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评价能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评价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提高监测评价能力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方向。通过建立多源数据交换与共享机制、数据获取和更新保障机制、水土保持监测评价数据标准、分析评价方法、元数据管理机制,提高系统的数据质量和利用潜力,构筑数据采集、管理和综合分析与评价平台及应用培训等工作,增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和评价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自20世纪末步入新阶段以来,监测范围不断扩大,监测精度不断提高,监测内容与指标不断增加,监测技术和手段不断进步,取得了一系列监测成果。简要介绍了20世纪末以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范围、内容及方法、取得的成果,尤其是黄河流域、黄河中游重点支流、典型县级行政区等区域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成果类型及精度,并列举了监测成果在政府决策、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新技术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应用新技术完成了多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推动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建设,提高了规划设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了生态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建立了先进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系统,为水政水资源监管提供了新的管理手段,提高了科学试验研究的水平。根据工作需要提出了近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黄河上中游地区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生产建设项目数量日益增多,人为水土流失已成为当前入黄泥沙的重要来源之一。新形势下,做好黄河流域(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掌握项目区水土流失情况,提出水土保持改进措施,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而且是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分析了新形势下黄河流域(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要求,总结了黄河流域(片)积极采取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保障措施,如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监测新规程,引进新技术提升监测水平等,助推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截至2003年底,全国已建立包括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7个流域监测中心站、27个省级监测总站和108个监测分站的水土保持监测队伍,全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机构和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和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
信息     
黄委颁布首套综合性水土保持数据库标准  为适应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的迫切需要 ,2 0 0 4年底 ,黄委正式颁布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数据库表结构及数据字典》和《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代码编制规定》。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制定的第一套综合性水土保持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数字水土保持”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水土保持”是为了适应新时期加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发展学科前沿技术的需要而启动实施的一项战略性创新工程,其主体是建设现代化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系统由监测站网、信息采集、信息传输、数据存储、信息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等6个部分组成。通过周密规划和精心实施,一期工程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可为水土保持宏观决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大同市市县两级目前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存在的监测站点少、职能不明确、技术素质低、经费困扰大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充实增加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完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体系、强化水土保持监测队伍建设、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制度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开展及发展推动了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理论的突破和水土保持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创监测工作新局面。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着力提高水土保持对改善民生的保障水平;二是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实现全面覆盖、提高功能、规范运行;三是注重创新,全面建立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体系;四是进一步加强监测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与方法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准确掌握项目建设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与基础性工作。在深刻认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与意义以及所包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水土保持监测实践经验,采用层次结构分析模型法构建了一套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整个监测指标体系由1个目标层、5个控制层、27个要素和73个指标构成,这些指标基本上覆盖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的全过程。对主要指标的监测方法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点工作现状及规范化建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总结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点发展历程、监测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于今后监测点建设及管理从明确监测点定位和职责、规范监测点建设和径流小区维护、加强监测数据分析处理和共享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建立规范的监测网络和工作体系,获得详细、准确的第一手观测资料,为水土流失方程、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建立服务,大力提升水土保持监测为政府、社会公众的服务水平,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全面总结分析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2012—2030年)》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结合黄河流域自身特点,提出了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和"十三五"发展目标,系统梳理了信息基础设施、水土保持数据库、应用支撑体系、水土保持应用服务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和系统安全与维护体系等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任务,并对2020年前需要开展的重点工程提出了建议,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当前和长远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统一认识 明确目标 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土保持监测预报是国家生态建设宏观决策的基本依据,是水土保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水平的基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形成一套健全的监测预报管理制度,完善监测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水土流失预测预报模型,建设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建立一支监测预报技术队伍。明确了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的要点和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4.
黄委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新时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任务更加繁重,特别是黄委党组提出了实施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制度,这是对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加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落实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制度,建议:健全机构,增强履行流域机构水土保持监测职责的能力;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前期工作和基础工作;发挥黄委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作用,为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投资、监督执法服务;加强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研究;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的良性运行维护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我国水土保持监测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在生态建设中发挥的作用,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的必然性。提出了到2015年要实现的目标及为实现目标重点要做好的工作:一是推动监测机构体制改革,保障机构队伍的稳定;二是完善监测技术标准体系及监测工作制度;三是建设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四是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工作;六是推动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完善水土流失预测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蓬勃发展,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监测体系,水利部、流域机构、各省(区、市)均设立了监测机构,配备了监测管理人员,建立了覆盖全国各类型区的监测站点,获得了大批监测数据,为政府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全国监测统计数据和对河北省、河南省、重庆市监测体系及站点布设的调查,从监测网络、监测机构和人员、经费落实、管理模式、制度建设、站点布设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和站点布设基本情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和站点布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和介绍了水土保持监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水土保持监测体系的设想:一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水土保持监测监督管理体制;二是适当剥离各级水土保持监测机构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责,把水土保持监测行政管理与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的职能划清;三是实现监测工作社会化;四是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五是加强水土保持监测能力建设;六是全面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监督与管理。指出了完善监测体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九五”期间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 ,以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为中心 ,宣传工作明显加强 ,执法体系、法规体系、监测体系趋于完善 ,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良好 ,“三区”划分及限期退耕陡坡地公告工作全部完成 ,初步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基本建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逐步开展、水土保持定期公报制度已经形成,但也存在一些如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不到位、监测管理制度不健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必须认真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及时掌握流域水土流失动态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情况。介绍了长江流域在2010年和"十二五"时期须做好的有关监测工作:一是以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动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二是建立水土保持监测协作机制,打造流域监测信息和技术交流平台;三是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实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范化、制度化;四是加强对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管理,加快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0.
遥感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遥感调查为例,说明以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所开展的遥感监测,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支持下,遥感可在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的模拟、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土壤侵蚀模型的探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