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准确测定土壤pH,对不同检测条件下所测的土壤pH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振荡5 min、静置60 min和振荡30 min或60 min、静置30 min或60 min所测土壤pH趋于一致,悬液静置120 min以内完成检测,检测误差较小.测定搅拌中悬液可提高电极响应速度,测定结果稳定,且用时短,是适宜检测状态....  相似文献   

2.
用自制的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试剂——速测灵 ,在田间或农贸市场条件下 ,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水平。结果表明 :蔬菜上常用的有机磷农药 ,其检测灵敏度为 0 .1 8~ 1 0 mg/ kg,与气相色谱检测结果相一致 ,且检测时间为 5~ 1 0min,检测成本为 0 .2~ 0 .3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3.
用HPLC法测定山东、河南、重庆产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以绿原酸标准品为参照物,甲醇:0.4%磷酸水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运行时间:30 min,检测波长:245 nm.结果表明:山东产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为50.248±0.487 1 mg/g,河南为49.900±0.535 2 mg/g,重庆为49.418±0.801 2 mg/g.经方差分析显示F=2.236(P>0.05),说明山东、河南、重庆产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沙苑子中卵磷脂的含量.采用硅胶色谱柱,以正已烷-异丙醇-醋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206nm,样品中各组分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出峰时间:卵磷脂7.80min,磷脂酰乙醇胺5.34min.平均回收率为99.19%,变异系数为3.94%。  相似文献   

5.
检测猪肺炎支原体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猪肺炎支原体Mhp J株培养物制备抗原,建立检测猪肺炎支原体抗体的间接ELISA(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结果显示,ELISA试验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为1.5 μg/ml,待检血清的最佳稀释浓度1∶100,2%明胶作封闭液,抗原抗体最佳结合时间为90 min,酶标抗体1∶10 000(体积比)稀释,最佳作用时间为60 min.对136份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猪肺炎支原体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与美国IDEXX公司生产的猪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的符合率达到83.8%,假阴性率8.8%,假阳性率1.5%.  相似文献   

6.
食品中亚硝酸盐半定量快速检测试纸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快速检测技术,采用化学显色反应的方法进行检测试纸的试制.以中速定性滤纸作为试纸用纸的材料,目视比色卡是选用1.6%对氨基苯磺酸溶液A和0.8%盐酸萘乙二胺溶液按体积比1:1为显色剂,显色时间在2.5~5.5 min,在20℃下真空干燥30 min.将快速检测试纸法测定的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携带方便、误差较小等优点,能够满足半定量快速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微波消解ICP-AES快速分析林蛙样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辅助消解林蛙肝脏、骨粉、内皮和外皮组织样品,30 min完成称样,消解到定容全部前处理过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1 min检测1个样品中22种元素,省时、省力、快速、准确,准确度和精密度高于常规的湿法消化和低温干灰化法制备样品的方法,实验时选择微波消解时间15 min,功率360 W,混合酸体系为HNO3-HCl-H2O2-H2O,混酸配比为8: 2: 2: 3.微波消解林蛙皮肤样品大大缩短分析流程,采用标准溶液基体匹配法消除基体干扰,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同时检测林蛙组织中常量和微量元素.该方法经国家猪肝标准物质GBW08551验证,测得方法相对误差在0.17%~6.67%,相对标准偏差在0.47%~4.94%,各项检测指标均能满足生物样品检测要求,达到满意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ZORBAX SB-C 18柱(4.6 mm×150 mm,5.0 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0-30 min:10%~50%乙腈);流速1.0 mL/min;Alhech 2000 ES 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0℃;气体为空气;流速3.0 L/min;进样量5.0μL.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细风轮菜中醉鱼草苷Ⅳ的含量.结果醉鱼草苷Ⅳ在5.18~15.54 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7);平均回收率(n=5)为101.3%(RSD=0.59%).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细风轮菜中醉鱼草苷Ⅳ含量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子粒中植酸酶活性检测方法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底物浓度0.1 mmol/L,pH 5.5,反应时间30 min为最佳测定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检测冷冻猪内中旋毛虫的快速检验方法,分别改变消化法的绞碎方法、消化液浓度、消化液温度、消化时间、沉淀时间、漂洗方法等因素,观察其对旋毛虫检出率的影响.认为最佳方法是:纹碎8000r·min~(-1),3s,反复三次;浓度1:40;温度(40±0.5)℃;时间30min;沉淀20min;离心深洗,反复漂洗至液体澄清.用此改进消化法检测—21℃90d 冷冻猪肉中旋毛虫与镜检法对照,检出率最高可达100%.改进消化法适用于冷冻猪内中旋毛虫检测.  相似文献   

11.
反相HPLC法测定余甘子果实中的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反相HPLC法测定了余甘子果实中的游离氨基酸,色谱柱为爱尔兰产150mm×4.6mm,5μ RP18柱.流动相A为0.04mol/L KH2PO4(pH7.2±0.05)、B为水、C为乙腈,流速0.65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nm,柱温40℃.结果显示,16种氨基酸标准品的线性范围为0.0156—0.2500μmol/mL,相关系数球=0.9949—0.9999.标准品在0—48h内经多次测定,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0.03%-1.75%和0.54%-3.67%之间;回收率和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85.95%-102.18%和1.10%-6.54%之间.4种余甘子果实中检出有9种游离氨基酸,分别是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为0.0042—0.5666mg/g干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两种商用木材(南洋乌心石及菲律宾贝壳杉)为试材,经阻燃剂加压注入后,探讨其耐燃性改善效应。耐燃性改善效应分别为,IEtc7.6%~312%;IEtdθ212%~975%;IECA6%~843%;IEAf268%~100%;IEWlp321%~676%。阻燃剂对试材的耐燃性改善效应以FR A,FR C为佳,FR B最佳。阻燃剂吸收量与试材的重量减少率呈负相关。南洋乌心石的耐燃性改善效应优于菲律宾贝壳杉。药剂吸收量对试材各表面燃烧性质的抑制效果,着火性(Etc):006~158sec(kg/m3)~1;发热性(Etdθ):049~330℃.min(kg/m3)-1;发烟性(ECA):004~052(kg/m3)-1;余焰时间(EAf):019~085sec(kg/m3)-1;重最减少率(EWlp):006%~021%(kg/m3)-1。欲通过耐燃3级时,试材对各药剂的最少推估吸收量,分别为FR A:788~1714kg/m3;FR B:480~1250kg/m3;FR C:838~1426kg/m3。  相似文献   

13.
臭氧水不同处理时间对鲜切菠萝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臭氧水处理对鲜切菠萝的保鲜效果,采用1.0mg/L的臭氧水分别浸泡处理2、4、6、8min,在冷藏(5℃)过程中每3d测定鲜切的茵落总数、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和色泽。结果表明:在0d和9d,经臭氧水处理2min、4min、6min、8min的鲜切菠萝的茵落总数分别为对照的36.6%、1.6%、0.98%、0.74%和45.5%、0.40%、0.26%、0.25%,0~6d臭氧处理的鲜切菠萝的还原型抗坏血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的含量低,而且臭氧处理时间越长含量越低,但6d后对照均比臭氧处理的含量低;整个贮存期内,臭氧水处理的鲜切菠萝的褐变和失重均比对照的少。臭氧水处理可以延长鲜切菠萝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4.
聂颖杰  林鹏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41-7342
[目的]建立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不同部位中异荭草素的RP-HPLC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HypersilODS柱(4.6mm×250.0mm,5μm),以40%甲醇-水溶液(含0.02%磷酸)等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4nm。[结果]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异荭草素与其他组分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为0.0899~0.539.0μg,r=0.9999。加标回收率为99.7%,RSD为0.49%。[结论]方法快速、准确,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酚类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焱  王碧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76-16077,1607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中7种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方法]水中7种酚类化合物首先通过MN Chroma bond easy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和富集,以甲醇作为洗脱液,然后经氮吹浓缩后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及测定。[结果]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为ZORBAXEclipse XDB C8(4.6 mm×15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B)和1%醋酸溶液(C);梯度洗脱程序为0~6 min,B从35%上升至45%,6~12 min,升至60%,12~18 min,升至80%,18~22 min,升至90%;流速为0.70 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5℃。各目标组分在0.5~31.5 mg/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7种酚类化合物的RSD在1.78%~4.02%(n=6),除苯酚外,其余6种酚类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在89.5%~106.0%。[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方法重现性好等优点,可用于水中痕量酚类化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以大花金挖耳(C arp esium m acrocepha lum F ranch.et Sav)种子为材料,进行了种子消毒和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大花金挖耳种子进行消毒的最佳条件为,以体积分数70%的乙醇消毒5 m in后,再用50%的N aC lO3处理30 m in。在大花金挖耳无菌苗的根形成愈伤组织的正交试验中,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最大,NAA次之,6-BA影响最小,对愈伤组织诱导的较优组合是B5+NAA 3.0 m g/L+6-BA 0.2m g/L,诱导率为100%;在优化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浓度配比试验中,B5+NAA 2.0~3.0 m g/L+6-BA 0.2~0.4m g/L对大花金挖耳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100%,且产生的愈伤组织多为淡黄色、质地疏松、生长势极好、褐化时间长,适合于大花金挖耳愈伤组织的诱导。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500 m g/L VC和10 000 m g/L PVP能抑制大花金挖耳愈伤组织的褐变,且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继代。  相似文献   

17.
化学处理对菠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菠菜种子的发芽势,采用6种处理方法:①-0.4MPa的PEG-6000渗透调节处理;②不同浓度的KNO_3处理;③不同浓度的GA_3处理;④20%H_2O_2处理;⑤20%H_2O_2处理5min后再用不同浓度的GA_3处理;⑥1%硼酸处理来测验其在提高种子发芽势上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除20%H_2O_2处理和1%硼酸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外,其余4个处理对提高种子发芽势均无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新食葵6号在新疆霍城县生产上最佳肥料施用量,更好地发挥该品种的生产潜力。[方法]试验共设计14个施肥量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新食葵6号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新食葵6号产量(Y)与氮磷钾施肥量(N、P、K)之间的拟合回归方程为Y=2 377.819 5+48.685 5N+203.673 0P+118.446 0K-0.063 0NP+6.873 0NK-4.474 5PK-7.278 0N2-5.785 5P2-6.867 0K2,通过该回归方程得出新食葵6号最佳施肥量。[结论]新食葵6号最佳施N量为185.18 kg/hm~2,最佳施P量为156.35 kg/hm~2,最佳施K量为51.77 kg/hm~2,最佳理论产量为4 117.85 kg/hm~2。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兜兰ITS-PCR反应体系,以兜兰属植物为试材,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总DNA,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对影响兜兰DNA ITS-PCR扩增反应的主要因素即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Mg2-浓度、dNTP浓度、引物退火温度、模板DNA用量和引物浓度等进行优化研究,建立兜兰最佳ITS扩增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最佳反应体系为25 μL体系中,添加10×PCR buffer 2.5 μL、Taq DNA酶1.25U、Mg2+ 1.5mmol/L、dNTP 0.15 mmol/L、引物0.6μmol/L和模板DNA 40 ng,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1个循环;94℃变性30 s,54℃退火45 s,72℃延伸1 min,35个循环;72℃延伸7 min后终止反应,4℃保存.利用此反应体系可得到预期大小的ITS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20.
药用植物牛大力组织培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牛大力幼嫩茎段为外植体,采用0.1%HgCl2不同处理时间对外植体进行灭菌;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不同浓度6-BA(2.0、2.5 mg/L)和NAA(0.2、1.0 mg/L)对无菌外植体愈伤组织和芽的诱导效果;以1/2MS为生根培养基,分别附加不同浓度NAA(0~2.5 mg/L)和IBA(0~2.5 mg/L),探讨对生根培养的效果。结果表明,0.1%HgCl2处理15 min,外植体褐化率和污染率较低;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6-BA和NAA组合均能诱导牛大力茎段产生愈伤组织,但以添加1.0mg/L NAA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添加NAA和6-BA可诱导牛大力茎段上的腋芽萌动再生,但最高出芽率仅78.6%;再生芽的适宜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05 mg/L NAA,培养30 d,增殖倍数可达4~5倍;在培养基1/2MS+NAA 2.5mg/L+IBA 2.5 mg/L中培养,其生根率可达66.7%;经过炼苗,移栽到菜园土和河沙(3∶1)的混合基质中,30 d后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