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目的]选育高香优质绿茶杂交新品种。[方法]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性试验对对云茶春毫的品质进行鉴定。在品种比较试验中,选择云抗10号和福鼎大白茶作为对照;在区域性试验中,以云抗10号和当地大叶种作为对照。[结果]1992~2010年品比、区试鉴定结果表明:云茶春毫品比产量比对照云抗10号高39.3%,比福鼎大白茶高29.6%,区试产量高于云抗10号2.5%(保山点)及10.2%(澜沧点)。制绿茶具花香显露、滋味鲜爽、叶底绿较亮等品质特点,绿茶品质总分为91.13分,超过对照福鼎大白茶(90.75分)和云抗10号(88.85分)。1芽2叶蒸青样含茶多酚28.0%,氨基酸2.7%,酚氨比值10.4,酚氨比值低于对照福鼎大白茶(10.6)和云抗10号(17.3)。云茶春毫抗旱、抗茶饼病能力超过云抗10号。[结论]云茶春毫扦插繁殖和移栽成活率高于对照品种,适应能力强,在云南大叶茶种茶区推广种植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选育高香优质绿茶杂交新品种。[方法]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性试验对对云茶春毫的品质进行鉴定。在品种比较试验中,选择云抗10号和福鼎大白茶作为对照;在区域性试验中,以云抗10号和当地大叶种作为对照。[结果]1992-2010年品比、区试鉴定结果表明:云茶春毫品比产量比对照云抗10号高39.3%,比福鼎大白茶高29.6%,区试产量高于云抗10号2.5%(保山点)及10.2%(澜沧点)。制绿茶具花香显露、滋味鲜爽、叶底绿较亮等品质特点,绿茶品质总分为91.13分,超过对照福鼎太白茶(90.75分)和云抗10号(88.85分)。1芽2叶蒸青样含茶多酚28.0%,氮基酸2.7%。酚氨比值10.4,酚氨比值低于对照福鼎大白茶(10.6)和云抗10号(17.3)。云茶春毫抗旱、抗茶饼病能力超过云抗10号。[结论]云茶春毫扦插繁殖和移栽成活率高于对照品种。适应能力强,在云南大叶茶种茶区推广种植良好。  相似文献   

3.
茶树新品种云茶香1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云抗14号(♀)×福鼎大白茶(♂)杂交组合F1中单株选育的无性系新品种。1992-2008年经品比、区域性试验测定表明,该品种产量高于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和云抗10号;生化成分分析表明,该品种含水浸出物45.6%,咖啡碱3.8%,茶多酚32.8%,氨基酸2.4%,酚氨比值13.7,具有适制绿茶的物质基础,其制出的绿茶外形肥壮显芽、深绿,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浓,滋味醇爽较鲜,叶底绿较亮显芽等特点。文章阐述育种过程、主要从产量、内含成分、制出的绿茶品质、抗性等方面与福鼎大白茶和云抗10号作对比,讨论了云茶香1号的应用前景和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应用ISSR标记对茶树新品种佛香茶亲本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佛香茶新品种的亲本来源,应用ISSR标记技术对佛香茶及其拟似亲本共15份材料进行亲缘关系分析。18个引物共扩增出235个位点,其中198个位点呈现多态性,多态性为84.25%,表明15个品种间遗传基础较窄。品种间相似系数变幅为0.580~0.860,平均0.724。相似系数分析表明,佛香1号、云抗10号和福鼎大白茶的相似系数比较一致;佛香2号、佛香4号、云抗14号、福鼎大白茶的相似系数较一致;而佛香3号、佛香5号、长叶白毫、福鼎大白茶的相似系数基本一致。UPGMA聚类则将佛香茶与云抗10号、长叶白毫、云抗14号、福鼎大白茶聚在一起。主成分分析显示,佛香1号与云抗10号距离较近;佛香2号、佛香4号、云抗14号之间距离较近;佛香3号、佛香5号、长叶白毫之间距离较近;而福鼎大白茶则处于中心位置,表明福鼎大白茶为佛香茶亲本之一。ISSR标记分析结果明确了佛香茶的亲本来源:佛香1号的亲本是云抗10号与福鼎大白茶;佛香2号、佛香4号的亲本是云抗14号与福鼎大白茶;佛香3号、佛香5号的亲本是长叶白毫与福鼎大白茶。  相似文献   

5.
云南茶树品种引入漳州的适应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鼎大白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cv Fuding Dabaicha]为对照,连续3年对云南省的紫娟[C.sinensis var.assamica(Masters)Kitamura cv.Zijuan]、云抗10号(C.sinensis var.assamica cv.Yunkang 10)、云抗14号(C.sinensis var.assamica cv.Yunkang 14)、佛香3号(C.sinensis cv.Foxiang No.3)、云茶1号(C.sinensis var.assamica cv.Yuncha No.1)、景谷大白茶(C.sinensis var.assamica cv.Jinggu Dabaicha)、雪芽100(C.sinensis var.assamica cv.Xueya 100)7个茶树良种在福建省漳州市茶区的适应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紫娟、云抗10号、佛香3号、景谷大白茶在漳州茶区生长情况良好,云抗14号、云茶1号、雪芽100生长情况一般;芽叶性状、抗性、生化特性等方面7个品种均超过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或与之相当,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早生茶树新品种黔茶8号的选育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昆明中叶种群体茶园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特早生、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种黔茶8号.品比试验表明,黔茶8号其春季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对照)提早5 d以上;适制绿茶,产量与品质略超过福鼎大白茶;茶多酚比福鼎大白茶低25.8%,氨基酸含量比福鼎大白茶高30.8%;黔茶8号抗旱性略低于福鼎大白茶,抗病虫力与对照相当.该品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劲峰、福安 2号 (坦洋菜茶 )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 ,经系统选种 ,无性系繁殖育成了茶树新品种鄂茶 5号、鄂茶 6号。品比试验及区域性试种结果表明 :1芽 1叶期分别比福鼎大白茶 (CK)早 11~ 3d ;鄂茶 5号比福鼎大白茶增产 3 0 5 4% ;鄂茶 6号制名优绿茶色绿多毫 ,汤色嫩绿明亮 ,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04,(1):21-21
<正> 黔湄809号是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以福鼎大白茶为母本,黔湄412号为父本杂交而成的茶树新品种。2002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9.
以福鼎大白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cv.Fuding Dabaicha]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了优质茶树新品种鄂茶12号[C.sinensis(L.)O.Kuntze cv.E-Cha No.12](原代号04-3-9)。经多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及示范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属中生种;制绿茶嫩香持久,品质优异;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分别比福鼎大白茶高27.18%和6.95%;鲜叶产量比福鼎大白茶高36%以上;并且耐寒、耐旱,抗病虫能力较强,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0.
高香型红(白)茶兼用新品种丹霞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丹霞1号茶,是从广东粤北珍贵茶树资源仁化白毛茶群体中单株选育的高香型红茶和白茶兼用无性新品种。属小乔木,中叶种,具有高产、高香、优质等突出特点,抗逆性强、遗传性状稳定。在红山、英德、梅州三点3年平均每公顷年产一芽三叶初展标准鲜叶分别为5 071.5、5 223、4 980 kg,比英红九号对照种分别增产8.2%、6.2%和6.4%,比当地当家品种——仁化白毛群体对照种增产14.8%。其芽叶内含物丰富,适制高档名优红茶和白茶,产品花香毫韵突出,品质优异,经济价值高,市场应变能力强。品质鉴定结果表明,用丹霞1号茶树的单芽试制成高档白茶,外形挺直肥壮,白毫厚披,汤色杏黄明亮,滋味鲜醇回甜,叶底嫩匀,感官综合评分比白毛群体和福鼎大白茶分别高6.1分和3.3分;用其一芽一叶初展春季原料试制成高档红茶,外形紧结、金毫厚披,花香浓郁,滋味浓爽显玫瑰韵,汤色红亮,感官综合评分比白毛群体和英红九号分别高4.83分和3.1分。  相似文献   

11.
High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6):348-352
  相似文献   

12.
以品种区试结果和示范推广的栽培研究为依据,阐述了鄂棉15的生育特点、高产的产量结构及农艺指标,从而论述了棉花“选用良种、两膜栽培、合理密植、巧肥精管、全程化调”为主要内容的“两高一优”栽培策略,建立了当前棉花大田生产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3.
大豆高油品种黑农41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9个试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高油大豆品种黑农41不同处理组合效果差异显著。窄行密植处理组合多数优于垄作处理,不同窄行密植处理组合差异显著,具有增产、提高油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以窄行处理组合3效果最好,基本模式为行距28cm、保苗36万株/hm2、施磷酸二铵50kg/hm2、尿素5kg/hm2、生物钾15kg/hm2,获得产量4085.8kg/hm2,增加经济效益2580.9元/hm2,为黑农41高产优质节本高效栽培技术的最佳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4.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的特点,因苗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技术,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从培育壮秧、农艺与农机融合等方面总结高标准农田水稻机插秧高产高效关键技术,以进一步提高水稻机插秧普及率,达到补短板促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长丰县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长丰县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育秧、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长丰县水稻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师树旺 《北京农业》2011,(12):26-27
根据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的特点,因苗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技术,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High Polymers     
  相似文献   

19.
大西洋马铃薯是薯片加工型品种,根据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大西洋马铃薯作物特性,从品种习性、种薯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高海拔地区高产栽培技术,以利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0.
合理施肥是高油大豆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实际操作中可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平衡施肥、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的原则进行施肥[1].还应根据大豆的需肥特性和根系的活动范围,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和耕作方式,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改善大豆品质[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