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草地资源非常有助于畜牧业发展。通过生态养殖技的推广应用,不断促进青海畜牧业健康发展。本文就生态养殖技术在青海畜牧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贵州:草地生态畜牧业加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畜禽种业》2009,(10):148-148
截至今年9月,贵州省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累计覆盖养殖农户47250户,完成人工种草101万余亩,修建圈舍145万余平方米.采购发放基础母羊80余万只,项目区存栏92万余只,销售16万余只。贵州省在去年33个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县的基础上.今年新增加了修文、正安、江口、黔西、罗甸、天柱、安龙、织金、松桃、印江10个项目县,安排资金5000万元。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可谓是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之大省,其发展对于我国整个畜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对其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积极探索相应的优化策略,则能够有效推动青海省畜牧业的发展,能够让整个青海省的经济发展呈现繁荣之态势。基于此,本文就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青海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全国五大牧区之一。青海省草场面积达3,858,73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53.6%,其中可利用的草场面积3,345、07万公顷,约为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5、2%,全省天然草场理论载畜量4,762、58羊单位,由于草场的冷暖季储草量不同,载量不同,载畜量有明显差异。青海天然草场辽阔,具有面积大,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南召县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标准化生态养殖水平正是衡量一个地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标准化生态规模养殖是我县未来畜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举措。现结合工作实际,就推进畜牧业有序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1南召县畜牧业现状截止2016年底,全县牛存栏8.6万头,猪存栏20万头,羊存栏20万只,禽存栏239万只,肉蛋奶总产4万吨,同比增长5%;  相似文献   

6.
针对青海地区藏羊繁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总结青海藏羊高效养殖的综合配套技术,经过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生态环境保护与草地畜牧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实现牧区的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7.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2):42-42
全省畜牧业工作会议提出“加快生猪发展,突出发展肉牛、肉羊和奶牛,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战略,努力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增加农民收入。2004年末,全省畜牧业产值达152亿元,同比增加12.72亿元,增长9.1%,畜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3年的29.90%提高到31.2%,增加1.3个百分点。完成肉类总产量171万吨、蛋类总产量9.61万吨、奶类总产量3.5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92%、5.37%、3.84%。畜牧业对农民的贡献率增至39.62%,畜牧业生产能力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已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刘建明 《新农村》2010,(2):13-14
浙江省松阳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山多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县现有耕地面积仅14.18万亩,林地覆盖率达72.3%,适宜发展畜牧生产。近年来,松阳县大力倡导发展生态畜牧业,积极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家禽、山羊、鹧鸪等新的养殖项目比重增加,肉禽饲养量迅猛发展,品种不断优化。据统计,2007年畜牧业产值约2.01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0%,生态畜牧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青海地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地区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海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但高原生态畜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定问题,限制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人员应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总结相关工作,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促进青海畜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青海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畜牧业是青海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地区各民族赖以生存的主业,因此发展畜牧业对青海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从目前情况看,青海畜牧业有几个突出的薄弱环节: 1.畜牧业生产力低,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者文化素质低。据1987年统计,青海省农村、牧区12岁以上人口中的文盲及半文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地区草地载畜量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祁英香 《农业科学与技术》2009,10(5):175-178,183
根据《中国自然资源丛书》青海卷和青海湖地区共和、海晏、刚察、天峻4县相关统计资料和草地实地考察,提出不同类县域的草地综合利用率,再根据宜用草地面积、鲜草产量及家畜年食用量等计算出青海湖地区各县和全区的草地理论载畜量、适宜载畜量和超载量。①湖区可利用草地面积为338.4万hm^2,草地牧草理论生产潜力总量为1353709.4万kg,草地现实潜力总量为661760.83万kg。其中,草地理论生产潜力总量和现实生产潜力总量最高的均为共和县,最低的均为海晏县。②全区理论、现实实际可利用草地潜力总量分别为634253.55万kg、310054.85万k,其中最高的均为共和县,最低的均为海晏县。⑧草地理论载畜量为438.63万羊单位,其中,共和县最高(154.30万只),海晏县最低(32.86万只);草地现实载畜量全区为214.42万只羊单位,各县草地适宜载畜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共和县(79.34万只)、天峻县(65.16万只)、刚察县(55.42万只)、海晏县(15.45万只)。④截至2002年底,全区有各类草食牲畜289.6万头(只),其中,山羊12.3万只,绵羊228.9万只,驴0.24万头,牦牛43.4万头,黄牛0.9万头,骡0.13万头,马3.7万匹,骆驼82峰,全区草地实际载畜量折合为440.69万只羊单位,各县实际载畜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刚察县(142.17万只)、共和县(136.84万只)、天峻县(108.98万只)、海晏县(52.71万只)。⑤草地理论超载量为12.11万只羊单位,其中,海晏县和刚察县超载43.78万只羊单位,共和县和天峻县分别超载17.47万只羊单位、14.21万只羊单位;草地适宜超载量全区为225.33万只羊单位,超载量由大Nd,依次为刚察县(86.75万只)、共和县(57.50万只)、天峻县(43.82万只)、海晏县(37.27万只)。全区超载度(现实超载量和适宜载畜量的比值)为1.05,各县超载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海晏县(2.41)、刚察县(1.56)、共和县(0.72)、天峻县(0.67)。可见,青海湖地区草地超载特别严重,草畜矛盾十分突出。2002年的数据显示,牧业总产值平均约占农业总产值的90%,牧业收入平均约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6%,牧民人均纯收入1836~2330元。可见,湖区气候与自然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上传统观念等人为因素,最终导致湖区畜牧业生产也表现出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使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不相协调,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青海湖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严格控制载畜率,实现草畜动态平衡;进行草畜分而治之;加强草地生态环境建设;加强良种繁育和优质牧草的栽培;提倡规模化、工厂化养殖,培育龙头企业,深化草畜产品加工,走产业化道路;转变传统观念,发展生态畜牧业;加强畜牧业自主创新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畜禽种业》2013,(9):158-158
近日,从青海召开2013年全国纺织信息交流会上获悉,青海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区位优势愈加明显,牦牛、藏羊存栏量、羊毛、羊绒产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基于此,青海正式向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提出申请。授予青海省为“世界牦牛之都”和“中国藏羊之府”称号。  相似文献   

13.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是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边境县。全县草地总面积为1049万亩,载畜量为120万只标准羊单位,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47%,畜牧业是该县经济的支柱产业。该县的畜牧业主要是草原畜牧业.对天然草场的依赖程度较高。2003年起,额敏县实施了以生态保护建设为主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现已实施了四期,共完成草场围栏470万亩,该项目的实施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边境地区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区及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一些种植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还会产生一定量的秸秆等。秸秆、禽畜养殖污染、生活垃圾污染是青海生态环境污染的直接来源之一。沼气技术可以将秸秆、粪便等污染物转化为沼气燃料及有机肥,对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对青海沼气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沼气使用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意义作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青海省畜牧总站《关于开展青海农区畜牧业发展前景与对策研究调研的通知》(青牧总【2017】76号)文件要求,海东市高度重视,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查阅资料、深入调查,对海东市畜牧业发展前景与对策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1农区畜牧业现状1.1农区畜牧业生产情况海东市地处青海省东部,辖属2区4县,共有96个乡(镇)1587个行政村,总面积1.32万km2,总人口158万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宁县畜牧业连续多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畜牧业已成为中宁县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手段之一.截止2008年底,中宁县生猪、肉牛、奶牛、栈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56.7万头、6.54万头、1.47万头、52.9万只和167.3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5亿元,占全县农业经济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充分发挥会理资源优势.树立特色畜牧业品牌.提升规模化养殖的社会化管理水平.提高会理黑山羊保护与疫病防控质量,维护生态安全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青海具有畜牧发展优势,通过对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扩大畜牧产业。同时加强畜禽产品质量管控,推动青海畜牧业的升级转型。本文就青海地区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与畜禽产品质量管控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畜禽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必由之路。随着相城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畜禽养殖从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非标准化养殖向标准化生产转变.分散无序经营向产业化经营发展。为适应相城区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相城区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发挥畜禽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在规范畜牧业生产、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转变,由分散无序经营向产业化经营发展转变,促进现代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相城区畜牧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以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保供为目的,  相似文献   

20.
依托资源面向市场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贵州省畜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预计2003年肉类总产量156.33万t,畜牧业增加值增长8.5%。畜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取得进展,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显现,科技对畜牧业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畜牧业在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适应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03年8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畜牧业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