进行了不同时期轻修剪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9.
对夏季轻修剪、深修剪和不修剪的有机茶园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不修剪相比,轻修剪1、2个月后对茶树害虫和天敌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深修剪的影响更大。修剪1个月后,轻修剪和深修剪茶树上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橙瘿螨和蜘蛛的数量显著下降;修剪2个月后,轻修剪和深修剪茶树上假眼小绿叶蝉的数量显著增加,说明两种修剪方式均可推迟假眼小绿叶蝉虫口高峰出现的时间,深修剪还可有效避过茶橙瘿螨的危害。修剪3、4个月后,轻修剪、深修剪和不修剪茶树上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益害比差异不显著。轻修剪对有机茶园吸汁性害虫的持续控制效果可达1个月,深修剪的控制效果更好,但是需要统筹考虑防虫、养蓄天敌和后续茶叶的生产,要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0.
谈谈茶树修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剪是茶树栽培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对茶叶优质、高产,保持树势健壮,延长茶树经济寿命关系很大。同时,也为茶园管理,实行机器采茶,提高采茶工效提供了条件。茶树修剪方法,按修剪程度及作用,可分为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和定型修剪五种。现分别介绍如下: 1.轻修剪和深修剪主要用于成年投产茶树,其目的是促进茶树芽叶发得多,长得好,并进一步调整采摘面,提高采茶工效。轻修剪通常每年进行一次,如果茶叶采摘及时,茶树蓬面整齐的,也可以隔年进行一次,每次修剪高度一般应比上次提高3~5厘米。当茶树由于多年采摘和轻修剪的刺激,树冠面上分枝过于密集,且多结节  相似文献   

11.
有机茶与茶业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莘野 《茶叶》2000,26(4):188-189
有机茶系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茶叶.开发有机茶是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将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运用到有机茶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以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茶叶产供销与管理系统而茶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茶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二者在区域化开发、产业链的结构、产供销、经科教等方面,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白云峰 《茶叶》2002,28(2):61-61
最近一、二年一些茶区开发"有机茶、无公害茶、生态茶"炒得很热乎,各地提法不尽相同,有的叫有机茶,有的叫无公害茶,有的叫生态茶,也有叫无公害(有机)茶,无公害(放心)茶,无公害生态茶,绿色食品茶等,"词儿"很多,弄也弄不灵清,可以肯定提倡开发这些产品的部门是清楚的,都有自己特定的要求和定义,但是,茶区基层干部和茶农不一定都很清楚,有茶农反映:到底听谁好?到底要我们开发什么茶,建立什么样的生产基地?有没有销路和效益,这是茶农最关心的问题.现在,这些新名称的成品茶已经陆续上市,反映在茶叶包装上、媒体广告上,可以这样说,这些有机茶,无公害茶,生态茶,绿色食品茶等,目前还没有可以用简单直观的办法去区别与常规茶的"不同"之处,只能凭"标志"的感觉去选购,有的消费者又不放心,怕上当受骗,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3.
权启爱 《中国茶叶》2002,24(6):36-37
马来西亚系地处亚洲南部的半岛和岛屿国家,面积近33万km2,人口2270多万。  相似文献   

14.
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国家级无量山自然保护区。茶树大多生长在海拔1700~2200m范围之内,且多数处在天然森林的包围之中。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栽培不但丰富了茶树的遗传多样性,而且也出现了罕见的多种变异。2010年笔者先后在海拔1960~2200米的公郎镇罗伯克茶场、县茶树良种场的地方群体品种、云抗10号和长叶白毫中发现了多种芽叶变异现象。现择几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谢继金  周继法 《茶叶》2000,26(Z1):314-315
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茶叶生产成本居高难下,这将是继农残问题后茶叶出口面临的又一个难题,要从搞好大宗茶机采和提高茶机热效率等方面,尽快降低以采、制成本为主体的茶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刘新玲 《中国茶叶》2007,29(1):26-27
“水西翠柏”、“南山寿眉”是江苏溧阳市20世纪80年代中期创制的风格各异的地方名茶,经过20年的努力,目前产量占全市名特茶产量的2/3左右,成为溧阳市名特茶的支柱产品。  相似文献   

17.
曹绪勇  陈砚平 《茶叶》2014,40(3):169-171
宜都市农业(机)技术推广部门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推行茶园生产机械化、标准化建设,助推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超微绿茶粉原料茶加工中的几个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飞虎  李中林  袁林颖  张玲  邓敏 《茶叶》2005,31(4):245-246
超微绿茶粉是一种能快速冲饮并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纯天然粉末茶。它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茶叶原有的各种营养成分、药理成分和原料的天然本色,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等有机特性,可直接应用于茶饮料加工或直接作为速溶型饮料,也可用于各种茶叶食品或添加于各类食品中,以强化其营养功效,并赋予食品天然鲜绿色泽和特有的茶叶风味。超微绿茶粉的原料茶加工和常规的茶叶加工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韩星海 《茶叶通讯》2006,33(3):45-46
茶叶是一个商品率很高的农产品,因而搞活茶叶流通对于拉动茶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茶叶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卖茶难”的现象。如何解决好这个突出的矛盾,成为广大茶农、茶商和茶叶企业普遍关注的话题。笔者以陕西省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茶叶生产虽也是陕西经济发展的传统产业之一,但总产量和销售量与全国茶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0.
加快发展无公害茶生产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锦宇 《茶叶》2000,26(4):193-195
无公害茶是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低农残茶的统称。加快发展无公害茶生产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无公害茶生产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创新一个机制。健全行政支撑、技术服务和生产监督质量认证三大体系,采取环保、规划建立无公害茶生产基地,推广茶树良种,研究和推广茶树丰产栽培、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制订和推广无公害茶生产规程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