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种植的小白菜为芸薹属白菜亚种(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一般叶片为绿色,不同
的品种绿色的深浅有差别。1998 年笔者在与国外合
作生产小白菜种子时,在田间的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
特殊的紫色变异株,于是自交留种,编号B- 1。1999
年种植后分离多种类型,色泽有深紫色、紫红色、绿色
等多种颜色;株型有油菜型、小白菜型、芥菜型等多种
类型。从中选出5 株紫色且株型好的小白菜型单株
(B- 1- 1 至B- 1- 5),继续自交。同时用奥古拉型
(Ogura CMS)小白菜不育系作母本,进行雄性不育系
的转育(A×B- 1- 1 至A×B- 1- 5)。2000 年播种5 个
株系,在紫色比例高的株系中继续选择紫色单株自交
(B- 1- 3),并继续进行雄性不育系的转育[(A×
B- 1- 3)×B- 1- 3- 9]。通过连续4 代自交筛选和回交
转育,于2003 年成功选育出不育率100 %、不育度
100 %、蜜腺正常的紫色小白菜雄性不育系,即A 系;
紫色小白菜株系B- 1- 3- 9,即B 系。2004 年进行试验
性种子生产,2005 以后在国内外进行试种示范,2009
年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组织的有关专家鉴定,并登
记注册,定名为好地紫罗兰(Pak Choy,Horti- Violet)。  相似文献   

2.
1 “雪韭王”的选育经过 开封市通许蔬菜研究所于1995年选育出95-1韭菜株系,通过1995年至1998年三年的观察,发现95-1韭菜单株优系,具有生长迅速,抗病、抗寒性强,叶片较宽,叶片厚,叶色翠绿,叶鞘粗壮,冬季不休眠,是比较好的育种材料。 于1998年从95-1韭菜株系中选出50株优良单株作母本,用西蒲韭菜为父本,进行有性混交→单株自交→株间姊妹交,获得姊妹家系,通过家系比较和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韭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河南4号番茄原代号为78-1-23-2-2,是以无限生长类型的大红果一代杂种郑番1号为材料,经多代分离、系统选择而成的常规品种。 选育经过 1978.年春从郑番1号F2代的分离群体中选出44个单株,代号分别是78-1-1、78-1-2……78-1-44。1979年春种植 F3代,从中选出株系21个,并于当年秋天在温室中分系种植(F4代),从中选出31个株系。1980年春种植F5代,从中选出稳定的优良株系14个。1981年春进行品系比较试验,筛选出6个优良品系,1982~1984年又连续3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进一步筛选出3个优良品 系,其代号分别是:78-1—ZJ13-2-2、78-1-23-2-1, 78-1-43。…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杂交芹菜新品种津奇1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津奇1号”系天津市园艺工程研究所以在芹菜自交系“01—3”中发现的隐性核不育变异材料经过系内兄妹交获得的性状稳定的优良雄性不育两用系“01-3AB”为母本,以国外引进的经多代自交优选获得的自交系“01—9”为父本,于2003年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代杂交芹菜新品种,2007年10月通过天津市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生长快等优良特性,适宜秋季露地或秋延后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5.
携带西瓜白化致死基因突变株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夏季,在西瓜新品种5508的栽培示范田中,发现了1株具备明显叶片后绿性状的突变株。该突变株的幼茎、叶等嫩组织或器官均呈黄白色,老茎、叶等依次转为黄绿色并能正常开花结瓜,遂将其自交留种。当年秋季,随机取其自交瓜部分种子进行种植观察,发现其后代分离出正常绿子叶苗13株、后绿子叶苗28株和白化致死子叶苗12株3种不同类型,比例为1∶2∶1。今年夏季,选择以上分离后代中符合原始株性状的子叶后绿株自交留种,秋季随机取其部分自交瓜种子继续种植观察,发现其后代仍可分离出正常绿子叶苗21株、后绿子叶苗…  相似文献   

6.
该品种(系)于1979年用新农二牛心的干种子经辐射诱变后自交纯化,株系筛选抗病,优质单株系,然后集团采种,再按株系比较造育育成的抗病、优质早熟的矮桩结球白菜,经全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以及扩大生产试推。各种性状均表现重演,深受各界欢迎。1991年经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7.
晋白菜6号的亲本之一L318来源于辽宁农家品种河头的高代自交不亲和系;另一亲本H227来源于天津核桃纹的自交后代。2001年春,利用上述两份材料及其他大白菜秋播纯合材料配制杂交组合28个,于同年秋季试种,以晋菜3号为  相似文献   

8.
以"蒙农1号"红三叶为试材,对4种不同种植密度下单株分枝数、每枝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单株种子数、单株结实率、千粒质量及单株种子产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行株距60 cm×40 cm、60 cm×50cm、50 cm×40 cm、50 cm×50 cm 4个处理都对"蒙农1号"红三叶单株种子产量产生了影响,其中密度为50 cm×40 cm的单株种子产量最高,达到9.6 g,且显著高于其它3个种植密度处理(P0.05),其它3个种植密度的单株种子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株分枝数、单株种子数、千粒质量是"蒙农1号"红三叶种子产量的主要构成因子。不同种植密度主要对单株分枝数和单株种子数2个种子产量构成因子有调控作用,对千粒质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1 选育经过 1999年以霞光、阿姆肯、瑞光18号等为亲本配置杂交组合,同时采集曙光、早红2号、华光、瑞光3号等早熟油桃品种的自然实生种子,经过胚拯救培养技术,共培育后代单株506株。2000年实生苗定植于选种圃中,株行距为1米×4米,按常规栽培措施管理:2002年实生苗开始结果,通过连续2年的观察,其中的99—34—7果实成熟早,果实经济性状良好,确定为优选单株,2003年繁育了部分苗木,2004年春在仪征、张家港以及南京本所果园扩大种植,2005年试验园开始结果,表现为风味甜香、早果丰产、外观美丽、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10.
大葱雄性不育系244A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冬灵白”大葱采种田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 ,当年选择 6个单株进行开放授粉 ,最后收获 3个单株的种子播种成株系。第 2年从 1个不育株率高的株系中选择优株与原群体的可育株成对杂交 ,父本同时自交 ,连续 4代选择 ,最后选留 0 2 5不育株系与相应父本混合授粉 ,连续 4代不育株率均为 10 0 % ,不育度也为 10 0 % ,简称2 44A ,相应父本简称 2 44B。 2 44A授粉后能正常结实。以 2 44A为母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出很强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1.
王群 《吉林蔬菜》2007,(3):91-92
1选育经过亲本之一早-23是以94年引进的沈阳改良快菜,经连续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不亲和系。在每代的自交筛选中,春季注意测定花期自交和蕾期自交亲和指数,选留花期自亲系和指数低的,而蕾期结实正常的单株,秋季在抗病、包心紧实、经济性状好的系统中选留单株。至2002年植  相似文献   

12.
一、选育经过及株系表现“彭家39”是1977年原新余县经作站根据农林部《农、林、牧、渔业1976年农业科技发展规划(草案)》和全国柑桔资源协作会议及省柑桔资源座谈会精神,在柑桔资源调查中发现的本地早优变单株。该单株是在姚圩乡彭家村发现的,当时调查编号为39号,本地早别名天台山蜜桔,故暂称这个优株为彭家39蜜桔。该株系源于本地早,优于本地早,除保持原品种质优、抗寒,适于加工制罐等优点外,在丰产性和品质上有了进一步提高,1977~1980年连续三年获宜春地区和全省柑桔鉴评会同类品种第一名。1979年省果树所分析其果实内质:固…  相似文献   

13.
绿园4号是由韩国引进材料B21经过5代单株自交选择而成的雌性系281作母本,由中农8号经过6代单株自交选择而成的自交系L3作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节间中等长,叶色深绿;果实商品性好,商品瓜长约30 cm,瓜把短,刺瘤明显;早熟,抗黄瓜花叶病毒病、细菌性角斑病、中抗霜霉病,春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5 500 kg左右,适宜我国长江以北地区露地春季、秋季及塑料大棚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4.
用~(60)Co—γ射线3—4万伦琴,辐射处理8个西瓜品种干种子,有7个品种获得易位体。M_1花粉半败育株中有25—33.3%的个体为易位体。其方法是:先对M_1代进行育性鉴定,确定半败育株,再对半败育雄花进行染色体鉴定,选出染色体易位杂合体,同株套袋自交。在易位杂合体M_2株系中,选取正常育性株或其后代M_3作父本或母本,同普通二倍体西瓜品种测交。从测交F_1代的379个组合中,鉴定出9个极少籽组合,52个少籽组合。  相似文献   

15.
高产 8号是由杭州市良种引进公司育成的绿皮豇豆品种。1990年夏,在杭州市郊笕桥镇一农户种植的杭州市绿皮豇豆中发现一变异株,表现为结荚多,每花序结荚 3 ~4条,荚长 80cm以上,荚色深绿,不鼓粒。秋季播种后,株系内各单株表现差异较大,选留 27个单株种子。1991~1994年,经7代定向筛选,根据育种目标 90 -16-9 - 7 - 14 - 3 - 9 品系入选。1995~ 199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7~ 1998年进行多点生产试验,2000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 (认 )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高产 8号。现已成为浙江省绿豇豆主栽品种,江西、湖南、安徽等地也有零星种植,年栽培面积 …  相似文献   

16.
1选育经过1.1亲本选育1998年秋引进天津市黄瓜研究所选育津春4号F1种植50株,套袋自交,根据田间生长表现及挂果情况,选择结瓜节位低、节间短、雌花率高、瓜形好的无病单株5个,每株收低节位瓜1个,编号为H18-1、H18-2、H18-3、H18-4、H18-5;1999年春F2种植5个株行,每个株行根据单果种子量多少,分  相似文献   

17.
久星10号是利用87—22×87—56的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87—22是利用雪韭自然群体中的变异株,经单株自交选出的性状稳定、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株系。87—56是从嘉兴白根中选出的抗寒、叶色绿的优良自交系。该品种抗寒性极强,耐弱光,棵大叶宽,直立性强,叶鞘绿白、粗壮肥嫩,商品性好,抗灰霉病、疫病。  相似文献   

18.
开蔬七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230-04-3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XF05-4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熟大白菜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在开封地区秋季露地栽培生育期75 d左右。植株平展,株高32.0 cm,开展度59.0 cm;叶球叠抱,矮桩头球形,球高21 cm,球径21 cm,球形指数1.0;单株净菜质量3.5 kg,667 m2净菜产量6000 kg以上,净菜率78%。该品种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高抗病毒病和黑腐病,抗霜霉病,适合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喜食叠抱类型区域秋季露地或设施栽培。2018年11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9.
普通番茄与秘鲁番茄杂种后代的形态,亲和性及抗性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鹤林  吴鹤鸣 《园艺学报》1991,18(3):233-238
继获得普通番茄‘北京早红’与秘鲁番茄杂交种后,本试验着重于对杂种后代的形态、亲和性及抗性表现的观察,杂种的多数性状为双亲中的显性性状或双亲的中间型,但也表现了一些奇异性状,如果实的颜色和花序的形状与排列通过株间的“杂交”克服了杂种的高度自交不亲和性,从而顺利得到杂种的自交后代;杂种各世代均高抗TMV 0株系和1株系,并有部分选系抗TMV 1·2株系,由此判断秘鲁番茄亲本可能具有TM~a_2基因;用南京地区CMV厥叶株系和强株系分别接种,各世代表现部分抗病或耐病。  相似文献   

20.
潍白4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BZ-02-17为母本,以BZ-02-1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秋季中晚熟大白菜一代杂种。母本是山东省烟台地方品种福山包头单株材料经过7a(年)自交选育出的自交不亲和系BZ-02-17,父本是利用1997年引进的秦白2号大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