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白羽王鸽双雌配对的最佳效应时间及双雌配对下母鸽状态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白羽王鸽216只(种公鸽72只,种母鸽144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配对2、3、4、5个月后,双雌配对鸽与对应的公母配对鸽的母鸽进行置换),每组9对双雌配对种鸽、18对公母配对种鸽。试验记录不同配对周期下双雌配对鸽的产蛋间隔,达到配对周期后双雌拆对再公母配对的产蛋间隔,公母配对下种鸽产蛋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乳鸽0、7、14、21日龄体重。结果表明:配对周期对双雌配对种鸽的产蛋间隔无显著影响(P0.05),双雌配对4个月后产蛋间隔开始变长;双雌配对2个月后的种鸽进行拆对再公母配对后的产蛋间隔较之前有所缩短;随着配对周期的延长,母鸽进行再配对后其受精率、孵化率在4个月后明显降低;不同配对周期对乳鸽体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双雌配对最佳配对周期为4个月。  相似文献   

2.
肉鸽年产蛋一般8窝左右,要提高肉鸽生产率,让其年产蛋达10窝以上,应当改变传统生产方法,抓好以下几项措施。1.代孵肉鸽产蛋后均由公、母鸽孵化,制约了肉鸽产下一窝蛋,为此可以找保姆鸽代孵,让亲鸽产蛋后稍作调息,便可产下一窝蛋,缩短产蛋周期,比传统养殖一年多产4窝以上。保姆鸽要求在1年龄以上的、正在下蛋、孵化、育雏的健康生产鸽。找到保姆鸽后将亲鸽产的蛋放入该鸽巢中:将蛋拿在手里,手背向上,趁保姆鸽不注意时轻轻将蛋放入巢中,这样保姆鸽就会把蛋当作自己的蛋继续孵化。2.代哺、代喂(1)保姆鸽代孵出的仔鸽…  相似文献   

3.
选用同品种、同饲养条件下的生产种鸽分别进行鸽蛋并窝和调仔并窝试验。其中鸽蛋并窝试验分析每次产蛋均孵化哺育、孵哺一窝停孵哺一窝、种鸽不孵化的情况下,不同的产蛋间隔周期;调仔并窝试验分析雏鸽在人工调窝、不调窝的情况下10日龄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每次产蛋后均孵化哺育乳鸽的对照组,其产蛋平均周期是45 d;孵哺一窝停孵哺一窝产蛋的试验组Ⅰ,其产蛋周期是31.5 d;种鸽每次产蛋均不孵化、不哺喂乳鸽的试验组Ⅱ,其至下窝产蛋周期是18.5 d。对照组产蛋周期比试验组Ⅰ多13.5 d,比试验组Ⅱ多26.5 d,差异显著(P<0.05)。种鸽自孵自哺育的对照组10日龄的乳鸽成活率是91.6%,人工调仔的试验组10日龄乳鸽成活率是98.6%。乳鸽人工调仔并窝的成活率比不调窝10日龄成活率提高7%,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1种鸽的选择在选留种鸽时,要看其年产蛋窝数、蛋重、受精率、孵化率、仔鸽成活率以及28日龄仔鸽重。个体选择时要注意个体重保持在平均体重以上,全身羽毛紧凑。母鸽头部清秀、颈部细长、双腿胫骨稍纤细;公鸽体格高大雄壮、双腿强健有力、性欲旺盛。对经产鸽要及时整顿鸽群。凡年产蛋窝数达不到8窝以上,公、母鸽不和,受精率达不到98%,所哺育仔鸽的质量差,护仔性不强等的种鹅,均应该及时淘汰。  相似文献   

5.
在蛋鸽饲养实践中,已发现单蛋拼窝孵化的可能性,即发现蛋鸽产下单蛋进入孵化时,采取2个单蛋拼窝孵化已经取得成功。如果将这一方法运用到一窝多蛋孵化及一窝多乳鸽喂养中,即可腾出半数繁殖鸽用于产蛋,则可大幅提高产蛋率,将可改变传统的双蛋自然孵化方法,有效提高养鸽效益。  相似文献   

6.
鸽肉已成为法国一道名菜。肉鸽比其他禽类壮实,只要精心饲养管理,就可以获得高产。肉鸽情侣同栖,合群性强,可以把20对集中养在一个鸽笼里。肉鸽6~7月龄就开始繁殖,平均寿命为4~5年。通常母鸽一窝产2个蛋,孵化期为18天。鸽的出壳重约10~15克,肥育28天体重达359~500克即可屠宰。母鸽在孵出小鸽后12~15天,便又进入下一个产蛋期,因此,要为每对肉鸽设两个产蛋  相似文献   

7.
鸽肉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 ,深受消费者欢迎 ,并且养鸽投资少 ,见效快 ,因而在我市及周边地区近几年养鸽热潮再起 ,但是一些养殖场饲养效果不太理想 ,本文就肉鸽的繁殖、饲养与管理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1 种鸽的繁殖种鸽一般控制在 6月龄左右开始繁殖为好 ,大约每隔 4 0~ 4 5d产一窝蛋 ,每窝产两枚。通常两枚间隔一天。当产下第二枚蛋之后 ,公母鸽便开始轮流孵化 ,一般公鸽在上午1 0时至下午 4时左右 ,母鸽则在下午 4时至第二天上午 1 0时左右孵蛋 ,这个轮换时间随地区稍有差异 ,孵化温度 37~ 39℃ ,孵化期为 1 7~ 1 8d。2 科学饲养营…  相似文献   

8.
保健砂的作用越来越被养鸽者所认识,其能促进仔鸽生长,保证成年鸽的健康,防止母鸽产软壳蛋和仔鸽患软骨病,对笼养鸽的作用更重要。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石歧鸽、白卡奴鸽、欧洲肉鸽三个品种鸽不同二元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寻求最佳二元杂交组合,试验设置XL组合[石歧鸽(X)■×欧洲肉鸽(L)♀]、XY组合[石歧鸽(X)■×白卡奴鸽(Y)♀]、LY组合[欧洲肉鸽(L)■×白卡奴鸽(Y)♀]和LX组合[欧洲肉鸽(L)■×石歧鸽(X)♀],每个组合170对,进行为期1年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统计,比较产蛋间隔、产蛋窝次、年产蛋数、无精蛋数、死胚数、出雏数、出栏乳鸽数、死雏数、受精率、出雏率、成活率、公鸽重、母鸽重、28日龄乳鸽体重等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杂交组合的综合评价和优良组合的筛选。结果表明:XY组合的产蛋间隔最短(25.50 d),极显著低于LY组合(31.28 d)和LX组合(30.67 d,P<0.01);XY组合的年产蛋数最多(22.69个),极显著高于LY组合(21.28个,P<0.01);LY组合受精率最高为88.96%,极显著高于XY组合(83.51%,P<0.01),显著高于XL组合(84.57%,P<0.05);XY组合出栏乳鸽数最多,为13.57只。产蛋窝次、产蛋数、无精蛋数和...  相似文献   

10.
1及时收集种蛋初产母鸭的产蛋时间集中在凌晨1~5时,随着产蛋日龄的增长,产蛋时间推迟,产蛋后期的母鸭多数也在上午8时以前产完蛋。放牧饲养的种鸭可在产蛋后再赶出去放牧。舍内饲养的种鸭可在舍的一侧设置产蛋箱,并随时保持舍内垫料的干燥,尤其是产蛋箱内的垫料应保持新鲜、清洁、干燥和松软。垫料以吸湿能力强的为佳,通常采用的有木刨花、花生壳、稻草、稻壳等。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鸽特殊的就巢泌乳机理,选用雌激素拮抗剂克罗米芬对处于就巢期的公、母鸽进行免疫处理,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液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分析克罗米芬免疫对鸽就巢泌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药物饲喂后的母鸽生产第2窝蛋的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和对照组PRL表达量呈现随着哺育时间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处理组与对照组母鸽血液中FSH水平差异极显著,表达趋势随着哺育时间逐渐升高.初步推断克罗米芬可以促使母鸽促卵泡素水平急剧增高,影响鸽的繁殖周期.  相似文献   

12.
周兴芬 《中国家禽》2001,23(21):22-22
1无精蛋增加现象采用群养方式而且群体中雄多雌少时,雄鸽之间常会出现争偶相斗现象,从而导致交配失败,雄鸽致伤,强占巢窝,无精蛋比率增加等损失。因此,必须尽可能避免成年亲鸽的大群饲养,实行小群饲养,有计划地调整公、母比例,设置巢箱数要不少于配对亲鸽数。2公鸽啄伤母鸽现象人工为公、母鸽强迫配对时,在母鸽尚未性成熟或没有发情的情况下,常会出现性成熟的公鸽啄伤母鸽的现象,对此,应更换性成熟的母鸽与性成熟的公鸽强制配对。因双方无情配对不成,应将一只鸽笼分隔为二,将公、母鸽暂时隔开,待它们熟悉一段时间并建立起…  相似文献   

13.
我县养鸽爱好者叶某,去年2月所养的一对鸽开始产蛋,一窝共产4枚,共重45克,其中2枚被打破,另2枚孵出雏鸽;到4月份又产蛋4枚,共重52克,经孵化得四只雏鸽。据养鸽行家们说,信鸽一窝产蛋四枚,且全都孵出雏鸽,在养鸽记录上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4.
增加鸽产蛋量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双母鸽"产蛋配对配套技术的研究,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商品蛋鸽种鸽群,提高了商品鸽蛋的生产水平。同时不断完善早期雌雄鉴别技术和"双母鸽"配对成功率,缩短青年种鸽群的饲养周期,有效降低反复劳动强度,最终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鸽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谷氨酰胺(Gln)对母鸽月产蛋数、孵化率、乳鸽数的影响,并测定母鸽产蛋后不同时间段内血清中的Gln值。试验分为4组,每组100对种鸽,试验Ⅰ组、Ⅱ组、Ⅲ组每天分别饲喂0.1、0.2、0.3g/d的Gln,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生产模式各组均为自然孵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组不同产蛋时间段内,Ⅰ组母鸽血清Gln值产蛋后17d较产蛋后1d提高26.18%(P<0.01);Ⅱ组产蛋后17d较产蛋后8d降低18.01%(P<0.05);Ⅲ组和对照组产蛋后各时间段差异不显著(P>0.05)。其生产性能上,Ⅰ组母鸽月产蛋总数较对照组、Ⅱ组、Ⅲ组提高16.7%(P<0.01)、22.5%(P<0.01)、17.1%(P<0.01)。Ⅰ组母鸽月孵化率较对照组、Ⅱ组提高8.7%(P<0.01)、8.2%(P<0.01),Ⅲ组较对照组、Ⅱ组提高8.8%(P<0.01)、8.3%(P<0.01)。Ⅰ组母鸽月产乳鸽数较对照组、Ⅱ组、Ⅲ组提高25.9%(P<0.01)、32.7%(P<0.01)、17.3%(P<0.01),Ⅱ组较对照组、Ⅲ组降低4.9%(P<0.05)、11.4%(P<0.01);Ⅲ组较对照组提高了7.3%(P<0.01)。产双蛋、单蛋及间歇产蛋母鸽血清Gln值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母鸽只在产第1枚蛋后血清Gln与产蛋相关,产双蛋Gln值[(3.12±0.24)mmol/L]为正常生产值,Gln值高于2.89mmol/L(3.12-0.24=2.89mmol/L)的可以在48h内产第2枚蛋。综上,母鸽血清中Gln的含量与其生产性能有关,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Gln,可改善肉种鸽的生产性能,每只种鸽每日添加Gln0.1g最佳。  相似文献   

16.
<正>肉鸽养殖的效益关键在于雏鸽产量,鸽子一夫一妻配对,产蛋后公鸽、母鸽共同孵化和喂乳,孵化和喂乳期间母鸽卵巢和公鸽精囊萎缩,无生育能力,所以鸽子的产蛋量非常小,平均45d产1对鸽蛋,同时孵化过程中经常产生破蛋、冷死蛋,直接制约了鸽场的经济效益。因此,鸽场的生产力决定经济效益,而决定生产力的关键是种鸽的繁殖力;下面就如何提高鸽场的生产能力,介绍瑞安市鸽场所采取的主要措施。1选择优良种鸽初次引种要到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中引种,如果  相似文献   

17.
1.注意换窝时间.母鸽产下第一个鸽蛋后,要及时换窝,否则窝内鸽粪会污染鸽蛋.如果窝内没有鸽蛋,母鸽一般不再将鸽粪排在窝内.  相似文献   

18.
矮小型褐壳蛋鸡产蛋时间和间隔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880只纯系矮小型褐壳蛋鸡的产蛋时间进行了连续5天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矮小型褐壳蛋鸡的产蛋时间集中在上午12时以前,并以9:00~10:00期间产蛋最为密集,占全天产蛋的19.5%。连产内第一枚蛋产出时间集中在上午(89:33%),以7:00~9:00间产蛋最多(49.71%);而最后一枚蛋产出时间集中在下午(71.20%),以2:00~4:00间产蛋最多(36.58%)。矮小型褐壳蛋鸡连产内产蛋间隔范围为22.35~31.15小时,每枚蛋平均间隔高峰在24小时(36.0%),群体平均产蛋间隔为25.08小时。相邻连产间间隔时间的变异范围很大,最短为38.0小时,最长达100.45小时。  相似文献   

19.
一公母鸽分栏饲养 鸽子长到4月龄后,进入发情期。4月龄时,按性别分成两群,分别养在不同的栏里。每栏60只左右。母鸽每栏可多放些,公鸽应少放些。饲养在同一栏里的同性鸽的品种和年龄也应相同或相近,这利于管理和以后顺利配对,还可防止大鸽欺小鸽造成伤残。 二.鸽子配对前的准备工作 1.留种时防止种鸽太肥和太瘦:种鸽太肥会影响配对后的繁殖性能,出现公鸽精液不良,精子少或畸形精子多;母鸽产蛋少甚至不产蛋等。太瘦则造成营养不良,对精子、卵子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日饲料的供给一般每天2次,每次可让鸽吃九成饱但饮水…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关于家禽产蛋等方面的行为研究,国内外都有不少观察和报道,目的是期望通过产蛋行为的表现寻找有关的规律,以便掌握行为的特点,为完善饲养管理提供依据。鉴于珍珠鸡引进的历史较短,不少规律性的资料尚未掌握,为此通过参照鸡的产蛋观察方法,对珍珠鸡的产蛋规律进行初步探索。一、观察项目1.周龄与产蛋率的关系;2.气温对产蛋率的影响;3.昼夜产蛋分布及其产蛋高峰变化;4.产蛋时间间隔情况;5.产蛋周期性。二、结果1.周龄与产蛋率的关系选用珍珠鸡221只,观察第1个生物年度的产蛋情况,该鸡为1987年9月2日出雏,观察时间为1988年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