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中地区农业节水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节水分区是促进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缓解农业用水短缺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关中地区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量大的现状,进行了该地区农业节水分区。收集分析了关中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资源利用状况以及农业结构方面的资料,采取系统聚类法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展开关中地区农业节水分区的研究。结合关中地区农业相关的自然社会特点,构建了由气候指标、地形地貌指标、水资源及缺水程度指标、耕地灌溉程度指标、社会经济情况指标和农业结构指标等组成的农业节水分区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变异分析和相关分析,筛选出13个原始指标;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将原始指标表示成6个主成分以提高计算效率;运用系统聚类法把研究区内的42个县级区域划分成6个农业节水区,并结合自然、社会和经济情况对各区进行了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对各区农业节水措施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进的蚁群聚类在精准灌溉管理分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便于精准灌溉的田间实际操作和管理,采用改进的蚁群聚类算法进行灌溉管理分区研究。蚁群算法的离散性和并行性特点对于数据的特征聚类非常适用,然而当数据量较大时,蚁群聚类在系统循环过程中,对数据的搜索时间较长,计算量大,因此将初始聚类中心作为蚂蚁的初始食物源加以引导,减少蚂蚁行走的盲目性,以达到降低计算量、加快聚类的目的。该文以土壤物理特性作为数据源,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消除初始指标相关性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蚁群聚类对研究区进行精准灌溉管理分区的划分。将改进的蚁群聚类分区结果与传统的K-均值聚类进行比较,前者分区结果表现出土壤物理特性区内均一性更强、区间差异性更加显著的特点。改进的蚁群聚类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可划分成2个灌溉管理分区,I区土壤的田间持水率、饱和含水率和凋萎含水率均较II区大,表明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I区的土壤耐旱能力较II区强,分区结果可以为精准灌溉的分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和多种土壤属性的烟田养分分区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顶山典型烟区烟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用111个样点耕层土壤(0 ~ 20 cm)的pH、有机质、总N、碱解N、速效P、速效K、活性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等数据对烟田进行管理分区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从繁杂的数据中提取3个主成分,利用MZA软件进行模糊聚类分析从而实现分区,采用FPI和NCE来确定最佳分区数。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最佳分区数为3,模糊指数为1.5。各分区内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都较整个研究区有所降低,而分区间土壤养分差异显著。研究区的平均混乱度指数为0.37,不同模糊类别交叠程度较小,地理空间上土壤的隶属关系相对明确。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可以较好地进行管理分区的划分,分区结果可以作为变量施肥的单独作业单元进行肥料管理。  相似文献   

4.
旋转式喷头质量评价指标定量筛选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节水灌溉产品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筛选,可实现借助测定有代表性的指标就能开展质量评价的目的。该文依据室内性能测试数据,借助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旋转式喷头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筛选,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筛选效果和适用性。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方法对旋转式喷头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筛选得出的结论基本相近,在常用的旋转式喷头质量评价的7个指标当中,射程与喷射高度的相关性最强,对农业灌溉中常见的中、低射程旋转式喷头应保留射程而筛除喷射高度指标。考虑聚类分析法着重于每对指标间的相关性,而主成分分析法则注重所有指标间的相关程度,因此利用后者对旋转式喷头及其节水灌溉产品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筛选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源数据的盐碱地精确农作管理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为了便于对盐碱地实施变量管理和精确农作,以海涂围垦区盐碱土为研究对象,以NDVI数据、盐分数据以及作物产量数据作为分区变量,对一面积为15 hm2的盐碱地农田进行了基于多个数据源的精确农作管理分区研究。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分类分区,引入了模糊聚类指数(FPI)和归一化分类熵(NCE)作为最佳分区数目的判断标准,通过单项方差分析对分区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研究发现,对本研究区,最佳的分区数目为三个。不同管理分区之间土壤化学性质(EC1:5,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全氮,碱解氮以及阳离子交换量)的均值都存在着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性,其中子区3具有最高的肥力水平和作物生产能力而子区1最低。利用所选取的三个变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可以较好地进行精确农作管理分区划分。分区结果不但可以指导采样, 而且可以作为变量管理的决策单元用于田间变量管理作业中,为精确农业变量投入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陵区是我国重点节水示范区之一,对它进行节水灌溉分区是非常必要的。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定量计算与经验定性相结合进行判断,提出了杨陵节水灌溉分区方案,并将杨陵区分为三个区,对每个区的基本情况和节水灌溉发展去向、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作物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田间实施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方法的提出开辟了节水灌溉的新思路,该方法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优点.目前对它的田间实施技术研究还不全面、不系统.本文针对其特点,探索分析能够实现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目的的灌水技术种类、技术要点及适用条件,提出适合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田间实施技术,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提出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果树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通过对国内外分根区交替灌溉研究成果分析,综述了一种既能满足果树水分需求,又能控制植株长势、减少“奢侈”蒸腾、改善果实品质的果园节水灌溉新技术——果树根系分区交替灌溉,阐明了其理论体系和节水优产机理,概述了与该技术有关的部分根区干燥技术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种适合在果园应用的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技术实施模式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果树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技术的应用前景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干旱荒漠绿洲区葡萄根系分区交替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探讨西北旱区葡萄节水优质高效灌溉模式,于2004~2006年在甘肃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绿洲区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固定部分根区滴灌和常规滴灌三种灌溉模式对鲜食葡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灌水量较常规滴灌减少1/2,其产量未有显著下降,而且显著提高了浆果V c含量,使果酸含量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成熟度明显改善。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较常规滴灌提高了37.36%。采用根系分区交替灌溉可以达到大量节水、提高葡萄品质和成熟度而不明显降低产量的目的,可以作为西北旱区果园有效的节水优质高效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0.
徐瑶  陈涛 《水土保持通报》2006,26(3):73-76,81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经济类型进行了划分。首先建立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2个类型划分指标进行筛选。再运用模糊聚类方法,将贵州喀斯特地区75个县(市)划分为5个生态经济类型。最后对各类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质量-产出-效率”的辽宁省耕地利用分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耕地利用分区是引导区域耕地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保证区片空间的连通是增强耕地利用分区管理可实施性的关键。以辽宁省为研究区,采用两维图论聚类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耕地利用"质量-产出-效率"的分区指标进行耕地利用综合分区,并探究各分区耕地利用方向。结果表明:1)研究区各县(市)耕地自然质量、产出水平和利用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差异,高值区主要分布于辽宁中部和北部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辽宁东部和南部,西部地区耕地利用状况参差不齐;2)将辽宁省划分为辽西粮食生产及生态保护区、辽中耕地综合开发先导区、辽东水田及特色农业种植区、辽南耕地效率及产能挖掘区和辽中南耕地利用转型升级区5个耕地利用区;3)两维图论聚类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分区方法有效保证了耕地利用分区相邻单元空间上的连通性和行政区界的完整性,对于耕地利用分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有利于耕地利用分区的统一管理和实施,对综合引导区域耕地利用方向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廖敏  粟超  张宇  杨亚军  张强 《农业工程学报》2021,37(16):108-116
名贵中药材川贝母喜湿、怕高湿特性成为人工灌溉的难点,智能化精准灌溉系统可实现川贝母按需节水灌溉。该研究开发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川贝母分区变量灌溉系统。在人工种植试验过程中,采用电容法和土壤水分测定仪获得了川贝母生长需水及灌溉用水数据,建立了川贝母生长含水率模型和灌溉含水率模型。为了实现川贝母分区变量灌溉,建立了灌溉模糊控制决策模型,该模糊控制器为双输入单输出结构,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量化因子、比例因子、模糊控制规则和隶属函数,实现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控制对川贝母灌用水进行精确决策和川贝母分区变量灌溉。在川贝母种植大棚内应用了该分区变量灌溉技术和系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决策的灌溉有一定节水效果,遗传算法优化后的模糊控制每次灌溉用水主要分布在5%~7%,灌溉用水有明显下降。特定种植密度下灌溉用水结果表明,优化后川贝母变量灌溉误差能控制在±5%附近,满足川贝母按需灌溉需求,分区变量灌溉效果明显;随川贝母种植密度增加,所需灌溉用水也增大,基本呈线性关系(R2=0.975);川贝母分区变量灌溉节水率与种植密度比之间呈抛物线关系,最佳节水在标准种植密度附近,年节水率大于27.6%。该研究可为川贝母种植密度和灌溉节水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灌区农业灌溉节水潜力估算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估算农业灌溉的节水潜力,提出了基于灌区尺度的农业节水潜力估算理论和方法,将不同节水措施实现的灌溉节水量分为“毛节水量”和“净节水量”,用于区分目前关于“工程节水量”和“真实节水量”的争论。毛节水量指由于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渗漏损失和田间蒸发等而少引的灌溉水量。净节水量指采取节水措施后减少的无效消耗水量和无效流失水量之和。案例分析在徒骇马颊河流域现有节水灌溉工程措施基础上分别估算了节水灌溉率提高20%和40%两种场景的节水量。估算结果表明,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的节水潜力很大,但主要是毛节水量,即减少了从水源取用的水量,而净节水量的节水潜力不大。这是由于大多数工程措施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减少渗漏损失,而减少的耗水量相对比较小。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控制的精确灌溉系统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的节水灌溉系统,由作物蒸腾量和土壤水势为输入,以作物需水量为输出,通过对输入变量的模糊化、模糊推理和反模糊化,获得了作物的需水量,采用三星单片机为核心,由作物蒸腾和水势变送器分别测量作物蒸腾量和土壤水势,使用分段模糊控制策略构成灌溉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作物的需水量,有效地实现了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15.
综合评价方法在节水灌溉方式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往模糊综合评判中常采用专家评估法、可能满意度法、落影函数法确定指标权重,指标较多时主观评分法就相当困难,使工程方案有时与实际情况发生偏离。该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判断法相结合的主、客观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了“经济——资源——社会”的评价系统,用来评价旱田的节水灌溉方式,结果符合松嫩平原农业实际情况,为今后节水灌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灌溉是水资源消耗的主要途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为探究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水平,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业灌溉用水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用水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体现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特征的代表性指标,构建农牧交错的农业用水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对2020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各旗县间农业灌溉用水量相差较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趋势,灌溉水量为582.41~4 905.86 m3/hm2,灌溉水利用效率为51%~84%;各旗县农业用水综合评价得分为2.26~3.67,农业用水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29个旗县中较高水平占比44.80%,中等水平占比55.20%;与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对比,构建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实际情况,对于农牧交错带中农业用水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的旗县地区,需加大力度发展农业节水措施,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节灌工程项目决策中各指标具有独立性和不相容性,以及指标的选择与评价标准具有一定模糊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物元分析的项目决策新方法。通过建立从优隶属度和关联度模糊物元来形成判断矩阵,采用均方差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计算获得关联度的大小对各投资方案进行排序,从而确定最优决策方案。将该模型应用在黄河流域节灌工程项目决策中,验证了其可行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