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旱作区农业节水形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水资源贫乏,旱作区发展农业要抓好以利用天然降水为重点的节水措施.节水形式有:旱地果园、庭院蔬菜、农地经济作物区集流节水;大面积农业区水土保持措施节水;农业耕作措施节水;覆盖保墒、减少蒸腾技术节水.其中集流节水应作为发展的重点,是我国旱地农业中高投入、高产出的一种较为可行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南方红壤区水土保持雨水集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农业节水灌溉的需求和发展趋势,针对江西省的地形和土地利用特征,结合红壤水土流失区坡面整治的需要,设计并实施了高山集雨异地灌溉模式、低山丘陵集雨自灌+提灌模式和山塘清淤扩容、塘坝及岸坡整治的水土保持雨水集蓄工程。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了水土保持与雨水集蓄相结合,使两者合理配置、相互促进,为南方红壤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节水灌溉提供了新的思路,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产高效机械化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分析中国水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提出高产高效机械化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对节水耕作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机械与装备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4个子系统分别作了论述,给出了这个技术体系的结构图,为各地发展节水农业提供了一个思路和框架。应强调指出,这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协调的整体,必须按当时当地条件,选择适用技术,组成适用的技术体系才能收到高产高效节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我国节水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分析了我国农业用水现状及其发展要求,提出了21世纪初可能产生突破的几项关键节水技术,分析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将对我国21世纪农业发展可能产生的贡献,最后论述了未来我国在发展节水农业中应采取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科技兴农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而农业的科技投入是多方面的,水土保持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根本,是山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然而,农民水土保持科技意识不强,势必影响生产后劲。因此,应大力提高农民水土保持科技意识,使农民在生产中加大水土保持科技投入,建设生态农业,真正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果树调亏灌溉技术的机理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节水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课题,节水灌溉技术是其中的一条有效途径。该文在节水灌溉技术基础上,根据果树生长的生理特点,提出了在特定时段控制灌溉次数和灌溉水量,让植株主动承受一定的水分应力,之后充分供水,使果实迅速膨大,达到提高果树产量和果品品质,又节约大量灌溉水量目的的果园灌溉管理新技术——调控亏水度灌溉(RDI)。田间试验结果验证了RDI的功效。并论述了实现果园RDI技术的过程,展望了中国发展RDI 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危机与节水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当今世界水资源危机的现状,引起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认为发展节水农业是缓解不顾机的重要举措,并概述了节水农业的技术现状和节水农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成效与进展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农业必须走依靠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的内涵式增长道路、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向现代高效节水型灌溉农业、节水型旱作农业和节水型生态农业转变。为此,在“九五”期间已取得的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成效基础上,国家应加大对节水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强化节水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完善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尽快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与模式,实现我国节水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节水农业及其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8  
发展节水农业是促进我国北方地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论述了节水农业的原理及技术体系,并着重就节水农业的生物学基础及生物学研究成果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发展节水农业应采取综合技术途径,但生物节水技术是进一步实现节水增产的潜力所在.最后就我国当前节水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孝义市是农业大县,全市耕地面积4.2万hm^2,其中水地1.4万hm^2,发展节水灌溉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节水灌溉发展上,经历了以兴建U型渠道为主的发展期、低压管道输水发展期,喷灌技术发展期以及滴灌、涌泉灌、微喷技术发展期等不同阶段。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今后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为:利用现有的低压输水管道发展节水喷灌,大力推广微喷、滴灌等先进的节水技术,积极推进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实现用水管理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