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室内离体根接种鉴定法,研究了6个杂交组合后代601个株系对葡萄根瘤蚜抗性的遗传特性,以期为葡萄抗根瘤蚜砧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亲本中SO4、5BB、1103 P、河岸葡萄580、燕山葡萄0947、香槟尼1148抗根瘤蚜,而贝达和山葡萄对根瘤蚜敏感;6个杂交组合后代的葡萄根瘤蚜抗性分离呈连续性分布,表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的特性;在双亲组合过程中,美洲种群组成比例的多少,与其后代根瘤蚜抗性强弱呈正相关,表现为基因的累加作用;杂交后代的葡萄根瘤蚜抗性呈现普遍下降的趋势;葡萄根瘤蚜的抗性在传递过程中表现向弱的方向回归,在葡萄砧木育种工作中,选择葡萄根瘤蚜抗性强的亲本是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葡萄种质抗葡萄根瘤蚜田间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对我国常见的13份葡萄种质材料的葡萄根瘤蚜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2个葡萄砧木品种SO4、5BB对葡萄根瘤蚜表现为抗;5个中国野生种山葡萄、刺葡萄、毛葡萄、蘡萸、华东葡萄,4个鲜食品种巨峰、京亚、红地球、克瑞森无核和2个砧木品种华佳8号、贝达对葡萄根瘤蚜表现敏感。说明葡萄根瘤蚜的再度发生对我国野生葡萄种质的生存和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3.
几类葡萄资源对根瘤蚜抗性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青  杜远鹏  王兆顺  翟衡 《园艺学报》2010,37(1):97-102
采用离体根接种法对葡萄20个欧亚种、18个欧美杂种、11个种间杂种直接生产者(HPD) 、6种砧木、3个野生种和1个野生种与欧亚种的杂交后代接种葡萄根瘤蚜Dak tulosphaira vitifoliae, 测定根瘤蚜生长发育相关指标及根瘤比例。结果表明: 砧木RSB、Gravesac、520A和225R对根瘤蚜免疫, 砧木Fer2cal、1613C和供试的种间杂种对根瘤蚜有一定抗性, 根瘤比例均低于27%; 河南野葡萄和腺枝葡萄对根瘤蚜敏感, 根瘤比例分别为66.25%和56.67% , 总产卵量分别达到181.67粒和277.67粒, 广西毛葡萄对根瘤蚜有一定抗性, 根瘤比例为15.45% , 其与粉红玫瑰的杂交后代NW196抗性下降, 产卵量与根瘤比例分别比广西毛葡萄高46.13%和55.28%。以上结果表明, 葡萄对根瘤蚜的抗性受各亲本对根瘤蚜抗性能力和来自各亲本亲缘比例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葡萄种质资源的抗晚霜表现,为育种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晚霜发生后3 d,对中国野生葡萄17种或变种的56个株系、美国野生葡萄6种的8个株系及17个栽培品种(系)共81份葡萄种质资源抗晚霜冻害表现进行自然鉴定。【结果】中国野生葡萄中,毛葡萄、桑叶葡萄、瘤枝葡萄、华东葡萄表现为避霜;燕山葡萄、麦黄葡萄、麦黄复叶葡萄高抗;蘡薁葡萄高抗或抗;陕西葡萄、小复叶葡萄、菱叶葡萄抗;山葡萄、秋葡萄、复叶葡萄、刺葡萄、秦岭葡萄种内存在抗性差异,既有高抗或抗的株系,也有不抗或极不抗的株系;裂叶刺葡萄'宁强-6’极不抗。美国野生葡萄中,冬葡萄为避霜;美洲葡萄、甜冬葡萄高抗;河岸葡萄、峡谷葡萄和沙地葡萄抗。栽培品种中,欧亚种品种'无核白’高抗',早玫瑰'’早金香'’绯红’抗',无核紫'’新郁'’京秀’不抗;欧美杂种'巨峰’高抗',藤稔'’早生高墨'’京优'’木星’和'海王星’抗;欧山杂种'00-1-10’为避霜',00-1-5’高抗',北醇’和'左优红’不抗。【结论】中国野生葡萄、栽培品种抗晚霜表现具丰富多样性,美国野生葡萄表现出较强的抗性。葡萄种质资源对晚霜抗性表现与冬季抗寒性表现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山西果树》2013,(1):53-53
刘崇怀等利用室内离体根接种鉴定法,研究了6个杂交组后代601个株系对葡萄根瘤蚜抗性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亲本中SO4、5BB、1103P、河岸葡萄580、燕山葡萄0947、香槟尾1148抗根瘤蚜;贝达和山葡萄对根瘤蚜敏感;  相似文献   

6.
中国葡萄野生种对葡萄根癌病的抗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接种鉴定,系统研究了中国葡萄属13个种和变种的26个株系对葡萄根癌病的抗性,筛选出高抗株系10个。其中燕山葡萄(♀)因扦插容易生根,可用自根苗作为抗葡萄根癌病砧木进行嫁接试验,其余可用作抗葡萄根癌病的育种资源  相似文献   

7.
野生种对葡萄根癌病的抗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柴菊华  贺普超 《园艺学报》1997,24(2):129-132
通过田间接种鉴定,系统研究了中国葡萄属13个属和变种的26个株系对葡萄根癌病的抗性,筛选出高抗株系10个。其中燕山葡萄(♀)因扦插容易生根,可用自根苗作为抗葡萄根癌病砧木进行嫁接试验,其余可用作抗葡萄根癌病的育种资源。  相似文献   

8.
葡萄主要砧木品种的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0 0多年前 ,葡萄根瘤蚜使欧洲各国的葡萄园遭受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经过研究证明 ,美洲的野生葡萄抗葡萄根瘤蚜 ,继而对美洲的葡萄野生种进行改良 ,培育砧木品种 ,从而挽救了欧洲的葡萄栽培。因而 ,现在世界各国应用砧木进行嫁接栽培。葡萄砧木大致可分为生长势强的和生长势弱的两种类型。生长势强的砧木表现生长旺盛 ,根粗 ,深根性 ,嫁接后地上部表现丰产、长势旺、寿命长 ,但果实成熟延迟、品质变差。生长势弱的砧木表现浅根性 ,根细 ,嫁接树生长势弱 ,树龄短 ,产量低 ,有所谓的“小脚”,但葡萄粒早熟 ,着色好 ,糖度高 ,从幼树期结果开…  相似文献   

9.
葡萄根瘤蚜生物型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根瘤蚜(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 Fitch.)是世界检疫性葡萄专性寄生害虫,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瘤蚜的大发生给世界葡萄产业造成了灭顶之灾,选育和利用抗性砧木成为葡萄生产的唯一选择。然而随着害虫的协同进化,一些强致病性类型不断出现,致使一些砧木的抗性正在丧失,如加州所使用的砧木AXR#1的抗性被强致病生物型B所克服;SO4、5C、104-14 Mgt等强抗性砧木在一些地区也受到了根瘤蚜的侵染。根瘤蚜新生物型和强致病基因型的出现,推动了对根瘤蚜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我们对葡萄根瘤蚜生物型及其鉴定方法、根瘤蚜的遗传变异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根瘤蚜生物型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1854年,葡萄根瘤蚜首次在美国被发现。1868年,随着美洲种葡萄的引进,根瘤蚜传入法国,并迅速蔓延到欧洲所有葡萄产区,几乎摧毁了全部酿酒葡萄园。研究者们很快发现,美洲的野生葡萄对根瘤蚜具有较强的抗性,因此早期葡萄砧木育种首要目标就是抗根瘤蚜。随后,葡萄砧木嫁接技术开始推广应用,挽救了世界上主要的葡萄产区。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者们对葡萄砧木的生长特性,砧木与接穗的亲合性,砧木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砧木对接穗的影响,以及砧木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等展开了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概括分析了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形势,认为葡萄总产量在不断上升,而栽培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但南方和西部地区葡萄种植增长较快;鲜食葡萄栽培约占80%,酿酒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各种产品以内销为主,出口比例很低,相反,鲜食葡萄和葡萄酒进口大幅度增长。当前面临着外来生物入侵,特别是葡萄根瘤蚜威胁,以品种自根系栽培的传统模式受到挑战,用抗性砧木嫁接繁殖苗木势在必行。建议政府和科研单位增强对产业的关注度,尽快建立现代化栽培技术体系,完善产业链,增加产品多样性,通过科技进步全面提高葡萄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葡萄砧木叶片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会云  郭修武 《果树学报》2008,25(2):240-243
以当年葡萄砧木扦插苗为试材,采用土壤含盐量为0.1%、0.2%、0.3%、0.4%的NaCl溶液处理,对4个葡萄砧木品种(系)山河1号、河岸3号、SO4、DogRidge进行耐盐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壤含盐量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4个葡萄砧木品种(系)对土壤含盐量的反映存在差异,山河1号、河岸3号为耐盐力强的品种(系),DogRidge为中等耐盐品种(系),SO4为耐盐力弱的品种(系)。  相似文献   

13.
葡萄砧木抗寒与抗根癌病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高秀萍  郭修武 《园艺学报》1993,20(4):313-318
对17个葡萄砧木品种抗寒性与抗根癌病的研究发现,不同贴木在两种抗性上存在明显差异。供试葡萄砧木中属于极寒的有4种,抗寒的6种,较抗寒的2种,较不抗寒的5种;属于抗病的4种,中度抗病的4种,中度感病的4种,感病的5种。其中河岸1号、河岸2号、河岸3号、河岸6号抗病性较强,超过了贝达和山葡萄,其抗寒性与贝达相近或稍,可作为抗寒与抗根癌病砧木在葡萄生产中试用。  相似文献   

14.
牛茹萱  张剑侠  王跃进  翟焕  赵凯 《果树学报》2012,(5):825-829,965
【目的】为了培育抗病抗寒无核葡萄新品种,【方法】以2个种子败育型无核品种‘波尔莱特’、‘红无籽露’作母本,以抗病抗寒的中国野生山葡萄株系‘黑龙江实生’、‘双优’及欧山杂种‘北醇’、‘00-1-10’(‘玫瑰香’ב黑龙江实生’)分别作父本杂交,授粉51 d后将胚珠分别接种于ER和MM4培养基上进行胚挽救,培养60 d后在WPM+BA 0.2 mg.L-1培养基上诱导成苗。【结果】结果表明,2个母本品种胚挽救的适宜培养基不同,‘波尔莱特’作母本适合于ER培养基,‘红无籽露’作母本适合于MM4培养基。2个母本基因型对胚珠的发育率和成苗率的影响差异不大,‘波尔莱特’略优于‘红无籽露’;但4个父本基因型对胚挽救效果影响较大,以欧山杂种‘00-1-10’和‘北醇’作父本的杂交组合胚株的发育率和成苗率明显高于山葡萄‘黑龙江实生’、‘双优’作父本的杂交组合。共获得无核葡萄胚挽救新种质50个株系。【结论】在胚挽救过程中,不同基因型的无核葡萄适宜于不同的基本培养基,欧山杂种比山葡萄更适宜于作杂交的父本。  相似文献   

15.
西安和上海两地葡萄根瘤蚜种群周年消长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以来在我国多地发现葡萄根瘤蚜(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 Fitch.)。为了解其种群年增长动态,对西安和上海两地田间葡萄根瘤蚜种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两地的葡萄根瘤蚜为根瘤型,以孤雌生殖为主,在8—10月出现有性世代更替,田间调查发现少量根瘤蚜有翅型若虫,但未发现有翅型成虫;虫口总量分别在7月和10月出现两次高峰。从11月开始,成虫大量死亡,卵的数量随之减少,种群数量开始下降,逐渐进入越冬休眠状态,1龄幼虫是其越冬的主要形态。春季当地温上升到13.0℃左右时,葡萄根瘤蚜结束休眠,幼虫开始取食,经过几次蜕皮逐渐转变为成虫,进行孤雌生殖产卵。  相似文献   

16.
Seedlings of a Chinese wild grape (Vitis piasezkii Maxim var. pagnucii) native to loess plateau of Eastern Gansu province, China, were evaluated to screen cold-resistant rootstocks in Lanzhou area. After 14-year investigation two selections of LDP-191and LDP-294 were screened as rootstocks for two table grape cultivars, ‘Fujiminori’ and ‘Red Globe’, respectively. The two graft unions demonstrated very high cold-resistance as well as good graft compatibility. Furthermore, they could survive through low temperatures in winter without soil coverage together with good fruit quality of the cultivars grafted.  相似文献   

17.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中国野生葡萄抗白粉病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利用Affymetrix的欧洲葡萄基因表达芯片检测中国野生葡萄基因表达的可行性,并检测了葡萄白粉菌(Uncinular necator)人工接种诱导后48 h后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芯片可以在感病材料中检测出表达的基因11 906个,抗病材料中检测到表达的基因11 839个,在二者中同时检出表达的基因11 839个,能够检出的基因数占该芯片基因探针组总数的71.3%,因此用欧洲葡萄基因芯片检测中国野生葡萄中基因表达水平是完全可行的;并利用此芯片检测出在人工接种诱导后,抗病材料中和感病材料相比表达上调的基因共1 920个,占检测出基因总数的16.21%;表达下调的基因数1 760个,占检测出基因总数的14.87%;表达上调和下调的幅度(signal log ratio)都在1~7倍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