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问:什么是保水剂? 答:保水剂是一类用于农业林业的高吸水性树脂的俗称.它好似微型水库,可以反复吸收和释放水分,供种子和作物根部缓慢吸收.保水剂还有一定的保温和透气功能;与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等结合使用,可使它们缓慢释放,提高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不同保水剂的吸水保水特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3种(两种类型)保水剂的理化性质,保水剂在水中和土壤中的吸水、保水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保水剂溶液的pH在6.72~8.5间,并随保水剂浓度增加而略有下降,EC值随浓度增加而增加,淀粉类保水剂的pH、EC值高于聚丙烯酸盐类.淀粉类保水剂吸水速率比聚丙烯酸盐类保水剂快,需要10~20 min,而聚丙烯酸盐类需要60 min达到吸水饱和.无论在水中还是土壤中,聚丙烯酸盐类保水剂吸水倍数均大于淀粉类,其在蒸馏水中吸水倍数为620.40倍,而淀粉类保水剂为400倍左右.保水剂能增加土壤含水量,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保水剂浓度的增加,吸水量增加;在不同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下,均能抑制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淀粉类保水剂作用大于聚丙烯酸盐类.保水剂对砂土的作用大于壤土.  相似文献   

3.
<正>1保水剂的特性及增产效果保水剂是一种高分子吸水性树脂,吸水膨胀后,可保持自身重量的几百倍乃至几千倍的水分,而后缓慢释放,供作物生长利用。据我们试验,在甘薯、花生、玉米、小麦及其他作物上应用均有明显增产效果。甘薯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华濰膨润土集团生产的"旱地宝"腐殖酸钾农林抗旱保水剂和丙烯酸复合保水剂,在花生上进行了研究,探讨施用不同保水剂的效果表现,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保水剂都具有抗旱增产的作用,干旱年份可增产16%~23%,可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促进作物生长,提前成熟2~4 d,腐殖酸钾农林抗旱保水剂增产效果好于丙烯酸复合保水剂。  相似文献   

5.
<正>保水剂又叫固化水剂,被誉为“不流动的水,能呼吸的水”。具有惊人的超强吸水性和保水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贮存超过自身重量达100-300倍以上的水分,使植物的根部形成一个“微型小水库”,当土壤干涸(早)时,它会将吸收的水分缓缓的释放出来,持续供给植物长达3个月以上,使植物免遭干旱,且足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水分。保水剂在吸收水分的同时,膨胀为富有弹性的凝胶体.使土壤得到改良,在此期间如遇雨水,保水剂又可快速将其周围土壤中的水分吸收贮存起来,干旱时又缓缓释放出来,如此在土里面反复使用达1-  相似文献   

6.
随着干旱天气频率增高,农业生产上使用保水剂抗旱已越来越广泛,它应用于花卉、果树、蔬菜、烟草等多种作物的栽培中,使用土壤保水剂可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并具有显著的抗旱效果。保水剂又称土壤保水剂、高吸水剂、保湿剂、高吸水性树脂、高分子吸水剂等,是利用强吸水性树脂制成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经过农业各级部门3年的试验、示范,表明保水剂对旱作区粮食作物确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小麦增产4%-29.9%,玉米增产6.3%-24.4%,马铃薯平均增产22.7%。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技推广》2004,(4):56-56
农用保水剂是适于农林业上应用的一种高吸水性树脂材料。这类物质含有大量的强吸水基团,能吸持自身重量几十至数百倍的雨水及灌溉水,持续提供给农作物、果树、蔬菜、花卉、林木等的根系直接吸收利用,并减少水分流失和地表蒸发,起到抗旱节水、保苗增产作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9.
保水剂对旱地玉米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用量保水剂在玉米上的抗旱增产效果及保水剂对旱地玉米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可以提高土壤持续抗旱能力,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玉米产量。以每公顷穴施30 kg进口保水剂增产幅度最大,达13.6%。  相似文献   

10.
在食用菌生产中,由于栽培料后期失水,常影响到后茬的产量。为了提高产量必须对栽培料进行补水。人工补水不仅费时、费工,且水分补充不均,补水效果差,而使用食用菌保水剂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两种保水剂在甘蔗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处理均能促进甘蔗出苗、分蘖及蔗茎伸长,增加有效茎数,同时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和肥料利用率;蔗茎产量比不施保水剂的对照增产2.84%~9.25%,蔗糖分提高0.09 ~0.40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比不施保水剂的对照增加652~2 207元/hm2.两种保水剂相比,BJ2101L保水剂在甘蔗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保水剂在玉米上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探讨了高能抗旱保水剂不同使用方法、不同用量在玉米上的抗旱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高能抗旱保水剂可以提高土壤持续抗旱能力,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玉米产量。按保水剂∶水=1∶30拌种,增产幅度最大,达16.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剂型保水剂残留后效对两年宿根蔗的持续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新植蔗下种时设施用胶体型保水剂,颗粒型保水剂和不施用保水剂处理,各处理宿根蔗期均不再施保水剂.观测调查宿根蔗的发株、分蘖和株高等生长指标,分区验收各处理产量.[结果]施用保水剂处理在两年宿根蔗中仍表现增产,胶体型保水剂和颗粒型保水剂与对照相比,宿根第1年分别增产6.97%、8.01%,宿根第2年分别增产3.20%、3.96%.[结论]两种剂型保水剂在土壤中的残留后效对宿根蔗均具有增产作用,其增产效果随施入土壤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多功能植物抗旱保水剂是一种无环境污染、无副作用的高科技产品.它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吸收自身重量百倍以上的水分.在植物的根部形成一个"微型水库".根据土壤干旱情况缓缓释放出来给植物吸收。既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又能防止因蒸发、渗漏、流失等水分浪费.保证土壤长时间保持湿润.提高水肥利用率.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本部提供的产品主要有:(1)植物抗旱保水剂: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型保水剂残留后效对两年宿根蔗的持续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新植蔗下种时设施用胶体型保水剂,颗粒型保水剂和不施用保水剂处理,各处理宿根蔗期均不再施保水剂.观测调查宿根蔗的发株、分蘖和株高等生长指标,分区验收各处理产量.[结果]施用保水剂处理在两年宿根蔗中仍表现增产,胶体型保水剂和颗粒型保水剂与对照相比,宿根第1年分别增产6.97%、8.01%,宿根第2年分别增产3.20%、3.96%.[结论]两种剂型保水剂在土壤中的残留后效对宿根蔗均具有增产作用,其增产效果随施入土壤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对产量及其营养物质吸收、转化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选择适宜的草料替代木屑、麦麸等原料栽培食用菌可以明显改良食用菌的品质,降低食用菌子实体中Cd、Pd、Cr重金属的含量.合理调控菇类生长的环境因子,营造适宜的pH值、C:N比值、温度、湿度、光照等生长条件,可以促进食用菌的生长,提高食用菌子实体产量量.生产实践表明,以草代料栽培食用菌要注意特定工艺技术研究,尤其是最优C:N比值的草粉专用配方筛选以及温、湿度调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旱地马铃薯施用土壤保水剂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B保水剂在旱地马铃薯上施用具有一定的保水蓄水、增产作用,可有效提高20~60cm土壤水分含量,对40~60 cm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更加显著;保水剂施用要与地膜覆盖相结合,有助于进一步发挥保水剂蓄水增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在覆膜模式下,保水剂适宜施用量为4 g/m2.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探究保水剂替代地膜在环县旱塬地玉米种植生产上的效果,为减少地膜“白色污染”、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在应用海瑞达和应物所2种保水剂的玉米种植模式下,耕地保墒、蓄墒效果明显,且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玉米株高、穗粒数、百粒重,有效增加玉米产量。其中,使用海瑞达保水剂种植模式较露地(CK)种植模式增产14.25%,增产效果明显;使用应物所保水剂种植模式较露地(CK)增产10.75%,增产效果与海瑞达保水剂种植模式相比略差。虽然使用2种保水剂种植模式在玉米农艺性状、增产效果上不如全膜覆盖种植模式,但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保水剂种植模式下地膜污染明显降低、耕地墒情良好、玉米生产性能较好,因此建议在环县旱塬地推广应用保水剂产品,尽量减少地膜使用量。  相似文献   

19.
曹涤环 《湖南农业》2011,(10):17-17
保水剂又称土壤保水剂、高吸水剂、保湿剂、高吸水性树脂、高分子吸水剂,是利用强吸水性树脂制成的一种超高吸水保水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它能迅速吸收比自身重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去离子水、数十倍至数百倍的含盐水分,而且具有反复吸水功能,吸水后膨胀为水凝胶,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增产剂Ⅰ号在香菇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食用菌增产剂Ⅰ号在香菇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了食用菌增产剂Ⅰ号对香菇发菌、出菇以及后期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料中添加食用菌增产剂Ⅰ号可以促进菌丝生长健壮,减少病菌感染,提早出菇和增加产量,降低病(畸)菇率,提高品质,添加量以0.2%最好。在香菇出菇后期通过在食用菌增产剂Ⅰ号中浸泡菌筒也可增加出菇数量,极显著提高产量,并缩短采菇期,浸泡时食用菌增产剂Ⅰ号的添加量以1:800(质量比)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