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2009年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旱育保姆、壮秧剂和多效唑3种调理剂在水稻湿润育秧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调理剂均能创造出适宜秧苗生长的条件,实现增根、增叶、壮秧目的。其中,以旱育保姆处理的秧苗各项指标最好,秧苗健壮整齐,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其次为壮秧剂处理。以上2种调理剂的增产效果较好,分别比多效唑处理增产15.74%和12.88%,可在水稻湿润育秧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省杂交早稻育秧期间常遇到低温阴雨,秧苗分蘖迟,带蘖少,素质差,造成有效穗少,产量低。近年来,多效唑在杂交中、晚稻上应用,表现出明显的控苗促蘖、增穗增产的效果,为了探讨多效唑对杂交早稻的增产效果及其施用技术,为指导大田生产提供依据,1989年旱季进行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试验安排在宁德市农科所、建瓯县七里街村、仙游县帽山村的早稻田进行。供试品  相似文献   

3.
蛋氨酸和多效唑对杂交水稻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蛋氨酸和多效唑对杂交水稻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蛋氨酸能明显缩短植株基部3个节间长度而增强抗倒性,增产效果较明显;多效唑主要抑制植株上部节间的伸长,且造成生育期延长,增产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对我国水稻主导品种机插秧苗控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104个主导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多效唑拌土壤育秧对水稻秧苗株高的调控效果,并根据秧苗对多效唑敏感程度划分钝感(S1)、中感(S2)、敏感(S3)和极敏感(S4)4个等级。结果表明,多效唑对水稻秧苗均有较好控高效果,且随着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不同品种对多效唑的敏感性有差异,相对杂交籼稻,多效唑对常规粳稻和常规籼稻株高的调控效果明显,参试品种中钝感、中感、敏感、极敏感的比例为1:45:47:11;多效唑对秧苗不同部位均有控长效果,对株高、叶挺长、叶鞘高的控长率均在20%-35%之间;对第1叶耳距、第2叶耳距及不同叶位叶片的控长率在10%-30%之间;对第3叶耳距的控长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晚稻塑盘旱育抛秧苗期喷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杂交中、晚稻水育秧,其主要作用是有效控制秧苗高度,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低节位分蘖,增加叶绿素含量,达到培育壮秧、增产的目的。但多效唑在晚稻塑盘旱育抛秧中试验和应用,则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试验研究报道尚少。 湖北省监利县双季晚稻育秧期间高温、多雨,秧苗生长快、易徒长,尤其是塑盘旱育抛秧播种密度增大,秧苗更易徒长成高脚弱苗,不利于抛栽和立苗。因此,晚稻塑盘旱育抛秧在培育壮秧上控苗是关键。我们就晚稻塑盘旱育抛秧施用多效唑的控促效果及其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做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们地区杂交晚稻有搞两段育秧的习惯,在两段育秧中,进行了多效唑浸秧根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寄秧秧苗用多效唑浸秧根后比不浸的两段秧,苗高降低10~15厘米,控长率达15~20%,单株分蘖增加3~4个,增蘖率达50~65%,亩有效穗增加1.5万,结实率提高3%,产量提高12.3%。 施用方法;在寄秧时,配制100ppm多效唑液盛在桶内,把秧根浸在多效唑药液中10~20分钟后取出寄插。一亩寄秧田约需30~35公斤药液,根据寄秧面积多少进行配药,随配随用。多效唑浸秧根效果好@陆省三$浙江省武义县农科所  相似文献   

7.
晚稻塑盘旱育抛秧苗期喷施多效唑对秧苗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 ,广泛应用于杂交中、晚稻水育秧 ,其主要作用是有效控制秧苗高度 ,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低节位分蘖 ,增加叶绿素含量,达到培育壮秧、增产的目的。但多效唑在晚稻塑盘旱育抛秧中试验和应用 ,则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试验研究报道尚少。湖北省监利县双季晚稻育秧期间高温、多雨 ,秧苗生长快、易徒长 ,尤其是塑盘旱育抛秧播种密度增大 ,秧苗更易徒长成高脚弱苗 ,不利于抛栽和立苗。因此 ,晚稻塑盘旱育抛秧在培育壮秧上控苗是关键。我们就晚稻塑盘旱育抛秧施用多效唑的控促效果及其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做了试验 ,…  相似文献   

8.
针对江苏地区杂交制种稻稻粒黑粉病发病情况,进行复配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制种田,在水稻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18.5%烯唑·多菌灵wp 40 g/667 m2,其相对防效达到81.5%,比17.5%烯唑·多菌灵wp防效略好,明显好于50%多菌灵wp防效;与空白对照相比,其增产效果达到17.5%,优于17.5%烯唑·多菌灵wp和50%多菌灵wp。  相似文献   

9.
多效唑在水稻栽培中过去多应用于喷施秧田,以达到培育多蘖壮秧的目的。近两年通过试验,发现在杂交水稻栽培和繁殖制种中,把多效唑用于大田作基肥施用,能够达到省工、省肥、省种、增产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应用范围及方法凡采用单粒谷或双粒谷插秧的杂交水稻大田和繁殖制种田均可应用。其具体方法是:水田耙平后,667m2用75~100g多效唑与尿素8~10kg拌匀后均匀施于已耙平的大田,施后再抹田一次,尽量做到均匀为准。插秧后不再灌水让其自动落干。秧苗插后返青,叶片开始伸长时,叶形变得较宽、厚、短,过3~5d开…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在四川省水稻生产上开始应用时,是以温室(两段)育秧、培育多蘖秧为主。近几年来,随着地膜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杂交水稻的育秧方法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全省杂交水稻基本上采用地膜育秧技术,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推动了杂交水稻生产的发展。本文根据1982年至1984年的试验研究,就地膜育秧对杂交水稻的生态效应作一简述。 一、地膜育秧对杂交水稻秧苗生长的效果 我省大部地区早春寒潮频繁、强度较大,对杂交水稻育秧影响极为严重。能否克服早春不利气候因素,起到同温室育秧提早播种、增温保温、提高成秧率及抗寒育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河南信阳地区提出了该地区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600公斤以上的最佳栽培模式为:适栽组合应以汕优63为主;苗栽1.8~2万穴,两段育秧,亩施纯氮10~18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多效唑160克左右;普及一喷三防技术.1992年在固始县,罗山县、满川县共推广7.13万亩,增产1263.36万公斤,增收884.35万元.  相似文献   

12.
多效唑调节制种花期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俏 《杂交水稻》1998,13(1):37-37
多效唑调节制种花期效果研究EfectsofPP333inadjustingheadingtimeinhybridriceseedproduction李俏(江西省宁都县种子公司342800)使用多效唑调整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花期有无效果,到目前为止仍说法...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对杂交稻制种穗芽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杂交水稻制种中喷施多效唑,对防止穗上发芽有较好的效果。在齐穗后15d左右喷施750g/hm  相似文献   

14.
2006—2007年在塞拉利昂若可布国家水稻试验研究所对10个中国杂交水稻组合进行了小区品种比较试验、大区对比试验和大田示范栽培,试验采用了肥田湿润育秧和坡地旱育秧两种育秧方式。结果表明,中国杂交水稻比当地常规稻品种LR19和ROK3有很大的增产优势,适宜在塞拉利昂栽培,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较多、结实率高、株叶形态优是中国杂交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甬优538、甬优9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轻多效唑水育秧(T1)、重多效唑水育秧(T2)和轻多效唑旱育秧(T3)三种育秧方式对水稻超秧龄机插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T2、T3处理的苗高、生物量受到抑制,成秧率变高,漏秧率降低,基本苗数增加;机插后2个品种的抽穗期均推迟,甬优538 T2、T3处理的产量高于T1处理,甬优9号T2、T3处理的产量低于T1处理。  相似文献   

16.
水稻拔节前化控抗倒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矮壮丰与多效唑在水稻拔节前进行处理,试验表明,水稻拔节前使用矮壮丰能显著缩短第1、2节间的长度,对第3、4节间的长度也有一定的缩减作用;使用多效唑能缩短水稻的第1~4节的节间长度,剂量越大,降低幅度越大;多效唑在同一剂量下不同的使用方式即喷雾和毒土之间无显著差异。矮壮丰对水稻整株高度无明显降低作用,而多效唑能显著降低整个植株高度。植株高度与倒伏比例呈正比,即植株越高,水稻的抗倒能力越差。矮壮丰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作用,而多效唑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早季采用早、中熟品种分厢撒播,晚季搭配中、迟熟杂交组合。是实现全年亩产过吨粮的一种新形式,其关键是充分发挥中迟熟组合的增产优势,技术关键是适时播种早栽,秧田施用多效唑和采用两段育秧,宽行窄株插足基本苗,早追分蘖肥及适时控苗。  相似文献   

18.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杀菌剂。它在水稻、果树、油菜、大豆上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近年,有关多效唑对春花生地上部生长影响、喷施时期及浓度,时有报道。但对多效唑在不同土壤和不同株型品种的夏花生上应用效果及对产量因素的影响报导甚少。因此,本文旨在初步探明这个问题,为花生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多效唑在杂交水稻制种上应用7法SevenmethodstoapplyPP333inhybridriceseedproduction多效唑是一种高活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强烈地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延缓作物生长,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油...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提高杂交中籼产量的技术途径主要有。通过适期早播、扩大两段育秧面积、秧田施用多效唑等措施,似提高秧苗素质;在注意群体数量的同时,更注重群体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为争取穗大粒多,应增加中后期肥料的投入;抽穗前后进行药肥混喷,养好老稻,以利于防病防早衰、增粒增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