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甜玉米以甜、糯、香闻名,可加工成罐头,也可鲜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甜玉米市场看好,农民种植积极性提高。秦皇岛市近年来甜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技术不断创新,采用地膜覆盖改以往单茬种植为上下两茬种植,延长农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上茬甜玉米平均亩产鲜棒1000千克左右,下茬甜玉米平均亩产鲜棒800千克左右,亩效益2000元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夏大豆栽培的意义 1.种植效益高龙口市“小麦—玉米”一年两季的种植方式,亩产一般分别为450千克和550千克,亩产值1500元左右。改小麦收后直播夏大豆,大豆亩产300千克,亩产值近1000元,比夏玉米提高209元,肥料等节省100余元,下茬小麦增产10%以上,增值100元,合计亩增收400元左右。种植增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刘炳国  林亮 《油气储运》2009,(12):19-20
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高效农业园示范种植美国超甜玉米“黄金1号”,取得了较高收益。美国超甜玉米“黄金1号”是甜玉米中的新优品种,它适应性强、产量高、质量优、效益好,每667平方米(1亩)每茬可收获鲜玉米棒2500千克左右,一年可种两茬,产值可达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利用土、肥、水等资源,提高露地栽培的亩效益,我们经几年试验,摸索出了上茬地膜西瓜间作鲜食糯玉米,下茬菠菜的种植模式。在畦埂上种植玉米,和西瓜高矮间作,不仅可提高效益,而且可以在结瓜期给西瓜挡雾、遮荫,减少病害发生,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西瓜亩产量6000千克,玉米亩产鲜穗2670个,菠菜亩产量3500千克,每亩总效益可达50005左右,此模式的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唐山市丰润区农民采取上茬种植甜玉米,下茬种植青贮玉米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益。甜玉米每亩成本750元,平均亩产鲜穗1 350 kg左右,1元/kg,每亩收入1 350元,每亩效益600元。青贮玉米平均亩产3.6吨,每吨240元,每  相似文献   

6.
《现代种业》2007,(5):59-59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也是玉米科研和生产水平最高的国家。20世纪30年代,玉米种植密度每亩不到2000株,亩产只有100多千克。20世纪60—70年代,密度增加到3000株左右,亩产也提高300千克左右。目前,密度已增加到4500株左右,亩产提高到600千克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美国超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超甜玉米具有品质优、口味好、产量高的特点,香醇甜脆,美味如甜牛奶,可以生吃,主要作鲜玉米棒冷冻包装出口。该品种为植株矮化品种,株高130—150厘米,单苞重300克,苞长20厘米左右,籽粒金黄色。2006年,我乡从台湾引进美国超甜玉米,在马碲岩村示范种植300亩,表现抗病、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平均鲜棒亩产810公斤,亩产值1200元。  相似文献   

8.
西瓜、鲜食玉米、秋萝卜间套复种立体种植模式不但充分利用土地与光温资源,提高土地复种指数,还可实现粮菜双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任丘市出岸镇出岸村王球子采用这种种植模式,平均亩产西瓜4000千克,鲜玉米1900多穗,萝卜4300千克左右,亩产值3000余元,成为该村和附近村民的种植典型。其栽培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9.
<正>地膜干辣椒套种甜玉米是一种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充分发挥了两种作物对光热资源的利用,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生产率,是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连续2年在新民市示范田的试验示范推广,地膜干辣椒套种甜玉米,辣椒亩产一般2000千克,亩产值4000元以上,亩产鲜甜玉米4000多棒,亩产值4000元左右,两项合计亩产值8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刘晓艳 《新农业》2011,(1):22-22
黑糯玉米既可加工又可鲜食,是一种珍贵的甜、香保健果蔬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看好。辽阳市太子河区东京陵乡种植黑襦玉米面积200多亩,均采用地膜覆盖1年上下两茬种植技术,平均亩产黑糯玉米鲜穗4800棒左右,亩效益在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超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培  久国 《新农村》2010,(2):21-22
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高效农业园示范种植超甜玉米“黄金1号”,取得了高产高效益。超甜玉米“黄金1号”是甜玉米中的新优品种,它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一年可种两茬,每茬可收获鲜玉米棒2500千克左右,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值可达万元以上。该品种含糖量高,糖度达5度以上,香醇甜脆,品质优良,用途广泛,适宜鲜食、煮食和多种加工。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马家庙村自2004年开始推广地膜大蒜与鲜食玉米连作模式,面积逐年扩大。到2005年种植面积达18公顷。平均每667米2上茬产蒜薹330千克,干蒜头1250千克,收入2930元。下茬产鲜玉米1500千克,收入950元。全年667米2收入达388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一、地膜大蒜栽培  相似文献   

13.
鲜食玉米作为特色农产品在北京市顺义区已经种植了十几年.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2007年全区达到2万亩,从中受益的农户也屡见不鲜。如:木林镇西沿头村甘立新。2007年4月初,地膜覆盖种植60亩京科糯2000,6月中旬收获,平均亩产鲜穗1000千克,每千克售价1元,每亩产值1000元。扣除成本350元,每亩纯收入650元。杨镇辛庄户村孙柏林,2007年6月底,在上茬小黑麦收获后种植60亩京科糯2000,  相似文献   

14.
<正>唐山市丰润区娘娘庙村种地大户何宝光在150亩耕地上,采用上茬种植小麦,下茬种植甜玉米的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益。冬小麦每亩成本935元(含半年地租),平均亩产小麦490 kg,2.4元/kg,每亩收入1 176元,每亩效益241元。甜玉米每亩成本916元,平均亩产鲜穗1 150 kg左右,1.3元/kg,每亩收入1495元,每亩效益579元,  相似文献   

15.
超甜玉米黄金1号原产于美国,我县于2000年从广东省引进试种。由于该品种抗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经济效益显著,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3年种植面积达540公顷。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鲜穗800~l000千克,销售价格1.26元/千克,平均产值1134元,纯收入.554元,比种植水稻纯增收224元,增长67.88%。我县主产粮食,常年只种植两茬水稻。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2002年-2004年,农民种植甜玉米的平均亩收入达3000元左右。诱人的效益促使农民在2005年扩大甜玉米的种植面积,导致甜玉米市场饱和、供大于求,平均亩收入降至800元左右。鉴于甜玉米生产中的成功与失误,对今年甜玉米的种植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西红柿冬春茬栽培,一般于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播种,1月下旬至2月上旬定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始收,6月上中旬拉秧。平均亩产6000千克,平均亩产值13000元左右,此茬西红柿栽培已成为徐水县菜农的主要种植形式,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上茬马铃薯下茬栽种甘蓝的种植模式,今年在根德营子乡南洼村种植面积65亩,马铃薯平均亩产3500千克,甘蓝平均亩产6000千克,平均亩产值12560元,亩纯收入11450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上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1.种薯处理选择脱毒早大白种薯,亩用种量150千克,播前40~45天从储藏窖转入室内,在散射光下低温催芽,要求温度12~18℃,最高不超过20℃,使芽粗壮,抗逆性强。播前1~2天切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宝应县范水镇迎丰村总结出莴苣、番茄、两茬鸡毛菜、大白菜种植模式,一般亩产莴苣1700公斤,番茄4200公斤左右,鸡毛菜生长期仅20~25天,劳动力较充裕的农户可连续种植两茬,每茬亩产鲜青菜750公斤左右,亩产大白菜11500公斤,全年亩产值16500元,除去农本1600元,亩净收入14900元。  相似文献   

20.
我区党山镇有20多年冬季种植芥菜、然后制作“倒陡菜”出售的习惯,冬季芥菜收获后种一茬单季直播晚稻。实行这一种植模式,效益较好。据调查,一季芥菜可亩产鲜菜3850k.g,农户自己制作“倒陡菜”,平均70kg左右鲜菜可制作1坛(25kg)左右,一亩鲜芥菜可制作55坛左右,每坛60元,亩产值3300元,亩成本825元,获纯利2475元,晚稻平均亩产550kg左右,亩产值1155元,亩成本661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