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粒或粉碎玉米和小麦对于生长肉牛的饲喂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阉牛咀嚼试验(试验1)、瘤胃和全消化道消化试验(试验2)和饲养试验(试验3)评价玉米和小麦谷实整粒或粉碎饲喂对于阉牛的饲喂价值。试验1采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阉公牛(平均体重310kg)按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饲粮中玉米和小麦谷实整粒或粉碎饲喂对采食、反刍和咀嚼时间的影响。4种饲粮处理分别为粉碎玉米饲粮(GRC)、整粒玉米饲粮(WHC)、粉碎小麦饲粮(GRW)和整粒小麦饲粮(WHW)。结果表明,饲粮中玉米或小麦的粒度显著影响动物24h期间的咀嚼时间(P<0.02),但咀嚼时间的反应模式随谷物种类的不同而异,其中与饲喂粉碎谷物相比,饲喂整粒玉米延长咀嚼时间76.2min(P=0.065),而饲喂整粒小麦则缩短咀嚼时间126.8min(P=0.009)。试验2是在试验1的基础上,采用与之完全相同的试验动物、饲粮处理和试验设计,研究玉米和小麦谷实整粒或粉碎饲喂阉牛的瘤胃和全消化道营养物质消化率。与饲喂粉碎谷物饲粮相比,饲喂整粒谷物饲粮时瘤胃pH和粪便pH趋于同步提高(P<0.03),但瘤胃发酵产生的总挥发酸浓度降低(P<0.02)。饲喂整粒谷物饲粮较粉碎谷物饲粮提高了尼龙袋小麦秸纤维组分的消化率(P<0.09),但不影响尼龙袋玉米干物质和淀粉的消化率(P>0.3)。饲喂整粒谷物饲粮全消化道DM、OM和淀粉消化率较粉碎谷物饲粮低(P<0  相似文献   

2.
玉米中60%~70%的成分为淀粉,是奶牛日粮中重要的淀粉来源。但饲喂前需要对玉米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淀粉消化率,因此粉碎是最常见、最便捷、最经济的加工方式,若粉碎恰当,可以有效改善淀粉消化率。为此,综述了体外瘤胃试验和生产试验研究中不同玉米粉碎粒度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探索玉米的合理粉碎粒度。为提高能量利用率,综合日粮组成、乳指标、生产水平等因素,建议玉米粉碎粒度在800~1300μm(约1mm),超过2000μm(2mm)的比例低于5%~10%。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谷物类型(玉米或大麦)以及大麦(常规或蜡质)中支链淀粉对瘤胃发酵、消化和瘤胃氨氮的利用及乳蛋白合成的影响。采用6头牛进行3×3重复拉丁方设计,试验处理分别为(以干物质计):CORN组:40%玉米;NBAR组,30%常用Baronesse大麦,10%玉米;WBAR组:含30%高支链淀粉(蜡质)的Baronesse大麦。谷物经蒸汽碾压制成全混合日粮。NBAR组和WBAR组较CORN组瘤胃氨提高,分别为8.2、7.4和5.6mM。其他瘤胃发酵参数包括日粮养分在瘤胃中的消化率和微生物蛋白合成未受影响。玉米的体外干物质有效降解率(58.2%)较大麦(50.7%)提高62.8%。蜡质大麦的淀粉结晶性能远远高于常规大麦。WBAR组与CORN组和NBAR组相比,全肠道干物质和有机物消化率降低;CORN组与其他大麦试组相比,全肠道淀粉消化率提高,牛奶尿素氮水平降低。本研究中,发现日粮中谷物加工程度是日粮应答的影响因子。蒸汽碾压玉米(加工指数为58.8%)与大麦最低限度的加工(加工指数为79.2%~87.9%)相比,全肠道淀粉消化率降低,瘤胃氨浓度升高,大麦干物质降解率降低。大麦日粮与玉米日粮相比,瘤胃氨氮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的效率降低。本研究中蜡质Baronesse大麦瘤胃和全肠道降解率低于常规谷物。究其原因,可能与淀粉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差异有关,同时两种大麦的不同加工方法可产生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组成肉仔鸡日粮的谷物饲料,通常有玉米、小麦、高粱等。目前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谷物粉碎粒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有明显影响(Reece等,1986a,b;DougLas等,1990;Nir等,1990,1994;Lott等,1992)。谷物粉碎粒度和粒度变异情况可分别用几何平均直径(GMD,geometric mean diameter)和几何标准偏差数(GSD,geometric standardedviation)来表示。肉仔鸡日粮中谷物粉碎粒度以中等颗粒为宜,即  相似文献   

5.
本文中,一个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淀粉酶和蛋白酶是否能提高2周龄以下肉鸡的养分消化率。试验的处理组分为以玉米-豆粕为基础日粮的对照组与日粮中添加了淀粉酶或淀粉酶+蛋白酶的试验组。结果发现,酶制剂的添加对肉鸡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没有作用。这一点已被淀粉和蛋白质的回肠消化率测定数据证实:对照组、淀粉酶组与淀粉酶+蛋白酶组3组肉鸡的平均值分别为96.8%、96.8%、96.9%和83.9%、80.1%、79.6%。三组日粮的淀粉总肠道消化率(Total Tract Digestibility,TTD)平均值分别为97.8%、97.7%和97.7%,其日粮AMEn值分别为3 129 kcal/kg、3 129 kcal/kg和3 106 kcal/kg。另一个试验采用2×2×2因子设计8个试验处理,以测定玉米颗粒(常规或简单粉碎以及精细粉碎)和非淀粉多糖酶、淀粉酶或非淀粉多糖酶+淀粉酶对1~21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作用。饲喂简单粉碎的玉米(几何平均粒径为736μm)型日粮的肉鸡,较之饲喂精细粉碎玉米型日粮(几何平均粒径为482μm)的肉鸡,增重更高(808 g/羽比750 g/羽)(P0.001)、饲料转化率(1.27比1.32)更低。这一点得到了更低AMEn值(2 852 kcal/kg对2 972 kcal/kg)的确证。淀粉酶的添加对饲喂简单粉碎玉米型日粮的肉鸡生长性能无影响,但提高了其增重、饲料转化率,也提高了饲喂精细粉碎玉米型日粮的肉鸡AMEn值,这可能是因为其增加了消化道前端的淀粉消化率。非淀粉多糖酶的添加对两种日粮都有作用,最明显的是,常规的玉米型日粮与细粉碎玉米型日粮的饲料转化率(1.27对1.23)和增重(750 g/羽对789 g/羽)。日粮AMEn值的变化同样重要,添加酶制剂后,AMEn从2 972 kcal/kg增至3 042 kcal/kg,2 852 kcal/kg增至3 009 kcal/kg。  相似文献   

6.
酶制剂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在大麦和小麦等高粘性谷物饲料中应用已被广泛认可,在低粘性谷物日粮(如玉米和高粱)中的应用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如能对低粘性日粮特点及酶的作用机理作深入探讨,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玉米-豆粕型日粮的利用率。1 玉米-豆粕型日粮的特点1 1 玉米原料的特点 玉米是所有谷物中含能量最高的。以前许多营养学家都认为玉米消化率高,且玉米样品之间的差异性小,但近年来的研究数据逐渐改变了这种看法。Noy等( 1 995 )研究发现,玉米淀粉在回肠末端的消化率低于82 %,且不随动物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芬兰国际饲料有限公司的研究显示,一些玉米样…  相似文献   

7.
<正>淀粉是动物饲料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为动物生长提供能量需求,虽然动物为能而食的观点并不完全准确,但能量仍然可被看作是动物生长的首重因素。目前,畜牧生产中动物日粮的组成主要为玉米-豆粕型,近年来,小麦日粮、高粱日粮等也应用渐广,因此玉米、小麦、高粱等谷物类作物为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的淀粉类型对生长猪饲粮消化能、代谢能、能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玉米、红薯干粉和豌豆粉为原料,分别属于谷物类淀粉、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初始体重为(35.38±1.36)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18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玉米饲粮、红薯干粉饲粮和豌豆粉饲粮。试验期19 d,其中7 d为消化代谢笼适应期,7 d为试验饲粮适应期,5 d为粪尿收集期。结果表明:玉米(54.39%)和红薯干粉(49.24%)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而豌豆粉中直链淀粉(30.57%)和抗性淀粉(9.38%)含量较高。红薯干粉饲粮的粗蛋白质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显著低于玉米饲粮和豌豆粉饲粮(P0.05),豌豆粉饲粮的粗脂肪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显著低于玉米饲粮和红薯干粉饲粮(P0.05),而玉米饲粮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显著低于红薯干粉饲粮和豌豆粉饲粮(P0.05)。玉米饲粮的代谢能和总能的比值高于红薯干粉饲粮和豌豆粉饲粮(P0.05)。另外,玉米的消化能和代谢能以及代谢能与总能或消化能的比值显著高于红薯干粉和豌豆粉(P0.05)。综上所述,不同的淀粉类型影响饲粮和原料在生长猪体内能量利用效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其中玉米作为典型的谷物类淀粉来源在生长猪上的饲用价值优于红薯干粉和豌豆粉作为代表的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其饲喂价值优劣顺序为玉米豌豆粉红薯干粉。  相似文献   

9.
谷物(大麦、玉米、高粱和小麦)是舍饲生长-肥育肉牛和高产奶牛日粮的主要能量来源,主要成分是淀粉,因此,最大限度提高淀粉利用率是提高增重和产奶效率的前提。蒸气压片玉米和高粱被广泛应用于肥育肉牛日粮中,由于所含淀粉利用率得到提高,所以它们通常可以提高舍饲肉牛的饲料效率(Theurer,1986)。但一直没有应用于泌乳奶牛日粮,直到最近,美国西部几个州的奶牛场和东北部州一些奶牛场才开始广泛使用这种谷物。本文概述了舍饲肉牛和泌乳奶牛日粮中使用蒸气压片谷物(主要是玉米和高粱)的益处。1 谷物加工方法蒸气碾压法(steam-rolling)是舍饲…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研究小米、糯米、籼米和玉米4种不同谷物类饲料原料中淀粉(总淀粉、直链和支链淀粉、抗性和非抗性淀粉)含量及其在生长猪回肠末端和全消化道(粪)消化率.选择体重为(25±2.7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阉公猪16头,实施"T"型瘘管手术,随机分为4个处理(小米、玉米、糯米和籼米),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直接饲喂小米、玉米、糯米和籼米单一日粮,试验期7 d.结果显示,在回肠末端和全消化道内,各日粮总淀粉的消化率分别是:小米组99.31%和99.88%,糯米组100%和100%,籼米组99.37%和100%,均显著高于玉米组98.26%和99.80%(P<0.05).由结果得知,以上4种谷物淀粉因其回肠末端消化率高而具有较高的葡萄糖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1.
选用3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云南黄牛,饲喂5种含不同加工处理(粉碎、粉碎蒸汽、干碾压、湿碾压、蒸汽压片)玉米的日粮,在精粗比为50:50的条件下,采用5×5不完全拉丁方设计,测定5种日粮中干物质,有机物质、蛋白质、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以研究不同处理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5组处理玉米日粮中,蒸汽压片玉米日粮组干物质(DM)、有机物质(OM)和粗蛋白(cP)全消化道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全消化道淀粉消化率各处理玉米日粮组间存在差异,蒸汽压片与粉碎蒸汽玉米日粮组显著高于干碾压与湿碾压玉米日根组(P〈0.05),而与粉碎玉米日粮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与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率在5组处理玉米日粮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选用3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云南黄牛,饲喂5种含不同加工处理(粉碎、粉碎蒸汽、干碾压、湿碾压、蒸汽压片)玉米的日粮,在精粗比为50:50的条件下,采用3×5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对玉米干物质与淀粉在瘤胃内降解率进行测定以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干物质(DM)与淀粉降解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碎玉米与粉碎蒸汽玉米干物质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干碾压、湿碾压与蒸汽压片玉米(P<0.05);干碾压高于蒸汽压片,蒸汽压片高于湿碾压玉米(P<0.05);淀粉有效降解率各处理玉米间差异显著,大小依次为粉碎蒸汽>粉碎>干碾压>蒸汽压片>湿碾压玉米(P<0.05)。  相似文献   

13.
低淀粉日粮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泌乳奶牛日粮中淀粉的最适宜添加量,日前还没有精确的定义。国外一些针对高产奶牛的调查显示,日粮淀粉含量在25%~30%之间较为合适。玉米含有高达70%~75%(干物质基础)的淀粉,因此是奶牛日粮淀粉的主要来源。玉米作为家畜饲料,价格在最近几年逐渐上升。目前,关于在不影响泌乳性能及瘤胃发酵功能的前提下,配制将玉米用量减少到最低的低玉米淀粉日粮配方的研究较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玉米的不同加工处理对瘤胃液VFA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云南黄牛,饲喂5种含不同加工处理(粉碎、粉碎蒸汽、干碾压、湿碾压、蒸汽压片)玉米的日粮,在精粗比为50:50的条件下,采用3×5不完全拉丁方设计,对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乙酸浓度、丙酸浓度、乙酸占TVFA比例、丙酸占TVFA比例进行测定,以研究不同处理玉米日粮对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TVFA,湿碾压玉米日粮组显著高于粉碎蒸汽玉米日粮组(P<0.05),而与其它三组间无显著差异;湿碾压玉米日粮组乙酸浓度显著高于粉碎、粉碎蒸汽与蒸汽压片玉米日粮组(P<0.05),而与干碾压玉米日粮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玉米日粮组间乙酸占TVFA比例,粉碎玉米日粮组显著低于其它四组(P<0.05),且这四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间瘤胃内丙酸浓度及丙酸占TVFA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但丙酸占TVFA比例存在蒸汽压片>干碾压>粉碎蒸汽>湿碾压>粉碎玉米日粮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能量供应状况是影响动物生长性能的重要因素。谷物中的淀粉是单胃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供能约占动物总能量需求的60%~80%。玉米历来被认为是能量饲料原料的所谓“黄金标准”,认为玉米中的淀粉消化性良好,消化率超过95%,但是Noy等(1995)研究表明,在理想状态下,4~12日龄的肉鸡日粮中的淀粉回肠末端消化率很少超过85%,肉仔鸡(4~21日龄)小肠末端淀粉消化率仍然仅为82%,对回肠食糜进行显微镜检查发现,回肠内有大量未消化玉米胚乳成分,鸡日龄增加时消化率也没有提高的迹象。  相似文献   

16.
选用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3头云南黄牛,饲喂5种不同加工处理(粉碎、粉碎蒸气、干碾压、湿碾压和蒸气压片)玉米的日粮,在精粗比为50:50的条件下,采用3×5不完全拉丁方设计,测定肉牛的食入氮、粪氮和尿氮量,研究玉米加工处理对肉牛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消化氮、氮消化率、沉积氮及沉积氮/可消化氮(RN/DN)在5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小依次为蒸气压片干碾压粉碎蒸气湿碾压粉碎玉米日粮组。蒸气压片玉米日粮与干碾压、粉碎蒸气、湿碾压和粉碎玉米日粮相比,可消化氮分别提高4.6%、8.81%、14.37%、26.14%;氮消化率提高7.53%、13.2%、18.57%和35.16%;沉积氮提高3.87、8.63、15.89和28.02g/d;RN/DN提高2.05%、6.74%、16.74%和39.37%。  相似文献   

17.
大麦及其淀粉含量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及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斯科爱达荷州大学的Foley等学者选择6头奶牛采用3×3拉丁方设计研究谷物类型和大麦(正常的和蜡状的)的淀粉含量在乳蛋白合成方面,对瘤胃发酵、消化率及瘤胃氨氮利用的影响。试验的处理为:玉米(40%玉米)、正常大麦(30%正常大麦:10%玉米)和蜡状大麦(30%高淀粉大麦:10%玉米)。所有谷物均为蒸汽碾压且以全混日粮形式饲喂。与玉米相比,正常大麦和蜡状大麦日粮均导致瘤胃氨氮浓度增加,但其他的瘤胃发酵参数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瘤胃酸中毒是以前胃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急性病。多发于奶牛,死亡率高。牛同所有反刍类动物一样,拥有特别的消化器官,适合于消化富含纤维的日粮。由于给牛饲喂大量谷物,如大麦、小麦、玉米、稻谷及甘薯干,特别是粉碎后的谷物,在瘤胃内高度发酵,产生大量乳酸而引起  相似文献   

19.
粉碎粒度是饲料加工的重要参数,对饲料应用有着重要影响。谷物原料是畜禽日粮主要能量来源,其种类不同对饲料粉碎粒度的影响也不一样。因此,谷物原料及其粉碎粒度的选择对于畜禽日粮的应用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不同谷物原料的粉碎粒度在畜禽日粮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A.  R.  J.  Cabrita  张喜武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5):28-28
试验选取12头奶牛采用正反交设计模型(基础日粮为玉米青贮),分3期试验(每期试验历时3周)研究不同蛋白质和淀粉浓度对采食量、产奶量、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日粮组成为45%玉米青贮、5%铡短麦秸和50%精料的全混合日粮(以干物质计)。4种日粮处理能量均相同,但粗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不同(以干物质计):低蛋白低淀粉(LPLS;含14%粗蛋白质和15%淀粉);低蛋白高淀粉(LPHS;含14%粗蛋白质和25%淀粉);高蛋白低淀粉(HPLS;含16%粗蛋白质和15%淀粉)以及高蛋白低淀粉(HPHS;含16%粗蛋白质和25%淀粉)。试验结果表明:LPLS处理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乳糖均降低,其原因可能是日粮缺乏瘤胃微生物需要的可降解蛋白和供应动物机体的生糖营养素;而HPLS和LPHS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此类日粮能提供满足瘤胃微生物需要的可降解蛋白,同时也不降低采食量;同时也表明此类日粮提供了充足的生糖营养素,节省了氨基酸,满足了奶牛泌乳中期的氨基酸需要。当日粮进一步增加蛋白质含量可导致奶牛血浆尿素含量上升,降低了日粮中氮向乳中氮的转化效率。日粮不同浓度淀粉和蛋白影响乳脂脂肪酸组成,且前者影响大于后者。另外,随着日粮淀粉含量的增加降低了日粮多不饱和脂肪酸向乳中转化的表观转化率,且间接表明增加了日粮脂肪酸向脂肪组织的转化。同时,本试验结果还进一步表明,动物组织中十五烷酸和十七烷酸是从头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