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试验黄仲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东北、内蒙发生严重,北京轻一些。为了有效地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作者研制出5%防细菌粉尘,并进行了试验。试验方法是,在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刚刚发生,即开始喷药,每亩每次喷1公斤(...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保护地黄瓜病害主要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枯萎病及霜霉病为主。其中黄瓜黑星病已成为近年来重要病害,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保护地黄瓜早期发生且比较普遍,黄瓜枯萎病在连作棚室内发病较重,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生产后期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3.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俗称角斑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以东北、华北、华东发生普遍,是南方雨季、北方保护地早春栽培黄瓜的常见病。除黄瓜外,还能为害葫芦、西葫芦、苦瓜、丝瓜、南瓜等瓜类蔬菜及冷食瓜中的西瓜、甜瓜,但一般发病较轻。  相似文献   

4.
<正>黄瓜角斑病是黄瓜生产中发生普遍,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生角斑病的黄瓜叶片组织局部干枯、穿孔,果实受害能诱发软腐病菌侵入,引起落花、落果或使果实腐烂。此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柄、果实上。发病初期的叶片上产生水渍状针头大小的透明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各地蔬菜保护地面积的迅猛发展,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成为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我们淮安地区黄瓜生产种植区这两种病害发生较为普遍,露地和保护地都有发生,同时,由于黄瓜角斑病的症状类似黄瓜霜霉病,所以防治上易混淆,造成严重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现将两种病害的区别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在保护地和露地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近几年来,该病有逐年加重为害之势.由于瓜农易把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混淆,从而延误防治时机,导致黄瓜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笔者经过多次试验和摸索,总结出一套防治细菌性角斑病的有效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日益严重 ,已成为威胁我地黄瓜生产的主要病害。但由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黄瓜霜霉病早期症状相似 ,不少菜农误认为霜霉病 ,用药不当 ,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工作经验 ,现将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 症状黄瓜角斑病属细菌性病害 ,主要为害叶片 ,也可侵染茎、叶柄、卷须、果实等。叶片受害 ,先是叶片上出现水浸状的小病斑 ,病斑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 ,黄褐色 ,带油光 ,叶背面无黑霉层 ,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果实和茎上…  相似文献   

8.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自20 世纪50 年代该病害在中国就有了发生记 载,但后续研究报道较少,直到七八十年代在东北三省和北京郊区的大发生,才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上人们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认识大多局限于叶片上的多角形病斑,对茎部和果实上的症状认识不清。近年来随着黄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气候条件多变,生产中缺乏抗病品种,使得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病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病害的多样性症状也呈现出来。2010~2012 年,笔者在河南扶沟、山东寿光、河北永清等黄瓜主产区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黄瓜病茎和果实上出现流脓现象,后期茎果腐烂,整株死亡。经过分离鉴定确定病原菌为引起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病原菌丁香假单胞菌流泪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rnans。这一发现丰富了人们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的传统认识,揭示了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也可在茎部、果实表现症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山东东平县黄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由于环境和管理技术的差异,各种病虫害频发,影响了产品的优质高产。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保护地黄瓜栽培的主要细菌性病害之一,合理有效地控制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价值的重要保证。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发生规律等,提出了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希望能给广大农民朋友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0.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为害黄瓜、丝瓜、苦瓜、甜瓜、西瓜、葫芦等葫芦科作物。常与黄瓜霜霉病同期同叶混合发生,病症相似,极易混淆。近年来保护地为害加重,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针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药剂进行药效比较,客观科学评价其防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秋季河北省多地露地黄瓜发生一种新病害,其症状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极易混淆,生产上误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用药,没有防治效果。经鉴定,确定病原茵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瓜棒孢菌,并且试验筛选出了有效的防治药剂。文章详细介绍黄瓜靶斑病的症状特点,其症状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霜霉病的区别,病原茵的形态特征,病害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吕佩珂  高振江 《蔬菜》1989,(6):11-12
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两大重要病害,经常混合发生、为害,造成黄瓜过早落架,影响市场供应。近年国内防治黄瓜霜霉病主要靠乙磷铝和甲霜灵,而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则靠DT杀菌剂或链霉素,由于生产上防治霜霉病有效的杀菌剂对细菌性角斑病防效不高,而对细菌性角斑病有效的药剂对霜霉病又无能为力,为此研制筛选兼防两病的杀菌剂成为黄瓜生产上的当务之急。我所受全国菜田农药示范网的委托对齐齐哈尔市北方化工研究所研制开发的新杀菌剂百菌通(DTMZ)在蔬菜上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3.
正黄瓜角斑病是黄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在田间与黄瓜霜霉病混合发生,病斑比较接近,有时容易混淆,但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产生几个多角形水浸状病斑,而细菌性角斑病在叶片背面产生针状水浸状病斑,往往几十个病斑同时发生。1症状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果实和茎蔓。叶片染病后,先呈淡绿色水浸状斑点,渐呈黄褐色、淡褐色、淡黄色、灰白色、白色,因受叶脉限制叶背面病斑呈多角形。潮湿时叶  相似文献   

14.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该病害在中国就有了发生记载,但后续研究报道较少,直到七八十年代在东北三省和北京郊区的大发生,才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上人们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认识大多局限于叶片上的多角形病斑,对茎部和果实上的症状认识不清。近年来随着黄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气候条件多变,  相似文献   

15.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新农药防治试验黄仲生,杨玉茹,朱晓丹孙福在,何礼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100081)(中国农科院植保研究所)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lachrymant),在保护地黄瓜上,发生越来越严重,轻者减产10%~20%...  相似文献   

16.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近年来温室内发生较严重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本文主要介绍了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与检测、抗病性鉴定方法、抗病性遗传规律研究、抗病基因遗传定位研究、抗病种质资源筛选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讨论了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以期为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利用、抗病基因遗传定位和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上经常发生的两种病害,这两种病害一旦发生,发生迅速而且这两病害发生症状相似,不好识别,给防治上带来了困难,加剧了生产难度。本文针对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能有效地指导生产应用。1病害症状黄瓜霜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俗称"跑马干"、"干叶子",一旦发生发展迅猛。黄瓜霜霉病主要在苗期和成株期发生,主要危害叶片,感病叶片病斑多角形受叶脉限制,黄色周围有水渍状晕  相似文献   

18.
黄瓜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仲生 《蔬菜》1996,(1):26-27
黄瓜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黄仲生黄瓜角斑病是细菌性病害,病原细菌经鉴定为:丁香假单胞菌流泪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Lachyymanas(SmifhamdBryan)YonngDyeandW...  相似文献   

19.
正黄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黑星病、白粉病、角斑病等。在生产实践中,瓜农常常难以区分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往往把霜霉病当成角斑病来防治,或者既防治霜霉病又防治角斑病,打保险药,增加了农药用量和防治成本,不符合农药减量使用的要求。为此,我们总结了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的区别及防治措施,供广大  相似文献   

20.
近三年来,十堰市由于黄瓜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混合发生,部分菜农的大棚黄瓜严重减产,给菜农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