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棉所23在河北沧州栽培与试验柴卫东河北沧州市农林科学院061001中棉所2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棉花新品种。1991~1992年在我院进行小区对比试验,其综合性状表现较好。1993~1994年在我区东光、南皮、黄骅3县市进行小面积试种,受到...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低酚棉生产及发展设想孟廷瑞,秦新敏,贾京义河北省低酚棉协会石家在050011低酚棉在河北省1979~1982年为零星试种期,1983~1987年为正式试验、品种筛选期,1988~1991年为品种定向、高产示范、综合利用小试期,1992~1993...  相似文献   

3.
新海14(86-430)是农一师农科所于1979年以1120为母本,44116为父本进行杂交,1989~1990年进行品比试验,1991~1993年参加自治区第五轮区域试验,1997年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安排生产试验。由于在各类试验中表现早熟、丰产、品质较优,生产试验面积已累计达到4.91万hm2,1998年12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 特征特性新海14全生育期143天,零式分枝,铃柄短,开展角度小,株型较紧凑,植株生长稳健,株高70~80cm,现蕾节位2~3节,果枝13~15台,叶…  相似文献   

4.
“中品661”是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用“威廉姆斯”“水牛”选育而成的。1990年引入云南省,1991年引种鉴定,1992年繁种,1993~1995年在滇西南五地(州)六个县进行品比和多点鉴定试验,1994~1995年参加全省区试和生产示范,1996年~1...  相似文献   

5.
氮磷锌复合肥在玉米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氮磷化肥施用量大量增加,而有机肥在大田作物上的施用量却呈减少趋势,土壤中微量养分日益贫缺,已影响到作物生育和产量的提高,为此,我们于2002~2004年,在全区范围内,对不同土壤,不同生产水平,进行玉米施用硫酸锌肥效试验,收到了明显增产效果。在此基础上,从2005~2007年又进行了氮磷锌三种元素混合加工、一次施用的试验,取得了省工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德夏棉1号(原名92-047)系德州市农科所于1991年从辽3702品系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1994~1995年进入品比试验,1996年参加山东省“三○”工程夏棉品种联合试验,1996~1997年参加第九轮全国夏棉区域试验,1997年提...  相似文献   

7.
壮稻灵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李惠明(宁德地区农科所,福安355003)为探讨壮稻灵在水稻上的增产效果,由宁德地区农科所牵头,福安市土肥站、霞浦、拓荣县植保站参加,于1989~1990年连续进行了壮稻灵对水稻增产效果的多点试验,并于1989~1994年大面...  相似文献   

8.
连作晚稻抛秧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6~1999年于岳阳选用培两优288进行了连续4年的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选择是、中熟品种(组合)和大孔径软盘育秧,适时播种,抢早抛栽,保证密度每公顷36万~42万穴,采取“一轰头”的施肥方法,促进低位分蘖早发,在争多穗基础上兼顾攻大穗,确保安全齐穗,提高结实率,可以达到稳产高产目的。  相似文献   

9.
泗抗1号是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虫、耐盐碱中早熟转基因棉花新品种。2001~2002年通过江苏省抗棉铃虫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通过江苏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4年进入农业部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生产性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0.
张叙 《中国麻作》1986,(3):21-22,48
红皮小麻原产四川沪县新民乡,前川南麻场认为是一个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品种,曾建议推广。1958~1960年达县地区农试站搞苎麻年收四次的品比试验,该品种不仅生育期适宜,而且产量较高,年亩产75~100公斤。1956~1967年达县专区农科所进行省内苎麻品比试验,在九个品种中红皮小麻产量名列前矛,亩产85.4公斤。1974年重庆麻纺厂测试单纤支数为2252支,1982年地区农科所测定十二龄麻蔸纤维支数为2365支。  相似文献   

11.
刀额新对虾俗称“基围虾”,是一种广盐、广温性虾类。耐温范围10~35℃,最佳生长温度17~32℃,适宜盐度0~35‰,耐低氧,干露存活时间长,适于活虾上市。刀额新对虾经驯化可在淡水中生长,且生长速度较咸水中快。辽宁省盘锦市水产技术推广站2001年首次在我地区进行刀额新对虾淡水池塘和稻田养殖试验,试验面积0.53hm2,共产成虾85.5kg。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证明刀额新对虾适合我地区养殖。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稻田的选择:池塘、稻田选择在大洼县田家镇,淡水鱼池塘两口,每口0.…  相似文献   

12.
辽粳244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所1987年春在海南以生育期较早、株形好、米质优、半矮秆的79-227为母本,以株形理想、高产、耐肥、抗倒、适应性强的83-326为父本,采用多元亲本复合杂交育成,其显著特点是株形好,抗倒伏,产量高,适应性广,米质优良。1992~1993年参加北方中早粳中熟组区试,同期参加辽宁省区试,1993~1994年参加生产试验,1995年10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3~1996年累计种植58600hm2。(一)主要特征特性辽粳244在辽宁全生育期153~155天,属于中熟品种,苗期抗寒性强,生长健壮,插秧后还苗快,分美…  相似文献   

13.
中棉所33(原系中C378)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1981年以中10-211系为母本,花苞无蜜腺材料1517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4~1995年参加全国棉花耐旱品种联合试验;1995~1996年参加山西省中早熟棉区抗病品种直接生产试验;1997...  相似文献   

14.
江汉平原三高棉田优化模式研究与应用戴凯书,赵毅,汪邦柱,黄智敏,宇恭林湖北农学院荆沙市434103试验在湖北省江陵县进行,布置6种模式大区对比试验,分析模式优劣。1986~1991年,研究了棉花稳产增产及其产量结构的特点。1989~1994年考察三高...  相似文献   

15.
1996年早稻育秧期间,浙江瑞安市4月份气温很低,上中旬出现严重倒春寒,3月31日~4月5日连续6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1℃,此后4月9~10日、12~13日及15目的平均气温也在11℃以下,且5天的日照均为0小时,导致3月底播种的早稻烂芽、烂种严重。同时由于气温偏低,导致秧苗根系生长不良,自身的新陈代谢受阻,秧苗生长缓慢,造成本市早稻烂秧严重,秧苗不足。为了探索烂秧的救灾措施,我们在篁社镇量社村进行了中丝2号迟直播栽培试验,获得成功。为解决早稻烂秧缺苗问题提供了经验和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试验落实在重社镇重社村李甲喜农户,…  相似文献   

16.
矮优L011     
系安徽省农科院用不育系“矮A”与L011组于1989年筛选出的早中熟杂交中籼新组合。1991~1992年参加安徽省杂交中籼区试,1993年参加生产试验,1994年4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并命名为“皖稻53号”。1产量表现1991~1992年参加安徽省杂交中籼区试,亩产分别为434.6和517.7kg,比对照汕优64增产4.5%。1993年参加安徽省杂交中籼早熟组生产试验,亩产490.5kg,比对照汕优64增产15.0%。1994年在潜山县作双晚种植,亩产511.8kg,比汕优64增产19.19%…  相似文献   

17.
丰抗素是从野生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已广泛在小麦、西瓜、蔬菜、烤烟等作物上应用,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同时对作物的品质也有一定程度的改进作用,且安全无副作用[1~3]。本文就丰抗素对棉花的作用做了初步研究。试验于1995~1996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农...  相似文献   

18.
1来源及选育经过盐粳21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1989年以盐粳32为母本,中作18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按系谱法进行人工选择,1995年在F6代中选到的稳定品系。1996年以96鉴21编号进入鉴定圃,1997年~1998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9年~2000年以盐21系号参加省中熟组区域试验,同时进行了抗病鉴定和米质分析,2001年进行生产试验。现已完成全部育种程序。2主要特征特性2.1苗期性状盐粳21发芽势好,出苗快而整齐;秧苗矮壮,叶片宽厚,叶色浓绿,根系发达,苗期带蘖;抗低温能力强…  相似文献   

19.
1996~1997年,在平湖市开始试验示范大棚瓜菜棉的高产高效间、套栽培模式。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甜瓜棉花——莴苣种植模式每个大棚横跨两畦,净宽5m,长度一般在40~50m,畦中间种甜瓜、两边套种棉花,采用竖种甜瓜横种棉花的垂直套种方式,棉花拔秆...  相似文献   

20.
麦套中棉所17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毛朝兴,任振敬,孙泽民,曹收成山东省冠县科委252500蔡荣芳,徐成就,鲁黄钧中国农科院棉花所麦套中棉所17被列为山东省科委1989~1991年研究项目。每年试验示范田间面积0.33万公顷,三年累计试验示范1万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