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鸭和其他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也是幼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2~8周龄的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严重。目前,本病已成为世界性疾病,广泛分布于养鸭发达的地区。该病常导致大批鹅鸭发病和死亡,病愈水禽生长迟缓,饲料报酬显著下降,而且该病难以扑灭,在水禽饲养场常持续存在,引起不同批次的水禽发病,增加了养户对该病的防治费用。1发病情况2005年9月来,某养鸭户购进2000只蛋用雏鸭,…  相似文献   

2.
正禽霍乱又名禽巴氏杆菌病和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侵害家禽的急性、烈性、败血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点是突然发病死亡,高热,呼吸困难,下痢,全身黏膜和浆膜有针状出血点,出血性肠炎和肝脏表面有较多的坏死点。现将一起小型鸭场暴发传染性禽霍乱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福建省古田县水口镇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510  相似文献   

3.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禽出血性败血病、禽霍乱等,是鸡、鸭、鹅等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中急性型可因败血症变化而导致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006年6月,山东省费县兽医站接诊了一起蛋鹌鹑发生急性死亡的病例,最后确诊为急性巴氏杆菌感染。由于本次病例发病急、死亡快,加之发病初期又因误诊耽误了治疗时机,造成整个发病过程共死亡和淘汰鹌鹑8000余只,给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俗称为禽出败。它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死亡率很高,最急性病例几乎看不到症状就突然死亡。现介绍1例孔雀感染禽巴氏杆病而死亡的案例。1发病情况江西省新建区长镇东湖巷夏某在自家楼顶饲养孔雀17只,另从农贸市场购进鸡2只,与孔雀同笼饲养,2016年2月3日鸡突然发病死亡,2~3 d后孔雀也陆续发病,并死亡8只。  相似文献   

5.
鸭巴氏杆菌病又称禽出败,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也是鸡、鸭、鹅共患的传染病。在我区,鸭巴氏杆菌病时有发生,主要发生于成鸭。一旦发病,表现发病急,传染快,死亡快,病情反反复复,造成养户经济损失严重,现将笔者对一例此病的诊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主要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传播,是严重危养鸭业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是严重影响种鸭的生产发展。1发病情况垫江县某乡镇的一户种鸭养殖场饲养了1200只种鸭,在小河边的树林中散养,大部分的种鸭开始产蛋。9月下旬陆续有部分种鸭开始发病,畜主用青霉素、氟哌酸治疗,效果不好,发病率达到40%,死亡率达到60%,产蛋率下降到  相似文献   

7.
鸭巴氏杆菌病又称鸭霍乱,俗称“摇头瘟”,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极易出现地方性流行,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多,对养殖业危害很大,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03年我镇河东行政村养鸭专业户褚某的蛋鸭不断发生死亡,经诊断为鸭巴氏杆菌病。一、发病情况该养殖户有存栏蛋鸭970只,采用传统的水面饲养方式。2003年4月中旬,蛋鸭突然发生死亡,每天几只至10多只不等,禽主自己投饲土霉素并用青霉素饮水后,死亡有所下降,但停药2~3天死亡又增加,如此反复不断。4月22日到我站就诊,据禽主介绍,发病初期,蛋鸭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多数是早上发现鸭死…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主要侵害2~7周龄小鸭,是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995年9月该病在我市流行,使多数养鸭专业户有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现将发病情况报道如下。 一、发病经过和临诊症状 1995年9月上旬,市和庄村某养鸭专业户地面平养大、中、小肉鸭各500只,日龄相差10天,饲料为市和庄村肉鸭场自配料。肉鸭在填词的第3天开始发病,当天死亡7只。此时停止填饲,让其自由采食,第2~3天又有50多只发病,即用0.03%的痢特灵饮水,但效果不佳。病鸭嗜眠,缩颈,食欲减退,排绿色和黄绿色稀粪;眼中流出浆液性分泌物,两眼周围羽毛  相似文献   

9.
鸭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接触传染病。一般呈零星发作,成年鸭易感,尤其处于产蛋期的母鸭更为多发,而雏鸭则很少发病。该病能传染鸡、猪。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或“大头瘟”。是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病程长,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病鸭多在发病后4~6天死亡,因部分病鸭头部肿大或颌、颈水肿,故俗称“大头瘟”。该病不传染鸡、猪。  相似文献   

10.
1主要细菌病1.1鸭大肠杆菌病鸭大肠杆菌病无明显季节性,不同品种或日龄的鸭均有染病几率,以2~6周龄雏鸭易感,商品肉鸭感染死亡率接近50%。1.2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该病也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败血症等,是鸭疫里默氏杆菌引发的接触性传染疾病,多发于1~8周龄雏鸭,发病率、致死率分别高达90%与75%。1.3鸭巴氏杆菌病该病又称鸭霍乱、鸭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的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鸭巴氏杆菌病无明显季节性,以大于1月龄的鸭易感,具有流行性强、发病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征,极易引发禽类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1.
鸭出败又称禽霍乱,鸭巴氏杆菌病,它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常导致鸭大批发病和死亡,给养鸭业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要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当疫情发生时,应尽快做出诊断,为控制本病的流行,减少损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鸭霍乱(又称鸭巴氏杆菌病),俗称"摇头瘟",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症状是突然发病、下痢,出现急性败血症;慢性型以关节炎为特征.现将1例鸭霍乱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禽霍乱,也称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和野禽一种分布广泛的传染病,通常呈急性败血性过程和剧烈下痢,该病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为主要特征。2003年12月,东莞市某鸡场13 000只50日龄肉鸡发生本病,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鸡场已对当地鸡群的常  相似文献   

14.
鸭巴氏杆菌病又称鸭霍乱,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县呈零星散发,主要发生在8~10月份。1999年10月我县白泥镇一养鸭专业户饲养的本地鸭发生一种以高热,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经诊断为鸭霍乱,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白泥镇上里村养鸭专业户陈某共饲养860只本地鸭,体重在1.2~1.8kg之间,1999年10月15日早上发现鸭死亡3只,傍晚鸭回家后,发现部分鸭精神萎顿,离群呆立,于当晚又死亡7只,至17日已发病85只,死亡45只。2临床症状最急性型病例,没有发现任何临床表现突然死…  相似文献   

15.
正鸭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急性传染病。该病常呈急性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一旦发病,表现发病急速,时间短,传染速度快,死亡快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病程反反复复,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5年春夏季节,龙海市颜厝镇上溪村发生了一起鸭巴氏杆菌病,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现将过程介绍如  相似文献   

16.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所致的鸭、鹅、火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疾病。该病主要侵害2~7周龄的雏鸭,但以在2~3周龄时感染发病的病情最严重,可导致雏鸭的大批死亡,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就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以及相应的治疗和防控措施等进行简要介绍与阐述,供广大养殖户和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是肉鸭养殖业中的主要疾病,发病鸭群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病程也较短,发病率最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在5%~80%之间,其中以2~3周龄鸭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8.
鸭疫里默氏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疫巴氏杆菌病等。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雏鸭群感染可导致大批发病和死亡。建阳市于20世纪90年代发现该病,且成为长期危害肉鸭养殖业的一种最常见细菌病。  相似文献   

19.
鸭出败亦名鸭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鸭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我县常于春夏秋流行,但阴雨潮湿的夏季发病更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此病可涉及到鸡鸭鹅等所有家禽,最急性者往往前一天晚上外观正常,次日凌晨发现部分或全部死亡,对我县养鸭业威胁较大。一、发病及流行情况某养鸭户饲养13月龄蛋鸭500羽。发病后口腔流涎,腹泻,粪便初呈水样白  相似文献   

20.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家禽和野禽均可发生,其中以鸡、鸭、鹅最易感染。1998年潮安县凤塘镇某鸭场发生一起鸭注射禽巴氏杆菌活菌苗(即禽霍乱菌苗)后而发病的病例,现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该户饲养鸭800多只,30日龄时开始发病,至60日龄时陆续死亡共200多只,发病期间曾用青霉素、链霉素、氟哌酸、苦木等药物治疗,病情有所缓和,死亡数有所减少,但仍不能痊愈。经了解,该批鸭在发病前曾注射过鸭瘟疫苗及禽巴氏杆菌活菌苗,两次相隔一周,并在禽巴氏杆菌活菌苗中加入抗生素药物后一起注射。二、临床症状表现为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