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东省绿茶区茶园表土养分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实地采样、实验室化验分析,研究了山东省主要绿茶产区日照、青岛、潍坊各地茶园土壤养分的含量状况。结果表明,茶园土含速效氮78.25mg/kg,全氮0.0823%,有机质1.307%,速效磷61.03mg/kg,速效钾124.23mg/kg。微量元素铁、锰、铜、锌有效量较高,但总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铁0.012%,全锰435.39mg/kg,全铜13.84mg/kg,全锌44.48mg/kg,有效铁78.18mg/kg,有效锰53.75mg/kg,有效铜1.34mg/kg,有效锌2.93mg/kg。微量元素和磷钾水平含量较高,明显超过了优质高效茶园养分水准,但是氮素和有机质的含量还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温室黄瓜植株叶片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状况,并探讨了植株叶片养分吸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温室大棚中的黄瓜植株叶片中氯的含量明显低于临界值,磷的含量偏高,而钾的含量适宜,铁、锰、铜、锌含量丰富;土壤养分氮、磷、钾严重不平衡:叶片磷含量与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钾含量与缓效钾、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所以叶片中磷、钾可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亳州市耕地土壤养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对安徽省亳州市耕地土壤养分调查表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低,平均仅为16.21g/kg;有效磷含量为13.66mg/kg;速效钾含量为217mg/kg;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铜、铁、锰的有效含量较适宜,但有效锌较低,并且难以靠增加有机质来提高。土壤中有效磷与速效钾变异较大。从北向南,土壤的养分不平衡明显,需农田测土配方施肥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桂林市雁山区马铃薯种植区土壤养分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桂林市雁山区马铃薯种植区域303个土壤样品养分的化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表明,雁山区马铃薯种植区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丰富,有效磷含量中等,速效钾含量较低,微量元素有效铜的含量较高,有效铁的含量中等偏高,不需补施;有效锰和有效锌的含量偏低,生产上需补施。  相似文献   

5.
江苏盐城方强农场土壤养分状况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江苏盐城大丰市方强农场的土壤进行了研究。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磷、钾丰富,碱解氮缺乏,微量元素锌、锰缺乏,铁、铜含量丰富。吸附试验的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对钾、锌、锰、铜的吸附强,对磷的吸附较弱。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高产的土壤养分主要限制因子是锰、锌,其次是铜、氮。  相似文献   

6.
在苹果优生区洛川县域范围内,选取管理措施不同的果园采集土壤样品,对其土壤有机质、全量N、P、K及速效养分和微量元素进行了等级分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洛川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属于偏低水平;土壤有效磷变异大,部分果园有累积现象,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微量元素铁、锰、铜、锌较缺乏,相对而言,缺锌程度最大;土壤有效铜变异较大。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铁、有效锌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铜、有效锰的相关性较低;苹果园产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多。  相似文献   

7.
以常规生产系统为对照,研究了水蜜桃有机生产系统土壤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理化性状及其季节差异.结果表明,有机生产系统土壤的全氮、水解氮、硝态氮、速效钾、交换性钾含量等显著高于常规,缓效钾显著低于常规,铵态氮无显著差异.中量和微量元素分析表明,有机和常规土壤中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铜含量丰富,有效钼含量低于缺乏临界值.有机土壤有效硼含量显著高于常规,交换性钙、有效硫、有效氯含量显著低于常规.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全氮等10项养分指标,对土壤养分总方差的贡献率达到84.13%,模糊数学模型分析表明,有机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得分(SIFI)显著高于常规土壤.有机生产系统中土壤有机质、氮库总量增加,碳氮比下降,速效氮、钾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提高,电导率和盐基饱和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豫中平原许昌市主要土壤类型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大量元素和有效铜、铁、锰、锌微量元素的分析测定,探明豫中平原不同土壤类型养分现状,结果表明,豫中平原不同土壤类型潮土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平均含量较低,分别为15.4 g/kg、0.98 g/kg、119 mg/kg,低于褐土和砂姜黑土。有效磷平均含量10.2~10.4 mg/kg,各土类含量相当,有效铜、锰、锌平均含量均为潮土最高。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五大灌区土壤肥力现状及施肥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2006年对河南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区42个土壤肥力监测点的监测结果,以及土壤样品的分析化验,已初步掌握了项目区五大灌区主要耕地类型的肥力现状。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壤耕层养分含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较高;有效磷、缓效钾及有效微量元素铜、铁、锰、硼一般可满足作物高产需求;有效锌地域间变幅大,33.3%的监测点含量在1.00mg/kg以下,土壤缺锌明显;有效钼含量较低;速效钾含量低,42.1%的田块在100mg/kg以下。尽管配方肥在各灌区已大面积推广使用,化肥施用结构也有很大改善,但仍不合理,氮肥、磷肥施用基本适中,钾肥施用还偏低。  相似文献   

10.
河西绿洲灌区耕层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西绿洲灌区土壤养分进行的研究表明,该区土壤偏碱性,有机质含量较低,碱解氮含量偏低,有效磷含量中等偏上,速效钾已表现出亏缺趋势;中量元素钙、镁含量均很高,有效硫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微量营养元素硼、铜、铁含量丰富,锰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锌含量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建议该区域应增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氮肥以追施为主,适当补充磷钾肥,土施或喷施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锰和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