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畜禽业》2017,(11)
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是控制我国重大动物疾病传染的有效措施。最终的免疫效果受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免疫程序和机体的免疫应答等多种因素影响。检验免疫质量最有效的方法是免疫抗体监测。通过有效的免疫抗体监测,可以确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免疫时间和合理的免疫剂量,以达到更加有效的免疫效果。从多方面对如何科学做好免疫抗体监测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最优免疫程序制备出效价较高的抗鸡新城疫病毒特异性血清的方法。方法 试验选用4周龄SPF鸡,采用不同免疫剂量、免疫周期、免疫方法、免疫部位等进行分组,共分为7组免疫程序,每组10只SPF鸡,每组均从首免后3周开始测抗体。结果 第4组和第5组抗体表现最好,为首免用鸡新城疫病毒液(La Sota株)进行基础免疫,首免后1~2周进行2免,2免至4免均为鸡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La Sota株)加倍剂量(2羽份)多点免疫,每次灭活疫苗加强免疫间隔2~3周,最终可使抗体水平达到13log2,中和效价均大于1:1 300。结论 先用活疫苗进行基础免疫,1~2周后进行2~3次加倍剂量的多点、加强免疫效果最好,同时从环境控制、SPF鸡筛选、免疫、中间监测、冻干、检测等建立了血清制备及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草鱼多联佐剂疫苗最佳免疫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福林 《淡水渔业》2001,31(6):43-45
本文探讨了疫苗接种的三种方法 :注射、口服和浸泡 ,分析小结了三种不同方法的免疫保护率 ,确定了疫苗接种的最佳免疫方法注射  相似文献   

4.
<正>鸡新城疫(ND)为目前我国发病率最高、损失最严重的第一传染病。尽管对新城疫的免疫都极为重视,科研部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疫苗研制、免疫程序、免疫方法、免疫监测、病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6)
动物免疫接种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避免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重要措施。受动物个体差异、疫苗质量、免疫程序、操作技术、饲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动物机体免疫过程中不时会发生不良反应,即免疫副反应,为做好动物强制免疫工作,必须妥善处理动物强制免疫副反应,从而减少经济损失。文章阐述了出现免疫副反应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介绍了免疫副反应的救治方法和副反应死亡赔偿申报流程。作为一套动物强制免疫副反应的处置程序,对生产中动物强制免疫副反应的处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7,(8)
免疫失败往往会给猪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主要从疫苗本身的质量、使用方法和猪体的免疫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加强猪群饲养管理,提高猪体自身免疫力,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择适宜的疫苗接种,正确保存和使用疫苗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和集约化养殖及疫病的防治越来越重要,而免疫接种则是控制疫病流行的重中之重.只有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选择适当的免疫时机及免疫方法,才可以提高鸡群的免疫水平,控制免疫的流行.然而,在养鸡实践中,往往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诸如疫苗的质量低劣,疫苗种类选择错误,免疫时机及免疫方法不当等等造成鸡群免疫效果不理想或失败,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本文就针对鸡群免疫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与建议,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周顺  崔尚金 《畜禽业》2010,(7):70-71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微量、特异、简便和结果容易判定的新的检测方法,非常适用于基层兽医和猪场。本文综述了免疫层析快速诊断试纸条在养猪业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李旭伟 《畜禽业》2010,(4):32-33
<正>在养殖基地内,免疫的成功与否是决定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控制动物疫病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笔者就养殖基地内鸡群免疫方法、免疫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免疫前后使用药物时应注意的事项总结了一点自己的看法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鱼类常用免疫指标及其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青  赵恒寿 《渔业现代化》2007,34(3):28-30,27
主要介绍攻毒成活率,免疫器官体指数,免疫细胞活性,以及组织、血液、体液中微观的免疫成分等反映机体免疫状况的指标及其检测方法。在研究鱼类免疫性能时,应采用攻毒成活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免疫器官体指数、免疫细胞活性作为组织、细胞水平的免疫指标,检测方法相对简单易行;而微观的免疫成分检测较为复杂,可根据试验需要选择部分指标。上述指标与鱼体免疫机能正相关,检测方法在不同试验动物或试验条件下可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1.
副猪嗜血杆菌病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又称为猪格拉瑟氏病。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该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猪的重要细菌性疾病。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大体病变观察结合实验室化验确诊了副猪嗜血杆菌病,并描述了重要脏器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12.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而附红细胞体则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类微生物。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蓬勃发展,该病的流行已有越来越烈之势,并逐渐成为危害养猪业的传染病之一。本文就猪附红细胞体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对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猪链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红兵 《畜禽业》2006,(13):6-10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分布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国内猪链球菌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而且可引起从业人员感染发病和死亡,已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猪链球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王顺飞  文明 《畜禽业》2006,(9):28-30
2006年3月,开阳县某养猪场引进的商品猪发生一种死亡率为45%的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与病理剖解观察、猪瘟荧光抗体试验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确诊本次疫病系猪瘟与副伤寒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5.
王顺飞  文明 《畜禽业》2006,(17):28-30
2006年3月,开阳县某养猪场引进的商品猪发生一种死亡率为45%的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与病理剖解观察、猪瘟荧光抗体试验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确诊本次疫病系猪瘟与副伤寒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syndrome virus,PRRSV)是一种严重危害种公猪和繁殖母猪及其仔猪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我国重要猪病病原体之一。为了预防和控制该病,建立有效实用的诊断技术是一个重要环节,文章就其免疫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的进展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康雷 《畜禽业》2010,(7):76-77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寄生于血液内的原核生物—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以溶血性贫血、黄疸、消瘦为主要特征的血液感染性疾病。该病对我国的畜牧生产、及人民健康都已构成严重的危害,而且在局部地区还有爆发流行的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猪瘟、口蹄疫、禽流感和新城疫四种重大动物疫病对畜禽业的危害非常严重,目前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最有效的途径,免疫抗体检测能很好的反映出免疫效果的好坏。为了及时了解陕西省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状况,2010年11月份在全省11个市(区)的21个县随机采集牛、羊、猪、鸡秋防免疫血清共2359份,按照农业部规定的检测方法,对其进行了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检测结果均达到或超过农业部规定的合格标准,说明陕西省今年秋防动物免疫效果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19.
猪瘟的研究     
白建  张维  赵光英  曹靖  黄素珍 《畜禽业》2004,(12):52-54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分布广泛、感染宿主多,给人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结合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对猪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血液学变化、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等进行了综述,可为进一步研究猪瘟的致病机理和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At present, African swine fever (ASF) persists as an enzootic infection both on the African continent and in Europe (Portugal, Spain, and Sardinia). The recent outbreaks of ASF in Belgium and in the Netherlands have again demonstrated the threat of this disease to the swine population in Germany. 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threat are the great tenacity of this virus and its stability in meat and meat products together with an immense tourism into these enzootic areas. Epizootiological peculiarities, such as virus replication in ticks and inapparent infections in wild boars are the reason why eradication of the disease has failed so far, especially when pigs are allowed to roam the countrys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