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大平房仓缓速通风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大平房仓绘速通风系统是在仓底设计“圭”字形地上笼风网,配备1.5kW小功率、大风量固定式轴流风机通风。经过1年多的应用,实践证明,该通风系统具有通风均匀、单位功率小、通风效率高、通风降温后粮温无反弹现象、操作简单、便于实现机械通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高大平房仓膜下双层风网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储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新建高大平房仓储存的晚籼稻谷采用薄膜密闭 膜下粮堆设置上下双层风网,将薄膜密闭自然缺氧储藏、机械通风、PH3环流熏蒸三项技术进行了综合应用。通过一年的试验证明:只要双层风网布置合理,可促进PH3气体在粮堆渗透分布的均匀性,提高机械通风降温速率,降低单位能耗,且储藏品质明显优于全仓门窗密闭、机械通风和环流熏蒸技术的仓房,基本保持了储粮原始品质与新鲜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大平房仓分别采用两种通风类型即自然通风降温和轴流风机缓速通风降温的储粮试验,发现两种通风类型都能达到预期效果。经对比试验研究证明,自然通风降温更为理想,既能满足通风降温的需要,又保证了粮食在低温下储藏,使低温储藏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选用“一机两道”和“一机三道”两种通风笼的布局方式进行玉米通风降温和降水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一机三道”布局的通风虽然其支风管道的风量较小,但是其降温、降水较均匀,且速率更快,并且起到节能的作用。采用“一机三道”布局进行通风时效果优于“一机两道”布局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浅圆仓梳形地槽风网上增设竹笼辅助风网,进行通风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增设竹笼辅助风网通风,其通风降温效果优于单独梳形地槽风网通风,降温更均匀,单位能耗低,提高了梳形地槽风网通风的效率,值得完善推广应用,有利于浅圆仓低温储粮。  相似文献   

6.
根据拟通风降温的散装粮储量、粮堆平均温度、风网总通风量及通风期间的大气温度条件、对通过地槽或地上通风笼进行降温通风时,达到预定通风目的所需的通风时间进行了定量的理论分析,推导出通风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供降温通风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三种不同型号的风机对华南地区1998年新建高大平房仓储存的粮食进行通风降温试验,分析不同风机的降温效果和能耗。结果表明:L4-72型离心风机和GKJ56-Z400型轴流风机在同等使用条件下的降温效果是基本相同的,L4-72-126C型离心风机的降温效果不如前二者;从单位能耗和通风成本看,GKJ56-Z400型轴流风机在达到同等降温效果的情况下能耗最低,体现出节能降耗的优越性,华南地区各粮库宜采用此机型开展机械通风降温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对风网性能定量考核的回归评分方程.降水回归方程y=77.07667-59.56323x_1 8.44218x_2在12-22%的粮食水分范围内,降温回归方程y=62.669451-61.3095x_1 7.99823x_2在-10℃~40℃的粮食温度范围内最为适用.降水风网回归评分在61.953以上,降温风网回归评分在51.04以上风网是合理的.该方程能够准确反映通风装置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谷物冷却机与机械通风降温对比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夏秋过渡期,运用谷物冷却机与机械通风降温效果的对比,分析气温变化对选择使用降温机械的影响,得出了在这一过渡期使用机械通风降温比使用谷物冷却机降温更科学、更合理、更经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一、单管通风的特点储粮单管通风属移动式粮堆机械通风,其原理是利用通风机运行中产生的压力,通过单一的管道起作用,将低温、低湿空气通入粮堆,以降低粮堆温度、水份,达到长期安全储藏的目的。与其它的机械通风方式比较,单管通风具有下列特点:1、通风效果好单管通风可以根据储粮的具体情况(粮食种类、粮堆大小、发热部位等)灵活、合理地设置风网。因风管单一,且空气交换的途径短,故管道内不存在空气压力不均匀的现象,风机压头损失也小。从降温速度、温度均衡性、能耗几个指标看,单管通风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新12型可吸式粮堆局部通风系统进行粮堆局部通风,有效面积达100m^2,配置的轴流风机功率2.2kW,通风降温效果非常明显。其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降温效果好,节约能耗,用途广泛。  相似文献   

12.
利用适宜天气在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对偏高水分玉米合理开展机械通风降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秋冬季节干燥空气进行机械通风降温,结合4月气温上升季节进行机械通风降水效果明显,抑制了虫霉的繁殖,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对保持储粮品质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3.
高大平房仓中包装储存的高水分小麦,在没有地上笼通风设施的情况下,利用离心风机,辅以轴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降水,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利用秋冬季节干燥空气进行机械通风降温降水效果明显,第二阶段的降水确保了小麦的安全度夏,此后进行保湿通风减少水分损失,可提高仓储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智能化控制储粮机械通风降温与常规储粮机械通风降温的对比试验,证明储粮机械通风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快速检测粮堆内外温度、湿度等通风参数变化,准确判断通风条件,捕捉最佳储粮机械通风降温时机,避免低效通风、无效通风和有害通风。在亚热带地区使用该系统进行储粮通风降温可降低电耗71.5%,同时又能降低因常规通风而造成的储粮水分损耗,还能大大减轻保管员劳动强度,改善粮库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我们参照国外机械通风干燥的研究成果及本地区通风降温实际效果,设计应用工艺最简单的固定床通风干燥,即就仓入库,就仓通风降温、降水工艺。由于这种通风降水工艺是在通风降温仓基础上改进的。故通风设施简单,投资费用省,降温降水简便,经济效益高。一、设计的理论设想和依据(一)通风工艺流程的确定经过近年来粮食干燥工艺试验表明,单向气流干燥会引起粮食水份的分层现象,即所谓“阶梯”效应。为此确定在通风中采用“压入为主,辅以吸出”的双向气流干燥办法,借以减少粮食在干燥中所出现的水份分层。整个工艺流程为:潮粮入库→压入通风→绥苏(?)吸出  相似文献   

16.
在砖圆仓机械通风应用试验中,正确运用理论计算,精确得出通风技术数据,依此设计通风系统.结果表明在实仓运行中,检测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设计值基本相符,经136小时通风,粮温从38℃降至13℃,吨粮降温耗电0.011kW·h,降温效果好、电耗低,证明设计方法正确,符合南方稻谷产区,解决了基层普遍存在的砖圆仓机械通风盲目设计问题,为规范设计作出了示范,验证了粮层压力正确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高大平房仓机械通风不均匀等问题,在原有平面通风道的基础上,于粮堆中增设相应数量的直竖式通气竹笼,使之形成粮堆立体通风网络。试验表明:可提高通风效果和均匀度,消除死角,加快降温速度,缩短通风时间,节约费用,为立体通风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刘春和  冯平 《粮食储藏》2003,32(5):18-20
利用冬季自然低温进行机械通风降温,初春封仓保冷,夏季实施AlP低剂量熏蒸是我库使用高大平房仓两年多来摸索、总结出的一套适合高大平房仓特点,经济、实用、有效的保粮方法。特别是冬季利用小功率的轴流风机实施高大平房仓通风降温更是具有明显节能效果的科保技术,在2000年度经过单仓可行性试验后,于2001年在所有高大平房仓通风降温工作中推广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风技术的普遍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粮食的低温状态。但是,通风降温过程中无法避免地会使储粮水分有所降低,通常一个储存周期可使储粮水分降低1%~1.59/6,造成出库粮食的数量损失。为减少通风造成的水分损失,中央储备粮德州直属库对保水通风降温工作进行了重点探索和研究。通过改变通风方式,充分利用高湿空气通风,减少储存周期内的通风次数等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离心风机与轴流风机缓速通风降温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储备粮咸阳直属库地处北方亚热带气候区,冬季气温较低,适合低温通风的时期只有12月到来年的1月,这两个月平均气温3℃左右,大气平均湿度52%。根据本地情况和我库经验,我们认为采用机械通风使粮温(平均)降至4~8℃后就不能再降温,因为当外温与粮温温差小于5~6℃时,降温能耗增大且不能达到理想通风效果,因此,我库因地制宜,采用离心式风机(5.5kw)适时通风,虽能快速降温,但能耗、劳动强度增大,通风后粮食水分易发生转移。为克服以上问题,我库从2003年开始应用现有平房仓配置的小功率轴流风机进行低压缓速通风降温试验,通风时先打开通风口,利用侧墙体的4台轴流风机采用吸出式通风;通过两种不同方式的试验,我们发现两种通风方法虽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相比之下小功率轴流风机缓速通风优点突出。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