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伽师县甜瓜主要流行性病害发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6~ 1 999年对伽师县甜瓜霜霉病和白粉病发生和流行因素进行了研究。证实了甜瓜霜霉病初侵染源为有霜霉病发生的黄瓜温室大棚。 6月至 8月上旬降雨量和降雨日数是甜瓜霜霉病流行的关键条件 ;当前生产中的甜瓜主栽品种均不抗霜霉病 ;甜瓜成熟期最易感染霜霉病和白粉病 ,其次是果实膨大期  相似文献   

2.
温室、大棚是大田甜瓜白粉病、霜霉病和病毒病发生的主要病源地,呈现出从温室甜瓜到拱棚甜瓜再到露地甜瓜、架子甜瓜,先早熟后晚熟的发生顺序。  相似文献   

3.
新疆甜瓜的抗病性转育及其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选育新疆甜瓜类型抗病育种材料,以2个高感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新疆甜瓜材料和一个高抗白粉病和霜霉病的美国Cantaloupe类型甜瓜品种为原始亲本,分别进行杂交,采用苗期接种抗性鉴定,植株成株期田间自然抗性筛选结合果实品质鉴定的方法,在3个生态环境差异较大的试验点经1~2代回交和7~8代自交,转育出2个高抗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新疆甜瓜类型单系材料。  相似文献   

4.
大棚甜瓜在同一块地中,经过多年的重茬种植,土壤里残留很多病菌,特别是甜瓜的霜霉病、蔓枯病、枯萎病、角斑病、白粉病等,以及主要虫害蚜虫等。这些病虫害的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大棚甜瓜病虫害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黄瓜的霜霉病和白粉病是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因为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流行速度快,菜农常称之为"跑马干",一两周内即可使除顶端嫩叶外的其他所有叶片枯死,减产30%~50%,给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霜霉病和白粉病的发病特点,从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防治两个方面来介绍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一、霜霉病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受  相似文献   

6.
甜瓜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蔓枯病、枯萎病、角斑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等。这些病虫害的发生正日趋严重。因此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已成为今后大棚甜瓜栽培技术的关键。一、霜霉病: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适合发病的温度是20—24℃,高于30℃或低于  相似文献   

7.
张冰 《油气储运》2007,(1):16-16
利用棚室栽培甜瓜效益较高,但病害的发生特别严重。种类繁多的病害令瓜农防不胜防,如甜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疫病,蔓枯病、枯萎病,病毒病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甜瓜霜霉病、甜瓜枯萎病、甜瓜白粉病、甜瓜病毒病、甜瓜炭疽病、瓜蚜、黄守瓜及白粉虱等方面阐述了影响商丘市早熟甜瓜品质的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并分别介绍其防治措施,以期为商丘市早熟甜瓜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9年,勃利县大面积发生西、甜瓜病害,其中以枯萎病和病毒病、白粉病、霜霉病、蔓枯病发病较重,针对西甜瓜几种病害症状与防治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新疆晚熟甜瓜防病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在新疆为害晚熟甜瓜的病害主要有:甜瓜霜霉病、白粉病、疫霉病、病毒病、细菌性叶斑病、蔓枯病、叶枯病、列当和兔丝子,其中以甜瓜霜霉病、白粉病、疫霉病和病毒病为害最重.卡拉克赛又名伽师瓜,是新疆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晚熟甜瓜品种,主要分布在南疆.卡拉克赛果肉红脆,味香甜,极耐贮运,但抗病性差.本规程是在南疆多年研究和示范推广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完成的,它适用于南疆甜瓜种植区域,但在具体应用时一定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水、土、气候情况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获得与甜瓜抗霜霉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或功能标记,用于甜瓜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为进一步克隆甜瓜抗霜霉病主效基因奠定基础。方法 以野生高抗霜霉病资源DM-4和感病自交系DM-2为亲本,构建F2代分离群体,利用BSA-seq对甜瓜抗霜霉基因进行QTL定位,开发InDel分子标记,并在双亲及其F2群体单株进行筛选验证。结果 甜瓜抗霜霉病主效QTL位于第9号染色体。在候选区间开发了37个InDel分子标记,有9个PCR产物大小在抗、感双亲表现出差异,用F2单株验证,结合田间表型鉴定结果,引物InDel 15和InDel 20准确率分别为95 %和98 %,引物InDel 15和InDel 20在抗病亲本中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251和349 bp,在感病亲本中分别为231和324 bp。结论 引物InDel 15和InDel 20可以作为分子标记进行抗霜霉病辅助选育,加快了甜瓜抗霜霉病育种速度。  相似文献   

12.
新疆甜瓜(Cucumis melo L.)白粉病抗性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选育具有白粉病抗性的新疆甜瓜育种材料。【方法】以1个肉质松脆、高感白粉病的新疆甜瓜品种与高抗白粉病的美国Cantaloupe类型甜瓜品种为原始亲本进行杂交,采用植株田间自然抗性筛选结合果实品质鉴定的方法,经回交和自交,转育肉质松脆、高抗白粉病的新疆甜瓜育种材料。【结果】选育出个3高抗白粉病新疆甜瓜类型纯系材料。【结论】利用引进抗性资源进行新疆甜瓜白粉病抗性转育是必要且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甜瓜霜霉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的最佳方法,并对甜瓜资源进行苗期接种鉴定,为抗病育种提供抗源。【方法】采用不同接种方法,不同接种苗龄,不同接种浓度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建立甜瓜霜霉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并对208份新疆哈密瓜资源和国内引进甜瓜资源进行霜霉病抗病性评价。【结果】甜瓜苗期接种霜霉病最好的方法是喷雾法,接种苗龄为2叶期,接种的最适浓度为5×103孢子/mL;筛选出免疫甜瓜霜霉病资源5份,高抗资源7份,中抗资源6份。【结论】甜瓜苗期接种霜霉病方法的确立以及抗霜霉病资源筛选为抗病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喀什地区棉花-甜瓜立体套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新疆喀什地区棉花-甜瓜立体套种模式效果的关键因素,为完善该模的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甜瓜与棉花共生期间水肥管理以及甜瓜主要病害发生、产量和品质,并与棉花和甜瓜常规种植方式比较.[结果]棉花-甜瓜立体套种模式下作物共生期水肥管理矛盾小,田间管理方便;甜瓜白粉病发病减轻,霜霉病发病较重;新陆中21号棉花产量为3888kg/hm2,卡拉库赛甜瓜产量为29670kg/hm2,甜瓜商品率超过90;.[结论]棉花-甜瓜立体套种模式具有明显增产和增收效果,对于解决新疆喀什地区因人多地少而迫切需要提高种植收益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葡萄霜霉病抗性蛋白(MrRPV1)LRR结构域对葡萄霜霉菌特异性识别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葡萄与霜霉菌间的互作机理打下基础.[方法]将MrRPV1和白粉病抗性蛋白(MrRUN1)两个蛋白的LRR结构域互换,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后转化至感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欧亚种西拉葡萄胚性愈伤组织中以获得转基因植株,并通过DNA、RNA分子水平检测和室内接种试验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共获得7个RGA10-8LRR阳性转基因(重组了MrRPV1蛋白LRR结构域)株系和6个RGA8-10LRR阳性转基因(重组了MrRUN蛋白LRR结构域)株系.在7个RGA10-8LRR阳性转基因株系中,仅RGA10-8-13阳性植株表现出与MrRPV1转基因苗S8-1一致的坏死斑点,肉眼观察不到白色霜霉状物,但7个阳性转基因系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白粉病抗性.在6个RGA8-10LRR阳性转基因株系中,RGA8-10-3和RGA8-10-28两个株系表现出对白粉病的抗性,有35%左右的细胞表现出细胞程序性坏死(PCD);RGA8-10LRR转基因苗均不抗霜霉病.[结论]MrRPV1的LRR结构域可能介导对葡萄霜霉菌的特异性识别,而MrRUN1的LRR结构域可能介导对白粉病菌的特异性识别.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新疆呼图壁小海子地区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年限的苜蓿制种田和打草田进行大田定期定点调查苜蓿白粉病和霜霉病发生动态,初步对比分析了这几个因子与病害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一年的新疆大叶苜蓿前期较感霜霉病,而后期则表现与种植三年的新疆大叶对苜蓿霜霉病的抗病性没有明显差异;新牧1号与新疆大叶间抗病性差异显著;作为打草田,相同或不同品种此两种病害的发生并不因种植年限增加而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7.
山东黄瓜主要种质资源多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一接种法,分别接种鉴定了24个黄瓜种质材料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褐斑病和枯萎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有3份材料高抗白粉病,9份材料抗白粉病;2份材料高抗霜霉病,8份材料抗霜霉病;1份材料高抗褐斑病,12份材料达到抗病级;在枯萎病的接种试验中,没有发现高抗和抗病材料,仅得到了8份中抗材料。综合4种病原菌的接种结果,发现材料H、U、B、E、L、P对4种病害都达到中抗以上水平;材料V除了不抗枯萎病对其他3种叶部病害都达到高抗水平;材料H高抗霜霉病;材料R与材料J对白粉病达高抗水平。  相似文献   

18.
樊月  谷俊霞  钟俐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1):2041-2045
[目的]研究甜瓜幼苗叶片中的SOD、POD、CAT同工酶与甜瓜白粉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白粉病感病甜瓜品种伽师和白粉病抗病甜瓜品种MR -1为材料,利用PAGE电泳方法分析三种同工酶在接种白粉病前后酶谱的变化.[结果]感病品种伽师和抗病品种MR -1的POD、CAT、SOD受白粉病胁迫后,同工酶谱均有变化,POD酶带在第3d时有新的酶带出现,伽师:P4 (Rf=0.80),MR -1∶P1(Rf=0.68),且感病品种伽师比抗病品种MR-1的POD活性变化更迅速;CAT同工酶无新的酶带出现,但两品种的两条CAT同工酶酶带分别在接种白粉病后3和12d出现两次峰值;SOD同工酶酶活性变化相对较弱,无新的酶带出现,但SOD同工酶酶带S1(Rf=0.50)的活性有变化呈6d增强9d降低的趋势.同时,在接种白粉病后甜瓜白粉病抗病品种MR -1的POD、CAT、SOD酶活性始终比甜瓜白粉病感病品种伽师的酶活性强.[结论]甜瓜幼苗期接种白粉病菌后SOD、CAT、POD的活性变化可以作为衡量甜瓜抗病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