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北京城市雨水蓄渗措施分类及配置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历2012年"7·21"特大暴雨洪灾后,北京城市雨水问题一度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按雨水蓄渗方式将雨水收集与利用措施分为雨水入渗、集蓄、入渗集蓄相结合三大类,分析了北京市各类雨水措施的构成、作用及适用性,提出市政配套设施、公建设施、居民住宅、商业办公设施、工业厂房等五种典型的城镇建设项目雨水收集与利用措施的配置模式,为探索北方城市水土保持雨水蓄渗措施优化配置模式奠定基础,对加强城市洪涝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缺水与内涝的矛盾日益凸显,城市洪涝灾害造成的危害日益加剧,城市雨水的控制利用工程越发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选取武汉、苏州、杭州等作为南方典型城市,通过实地考察及资料分析,结合各城市雨水控制规划,将雨水集蓄利用措施分为雨水径流集蓄利用、入渗利用、入渗集蓄结合和净化四种类型,分析了各类雨水利用措施的构成、特点、作用和适用性;进一步归纳提出市政配套设施类、公建设施类、居民住宅类等几种典型的城市建设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措施配置模式。研究成果对提高南方城市雨水集蓄利用效率和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下凹绿地是一种简单的城市雨水蓄渗技术,该技术简单易行,工程投资少,效果好。下凹绿地的蓄渗量随下凹深度、绿地率增加而增加。根据天津市实际情况,经实验测试及理论计算得出,在绿地下凹100mm,绿地率为30%时,对1年一遇和2年一遇的雨水可达70%的蓄渗率,可以有效减少雨水洪峰量,增加地下水资源,同时减少绿地用水量。  相似文献   

4.
城市雨水是宝贵的淡水资源,实施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危机,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对石家庄市某部机关营区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改造,采用部分雨水收集利用、部分渗透或超渗排放的方案,对营区进行了雨水蓄渗工程设计,并对其进行了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雨水集蓄利用和就地入渗,雨水收集利用率达到80%~85%,能够消纳1年一遇、日降雨量50 mm的降雨径流,实现小雨不产流、中雨不出院、大雨无涝灾的生态营区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垃圾处理和雨水资源利用是城市建设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在建筑区绿地进行储渗层建设不但可以解决建筑垃圾的堆放难题,节省处置费用,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利用绿地滞蓄雨水就地入渗,减小暴雨径流峰值和雨水外排,增加对地下水的回补。储渗层建设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保效果突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利用建筑垃圾建设储渗层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雨水集蓄措施的充分运用,已成为解决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结合滕州市的实际,通过对雨水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阐述了雨水集蓄利用的必要性;通过调查研究,分别介绍了房地产项目和工业生产项目运用雨水集蓄措施的情况以及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提出了保障开发建设项目雨水集蓄利用效果的三项措施,即措施设计重点审查、工程施工重点检查、项目验收重点复查。  相似文献   

7.
西安市雨水花园蓄渗雨水径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雨水花园是结合城市景观,以滞留和净化雨水径流为主要功能的生物滞留处理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水文和水质的负面影响。根据在西安市雨水花园蓄渗屋面雨水径流的现场试验,确定在各种暴雨条件下,花园设计及土壤入渗能力不同时,雨水花园拦蓄雨水径流的能力以及花园溢流的时间和溢流量。结果显示,黄土具有良好的入渗能力,达到2.346m/d;在较为湿润的2011年基本没有发生溢流,汇集的雨水径流全部入渗补给了地下水。对于某一重现期的暴雨,雨水花园溢流总量受到降雨强度和历时二者叠加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震后山地灾害综合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雨水利用效益的定量识别和综合评价是一项前沿性研究工作,其结果可作为雨水利用工程的决策依据。系统分析了城市雨水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应用多层次半结构模糊决策法对雨水集蓄利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以大连市瓦房店工业区雨水利用工程为例,对提出的3个雨水利用方案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和方案优选。结果表明,多层次半结构模糊决策法能较好地应用于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效益评价中。在雨水中水利用时,充分利用增渗设施和适当增加蓄水池容积可以提高雨水利用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雨水集蓄利用的环境效应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由于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问题的突现,越来越显示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在研究当前国内外雨水利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业雨水集蓄和城市雨水集蓄产生的环境效应。同时根据雨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对雨水收集、存储、利用技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重庆丘陵地区自然、地形和经济条件,研究提出了适宜重庆地区的旱作农业典型雨水集蓄利用模式。该模式能够提高丘陵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效率和生产力水平,减低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1.
补贴措施是政府推广雨水利用的一种重要手段,合理地定量计算补贴金额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通过示范区雨水集蓄利用现场试验,观测不同降雨条件下集雨桶的储水量及特征气候条件下停车场的洗车需水量;并以该工程为例,对城市雨水集蓄利用的成本-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城市雨水利用工程综合效益体现在生态、社会效益上,净收益率较低,需要政府扶持和激励.本项目10年的投资净收益率平均为7.05%,扣除物价上涨率4%,实际收益率仅约为3%,低于一般水利工程项目的收益率.结合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出根据可定量计算的生态效益进行现金补助的雨水利用激励措施,相对其他措施,这种补贴方法更加透明、合理.  相似文献   

12.
在黄土高原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因地制宜建设大型雨水集蓄工程,可有效利用雨水资源,为水保措施和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大型雨水集蓄工程具有易管护、自动化程度高、集蓄的雨水干净等特点。提出了大型雨水集蓄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京台高速北京段某大型立交桥区的雨水收集系统为例,探讨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在高速公路路面雨水收集回用系统上的应用。系统主要应用了三级沉沙、旋流沉沙、全自动过滤、紫外线消毒的雨水处理技术手段,实现路面雨水净化的目的,水质达到北京市绿化用水的标准,净化后雨水用于桥区景观灌溉,整体实现了路面雨水的资源化应用,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同时为道路雨水的收集回用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针对已建成的城市雨水花园项目,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进行多指标调查评价,分析雨水花园植物的适应性及景观应用效果,旨在为北京地区雨水花园植物群落优化配置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和掌握雨水花园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雨水花园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模型对15个典型雨水花园植物群落进行分级和评价。[结果] ①北京市海绵城市试点建成区雨水花园草本植物共20科,43属,45种,优势科主要集中于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百合科(Liliaceae)、景天科(Crassulaceae)等。试点区各样地指数数值差异较小,各调查样地草本植物丰富度相似,植物物种集中性较一致。②试点区雨水花园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评价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各样地中小区类雨水花园植物群落评价明显高于道路类雨水花园植物群落景观。受所在区域地表径流污染程度的影响,不同样地植物生长情况、群落构成有所差别。[结论] 未来还需加强对建成雨水花园植物的定期监测、评估,重视开发本土植物,筛选出优势物种,总结出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与维护管理手段,为北京市雨水花园植物选择与配置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南部山区是该市地下水的直接补给区和城市地表水水源地。以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基地项目为例,根据年降雨量推算出项目区雨水总量,设计建设雨水集蓄池、屋顶花园、雨水花园等,铺设植草砖、透水沥青路面、透水砖,建设渗井群等,保证雨水就地收集利用及入渗,回灌补充地下水,实现项目区雨水"零外排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煤化工项目工程类型、项目组成、占地及土石方量、水土流失特点的分析与调查研究,提出风沙区、山地区、平地区三个类型区煤化工项目厂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认为三个类型区厂区除了注重防洪排导、降水蓄渗、植被建设的措施配置,还要分区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风沙区应加强沙障、防风固沙林等防风固沙措施的配置,并以工程措施为主,临时措施应注重防风挡护、洒水降尘;山地区应以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为原则,斜坡防护、降水蓄渗等工程措施应结合植物措施进行配置;平地区更侧重于植物措施的配置,因占用耕地而造成大量临时堆土,故临时措施主要是对临时堆土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煤化工项目工程类型、项目组成、占地及土石方量、水土流失特点的分析与调查研究,提出了风沙区、山地区、平地区三个类型区煤化工项目厂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模式。三个类型区厂区都应注重防洪排导、降水蓄渗、植被建设的措施配置,其中:风沙区应加强沙障、防风固沙林等防风固沙措施的配置,并以工程措施为主,临时措施应注重防风挡护、洒水降尘;山地区应以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为原则,斜坡防护、降水蓄渗等工程措施应结合植物措施进行配置;平地区更侧重于植物措施的配置,因占用耕地而造成大量临时堆土,临时措施主要是对临时堆土的防护。  相似文献   

18.
雨水集蓄利用是近年来缺水型山丘区补充水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成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途径,其理论研究尚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该文结合新沂市山丘区雨水集蓄利用规划的实例,采用自优化模拟模型对其雨水利用灌溉调度进行了优化研究,达到了预期目的,实现了丘陵山区雨水集蓄利用灌溉系统的优化调度过程.  相似文献   

19.
吕梁地区十年九旱,水资源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因地制宜地组织实施了“123”旱井集蓄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模式是:屋顶庭院双层面立体高效集蓄雨水模式、就地集雨微灌模式、以路面和果园空地为集雨场兴建的“一井两园”模式及以小流域四荒地为集雨场的生态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0.
雨水集蓄利用是近年来缺水型山丘区补充水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成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途径,其理论研究尚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该文结合新沂市山丘区雨水集蓄利用规划的实例,采用自优化模拟模型对其雨水利用灌溉调度进行了优化研究,达到了预期目的,实现了丘陵山区雨水集蓄利用灌溉系统的优化调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