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1 赤峰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10℃有效积温1500~3300℃,无霜期90~140d.年降雨350~400mm,且雨热同季,多集中在6-8月,与马铃薯生长高峰期吻合,太阳辐射强烈.日照丰富,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合成,完全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全市现有耕地974万hm2,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土壤熟化程度高,有西拉沐沦河等河流流经我市,沿河两岸地下水资源丰富.丰富的土地资源、特有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力资源为马铃薯种植提供了优越条件,适宜不同熟期不同类型马铃薯种植.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以下简称为克旗)是一个半农半牧区,地处大兴安岭山脉、燕山山脉和内蒙古高原的汇接地段.全旗总面积20673km2,总人口25万人,实有耕地面积6.8万hm2,其中水浇地面积2.8万hm2.克旗的气候条件较为冷凉,年平均气温在2.5~2.8℃,≥10℃有效积温1900~2800℃,无霜期95~125d,昼夜温差较大,年降雨300~350mm,且雨热同季,多集中在6-8月,太阳辐射强烈,日照丰富,年日照2600~2900h.种植的主要作物是马铃薯、玉米、小麦和其他杂粮豆类等.  相似文献   

3.
<正>彰武县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春季多风,寒冷期长,年平均气温7.2℃,年均降水量510.3mm,降雨多集中在7-8月。平均无霜期156天,地下水位2米以下,平均冻土深度1.11米,全年主导风向西南风。彰武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6.5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74.8万亩,经济作物96.07万亩,花生种植面积为85万亩,水稻6.18万亩。彰武县是典型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份,是国家  相似文献   

4.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总面积20330km^2,辖6县1区,总人口296.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5.61万人.占89.6%;总耕地772.28万亩,其中水地91.9万亩。全市海拔在1640~3900m之间,大致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高蘩阴湿区两个自然类型。马铃薯是定西市的优势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由于市内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富含钾素.特别是雨量分布规律与马铃薯的需水规律基本吻合.雨热同期.对性喜温凉的马铃薯生长非常有刚。  相似文献   

5.
<正>地处晋西北的神池、五寨、岢岚县,海拔1400m以上,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且雨热同季、土层深厚疏松,为马铃薯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本区域马铃薯年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占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本区域马铃薯产业中存在种薯质量参差不齐、有机肥用量少、氮磷钾比例不合理、施肥技术落后、肥料利用率低、高效增产技术不配套、机械化水平较低、病虫害防控不力等,急需通过  相似文献   

6.
王磊 《现代农业》2012,(2):72-73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辽、冀、蒙三省(区)交汇处,东经119°10′至120°21′,北纬41°17′至42°20′之间,属丘陵山区,中温带亚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8℃,雨热同季,年平均降水量487毫米,北部448.5毫米,无霜期152天,北部125天。全县辖31个乡镇场街,259个行政村,17.6万户(农户14万户)59万口人(农业人口49万、农村劳力25.7万人)。总人口60万,总面积486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19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50万亩。  相似文献   

7.
<正>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温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多年平均降雨量782 mm;年均气温11.5℃,大于0℃积温4322.7℃,大于10℃积温3819.7℃;年均日照时数2519.2 h。全年无霜期225天。目前,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8.22万亩(2.55万公顷),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9.62万亩(0.64万公顷)。经农业部门取土  相似文献   

8.
牛河梁位于辽西朝阳市境内,是红山文化遗址核心保护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7.6℃,年均日照时数2850~2950小时,年降水量平均614.7毫米,多集中在6~8月份,无霜期120~155天.该区域分布着亚洲最大面积油松纯林,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相似文献   

9.
宾县地处我国北方中纬度寒温地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均活动积温2600~2800℃,无霜期120~140d左右,年均降水量550~600mm,雨热同季,阳光充沛,土质肥沃,境内丘陵起伏,岗地较多,昼夜温差大,是种植甜瓜的良好区域.  相似文献   

10.
正东平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总面积1 343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为"三山三水四分田",总人口80万人,耕地104.25万亩。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90.0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57.95万亩,棉花面积3.45万亩,是泰安市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市、区)。本县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棉花生长期间,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适宜棉花生长。2019~2020年,东平县承担实施了棉花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渭河上游。西靠漳县,东连甘谷,南接礼县、岷县,北与陇西、通渭接壤。总面积2011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均气温9.8℃,年日照时数2199小时。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冷而无严寒,夏热而无酷暑,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降水充足,非常利于苹果的生长和结果,所产果品质优色艳,很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全县总耕地面积61.9万亩,总人口46万人,现有各类果园面积17万亩,总结果面积9万多亩;有果园户50412户;全县  相似文献   

12.
郑皓莹 《现代农业》2011,(12):74-74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属于低山丘陵区的农业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向东南延伸的过渡性地带,属典型的寒冷半干旱地区,该区土地资源极其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10℃的有效积温较高,雨热同季,是大规模开发种植马铃薯的优势区域,随着马铃薯加工业的多样化,马铃薯已成为  相似文献   

13.
通辽市地处松辽平原,无霜期90~150d,年平均温度0~7℃,年降雨量300~450mm,降水大多集中在7-9月份.春季气温低、回暖慢、蒸发量大、少雨干旱;夏季雨热同季,适合马铃薯生长;秋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地形属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以冲积性灰色草甸土、黑白五花土、黑土和旋风沙土为主,氮磷钾含量和pH值适中,含水性和通透性良好.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的习惯,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在春季可以提温保墒,有利于马铃薯苗期生长,达到高产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莘县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属黄泛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20.5小时,平均气温13.2℃,日平均气温≥0℃的平均持续天数为294天,活动积温4993.5℃。无霜期平均为119天,年平均降水量551.5毫米,多集中在6、7、8月份,对玉米生长非常有利。常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90万亩左右,是山东  相似文献   

15.
<正>青岛地区属半湿润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零度以上积温为3950~4500℃,完全可以满足马铃薯玉米一年两作。基本种植模式为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种植地膜覆盖马铃薯,6月中下旬马铃薯收获后种植玉米,10月中旬玉米收获后种植小麦。每667平方米(1亩)马铃薯可获得3500~5000千克产量,玉米可获得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我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卢龙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西部,总面积961平方公里,辖3乡9镇1个经济开发区,548个行政村,总人口42.5万,其中农业人口33.2万,有耕地65万亩,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常年平均降水量672.9毫米,9-10月昼夜温差较大,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作物生物产量高,我县秸秆资源丰富,是"中国甘薯之乡"、全  相似文献   

17.
<正>察右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北部,全旗总土地面积为39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万亩。全旗共辖5镇、2苏木、1个乡,总人口2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5万人,属国家贫困旗县之一。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为34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7~9月份,平均无霜期112天,年平均气温3.8℃,≥10℃的有效积温1900~2100℃,年平均日照时数3082小时,昼夜温差大,土壤类型为栗钙土,多呈沙性,土壤疏松,非常适宜种植马铃薯。该旗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都在40万亩左右,成为农牧民增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情况1.概况商都县位于乌兰察布市东北部,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光资源丰富,热量不足,干燥少雨,风大风多等特点。全县平均气温3.1℃,七月最热,平均气温为18.9℃。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351毫米。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马铃薯种植区无霜期110天左右。土壤属栗钙土类。水地占25.5万亩。从2007~2009年三年平均粮食播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的加剧,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玉米需求的持续增长.肇东市总耕地面积304万亩,播种面积298.1万亩,其中玉米就达190万亩.由于雨热同季.适宜玉米生长,玉米面积稳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20.
<正>临夏州位于甘肃省中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侧边坡区和黄土高原沟壑过渡区,面积为81.69万公顷,属高原浅山丘陵区,平均海拔2000米。全州有耕地14.35万公顷,分为川塬、山阴、干旱三类地区。川塬山阴地区降水多,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牧草和林木生长;干旱地区光照丰富,雨量稀少,有利于马铃薯种植。马铃薯生长需水较少,其最低蒸腾系数(需水量)只有350,而小麦、水稻分别是450和500。在年降水量350毫米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