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南成品油管道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管道工程设计及施工,在满足输送成品油要求的前提下,应用水土保持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态环境效益。管道工程线路长,规模大,涉及地貌类型多,施工方式多,造成的水土流失形式多,局部水土流失量不大但总量较大。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三方面,其中临时拦挡保护是治理措施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系统介绍了鲁皖成品油管道工程山东段水土保持监测的范围、内容、方法、时段和频次等,并对工程区内的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实施情况及效果等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通过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可及时掌握项目区内水土流失的状况及动态变化,并确保该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基本情况及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针对管道工程建设施工及其引发的水土流失的特点,采用全面普查和重点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技术上可操作性强、经济上可行的监测方式,对不同地貌类型区、不同扰动类型区实施全面到位的监测,准确地反映了该工程建设过程中引发的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及其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生态脆弱,自然格局极不均衡,是我国西部能源东送及引进中亚油气资源的必经之路,在西气东输一线、西部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引发了该区一系列的水土流失问题,若防护不当则严重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和区域生态安全。采取摸排清查、典型调查、定点监测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掌握了河西走廊段管道工程的情况,管道施工工艺及引发水土流失的因素,工程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类型、水土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危害等,并在对已建典型管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建设和运行效果等进行普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河西走廊段管道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分区及措施布局,推荐了防护效果较好的防护技术和防护模式,为河西走廊地区管道工程建设及运行期水土流失防护措施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新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管道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类型,其类型、程度和强度与主体工程建设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对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新疆段所处的脆弱环境条件实地调查和现场测量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及防治,结合管道安全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期做好新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从...  相似文献   

6.
长输管道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建设单位,仅在思想上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是不够的。在分析长输管道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特点与成因的基础上,对长输管道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实施工作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建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资源保障,但管道建设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破坏生态环境,引发水土流失,恶化生态环境。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西气东输二线贵港—玉林支线工程区的水土流失特点,依据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和适地适树的原则,对管道工程所经过各项目区设计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措施,对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云南成品油管道工程线路长、规模大、涉及地貌类型多、施工方式多样。本文分析了管道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典型特征,在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管道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布设,相关结果为同类工程建设在西南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9.
长输管道工程不可避免穿越各类河流,尤其是水力侵蚀区河流穿越不可避免成为管道工程建设水土流失敏感点。以四川石化厂外排水管线及氧化塘项目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经验为基础对几类主要河流穿越施工工艺的水土流失影响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管理方案及防治措施,为类似区域管道穿越河流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高速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开发建设项目中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土流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水土保持法》要求,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验收之前,必须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的验收,因此水土保持永久措施基本上都能完成,但通常对于造成更多水土流失的施工期重视不够,没采取有效的临时综合防治措施,从而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对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针对该问题,作者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宜长段为例,对高速公路施工期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系统阐述了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为高速公路建设水土保持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川气东送管道工程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十一五"的重大工程,是继西气东输工程之后,我国又一条通往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气管道。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东至上海,中间经过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6省(市),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5 518.56 hm2,其中项目建设区4 325.61 hm2、直接影响区1 192.95 hm2。为使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降到最少,主要采取了如下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树立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坚持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借鉴类似工程项目的先进经验;深入了解管道沿线的水土保持现状;注重水土保持设计;加强主体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控制管道施工作业带,减少扰动面积;合理处置弃渣;耕地保护和迹地恢复。  相似文献   

12.
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是独特的大型线状建设工程,途经新甘两个省份。工程建设将大面积扰动地表和产生大量弃土弃渣,水土流失的类型、成因非常复杂。沿途包括典型的干旱气候风力侵蚀和半干旱水———风复合侵蚀区,尤以风力侵蚀为主。通过对工程建设期土壤侵蚀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其结论是:由于贯彻了水土保持方案,采取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量变化甚少。  相似文献   

13.
穿越工程是油气输送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分析河流穿越、公路铁路穿越和山体隧道穿越工程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在水蚀区和风蚀区等不同类型的侵蚀条件下,各类穿越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布设要求及其配置模式,为该类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及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东西向横贯我国中部,沿线地貌复杂多变,工程建设易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加剧,因此采取相关的生物植被恢复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十分必要。就西气东输工程宁夏段的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及环境问题,在对项目区气候、地形、土壤条件等因素的综合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分2大地类,6个立地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生物植被恢复措施,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该项研究对于创建西气东输绿色管道、生态长廊,保证管道安全和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水土保持通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紧密结合科研、教学和生产实际,全方位报道水土保持领域阶段性最新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重点报道有关水土保持学科领域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水土流失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报道内容(1)土壤侵蚀规律及其治理措施和效益研究;(2)区域水土流失监测、趋势分析及其环境效应研究;(3)新技术及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在水土保持领域的应用研究;(4)滑坡、泥石流、风蚀沙化、湿地退化、盐碱地治理等水土流失灾害现状及其治理研究;(5)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国家及全球性重大决策问题、热点问题研究与讨论;(6)国外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现状、研究进展等。1投稿方式及篇幅统一采用在线投稿方式(投稿网址为http://stbctb.alljournal.com.cn)。来稿篇幅  相似文献   

16.
输气管道工程属线性建设项目,具有线路长、动用土石方数量大、施工方式多样、产生大面积裸露边坡等特点,其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陕京三线输气管道工程沿线涉及的地貌类型多、施工条件复杂、水土流失形式多样、水土流失防治难度大。在工程建设中,按照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区实际,布设的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了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特别是对高陡崾岘、高陡边坡、黄土冲沟等不同地貌区域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效果明显。介绍了陕京三线输气管道工程(榆林—良乡段)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为同类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红砂岩特殊地质力学特性下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等区域问题,对红砂岩侵蚀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西省水土保持专项普查成果、《江西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与《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等重要基础成果,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宁都县还安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典型案例,将红砂岩侵蚀劣地水土保持关键技术与工程设计有机结合,采用"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分区进行设计,完成了高效开发型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具体实践中,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在红砂岩侵蚀劣地综合治理展示区、坡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示范开发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与实施,对侵蚀坡面进行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优化配置,形成了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使还安小流域治理度达到86%。实践证明,生态恢复和农林经济开发治理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遏制小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可为红砂岩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及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地区西气东输工程沿线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西气东输管道的建设将直接破坏施工区范围内的地表植被,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水土流失的进一步加剧,加剧的水土流失反过来会对西气东输管道的安全运行形成较大的威胁,甚至在某些严重地区,由于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可能会直接破坏管道,影响其安全运行.如何控制管道工程沿线地区的水土流失,加强区域友好环境的构建,不仅对于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管道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本文在系统分析影响区域水土流失敏感性因子的基础上,在GIS的支持下,选取土壤、植被类型、坡度和坡向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图层权重-叠加模型和模糊分级模型,以专家经验打分法对各指标进行赋值,评价了黄土高原地区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沿线10 km范围内水土流失的敏感性.根据研究结果将该区分为弱敏感、较敏感、敏感和高度敏感4类地区,并评价了水土流失敏感性的空间特征及其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区域生态系统和管道工程的安全角度探讨了生态恢复和友好环境构建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普查方案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包括水土流失、侵蚀沟道和水土保持措施等3种对象.水土流失普查,采取宏观遥感调查与地面系统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土壤侵蚀模型评价不同侵蚀类型的分布、面积和强度.侵蚀沟道普查,利用遥感影像、DEM(数字高程模型)等基础数据得到侵蚀沟道位置,通过野外调查和空间分析,得到侵蚀沟道面积、数量与分布.水土保持措施普查,利用各种基础资料综合分析得到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类型和数量.  相似文献   

20.
油气管线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与防治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十一五"期间,我国油气输送工程将较"十五"有大幅度增长,增长率达376.2%。搞好油气管线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油气管线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具有呈线状分布、集中于施工建设期和雨季等特点。油气管线工程建设水土保持要特别重视:加强对表层土壤的保护,水土保持措施的时效性,因地制宜布设水土保持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