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几丁质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细胞和组织中,参与多种生理过程。研究发现许多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可以产生几丁质酶。笔者主要对微生物几丁质酶的特性、功能及几丁质酶在植物真茵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几丁质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和抗病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抗源蛋白质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已成为热门课题,例如抗真菌病害基因工程、抗细菌病害基因工程和抗病毒病害基因工程等。在抗真菌病害基因工程中,研究最多的是两种抗真菌病原蛋白质———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以及将两种蛋白基因导入作物,通过基因表达产生几丁质酶或葡聚糖酶,达到防治真菌病害的目的。一、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生化特性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通常都是纯蛋白,几丁质酶的分子量在25~40KDa之间,β-1,3-葡聚糖酶的分子量为32~37KDa。它们和其他蛋白质一样…  相似文献   

3.
几丁质酶与植物抗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几丁质酶的活性、作用底物和生化性质 ,分类和结构 ,表达水平的诱导调节 ,亚细胞定位 ,作用功效 ,以及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 ,综述了植物几丁质酶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植物几丁质酶及其防卫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几丁质酶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主要分布于植物的茎、叶、种子及愈伤组织中,但在植物体内迄今尚未发现几丁质酶的作用底物。由于几丁质酶在植物体内的诱导与积累对增强植物防卫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性和防卫功能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一些植物几丁质酶基因已应用于植物抗病虫基因工程。一、植物几丁质酶的特性植物几丁质酶是一种糖苷酶,酶分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具有酸性或碱性等电点,其主要作用是水解几丁质多聚体中β-14糖苷键,产生N-乙酰氨基葡萄糖寡聚体。植物中的几丁质酶是可诱导的,通常它可受到其激发子、乙烯、…  相似文献   

5.
几丁质酶(EC.3.2.1.14)又称壳多糖酶,该酶与底物几丁质(壳多糖或甲壳素)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现已发现很多动物、植物及微生物都可产生几丁质酶。虽然在植物体内至今未发现有几丁质存在,但几丁质酶却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目前对几丁质酶的研究已涉及到酶的分布、特性、定位、诱导、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6.
几丁质酶作为一种重要的病程相关蛋白,一直是植物抗菌基因工程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几丁质酶的特性、分类、生物学作用以及基因的表达调控,重点介绍了植物几丁质酶的研究应用进展。随着研究的深入,植物几丁质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扩增山腊梅几丁质酶基因,对几丁质酶基因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成功构建植物表达载体,为植物几丁质酶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百日草几丁质酶基因片段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鲁  张佳诗  隋丽  李启云  王金刚  盛岩  杜茜  汪洋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56-10258,10398
[目的]克隆百日草几丁质酶的基因片段,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以百日草“梦境”系列为材料,提取其叶片总RNA,并根据其他植物几丁质酶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克隆百日草几丁质酶基因片段(ZEchi),并对该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克隆得到的片段长度为227 bp,共编码75个氨基酸残基;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ZEchi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几丁质酶基因同源性达70%以上,其中与葡萄的同源性最高,为74%;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几丁质酶多肽属于18家族几丁质酶,且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几丁质酶氨基酸序列具有70%以上的相似性;氨基酸聚类分析表明,该几丁质酶多肽与白车轴草和蒺藜苜蓿的几丁质酶聚类;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由该基因片段编码的多肽为非跨膜蛋白,主要含α螺旋和随机线圈螺旋等二级结构.[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几丁质酶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植物几丁质酶及其在抗真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几丁质酶是高等植物普遍存在的一种与抗真菌病害有关的酶。该文综合报道了国内外学者对这类酶的性质、分类、作用等的研究结果。提出只要考虑病原菌本身习性的影响,选用2合适的几相质酶基因、同时辅以一种或几种抗真菌蛋白基因协同作用,几丁质酶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会有很好的抗真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真菌病害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病害。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转几丁质酶基因等方法防治真菌病害已被广泛使用。本文从几丁质酶功能、生化特性、防治真菌病害的基础、植物几丁质酶的研究历史和进展以及今后关于几丁质酶的研究动向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新疆陆地棉转木霉几丁质酶基因棉花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pART27上的抗黄萎病基因木霉几丁质酶(Trichoderma chi-tinase)基因,导入新疆4个陆地棉品种(系)中,经标记基因阳性试验和病圃抗病性检测,获得T2代具有较高的抗病性植株30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拟克隆朱砂叶螨几丁质代谢中的关键基因几丁质酶基因,并对其进行特征分析。【方法】利用转录组拼接技术对朱砂叶螨转录组进行拼接,根据叶螨几丁质酶序列通过BLAST找到朱砂叶螨几丁质酶相似序列,设计PCR引物,进行朱砂叶螨几丁质酶基因克隆,分析其详细特征。利用SWISS MODEL预测其蛋白结构,特别是催化功能区的结构。【结果】测序分析确认为朱砂叶螨几丁质酶基因序列,并提交到GeneBank(KY705296),其开放阅读框为1 875bp,编码624个氨基酸,C端有几丁质结合区。根据新的几丁质酶分类,判定TecCht2为Ⅵ型几丁质酶,其结构具有典型的几丁质酶结构特征。【结论】本研究克隆得到的朱砂叶螨几丁质酶基因,为今后几丁质酶功能和用于害螨防治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solate chitinase gene from Trichoderma atroviride strain SS003. [Method] With the aeciospore wall of armandii pine blister rust as inducer, chitinase gene was induced to express in Trichoderma atroviride cells. The cDNA fragment of chitinase gene was cloned by RT-PCR approach. [Result] The activity of chitinase induced reached 40.17 μg/10 min; and the specific fragment amplified was 834 bp in length and proved to be the fragment of chitinase gene by sequenc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Conclusion] The result showed the feasibility of isolating the full length of chitinase gene and its transformation, and further producing chitinase.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已报道的羊草几丁质酶基因的EST序列,利用RACE技术,从100 mmol/L Na2CO3胁迫的羊草叶片中克隆得到羊草几丁质酶基因cDNA序列全长(GenBank登录号为GQ397277),命名为LcChi2基因。经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开放阅读框为771 bp,编码256个氨基酸,为Ⅱ类几丁质酶,属于19家族,分子量约为27.4 kDa,预测等电点为8.67,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麦(Hordeum vulgare)、黑麦(Secale cereale)和水稻(Oryza sativa)等植物的几丁质酶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6.5%、965%、95.2%和80.5%,推测LcChi2蛋白与其他几丁质酶执行相似的功能。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原核表达,为后期植物转化的验证准备多克隆抗体。本研究所获得的信息为今后对羊草几丁质酶基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离深绿木霉S5003中的几丁质酶基因,为获得高抗病的转基因植株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华山松疱锈病的锈孢子壁作为诱导物,诱导深绿木霉SS003中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并通过lit—PER方法扩增得到几丁质酶基因片段。[结果]锈孢子壁可诱导出高活性(40.17μg/10min)的几丁质酶,PCR扩增得到了长度为834bp的特异片段,经序列测定及分析显示该片段为几丁质酶基因片段。[结论]深绿木霉SS003的几丁质酶基因片段的获得,为分离全长基因以及进一步利用该基因生产几丁质酶以及进行基因转化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金华  安晓雯  姜国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172-15174
[目的]克隆自然生长于黑龙江省盐碱地的羊草ClassⅡ几丁质酶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几丁质酶基因的生物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方法]构建羊草叶片的cDNA文库,对其进行DNA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与GenBank中收录的植物几丁质酶基因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在羊草叶片eDNA文库中克隆出1条全长eDNA片段,片段长996bp,其中,可读框768bp,编码255个氨基酸。编码产物在结构上缺乏CBD和C-端延伸区,具有ClassⅡ几丁质酶的结构特征,其氨基酸序列与黑麦和小麦ClassⅡ几丁质酶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构建的pQE—LcChi2重组载体经诱导后表达出一个约27KD的蛋白,与推测的pQE-LcChi2基因编码产物大小一致。[结论]LcHi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能够表达,是一个具有表达功能的基因。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单子叶植物双价表达载体pBI121-Ubi-Bar/Chi,其中含有木霉几丁质酶基因Chi和抗除草剂Bar基因,均由玉米Ubi启动子驱动.以烟草无菌苗叶片为受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目的基因转入烟草中;以Bar基因作为选择标记,PPT为选择剂进行筛选,获得了一定数量的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经PCR分析,初步确定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几丁质酶基因chiA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苏云金芽孢杆菌染色体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取几丁质酶基因chiA,将其与枯草芽孢杆菌表达载体pHSG连接,构建重组菌,经IPTG诱导后,检测培养液中的几丁质酶活性。[结果]扩增得到几丁质酶基因chiA大小为2.5 kb。构建的重组菌对底物[4-MU-(GlcNAc)3]显示出一定的水解活性,培养液酶活约为2.8 U/ml,而pHSG空质粒转化子在同样条件下其培养液没有明显酶活。该重组酶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反应温度为50℃,与苏云金芽孢杆菌自身产生的几丁质酶性质一致。[结论]几丁质酶基因chiA能在枯草芽孢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产物可成功分泌到细胞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