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油菜菌核病在通州市近年来爆发流行 ,而多菌灵及其复配药剂的长期、连续单一使用 ,使得油菜菌核病的抗药性明显上升 ,并且达到高抗水平 ,寻求对抗性油菜菌核病经济有效的杀菌剂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为此 ,2 0 0 2年我们在金沙镇进行了多种新药剂对抗性油菜菌核病防治效果及其应用技术试验示范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剂5 0 %福菌核可湿性粉剂、4 0 %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江苏省常州义农农化有限公司 )、38%粮果丰可湿性粉剂、2 2 %正大克菌灵可湿性粉剂、5 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通州市正大农药厂…  相似文献   

2.
沿江地区抗性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菌核病已在沿江地区大范围内对多菌灵及其混配剂产生了抗性,导致其防效显著下降,严重影响油菜高产优质。作者对抗性油菜菌核病的防治适期,高效药剂、施药方法等综合治理技术展开了研究,提出了油菜菌核病的行之有效的用药适期,筛选出了高效的防治药剂速杀菌、菜菌克、菌核净、福菌核等;形成了适合本地区抗性油菜菌核病综合治理配套技术,并进行了示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4种新药剂对抗性油菜菌核病田间防治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沿江地区偏重至大发生,成为影响油菜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同时,由于菌核病在沿江地区大范围内对常用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及其混配剂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致使其防治效果显著下降,高抗地区有的甚至失去活性,从而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为了进一步筛选对抗性油菜菌核病有效药剂,明确其防治菌核病切实可行的用药次数以及药剂不同剂量的防病效果,我们于2005年4月,在通州市农科所油菜田里进行了4种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药效及应用技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抗药性监测与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2002年以5μg/mL为检测标准,对通州市油菜菌核病抗药性进行了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已在大范围内对多菌灵及其混配剂产生抗性,导致其防效显著下降,其中抗性比例最高达100%。离体和活体抗性程度测定表明,其抗性菌株皆为高抗菌株,EC50>100μg/mL,MIC(最小抑制浓度)>1000μg/mL。为了解决此问题,筛选出了高效的防治药剂菌核净、万霉灵、使百克;提出了油菜菌核病的最佳防治适期,形成了油菜菌核病抗性治理的综合配套技术,并进行了较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2013—2014年,开展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良好,每667m2用2亿活孢子/g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150g+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g组合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最好。用2亿活孢子/g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150g土壤处理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与常规化学药剂相当,该药剂在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申嗪霉素对油菜菌核病菌生物学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申嗪霉素是一种新型微生物源杀菌剂,主要成分为吩嗪-1-羧酸。测定了申嗪霉素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申嗪霉素对油菜菌核病菌51个菌株菌丝生长的平均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值)为3.31±0.77 μ g/mL,并且与常规杀菌剂多菌灵、菌核净无交互抗性关系。离体叶片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申嗪霉素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随其处理剂量增加而提高,用有效成分200 μ g/mL药液处理时,抑制离体叶片发病的效果可达到67.08%,田间防效可达83.29%,优于对照药剂异菌脲。  相似文献   

7.
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菌核病是秀山县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年株发病率达10%~30%,严重的达80%以上;一般油菜减产10%~70%。用噬菌核霉等药剂对油菜菌核病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200 g(新工艺)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产量最高。在整个油菜生长期观察,该药剂对油菜安全性好,未表现出生长异常现象,可在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枯草芽胞杆菌NJ-18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定殖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株NJ-18是从油菜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到的一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枯草芽胞杆菌。试验结果表明菌株NJ-18与油菜菌核病菌对峙培养能形成3.4 cm的抑菌圈;能抑制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发育;强烈影响菌丝生长量,NJ-18发酵滤液稀释62.5倍时对菌丝生长量抑制率高达96.7 %,稀释1 000倍时抑制率16.7 %。油菜离体叶片试验表明,NJ-18发酵液原液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高达100 %,原液稀释200倍后防效10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NJ-18发酵液稀释500倍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高达57.4 %,明显高于用量为150 g a.i./hm2的醚菌酯48.1 %的防治效果。采用浸根法研究NJ-18在油菜上的定殖动态表明,菌株NJ-18能够在油菜体内定殖,并能从油菜的根部向叶子扩散。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近年常被推荐或农户较常选用的药剂(组合)对安徽省舒城县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及应用效益,于2022年春季在当地田间开展了施药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以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 mL+250 g/L丙环唑乳油32.5 mL处理防病效果最好,在角果期调查的病指防效为87.6%,但该处理的药剂成本较高;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20 g处理的防效次之,仅比前者低4.6个百分点,差异并不显著,而药剂成本明显低于前者,纯收益略高于前者。综合考虑防效与效益,建议当地施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20 g/667m2防治油菜菌核病,防治期宜选在3月中旬油菜初花前后,可有效控病保产。  相似文献   

10.
1995~2001年以5μg/ml为检测标准,对通州地区油菜菌核病抗药性进行了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已在大范围内对多菌灵产生抗性,导致其防效显著下降,其中抗性比例最高达100%.离体和活体抗性程度测定表明,其抗性菌株皆为高抗菌株,EC50>100μg/ml,MIC(最低抑制浓度)> 1 000ug/ml.为了解决此问题,筛选出高效的防治药剂菌核净、万霉灵、使百克,提出了油菜菌核病的最佳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在油菜不同花期用药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的影响,试验中选用了8种药剂,分别于油菜初花期、盛花期和终花期开展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盛花期用药防效最佳,最高防效超80%(啶酰菌胺50%水分散剂86.83%、腐霉利50%可湿性粉剂防效80.75%)。  相似文献   

12.
油菜菌核病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防病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为靶标菌,测定了63株内生细菌对其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及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菌株中,除1株未表现出抑菌活性外,其余菌株均有抑菌作用,其中有6.3%的菌株抑菌带大于10 mm,7株细菌可完全抑制病原菌的菌核形成,1株细菌可完全抑制菌核萌发;此外,结合生物测定结果,从中筛选到1株对油菜菌核病的高效生防菌株Em7,其无菌培养滤液对温室苗期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7.5%。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认为该菌株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于接种病菌前后不同时间喷施菌株Em7无菌培养滤液,对油菜菌核病均有防治效果,但防效之间差异显著,以接种病菌前24 h喷施防效最高。原液及不同稀释度无菌培养滤液对菌丝生长、菌核萌发及病害防治的效果明显不同,随着稀释度的增加,其抑菌效果降低。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菌株Em7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的生长与发育会产生明显影响,可致使菌丝畸形、皱缩及细胞质外渗。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杀菌剂噬菌核霉2亿活孢子/克可湿性粉剂对油菜菌核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油菜移栽前2~4周,喷施于油菜田地表并用机械方法 (旋耕)把表面土壤翻入5~10cm的土壤中,基本能控制油菜菌核病的为害,其每hm2使用2 250g防效为82.70%,并可以与其它杀菌剂如菌核净40%可湿性粉剂混用,在保证防效的同时,可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同时解决了油莱花期田间封闭施药不便和因下雨错过防治时机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研究了戊唑醇·菌核净复配制剂对油菜菌核病的田间防效及抗药性风险,结果表明,戊唑醇·菌核净50%可湿性粉剂复配制剂20.0~25.0g(a.i.)/667m2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达到67.1%~88.7%,优于对照药剂菌核净40%可湿性粉剂20g(a.i.)/667m2的64.9%防效,且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无药害发生,对油菜安全。在室内利用含药PDA培养基对复配药剂和菌核净单剂的抗药性进行了连续20代的筛选,结果表明菌核净单剂和戊唑醇·菌核净复配药剂对油菜病菌核病的抑制率均有明显的下降,复配后与菌核净单剂相比抗药性风险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15.
1995~ 1 997年研究油菜开花株率的变动与花瓣带菌率的关系及开花株率与不同时期用药防治效果的关系。油菜花瓣带菌率随着油菜开花株率的上升而明显递增 ,开花株率为 1 0 0 %左右时 ,是油菜菌核病菌侵染花瓣的主要时期 ,此时花瓣带菌率最高。3a研究其两者的相关系数 ( r)分别为 0 .9864、0 .9561和 0 .9683;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效果与油菜主茎开花株率呈显著正相关 ,1 995和 1 996年的相关系数 ( r)分别为0 .9696和 0 .92 4 7。防治该病的最佳施药适期为油菜主茎开花率 1 0 0 %至分枝开花株率 80 %时。大面积防治时机的确定 :采用对角线 5…  相似文献   

16.
生防菌盾壳霉ZS-1菌株对油菜菌核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油菜菌核病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重要病害。近年来,随着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推广,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防治油菜菌核病主要依赖化学防治,但过量施药给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极大压力。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是核盘菌上的一种重要寄生菌,因其对多种作物菌核病具有防治作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被开发成商品制剂。但在田间利用盾壳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研究鲜见报道。Cheng等和姜道宏等研究表明,分离自湖北省竹山县蔬菜种植园土壤的盾壳霉ZS-1菌株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对核盘菌菌核有极强寄生作用,且对油菜菌核病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作者等于2008—2010年在湖北省黄冈市和武穴市的免耕直播田测定了盾壳霉ZS-1菌株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并进行了大田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17.
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戊唑醇对油菜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通过小区试验,表明戊唑醇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常规药剂多菌灵。一般年份在开花盛期用药2次,可以控制油菜菌核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油菜菌核病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涂布平板法和对峙培养法,从油菜菌核病发生区健康油菜根际土中筛选到1株对油菜菌核病病菌具有较强生防效果的拮抗细菌HX-140。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HX-140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HX-140对供试8种病原真菌有显著的拮抗作用,抑菌率均大于60%,对温度、NaCl和pH的耐受范围较广;其浓度为1×108 cfu/mL的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佳,在离体油菜叶片上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为65.51%,在盆栽试验中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为62.22%。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杀菌剂盾壳霉40亿孢子/克可湿性粉剂对油菜菌核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制剂用药量675~1 350g/hm2,于油菜盛花初期、盛花期各施药1次,病指防效达到81.90%~85.48%,增产率可达4.25%~9.91%,优于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菌核净40%可湿性粉剂制剂用药量1 875g/hm2。  相似文献   

20.
绿色木霉发酵配方与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绿色木霉Tv36为农抗产生菌,比较了多种液体培养基对Tv36产生抗生代谢物能力差异。根据几种较优配方的组分与用量,经正交试验得到产抗生代谢物的最优配方OTF。Tv36用OTF发酵并过滤后,对抗生代谢物进行了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Tv360-OTF发酵滤液对核盘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果;Tv36-OTF滤液10、20、50倍3种不同的稀释倍数在油菜离体叶试验中均有明显的抑制病斑扩展的效果;Tv36-OTF农抗液剂20、50倍对油菜核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达80.5%、68.6%,与菌核净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