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不同的供钾地块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作物的需钾水平.结果表明,在土壤速效钾为70 mg/kg的地块上,施用钾素化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土壤含钾量越低,施钾的增产效果越明显,在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上增产尤为明显.试验土壤上,每667m2施用有机肥3000kg并施钾素6.23kg,可以补偿土壤中钾的亏损,达到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2.
水稻施钾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土壤速效钾(K2O)低于100mg/kg的水稻土上施用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水稻施用钾肥以基肥或早期追肥增产效果最好,据试验研究,在桂林市缺钾水稻土上最佳钾肥施用量为K2O152.8kg/hm2,最佳施钾时的水稻产量为7632.3kg/hm2.  相似文献   

3.
采用定位方法研究连年施用钾肥对草甸土土壤钾素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红兴隆草甸土钾素含量较高,施钾对大豆和小麦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不大,施钾肥结合秸秆还田对增加作物产量,提高钾肥利用率有积极作用,施钾肥和秸秆还田明显缓解土壤耕层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下降,对维持土壤钾素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钾土壤冬小麦、夏玉米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钾土壤上(速效钾含量高于100mg/kg)增施钾肥(K2O)75~225kg/hm2,冬小麦平均增产6 96%,夏玉米平均增产8 38%;1kgK2O平均增产小麦3 00kg,增产玉米4 26kg。不同土壤上同一作物最高产量施钾量以及最佳经济效益施钾量差别较大。在高钾土壤上种植冬小麦、夏玉米,钾肥(K2O)用量在150kg/hm2时,可以保持产量和维持土壤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5.
在旱田作物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中,进行了三年的钾肥定位试验,采取与小麦秸秆还田措施相结合,并考察了钾肥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同时分析了土壤钾素的变化情况,针对土壤钾的平衡状况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在产量较高时,施钾可明显提高小麦玉米的产量,增产幅度可达18.2%,14.7%。施钾配合秸秆还田增产效果最佳。不使用钾肥,土壤钾素处于不平衡状态,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在现有产量水平下,每年亩施20公斤氧化钾土壤钾素可基本保持平衡。若采用小麦秸秆还田措施,钾肥用量可以减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云南油烟轮作区不同土壤类型油菜对氮钾养分的利用效率、氮钾用量对产量的影响和不同类型土壤氮钾养分的供应能力,为油菜精准养分管理技术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在3种土壤类型上,以氮、钾不同用量为试验因素开展田间试验,对产量、养分利用效率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方程,分析氮钾用量和土壤类型对油菜产量及养分利用情况。【结果】在山原红壤、水稻土、砂壤土上产量最高处理为施氮90 kg/hm~2、施氮180 kg/hm~2和施氮270 kg/hm~2,施氮对产量的增产效应为砂壤土水稻土山原红壤,土壤氮养分对产量的贡献为山原红壤水稻土砂壤土,施氮90、180和270 kg/hm~2的氮肥利用率在山原红壤上分别为为63.68%、31.53%和18.59%;在水稻土上分别为54.95%、42.5%和29.45%;在砂壤土上分别为为31.95%、37.14%和33.29%。山原红壤上施钾与不施钾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水稻土和砂壤土上施钾50 kg/hm~2产量最高,施钾对产量的增产效应为水稻土砂壤土山原红壤,土壤钾养分对产量的贡献为山原红壤水稻土砂壤土,施钾50、100和150 kg/hm~2的钾肥利用率在山原红壤上分别为46.52%、30.2%和28.18%;在水稻土上分别为38.91%%、22.89%和19.61%;在砂壤土上分别为55.6%、31.29%和18.39%。【结论】罗平山原红壤上油菜氮钾用量应少施轻施;澄江水稻土保证氮肥供应的前提下应控施钾肥;腾冲砂壤土应适当增施氮肥和控施钾肥,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区域采取不同的养分管理策略对油菜化肥减量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江汉平原生态区水稻-油菜轮作制中钾肥的施用对水稻和油菜的产量及农田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量为187.5 kg/hm2时,水稻和油菜产量均达到最高,与不施钾相比,水稻增产3 007 kg/hm2,增产率为45.4%;油菜增产757 kg/hm2,增产率为40.4%。增施氮、钾肥增加作物养分吸收量,钾肥用量187.5 kg/hm2时,钾吸收量为553.3 kg/hm2,氮吸收量为279.9 kg/hm2。水稻-油菜轮作中所有处理钾素养分平衡均出现亏缺,但增施钾肥缓解了土壤钾素亏缺程度;所有处理氮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盈余。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鄂东南丘陵生态区水稻-油菜轮作制中钾肥的施用对水稻和油菜的产量及农田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量为150 kg/hm2时,水稻和油菜产量均达到最高,与不施钾相比,水稻增产1 495 kg/hm2,增产率为27.4%;油菜增产159 kg/hm2,增产率为10.3%。增施钾肥增加作物养分吸收量,钾肥用量187.5 kg/hm2时,钾吸收量为349.1 kg/hm2,氮吸收量为205.1 kg/hm2。水稻-油菜轮作中增施钾肥缓解了土壤钾素亏缺程度,且施高量钾(187.5 kg/hm2)的处理农田钾素出现少量盈余;氮素均出现盈余。  相似文献   

9.
新乡市土壤养分监测网点1982—2021年监测结果显示,速效钾40年间增加了30.56%,平均每年增加1.1 mg/kg, 2021年速效钾含量达188 mg/kg,显现出了秸秆还田和“补钾工程”的成效。2005—2021年共采集土样14 873个,速效钾含量与土壤质地密切相关,按照砂土、砂壤、轻壤、中壤以上质地,速效钾含量逐渐递升,由89 mg/kg递升至150 mg/kg。各县(市)差异很大,黄河故道面积最大的延津县最低147 mg/kg,具有郇封岭古黄河高滩地的获嘉县最高达255 mg/kg;对小麦、玉米进行增施钾肥试验,1 hm2施K2O 79.2、81.0 kg,平均增产分别为504、420 kg,以钾素含量最低的风沙土、潮土增产效果最好,而含钾量较高的褐土增产效果较差。按照相对产量,建立了一套小麦、玉米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及施肥参数。在小麦生产中,确立了极低、低、中、高4级标准,土壤速效钾含量属于极低、低水平的分别占3%、11%;属于中等水平的占18%;而高水平的则占68%。说明新乡市大部分地区已经属于富钾区,生产中应改变全面补钾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湘南稻区合适的钾肥和稻草配合施用比例,为湘南双季稻区域钾配合稻草还田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钾肥和稻草不同配比对田面水和田间表层土速效钾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钾肥60 kg/ha+稻草5000 kg/ha(K60+S2)处理的早、晚稻产量最高,分别为5763和6657 kg/ha,较不施钾肥的对照处理(K0)增产7.7%和21.2%.不同处理对早稻的表面水和表层土的速效钾含量影响不明显,晚稻以K60+S2处理的表面水、表层土速效钾含量最高.来源于稻草中的钾和化肥中的钾有相同的营养效应,随着减钾量和还田量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对水稻钾的营养效应越明显.[结论]钾肥和稻草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和表面水、表层土的速效钾含量均有影响,其中,以K60+S2处理对水稻产量及速效钾含量的影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砂薄地玉米施钾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砂薄地玉米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以施钾量225kg/hm2为最佳,此时钾肥产投比最高,达5.2,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获得较高的钾肥利用率;施钾能够提高砂薄地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但与施钾的产量效应变化趋势不同,在施钾225kg/hm2时蛋白质含量最高,继续提高施钾量则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欲保持玉米生长周期结束后土壤钾素肥力平衡,施钾量应达到150kg/hm2。玉米籽粒产量与生育期内玉米体内钾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拔节期、喇叭口期、抽雄期和成熟期的植株钾含量与产量之间相关系数分别达0.87、0.95、0.94、0.99。  相似文献   

1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砂质潮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钾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砂质潮土地冬小麦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以施钾量150kg/hm2(基肥:追肥=5:5)的经济效益最佳,增产822.7kg/hm2,每公顷增收724.1元,产投比为2.42;玉米生产也以施钾量150kg/hm2分次施用为最佳,增产1368.4kg/hm2,每公顷增收1281.7元,产投比为2.52。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施钾量为150kg/hm2时,两季连续分次施用钾肥经济效益最佳,施钾量为300kg/hm2时,小麦分次施用钾肥而玉米不施钾肥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国北方麦区监控施钾下小麦产量与养分吸收分配变化与土壤速效钾的关系,为节约钾资源,实现小麦丰产优质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20年在我国北方麦区43个地点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土壤速效钾水平下监控施钾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籽粒氮磷钾含量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北方麦区农户小麦施钾不足和过量问题同时存在。小麦产量随土壤速效钾含量升高显著增加,在土壤速效钾含量150—180 mg·kg-1时,小麦产量达到最高,为6 340 kg·hm-2。土壤速效钾过高并不能持续提高小麦产量,当土壤速效钾含量>180 mg·kg-1时,小麦产量显著降低,平均为5 409 kg·hm-2。与农户施肥相比,在土壤速效钾含量<90、90—120、120—150和>180 mg·kg-1时采用监控施肥技术增加了钾肥用量,在速效钾含量150—180 mg·kg-1时减少了钾肥用量,各土壤速效钾水平下采用监控施肥技术施用钾肥均提高了小麦产量,且在速效钾含量<90和>180 mg·kg-1时显著增产。土壤有效磷含量>30 mg·kg-1时,土壤速效钾含量120—150或>180 mg·kg-1时,不施钾肥小麦产量有降低的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升高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氮含量,农户施肥和监控施肥处理的籽粒氮磷钾含量无显著变化,速效钾含量>180 mg·kg-1时不施钾肥的小麦籽粒磷钾含量显著降低。速效钾含量>150 mg·kg-1时,监控施肥的钾肥偏生产力与钾肥吸收效率较农户施肥显著提高。【结论】在北方麦区,土壤速效钾含量150—180 mg·kg-1时,合理施肥可使小麦产量达较高水平,但当土壤有效磷较高,超过30 mg·kg-1时,不施钾肥小麦有减产风险。应根据土壤速效磷钾和小麦产量水平监控施肥,合理确定钾肥用量,实现北方麦区小麦丰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4.
浅析河南省土壤钾素肥力演变与钾肥肥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钾素是作物营养的三大要素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土壤富钾”概念的影响,人们忽视按作物需要的氮、磷、钾比例实行平衡施肥,在施肥中只注重对氮磷化肥的使用。土壤钾素肥力的消耗得不到应有的补给,致使钾素含量逐年下降,作物施钾肥的肥效逐年增长。其增长的幅度因土壤肥力和作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表现,高产田的施钾肥效大于中、低产田;玉米、棉花、大豆、芝麻施钾肥的增产机率大于小麦。由此可见,保持土壤钾素平衡,对实现农作物的持续增产,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5.
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周年秸秆还田及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东省西部潮土区研究了小麦-玉米周年轮作模式下连续两年4个种植茬口秸秆全还田和施用钾肥对耕层土壤钾素状况、作物产量及土壤-作物系统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定位两年后,秸秆还田及施用钾肥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其中秸秆还田配施钾肥(NPKst)处理提高幅度最大;小麦或玉米产量各个茬口均以NPKst处理最高,不施钾肥秸秆不还田(NP)处理最低。施用钾肥小麦平均增产8.03%,玉米平均增产2.92%;秸秆还田条件配合施用钾肥,小麦平均增产14.13%,玉米平均增产6.99%。施用钾肥秸秆不还田(NPK)处理和NPKst处理第一种植季的钾肥当季回收率分别为31.8%、24.4%,4个种植季钾肥累计回收率分别为39.2%、25.3%。定位两年后,单施钾肥处理(NPK)土壤钾素平衡达到-481.2 kg/hm2,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处理(NPKst)土壤钾素平衡达到74.2 kg/hm2。为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秸秆还田配施钾肥是维持潮土土壤钾素持续供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金华长期定位试验中杂交水稻的钾素营养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是需钾量较大的作物之一,其需钾特点在不同品种和季节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进一步了解杂交水稻对钾肥的吸收和利用特点,自1997年早稻开始,在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进行钾肥连续4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钾后,杂交早稻的平均增产量为744.6 kg/hm2,晚稻为864.5 kg/hm2,早稻的收获指数为0.60,晚稻为0.65,杂交晚稻施钾增产效果比早稻明显.杂交早稻地上部分钾的总吸收量为81.5~109 kg/hm2 ,晚稻为88.0~125.2 kg/hm2,高于常规稻.施钾后,杂交早稻对钾的吸收利用效率和常规早稻十分接近,杂交晚稻却低于常规晚稻,说明相对常规稻而言,杂交水稻并没有表现出嗜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河南主要土类施用钾肥配合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2~1994年在河南省三大土类区(褐土、潮土、砂姜黑土)进行了钾肥配合秸秆还田试验。结果表明,施钾对冬小麦、夏玉米、夏大豆均有增产效果,但不同土类、不同作物增产效果不一。总的来看,夏大豆>夏玉米>冬小麦;砂姜黑土>潮土>褐土。除洛阳褐土玉米外,单用秸秆还田就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但三种作物都是施钾配合秸秆还田处理的产量最高,施钾或施钾配合秸杆还田对作物生长发育均有促进作用,并能减轻小麦、大豆的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18.
河南主要土类施用钾肥配合秸秆还定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 ̄1994年在河南省三大土类区(褐土、潮土、砂姜黑土)进行了钾肥配合秸秆还田试验。结果表明,施钾对冬小麦、夏玉米、夏大豆均有增产效果,但不同土类、不同作物增产效果不一。总的来看,夏大豆〉夏玉米〉冬小麦;砂姜黑土〉潮土〉褐土。除洛阳褐土玉米外,单用秸秆还田就能显著增加物产量。但三种作物都是施钾配合秸秆还田处理的产量最高,施钾或施钾配合秸杆还田对作物生长发育均有促进作用,并能减轻小麦、大豆的病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大豆主产区钾肥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吉林省不同区域2005—2010年大豆不同施钾水平田间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大豆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明确了吉林省不同区域间产量及增产的差异。结果表明:吉林省大豆对钾反应敏感,全省不施钾处理大豆产量为2.4 t/hm2,采用最佳施钾量可平均增产0.5 t/hm2,优化(适量)施钾可以明显提高吉林省大豆生产力潜力,减量施钾会降低增产效果,过量施钾大豆产量没有明显提高。不同区域钾肥增产效果存在差异,在东部地区最佳施钾量可明显增产且钾肥农学效率最高达到12.5 kg/kg,但产量变化幅度较大;中部地区大豆产量最高平均为3.1 t/hm2,变化幅度最小,但增产率也最小。因此东部地区适当增施钾肥,中部地区适当减施钾肥,依据区域增效差异进一步微调钾肥的施用量,是保证大豆产量并提高钾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小麦施钾效果及钾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70组田间试验研究了湖北省主产区小麦施钾的增产、增收效应及钾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增施适量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小麦平均增产556~978 kg/hm2,增产率为9.5%~16.7%;施钾平均增加经济收益192~897元/hm2,产投比为1.2~4.7;钾的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分别为71.0 kg/kg和7.4 kg/kg。应用直线加平台模型拟合小麦产量与钾用量的关系,求得湖北省小麦钾的最佳用量平均约为87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