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为了探求日本花柏树皮精油中的活性先导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分析了日本花柏不同部位树皮精油的含量及其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日本花柏树干中部树皮的精油得率最高(0.104%);其主要挥发性组分有α-杜松醇(32.45%)、δ-杜松醇(12.69%)、可巴烯(8.43%)、长叶烯(8.31%)、8-丙氧基香松烷(8....  相似文献   

2.
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杉木心材精油,其精油得率为0.73%~0.79%.用毒土法进行杉木心材精油对黑胸散白蚁的触杀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杉木心材精油对黑胸散白蚁具有较强的触杀毒性,且其毒性的大小与处理时间和浓度有关;当其浓度为160m/L时,72 h内白蚁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3.
侧柏富含树脂.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侧柏树干上部心材精油与下部和中部树皮精油的最高相对含量成分均为柏木醇,三者共有组分为4-松油醇、α-柏木烯、罗汉柏烯、雪松烯、γ-依兰油烯、花侧柏烯、榄香醇、柏木醇、α-杜松醇和乙酸柏木酯.其树干下部和中部树皮精油的主要挥发物组分基本相同,而相对含量不同.柏木醇具有抗蚁、抗螨、抗...  相似文献   

4.
侧柏心材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抑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侧柏心材不同部位及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依次提取的心材活性成分对白腐菌、褐腐菌、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侧柏心材从髓心向边材根据年轮所划分的3个部位对3种真菌都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并且靠近边材的2部分抑菌效果更明显些.气质联机技术对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提取物分析鉴定表明:侧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中有14种化合物,大部分化合物属于萜烯类物质及其衍生物,最高含量化合物为罗汉柏烯(25.564%)和雪松醇(19.743%);侧柏心材二氯甲烷提取物中鉴定出24种化合物,最高含量化合物也为罗汉柏烯(15.429%).侧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对褐腐菌、白腐菌和黑曲霉菌第14 d时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0,9.3和8.3 mm,大于二氯甲烷提取物抑菌圈直径(0,2.7和1.3mm),表明正己烷提取物对3种真菌的抑制生长作用明显优于二氯甲烷提取物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树干注入的方法,研究6-苄氨基腺嘌呤、乙烯利、甲基紫精、茉莉酸等生长调节剂对6年生幼龄檀香生长、心材形成和精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树干注入各种生长调节剂对幼龄檀香树高和胸径的影响均不显著,但均能促成幼龄檀香形成具芳香气味的心材,且心材的质地与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心材较为一致;各处理促成的心材数量(扩展范围)差异极显著(P<0.01),心材数量大小的统计学顺序为甲基紫精处理=乙烯利处理>6-苄氨基腺嘌吟处理=对照处理>茉莉酸处理;各处理促成的心材精油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差异分别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6-苄氨基腺嘌呤处理的心材精油含量最高,平均相对含量为5.55%,平均绝对含量为8.77%,显著地高于其他各处理;各处理促成的心材精油成分组成基本一致,但α-檀香醇(P<0.05)和β-檀香醇含量(P<0.05)差异显著,乙烯利处理的α-檀香醇含量最高,平均相对含量为46.05%,6-苄氨基腺嘌呤处理的β-檀香醇含量最高,平均相对含量为23.25%;除茉莉酸处理促成的檀香心材精油没有达到檀香木油的国际质量标准以外,其他各处理均达到质量标准,这意味着幼龄檀香不仅可以提前“结香”,而且心材的形成受激素调控,6-苄氨基腺嘌呤很可能是调控檀香心材形成的重要激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利用响应面(RSM)分析优化日本冷杉Abies firma针叶精油的提取工艺。以日本冷杉精油得率为考察指标,在样品粉碎粒度、浸泡时间、蒸馏时间、蒸馏速度4个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日本冷杉针叶精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日本冷杉针叶精油的优化提取工艺为:粉碎粒度200目、浸泡时间37 min、蒸馏时间108 min、蒸馏速度2.8 mL·min-1。在此优化条件下的精油最大得率为0.714%,与预测值0.716%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采用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日本冷杉精油提取工艺条件可靠,可为日本冷杉针叶中精油的提取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得油率和柏木醇含量高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质,对25年生杉木不同部位和不同单株根精油进行提取,采用GC和GC-MS法对提取的精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杉木不同部位根精油的得油率和柏木醇含量差异较大,精油几乎全部集中在心材部位,在以含油量为目标进行品种选育时,应采用心材得油率为主要参考指标;不同单株根精油的得油率和柏木醇含量差异也较大,根精油的绝干得油率和柏木醇含量最大可相差7.71和8.94倍,在资源丰富的杉木群体中筛选出含油率和柏木醇含量高的品系存在可能。  相似文献   

8.
选择6种不同化学类型的墨西哥柏木植株,水蒸气蒸馏法对奇数月的柏木鲜叶进行精油提取,采用气质联用仪鉴定精油的化学成分,比较不同化学类型精油得率和成分的变化,研究墨西哥柏木精油含量及组成随季节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柠檬型精油11月得率最高(0.57%),(+)-柠檬烯质量分数为38.16%;石竹烯型精油11月得率为次高(0.43%),其中β-石竹烯质量分数为22.48%;蒎烯型精油9月得率最高(0.42%),(+)-α-蒎烯质量分数为33.68%;依兰型精油11月精油得率和cis-依兰油-二烯质量分数均最高,分别为0.51%和30.28%;桧烯型精油11月得率最高(0.22%),桧烯的质量分数为31.61%;香紫苏型精油最高得率在11月为0.27%,香紫苏醇的质量分数为15.56%。研究表明,秋冬季节是精油储备和成分累积的主要时间段,柠檬型、石竹烯型、依兰型、桧烯型、香紫苏型11月份更适宜采收,蒎烯型在9月适宜采收。确定了墨西哥柏木在不同月份的精油含量和成分变化规律,为墨西哥柏木精油高效利用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侧柏不同部分精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江苏徐州林场侧柏叶、木材、树皮和果壳等进行水蒸汽法蒸油,所得精油分别用气-质联用仪定性分析和毛细管色谱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侧柏叶精油和果壳精油主要化学成分相似,有α-蒎烯、Δ~3-蒈烯、柏木脑等20多种单萜和倍半萜化合物,α-蒎烯是主成分,占全油的40%;侧柏木材精油主要含罗汉柏烯和柏木脑,分别占全油的45%和21%。侧柏树皮精油除了上述主要成分外,尚含约7%的α-侧柏烯和10%的β-水芹烯,主成分是α-蒎烯,Δ~3-蒈烯和罗汉柏烯分别占全油的14%,16%和13%。侧柏木材精油的品质冠于其余3种精油。侧柏精油化学成分同其它种柏木精油化学成分差别很大。因此,在植物分类上侧柏应属于侧柏(Platycladus[Biota])属,不应属于崖柏(Thuja)的亚属。  相似文献   

10.
以杉木根屑为原料,采用过热蒸汽连续升温工艺提取不同温度段的杉木精油。投料量为400 g,蒸汽流量为900 mL/h,蒸馏釜塔内温度为<100,≥100~150,≥150~200和≥200~250℃,可得到不同温度段提取的精油。考察不同温度段得到的杉木精油得率及组成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过热蒸汽连续升温过程中,当蒸汽温度为≥100~150℃时,精油得率最高,为1.44%,过热蒸汽提取的总精油得率为3.95%,是常压水蒸气蒸馏法的2.56倍。过热蒸汽连续升温工艺中不同温度段得到的精油组成成分有所变化,主要表现为烯类化合物减少,醇类化合物增加,α-柏木烯质量分数由31.72%下降到11.49%,β-柏木烯质量分数由13.12%下降到5.17%,柏木醇质量分数由27.37%上升至47.60%。过热蒸汽连续升温不仅能高质高效地提取杉木精油,还能明确不同温度段得到的精油组分差异,为杉木精油的高效开发与满足不同产品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