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王恒松  李炳昌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147-3152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灵魂.民族文化旅游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中国特色旅游的要求,也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发展经济的强有力措施.黔东南地区发展旅游应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导向,凭借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开发原生态旅游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发展入境旅游战略等三个战略,着力建设两个发展模式:自然生态旅游模式和生态城镇发展模式,以打造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提升黔东南旅游形象,让黔东南成为对国内外游客有强大吸引力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2.
农村城镇化是基诺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促进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持续发展,构建边疆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基诺乡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民族传统文化被破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阻碍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应该把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开发与保护、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民族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对我国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进行论述的基础上,给出了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具体举措,并以大兴安岭鄂伦春民族生态园的规划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认为民族旅游规划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注重民族旅游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朱永梅  陈金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30-15031
藏区是藏民族集中居住的区域,包括西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四川、云南4省的10个藏族自治州和2个藏族自治县,长期生活着藏族、汉族、回族、羌族等许多民族,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对国家稳定有重要影响。调查显示,在非均衡模式下,当前藏区存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事业,如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事业、文化事业、体育事业、社区建设、旅游事业等发展相对滞后;区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藏区居民人均收入相对较低;就业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采取包容性增长策略,加快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增加文化建设投入,采用藏区居民易于接受的形式,推动藏区文化的演进,保障藏区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旅客对消费需求也进一步提高,他们不再局限于自然景点的观赏,更加趋向于民族文化旅游,现代旅游的热点逐渐成为民族文化旅游,这一现象引起了各国旅游界和学界的高度重视。本篇文章中分析了民族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剖析了边关旅游和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并且还论述了保护民族文化的影响和积极作用,并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藏区旅游业发展的产业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旅游业发展在产值、就业、文化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表现出突出的功效,以及旅游业在保护与传承区域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其他产业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藏区的产业经济研究中人们开始逐渐重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本文将藏区旅游业的产业功能定位为:旅游业将承载工业经济空位后藏区经济发展的重大职能。一是发展区域经济:二是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三是处理好全球化与地方化冲突与交融中独特的民族文化根脉的变迁问题。  相似文献   

7.
同江市是我国赫哲族聚居区,拥有潜在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供开发,在国家民委拟建设"中国同江赫哲族文化旅游体验示范区"的背景下,高质量的规划开发尤其重要。本文在阐述发展赫哲族民族文化旅游的意义的基础上,认为同江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可以在多方主体的参与下,实现深度系统的开发,为此,需要以"示范""体验""营销"为关键词进行高水平规划。  相似文献   

8.
镇山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红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735-9737
在分析镇山生态博物馆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保护开发为前提,尝试对镇山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的结构与文化生态旅游项目进行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基于加快跨越发展、保护优质耕地、建设宜居城镇的思考,为有效解决耕地保护与城镇建设用地日益增长的矛盾,全面探索和实践“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阶段性的建设成果.山地城镇化本身有其缺陷,加之各地在理解和执行新政中存在着各种偏差,云南山地城镇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冲突和矛盾.因而云南山地城镇化要做到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与土地利用相协调,与农民进城相协调,与产业体系相协调,与人居环境相协调,与民族文化相协调.  相似文献   

10.
马丽 《长江大学学报》2013,(11):113-117
随着全国各级风景名胜区的不断建设和升级,其周边的小城镇在发展中注入旅游功能,不仅能满足风景区旅游产品和服务设施升级换代的要求,也将是我国小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势。在众多的旅游城镇建设热潮中,如何利用城镇自身资源,进行特色形象策划与塑造是关乎到旅游城镇的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武汉市木兰山风景区罗汉街旅游城镇规划实践为例,对旅游城镇的特色形象塑造、形象引导以及形象控制3个方面进行探索,以期提出塑造有鲜明特色的旅游城镇的规划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祝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97-10298,10304
藏族林卡是藏民族创造的园林类型,在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和藏文化滋生下形成,具有独特的民族造园精神和艺术特点。从藏族林卡生成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出发,对其造园精神作了系统论述,阐释了藏族林卡的艺术特征,以获取对藏族林卡和中国传统园林体系更加完整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徐慧宁  李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84-7086
21世纪以来,广西的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且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老镇缺保护,新镇求统一,地域文化没挖掘,城镇风貌少特色"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分析了广西小城镇整体风貌设计较为成功的岑豆新村、兴安县、阳朔东岭的实际案例,发现其建筑中均体现出浓郁的传统民居元素、地方民居特点和特色民居文化,总结出"传统是小城镇风貌塑造的源泉、创新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文化是小城镇风貌升华的核心"的广西小城镇风貌塑造经验。笔者认为只有充分挖掘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结合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调动居民改造积极性,才能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突出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营造优美、舒适、和谐的居住氛围,再现和延续小城镇的整体地域风貌特色,使小城镇具备综合竞争力和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的12年多来,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效应,有利于提升农村的生态文明水平,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该研究基于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分析了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的示范作用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介绍该片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等,并分析乡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金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50-8751
藏区中间阶层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能推动经济发展,缓冲贫富矛盾,能创新传统文化,减缓现代化对藏区文化的冲击。在特定条件下,藏区中间阶层也有可能成为稳定的破坏因素  相似文献   

16.
舞狮是一项历史悠久、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运用文献资料、口述史、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南狮运动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对构成南狮运动文化的基本因素进行论证和阐述。研究表明:南狮运动的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特性。南狮运动具有竞技、健身、娱乐等多种价值,是我国重要的体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茶文化视角对《水摆夷风土记》这一部详细记述西双版纳、普洱等地20世纪30年代风土人情的游记体著作进行研究,分析了书中记述的滇南茶马古道交通状况、沿途主要城镇及滇南部分茶区当时的茶叶发展状况,认为此书对滇南普洱茶区茶叶历史文化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和个案研究法对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 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从自发性走向群体性、有组织性;小城镇体育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品味不断提高。但是存在资金匮乏、缺少专业的社会体育辅导员和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低下的问题。建议:用市场手段缓解资金问题、实现社会体育辅导员本土化、提高小城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最后对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中国北方草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引出了这类问题产生的深层次文化根源—“重农轻牧”思想。并指出“重农轻牧”思想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核心部分,长期以来通过影响国家的土地利用政策导向、民众的思想意识以及土地利用行为而导致中国北方草原地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